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財產糾紛
1)關於父親遺產問題
父親留下的財產,一般來說是屬於夫妻共同財產,那麼僅1/2的財產屬於父親的遺產,法律上規定如繼承人無遺囑,那麼法定繼承人(父母、子女、夫妻)可按份繼承。所以屬於你的那份被母親扣著,是不對的,但這也不屬於侵吞財產一說,法律上沒有這個罪行,而且你們這是屬於民事糾紛,把刑事概念扯進去,也不妥當;
2)關於口糧地
口糧地的概念不太清楚,可到當地的村委會咨詢,如果歸屬於財產所有權(非使用權),或是已有規定可繼承,那麼母親是沒有私下處理的權利,但如果非前者概念,那麼你也無權要求啦。
Ⅱ 財產糾紛
很明顯,這個債務是虛構的,目的是轉移共同財產,以達到讓女方少分財產的目的。
應對方法如下:
1、如果該債務存在,則該債務女方不知情,借債後也沒有用於家庭共同生活,要求法院認定為男方個人債務,由男方自己承擔,如果對方認為是共同債務,要求對方具體舉證,證明該債務的真實存在(比如銀行轉帳記錄,比如花在哪裡等等)。
2、向法院提交申請,要求調查該借條真實性,是否涉嫌轉移財產或者偽造、虛構司法證據。
Ⅲ 財產糾紛
1、從理論上講你大伯的做法是不合法的。根據你們當地的土地承包辦法,既然土地在你和你父親名下,那麼征地補償自然應該由你和你父親領取。現在你父親不在了,那麼他的那一部分即使是參照繼承法發生繼承,也是由第一順位繼承人平分,你、你母親、你奶奶、你爺爺(如果還健在)各得一份,與你大伯無關。
2、事實上,打官司的話你贏的概率比較大。但是的確存在你說的「贏了官司輸了錢」的風險。
而且按照現在法院的工作效率,這個官司沒個半年一年的結不了,耗費精力也很大。
再者說,一家人對簿公堂實在有傷和氣,也讓外人看笑話。
3、建議你不要為了賭氣打官司。如果不差那幾個錢,還是調解省心。
你大伯說「田是他家種的,我雖然分到了田,但是沒種過田。當初是他們挑的圩埂,交的農業稅。現在徵收田了,補償款應該是他們拿的,給我15000也是看情面。」這話明顯不佔理,你咋不反問他,我家的田,就算租出去還掙錢呢,白給你種,沒問你要租金你還霸佔我們的補償款!
找村裡把補償方面的文件啥的拿來看看,具體什麼政策,怎麼分錢,有文件就有依據,到時候真要調解也站得住腳,盡量多要回來點錢。
退一步講,即使調解不滿意,你再起訴也不晚。先拿15000也不影響你將來起訴。
Ⅳ 財產糾紛...
1、首先看有無遺囑,如果有,按遺囑辦,除非遺囑內容有不合法之處,例如未給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者。
2、如果沒有遺囑,就是法定繼承,按說你姑姑和你父親都有份,但繼承法有一條規定你應該注意一下
第十三條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法意見
33.繼承人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願意盡扶養義務,但被繼承人因有固定收入和勞動能力,明確表示不要求其扶養的,分配遺產時,一般不應因此而影響其繼承份額。
Ⅳ 財產糾紛
您好,
請詳述您的問題,我們方便為您解答。您可以到我的資料找到我的聯系信息。
Ⅵ 財產糾紛!
那C子女應拿原來存錢時銀行給的原始單據作為證據來證明老人名下的存款為C子女所存的,其中老人沒有生活來源也可以作為證據證明其存款不可能有老人所存。還可以申請法院由法院到銀行調查存款的存入時間以證明該存款不是老人所存,可依「不當得利」為由通過法院判決從銀行取回該存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Ⅶ 財產糾紛
1、如果房產證上只有你的名字,那麼賣房過戶只需要你自己同意就可以了,不需要別人過問;但是需要看到的是,所謂背著奶奶改名這個肯定是違反法定程序的,不知道你媽媽如何做到,你奶奶可以對房管部門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這個過戶更名的行政行為;
2、口頭承諾理論上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效力很弱,並且沒有多少證明力,對方反悔很難以此主張認定對方已經放棄繼承權;
3、時間的問題,不是從你父親去世開始計算,是需要從繼承結束或被侵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侵權事實開始計算訴訟時效,也就是說從你過戶房子或者你奶奶知道或應當知道你過戶了房子時開始計算,超過2年就超過訴訟時效;
4、如果你奶奶勝訴的情況下,房子一半歸你母親,另一半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應當進行法定繼承,也就是你父親的父母、配偶、子女平均分配,從文中看,就是你奶奶、你母親還有你平均分,每人約16.66%,也就是你和你奶奶各16.66%,你母親共得66.66%;
5、惡意滋事可以報警解決;你和你母親沒有贍養你奶奶的義務,如果只認定為你個人產權可以,反之亦然。
Ⅷ 財產糾紛
由於房子是由你老公在婚前付的一半首付,將被認定為他的個人財產,用於償還其餘貸款的借款,屬於你們的夫妻共同債務。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十條「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的規定,如果離婚,你只能分得婚後還貸及房子增值部分的一半。
至於你家出的房屋裝修費,可以要求你老公予以返還。
Ⅸ 財產糾紛!
法律咨詢 導航
首頁 法律咨詢 繼承 咨詢詳情
我朋友家正為遺產繼承順序及比例吵得不可開交,我朋友煩死了,所以他叫我幫問下法律對遺產繼承順序及比例有何規定?最好有法條。
來自寧夏銀川的網友提問 2010-05-06 16:47
《繼承法》是這樣規定的: 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十一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十二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十三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條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配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以上就是與法定繼承相關的條文,第10條進行了一般性的規定,11到14條規定了一些特殊的情形。 至於比例,如果沒有遺囑,一般是平分遺
Ⅹ 財產糾紛
《財產糾紛》共有18個部分,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農村土地承包合同」、「農民對土地的幾種特殊使用」、「土地承包與家庭關系變化」等。
案例:
經典案例:如果說一家有四個孩子,由於其中兩人不在父母身邊所以商定在外的兩人每月給予老人一定的經補助,而在家的兄弟則給予老人一定的糧食補助,現在其中一位老人去世了,家中的兩個兄弟私分了家中的財產另外的一位老人也並未阻止而且並未告知在外的兩個兄弟。
問題1:在家的兩個兄弟是否有權私分家中的財產?
問題2:在外的兩兄弟應當如何主張自己的權益?
問題3:倘若另外一位老人如今生活不能自理,家中兩兄弟提出要輪流照顧老人,在外兩人能否以未分得財產為由拒絕,如果不能是什麼原因,如果能又是什麼原因?
分析:
1、家中兩兄弟無權私分家產。
《繼承法》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2、同兄弟協商處理,協商不成向法院起訴。
3、不能。《婚姻家庭法》規定的贍養義務是不能拋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