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買賣合同糾紛案例律師分析

買賣合同糾紛案例律師分析

發布時間:2021-09-05 01:48:01

⑴ 某一買賣合同糾紛案評析怎樣看待

李明謝貞

案情簡介

原告:杭州××水泥經營有限公司

被告:浙江××水泥有限公司2005年4月22日,原告與被告簽訂購銷合同,約定由原告購買被告生產的散裝水泥,型號32.5的為180元/噸,型號42.5的為205元/噸,數量以實際發貨為准。交貨地點為杭州碼頭。運輸方式和結算標准為船運,被告代辦運輸,運費為20元/噸。結算方式約定為被告憑原告授權委託人簽字的發貨回單向原告結算,被告提供稅務發票,一票結算。貨款滿人民幣50萬元結算一次。若原告確因資金困難,被告同意原告延遲數日付款,被告不停止供貨。

購銷合同簽訂以後,被告通過船隻將水泥運至原告處,原告承擔運費。原告將水泥款和運費一並支付給被告。被告起初開具給原告的發票是將水泥款和運費合並在一起,開一張發票。從2005年5月起,被告將水泥款和運費分開,開兩張發票:一張由原告自己開具,是水泥款;一張由被告向運輸公司開具,是運費。然後被告將兩張發票提供給原告,原告收到上述發票後支付水泥款和運費。

原告在2005年7月至2006年間通過中國農業銀行向被告支付水泥款,同時被告向原告開具增值稅發票5份。被告銷售部業務員周××在2005年4-5月去杭州出差時,經人介紹與一個自稱為「盧繼楠」的人認識,可以5%的價格代開運輸發票。後周××找盧繼楠開具了承運人為杭州××汽車運輸公司的5張運輸發票,拿到發票後周××支付了相應的開票費用。被告銷售部經理喻××用上述發票與原告結算運費。原告對上述發票作了增值稅進項轉出處理。該5張運輸發票經杭州市拱墅區國家稅務局稽查後責令原告對上述5張發票補交增值稅23330.43元,相應滯納金4192.33元,企業所得稅102287.27元。原告分別於2006年9月21日、9月25日分六次補交了上述款項。

原告補交上述款項後,要求被告承擔上述款項。被告不同意,原告訴至法院,要求法院判決:1.被告賠償損失129810.03元;2.被告支付利息6480元(從2006年9月21日起計算8個月,利率萬分之二點一);3.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爭談焦點

一、原告支付給被告的款項是否包含水泥款和運費

被告認為原告支付給被告的僅僅是水泥款,不包含運費。原告認為原告支付給被告的款項是包含水泥款和運費的,理由是:

1.購銷合同第3條約定運費為20元/噸,這說明合同明確約定原告除了要向被告支付水泥款外,還要單獨向被告支付運費。

2.被告公司散裝水泥發貨分戶賬中,將運價和銷售價單獨作為兩欄,2004年8月27日至11月18日的運價為23元/噸,11月21日至2005年3月25日的運價為22元/噸,3月25日至5月31日的運價為20元/噸,5月31日至6月22日的運價為22元/噸,6月26日至12月24日的運價為20元/噸,在計算發出金額時將運價和銷售價相加然後乘以數量(舉例說明:2004年8月27日,數量398.38噸,運價23元/噸,銷售價217元/噸,發出金額95611.2元,計算公式為(23+217)×398.38=95611.2),這說明原告支付給被告的款項是包括水泥款和運費的。

3.被告自己開具給原告的增值稅發票的金額也是包含水泥款和運費的。舉例說明:被告2005年4月28日開具給原告的增值稅發票,號碼為06954052,規格型號42.5,數量2547.52噸,價稅合計573192元,計算公式為573192÷2547.52=225。對照被告公司散裝水泥發貨分戶賬,2005年4月23日,水泥編號42.5的運價是20元/噸,銷售價是205元/噸,兩者相加,正好是225;2005年5月1日,水泥編號42.5的運價是20元/噸,銷售價是205元/噸,兩者相加,也正好是225。這說明原告支付給被告的款項是包括水泥款和運費的。

4.喻××在詢問筆錄(第1頁)中講到「問題:你們公司和杭州××水泥經營有限公司有無業務往來?答:有的,我們公司給『杭州××』供水泥的並負責運輸到杭州,我們公司賣給杭州××的水泥價格是包含運費的,不過水泥發票和其運輸發票是分開的,這些發票都是我拿到『杭州××』去和他們結算的」。這也說明原告支付給被告的款項是包括水泥款和運費的。

5.周××在詢問筆錄(第1頁)中講到「這些運輸發票都是我托杭州一個叫『盧繼楠』的人開來的,開來後我把發票交給我們公司銷售部經理喻××,他拿去向『杭州××』結算水泥運輸費用的。」這也說明原告支付給被告的款項是包括水泥款和運費的。

二、喻××、周××的行為是代理行為還是個人行為。應不應由被告承擔責任

被告認為喻××、周××的行為涉嫌犯罪,是其個人行為,應由其個人承擔責任,與被告無關。原告認為喻××、周××的行為是代理行為,應由被告承擔責任。理由是:

1.原告與喻××、周××之間沒有業務往來,不存在原告要求喻××、周××提供發票的理由。

2.原告與被告之間有業務往來,喻××、周××是被告公司銷售部人員,喻××還是銷售部經理。被告作為收款方,有義務向原告提供發票。

3.喻××在詢問筆錄(第1頁)中講到「問題:你目前的職業?答:我從2003年9月開始就在浙江××水泥有限公司銷售部工作,目前是銷售部經理。問題:你們公司和杭州××水泥有限公司有無業務往來?答:有的,我們公司給杭州××提供水泥的,並負責運輸到杭州,我們公司賣給杭州××的水泥的價格是包含運費的,不過水泥發票和其運輸發票是分開開的,這些發票都是我拿到杭州××和他們結算的」。周××在詢問筆錄(第1頁)中講到「問題:你的職業?答:我從2005年3月底開始在浙江××水泥有限公司銷售部做業務員一直至今。問題:那2005年7月25日發票號碼為00716914金額為15962.98元,號碼為00716915金額為57178.88元,2005年9月6日號碼為00285787金額為66793.2元,2005年9月28日號碼為00285831金額為91840元,2005年9月30日號碼為00285840金額為101516.8元,開票單位均為『杭州××汽車運輸有限公司』,貨物為水泥,收款單位為『杭州××水泥經營有限公司』的5張『公路、內河貨物運輸業統一發票』你知道嗎?答:我知道的,這些運輸發票都是我托杭州一個叫『盧繼楠』的人開來的,開來後我把發票交給我們公司銷售部經理喻××,他拿去向『杭州××』結算水泥運輸費用。」(第4頁)問題:「你去開這些運輸發票你自己有好處嗎?答:我一分錢好處也沒有的,開票5%的費用都是廠里出的。」上述筆錄清楚地表明,喻××、周××是代表被告去開具上述發票,然後將上述發票提供給原告,到原告公司結算運費。因此,喻××、周××的行為是代表被告的行為,是代理行為,而不是個人行為,應由被告承擔責任。

三、原告補交的款項是否應由被告承擔

被告認為原告有納稅的義務,這些款項本來就是原告應該繳納的稅款,不應由被告承擔。原告認為這些款項原告是可以抵扣的,只是由於被告提供了假發票才致使原告補交稅款,因此,這些款項應由被告承擔。理由是:

《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本案中,原告向被告購買水泥,向被告支付水泥款和運費,被告應向原告提供發票。根據增值稅發票管理的規定,被告提供的增值稅發票,原告是可以進行抵扣的。被告在此之前向原告開具的符合一票結算要求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原告都予以抵扣,未發生稅務部門對這些發票作增值稅進項轉出處理的事情。這說明,只要被告提供符合一票結算的增值稅發票,原告是可以進行抵扣的。

《運輸發票增值稅抵扣管理試行辦法》第3條規定:「運輸單位提供運輸勞務自行開具的運輸發票,運輸單位主管地方稅務局及省級地方稅務局委託的代開發票中介機構為運輸單位和個人代開的運輸發票准予抵扣。」退一步講,即使被告將運費發票單獨開具,只要是真實的發票,原告也是可以抵扣的。

相反,本案所涉及的5張杭州××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的發票,被告與杭州××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之間不具有真實的貨物運輸關系,被告是通過船隻將水泥運送給原告,即使運送的船隻無法提供發票,被告也可以到稅務部門開具。喻××在詢問筆錄(第3頁)講到「到稅務機關要7%的費用,這么開開只要4%~5%的費用,為了節省點錢就這么開了」。被告也就是為了省點錢,而向原告提供了假發票。正是由於被告提供的假發票,致使原告補交了稅款,如果這些發票是真實的話,比如說被告自己開具的或者到稅務部門開具的,原告完全不必補交稅款,這些補交的稅款對原告而言,就是損失,這個損失是由於被告提供的5張假發票引起的,兩者之間有因果關系,因此,這些稅款應由被告承擔。

審理判決

法院經過審理,認為原告與被告之間的水泥購銷合同合法有效,而對於結算方式及結算標准也有明確的約定(船運,被告代辦運輸,運費20元/噸),被告按照約定開具相關的貨物和運輸發票。但被告提供給原告的發票是被告的銷售部業務員通過支付一定手續費的方式虛開的,並由被告銷售部經理交給原告進行運費結算,一方面在整個開具發票的過程中,被告未能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原告存在過錯,另一方面相對於原告來說,被告的銷售部業務員、銷售部經理的行為足以讓原告相信他們是代表被告公司的,由於他們的不當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後果,應當由被告對外承擔責任。因此,在被告不能證明原告有過錯的情況下,由於被告的銷售人員提供給原告的發票,導致原告補交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相應款項的,應當由被告承擔責任,即未能完成合同相應的附隨義務,而應該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被告在庭審中提出的抗辯理由,無相應證據以及法律法規予以支持,故對其抗辯理由不予採信。據此,依照《合同法》第60條第1款、第107條之規定,判決被告償付原告補交的增值稅23330.43元、企業所得稅102287.27元、相應滯納金4192.33元,合計129810.3元。

一審判決之後,被告不服判決,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但被告在法定期間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又未提出減免、緩交訴訟費用的申請,不履行二審訴訟義務,被二審法院裁定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⑵ 杭州買賣合同糾紛請律師

杭州來買賣租賃合同糾源紛律師 魏寧寧律師,四喬高級合夥人,法學碩士,各類合同糾紛,合同違約,合同起草,公司法律顧問,合同風險管理。

辦理各類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租賃合同/贈予合同/股權轉讓合同/技術合作合同/等各類合同糾紛,辦理合同糾紛案件幾百起,豐富的辦案經驗,深厚的合同法理論功底。在非訴法律服務方面,擅長起草各種類型的合同,為公司提供各類法律顧問服務以及風險防範管理。

⑶ 求為維護法律尊嚴、社會正義的人民律師為本案(買賣合同糾紛)作公正評判! 案由:被告人

有幾個問題想問下:
1、現在案子進行到什麼程度了?案子審過了沒有?

2、你說的繼續履行合同會明顯顯示公平,主要是什麼事項顯示公平?商品的市場價格波動?還是?
3、你說的收據是指你開票么給對方么?還有一個問題,你們交易有沒有書面的合同?合同中是否有明確的交易流程?一般交易中好像不存在退還定金的情形一般都是定金作為合同款項支付。

⑷ 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原告請律師了我需要請律師不

視情況而定。
1、如果案情簡單,是非輸贏非常明確,一般不用請律師。反版之,如果案權情復雜涉及到多種民事關系和法律法規,自己的能力恐怕不能勝任,最好是請律師。
2、如果自己對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訴訟程序非常熟悉,自己能勝任訴訟流程,可不請律師,否則,如果自己對法律不很在行,為保險起見可以請律師。
3、如果標的額不大,可不請律師,如果標的額很大,最好是請律師。
請律師時,注意考察律師的職業資格和執業能力,最好是選熟悉案情、熟悉本地情況的對口律師。事先進行詳細咨詢考察,訂立相關書面合同,約定好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要聽憑口頭約定,否則舊的糾紛沒處理好,又會產生新的糾紛。

⑸ 買賣合同經濟糾紛案件律師收費標准

涉及財產的案件通常是根據的價格來收費的,各地的會稍微有點差異但大致差不多,你可以專參照上海市的律師收屬費指導價:
10萬元以下(含10萬元)部分收費比例為8%-12%,收費不足3000元的,可按3000元收取;
10萬元以上至100萬元(含100萬元)部分收費比例為5%-7%;
100萬元以上至1000萬元(含1000萬元)部分收費比例為3%-5%;
1000萬元以上至1億元(含1億元)部分收費比例為1%-3%;
——更多問題點擊頭像獲取簡介中律師聯系方式

⑹ 合同糾紛的案例分析

第一:合同屬於可撤銷合同,因為該房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單方不得自行處置。
第二:合同當事人一方被偽造簽章,不應視為真實意思的表達。當然可以撤銷,除非當事人予以追認其效力。

⑺ 什麼是房屋買賣合同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例分析

【案例1】房屋面積差異的處理

王某2012年購買了一處商品房,面積89.5平方米,王某按89.5平方米交了房款,2013年9月交房後,王某找專業人士進行測繪發現房屋面積只有80.5平方米,現在王某應該怎麼樣主張他的權利?

答:北京盈科(沈陽)律師事務所夏輝律師意見: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司法解釋》第14條規定的處理原則,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 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介個據實結算,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不予支持;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於支持。買受人決定不退房的話,實際面積大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 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實際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

為此,本案中,面積誤差比已超過3%,並且實際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王某可以主張解除購房合同,並要求開發商承擔違約責任,王某如果不想退房,可以要求開發商按照上述規定返還購房款。

【案例2】代人買賣房,合同有無效?

2008年4月,李某通過中介購房,並與徐某簽訂定金合同,交了10000元定金,後以徐某非產權人受欺詐為由主張撤銷合同並返還定金。

答:北京盈科(沈陽)律師事務所夏輝律師意見:徐某以自己的名義所實施的代理行為不違反《合同法》第403條「關於"隱名代理」之規定,無論徐某對相對人披露被代理人的具體情況在實施該代理行為前後,均不影響其委託代理關系成立。即若受託人徐某因委託人原因對第三人張某不履行合同義務時,張某可直接選定委託人主張其相應的合同權利。為此,本案李某認為徐某故意隱瞞爭議房屋權屬狀況,且在未披露其與房屋產權人就該套房屋存在代理關系情況下即以自己作為出賣方與張某訂約,該行為已對李某構成欺詐的主張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故案涉合同應認定有效。李某要求撤銷合同並返還所付定金缺乏法律和事實依據,不應支持。

⑻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中律師從什麼角度對房屋評估報告質證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原因去質證
買賣合同糾紛案,對方有房屋評估報告
首先看專是否評估機構為屬司法認可的專業憑據機構,其次看是否有適用法律錯誤的地方,最後就是對爭議點可以提出重新鑒定。
一般質證,可以遵循以下幾個流程:

第一、審查證據的「三性」
第二、審查證據之間是否有矛盾
第三、審查控方證據是否是證據目錄以外的證據
第四、及時准確地提出反駁意見

⑼ 關於買賣合同違約賠償案例分析 跪求高手解

1、定金是在合同訂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數額的金錢作為擔保的擔保方式。由此可知定金具有擔保性質。

2、我國《合同法》第118條規定:「當事人既主張約定違約金,又主張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定金條款。」可見如果原告違約的話,被告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定金條款,而本題中定金為10萬元,若適用定金條款,則收受定金方(原告)應雙倍返還對方20萬元;若適用違約金條款,則應支付對方總價款的30%的違約金,並返還10萬元定金。被告可以選擇於自己有利的條款請求對方支付。

3、我國《合同法》第118條規定:「當事人既主張約定違約金,又主張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定金條款。」可見我國法律是允許既約定定金又約定違約金的。

4、正確。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依《合同法》第118條,原告可以依自己的利益選擇適用定金還是違約金,但不能二者得兼,但又基於15萬元的違約金不能充分補償原告的損失,故原告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根據以上分析,可以認為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

5、原告可以基於被告的違約行為解除合同,法律依據如下:
《合同法》第九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 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遲延 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 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 形。」

本題中的情況屬於該條第(二)項。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閱讀全文

與買賣合同糾紛案例律師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
貝倫斯發明 瀏覽:242
馬鞍山匯通大廈地址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