① 農村宅基地糾紛怎麼處理
一、看來這一塊宅基地是原有村民的承包耕地啊,申請集體經濟組織的宅基地,應該優先使用空地、荒地,耕地是禁止用於做宅基地的,何況我國的土地是禁止買賣的,因此你們雖然取得宅基地使用證,因為審批非法要被撤銷的。
二、農村承包地可以依法以租用的方式流轉,原有村民把這塊地以200元每年的價格租給另外一村民的協議是有效。
三、對於土地發生的糾紛,在糾紛處理期間不得改變現狀,地裡面中的農作物已被他們拔掉的青苗損失應該由他們承擔賠償責任,同時也要承擔損害青苗的行政或刑事責任。
② 農村宅基地糾紛,急求解決辦法!!
如果你們當地進行了農村宅基地調查,在縣的國土局是有宅基地地塊回位置,大小和權答利人的如果沒有,那你看一下你有沒有集體建設用地使用證,上面有宅基地草圖如果什麼都沒有,那就要遵循公序良訓。不過,這件事怎麼會是鄰居先起訴你的?奇怪,惡人先告狀?維護你的權利?那要看別人是告你什麼了,你應對的做辯護唄。你在家翻箱倒櫃的找找,應該是有什麼書面的材料標注你家的宅基地的。
③ 宅基地糾紛怎麼處理 農村宅基地糾紛處理辦法
關於農村宅基地糾紛處理辦法:
我國《土地管理法》中對宅基地糾紛的解決辦法,主要有三種:
1、協商解決。《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1款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據此規定,公民之間發生的宅基地糾紛,應當先通過協商的方式加以解決。
2、行政解決。《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該法還規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犯、賠償損失。
3、司法解決。《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這表明公民之間就土地的使用權和所有權發生的糾紛,只與按照《土地管理法》第16條和第53條的規定,先經過有關行政機關的處理,對於處理決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對於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被侵權人可以不經行政機關的處理,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此外,宅基地糾紛還可以通過人民調解來解決。人們調解是指在調解委員會(包括城市的居民委員會和農村的村民委員會)的主持下,以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公德為依據,對民間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規勸疏導,促進糾紛當事人互相諒解,平等協商,從而自願達成協議,消除紛爭的一種群眾自治活動。
人民調解是現行調解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法制建設的一項獨特製度。
(3)怎樣解決宅基地糾紛擴展閱讀:
什麼是宅基地糾紛?
根據我國《憲法》、《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土地的所有權屬於國家和集體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但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因此,農民對宅基地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宅基地糾紛只是公民因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而發生的糾紛。
宅基地糾紛的種類多種多樣。以糾紛的雙方當事人不同,可分為雙方當事人都為公民的宅基地糾紛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國家或集體的宅基地糾紛;以宅基地糾紛的內容不同,可分為使用權界限不明確的糾紛、侵佔公共宅基地或他人宅基地的糾紛、妨礙他人使用權的糾紛、毀損他人土地、房屋的糾紛等。
④ 我的宅基地糾紛怎麼處理
你的問題是說問一下你的宅基地糾紛怎麼處理,對於這種情況,首先如果是有糾紛的鄰居後天協調,如果協調不了了,那麼找村委會去協調這個問題。
⑤ 農村發生宅基地糾紛,正確的解決方式是怎樣
有宅基地證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侵權訴訟。沒有宅基地證的,需要先經過人民政府行政裁決。
《土地管理法》
第十三條依法登記的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十六條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⑥ 農村宅基地糾紛怎麼解決
經過前幾年,土地確權之後,基本上需要擁有宅基地使用權證,才能算有效證明。
有糾紛,可能要求村裡的幹部群眾加以協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