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網路名譽侵權平台責任

網路名譽侵權平台責任

發布時間:2021-09-03 20:38:00

『壹』 怎麼認定網路侵犯名譽權,網路侵犯名譽權該如何維權

一、怎麼認定網路侵犯名譽權
(一)網路侵犯名譽權的概念:
網路侵犯名譽權,是指通過互聯網路,在網上登載包括文字、圖片、聲音、動畫等各種利用電腦和網路技術製作並在網路中上載的各種各樣的作品,侵犯公民或法人的名譽,並使其社會評價降低或貶損的行為。
(二)網路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
我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醜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依照這些法律規定,我國公民和法人的名譽權依法受保護,任何個人和組織非法侵害他人的人格尊嚴,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權的行為都是被禁止的。
(三)網路侵犯名譽權的表現形式:
網路侵犯名譽權的主要形式,是在網站的主頁、聊天室、網路公告牌上無中生有、憑空捏造、散布、傳播虛假的某種事實,或對某種事實隨意評論,敗壞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名譽的行為。在這樣一個開放的空間隨意發表言論,如果涉及他人隱私,無異於在公共場所揭人瘡疤。在網上大放厥詞,不但違背網路規范,而且侵犯他人的名譽權。非正常行使批評、評論的權利,也會對他人的名譽造成侵害。
二、網路侵犯名譽權該如何維權
(一)侵犯名譽權的方式有以下幾類:
其中侮辱和誹謗是兩種主要表現形式,侮辱行為又包括暴力侮辱、以口頭語言或者形體語言侮辱以及文字侮辱等形式,而誹謗也分為口頭和文字誹謗。另外,假冒他人姓名從事一些不道德或者違法的行為或者以口頭、書面形式宣揚他人隱私的行為以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乾的解釋》第七條第四款的規定對因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也應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
1、侮辱:是指用語言(包括書面和口頭)或行動,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用大字報、小字報、漫畫或極其下流,骯臟的語言等形式辱罵、嘲諷他人、使他人的心靈蒙受恥辱等。
2、誹謗:是指捏造並散布某些虛假的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毫無根據或捕風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風不好,並四處張揚、損壞他人名譽,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
(二)網路侵犯名譽權怎麼維權
1、保存好證據,拷貝網上對當事人攻擊詆毀的圖片或者網頁(最好是一段時間內的,拷貝同時要注意時間的連續性)。
2、提供侵權者的真實資料,法院不受理網路名字。被侵權者可提供證據申請當地公安機關查出此人。
3、掌握一段時間的證據後,向公安機關出示證據查出此人,並到侵權者住所處法院起訴。
4、被侵權者在兩年內都有對侵權者提出上訴的權利。
以上便是關於網路侵犯名譽權的相關內容,希望這些內容對您有所幫助。

『貳』 視頻侵權平台要承擔什麼責任

法官表示,如果短視頻內容已經侵權,其製作者作為責任主體較少存在爭議。但是,對於網路主播在其播放的視頻中涉及侵犯他人著作權的情形,與短視頻播放平台如何進行責任認定,則需要根據平台經營者的性質及其與主播的關系來確定

根據現行的侵權責任法三十六條,還有最高法院相關的司法解釋提示大家要注意區分的是,播放平台與主播是否構成合作分工,還是播放平台作為技術服務提供者,單純提供平台兩種情形。如果有證據表明兩者是有分工合作,或者說通過一些現有的現象,能夠表明平台知道這個主播涉及到侵權,那應該是(平台)承擔連帶責任,(構成)共同侵權。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從客觀來講,平台僅僅是提供了平台,它可能從客觀來講很難知曉主播存在侵權行為,這時候平台是有「避風港」的保護,需要被侵權人向平台發送有效通知來提示,(法院)再進行一個判斷。

常見的短視頻侵權行為:

(一)未經授權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權的各類素材

無論是個人還是專業的MCN機構,在創作短視頻的時候都常常用到潮流的表情包、流行音樂、熱播影視片段等多種素材,而其中絕大部分素材都受到著作權保護。那麼,判斷短視頻製作者未經授權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權的各種素材是否侵權時,如b站up主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即在自己創作的短視頻中使用流行音樂作為背景音樂或者插入流行表情包等,就需要有清晰的思路。

首先,我國《著作權法》第48條第一款對未經同意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他人作品的行為作出了禁止。例如,短視頻製作者未經授權使用他人作品並通過平台發布到網路上,這種行為就屬於「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侵犯了著作權人的信息網路傳播權。一般來說,未經授權使用他人作品構成侵權。

(二) 未經授權擅自改編、匯編

除了直接將他人作品搬運到自己的短視頻中,許多短視頻製作者會對他人作品特別是影視片段進行剪輯、拼接,利用影視片段或場景的重新編排進行二次創作,例如近年來受到用戶廣泛喜愛的「谷阿莫」型影視介紹短視頻。

谷阿莫「X分鍾看完電影」類型的短視頻,將影視作品中的片段剪輯、拼接、編排,雖對電影起到了一定推廣和宣傳的作用,但不改變其侵犯了原著作權人信息網路傳播權、改編權或匯編權的事實。

2018年發布的《關於進一步規范網路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通知》的第一條指出,「不得截取若干節目片段拼接成新節目播出」,且強調「嚴格管理網民上傳的類似重編節目」,明令禁止了上述行為。

(三)侵犯他人的鄰接權

還有的用戶把對某種表演、演出的拍攝、錄音、錄制製作成短視頻或翻錄、翻拍已有錄音錄像——這類短視頻侵犯了他人的鄰接權,尤指表演者權和錄音錄像製作者權。在實踐中,常見的侵犯表演者權的行為有未經同意對某演出、表演進行錄音錄像。

未經許可翻錄正式出版發行的錄音錄像如歌曲、MV等並作為自己的短視頻在平台上發布,則侵犯了發行方的錄音錄像製作者權。

以上內容參考 和訊網-短視頻屢遭侵權 播出平台是否要承擔責任?

『叄』 網路版權侵權行為用戶和平台責任劃分

平台只有收到侵權通知後刪除鏈接的義務,只對通知後繼續擴大損害的部分承擔連帶責任

『肆』 網路侵害名譽權,誹謗別人,負法律責任嗎

網路上侮辱誹謗他人,侵害名譽權,是要負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伍』 網路侵權責任糾紛包括哪些

網路侵權責任包括泄露網路登記人的相關信息以及秘密轉移網路登記人的資產。以及在網路上毀譽網路登記人的名譽等相關侵權責任。

『陸』 到底是名譽權糾紛,還是網路侵權責任糾紛

根據訴訟費用繳納標准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以及其他人格權的案件,每件交納100元至500元。涉及損害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柒』 在網路上損壞他人名譽的可追究法律責任

在網路上損壞他人名譽要負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閱讀全文

與網路名譽侵權平台責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
貝倫斯發明 瀏覽:242
馬鞍山匯通大廈地址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