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商標法對商標相似侵權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一、「商標相同」,是指被控侵權的商標與原告的注冊商標相比較,二者之間在視覺上基本上沒有差別;「商標近似」,是指被控侵權的商標與原注冊商標相比較,二者在文字的字形、讀音、含義或者圖形的構圖、色彩或者其各要素組合後形成的商標的整體結構相似、或者被控侵權的商標與原注冊商標的主體形狀、色彩組合近似,將被控侵權的商標與原注冊商標同時使用,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的來源產生誤認或者誤認為該侵權商標的商品為原注冊商標商品有特定聯系。
相同或相似商標的認定原則為:
1、以相關公眾的一般注意力為標准;
2、既要進行對商標的整體比對,又要進行對商標主要部份的比對,比對應當在比對對象隔離狀態下分別進行;
3、判定商標是否近似,應當考慮請求保護注冊商標的顯著性和知名度。
二、商標的侵權行為都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二條 ,規定了五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該條又可分成四種商標侵權的形式:
(1)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相同,被控侵權商標所使用的商品與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也屬於同一種類。
(2)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相同,被控侵權商標所使用的商品與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類似。
(3)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近似,被控侵權商標所使用的商標與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屬於同一種類。
(4)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近似,被控侵權商標所使用的商品與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相類似。
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4、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這種行為又稱之為「反向假冒」。
5、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下列行為屬於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給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1)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型大小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2)復制、摹仿、翻譯他人注冊的馳名商標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上作為商標使用,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
(3)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域名,並且通過該域名進行相關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㈡ 商標侵權的類型有哪些
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版標相同或者近似商標的;權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4、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這種行為稱之為「反向假冒」;5、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㈢ 商標侵權有哪幾種呀
商標侵權行為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構成侵犯商標權行為: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相同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可能造成混淆的;
(二)銷售侵犯注冊商標權的商品的;
(三)偽造、擅自製造與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與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的;
(四)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五)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誤導公眾的;
(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權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加工、生產工具、生產技術或者經營場地等便利條件的;
(七)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型大小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作突出其標識作用的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八)復制、摹仿、翻譯他人注冊的馳名商標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上作為商標使用,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
(九)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域名,並且通過該域名進行相關商品宣傳或者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十)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㈣ 商標侵權糾紛中認定類似商品的范圍包括哪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內第二款、第十條容規定,商標近似是指被控侵權的商標與原告的注冊商標相比較,其文字的字形、讀音、含義或者圖形的構圖及顏色,或者其各要素組合後的整體結構相似,或者其立體形狀、顏色組合近似,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的來源產生誤認或者認為其來源與原告注冊商標的商品有特定的聯系;判斷商標是否近似,應當考慮請求保護注冊商標的顯著性和知名度。
㈤ 如何認定商標侵權糾紛中的「商品與服務類似」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網上權威論文…… 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判別(含類似商品或類似服務的判別) 商標法》第28條規定:申請注冊的商標,凡不符合本法有關規定或者同他人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已經注冊的或者初步審定的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由商標局駁回申請,不予公告。 ①同一種商品是指名稱、用途、功能或銷售渠道等方面相同的商品。一般是指名稱相同的商品,例如西服與西服;有些商品雖然稱謂不同,但其用途、功能、或銷售渠道等方面相同或者實際上是相同的商品,例如自行車與腳踏車,大米與米等。 ②類似商品,是指在功能、用途、生產部門、銷售渠道、消費對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關公眾一般認為其存在特定聯系、容易造成混淆的商品。 認定類似商品要綜合考慮與商品有關的主要因素。認定類似商品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1)生產部門是否相同; 2)商品的功能、用途是否相近; 3)生產工藝或原材料是否相同或相似; 4)是否為成品和部件的關系,一般專用部件與成品判為類似,例如自行車架與自行車,通用部件與成品不判為類似,例如電動機與剃須刀; 5)銷售渠道和消費群體是否相同或相近,是否容易使相關公眾認為是由同一經營者提供的商品。 例如:鋼筆、簽字筆、與圓珠筆;毛巾、枕巾與毛巾被;暖水瓶與保溫瓶;墨水、彩筆水與墨汁;護發用品與染發用品等,分別為類似商品。 ③類似服務,是指在服務的目的、內容、方式、對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關公眾一般認為存在特定聯系、容易造成混淆的服務。 認定類似服務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1)他們提供的方式、目的或地點是否相同或相近; 2)他們提供服務的項目是否相同或相近; 3)他們的消費群體是否相同或相近; 4)他們的營業范圍是否相同或相近; 5)一般是否為同一經營者提供。 ④商品與服務類似,是指商品和服務之間存在特定聯系,容易使相關公眾混淆。 認定商品或者服務是否類似,應當以相關公眾對商品或者服務的一般認識綜合判斷;《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表》、《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可以作為判斷類似商品或者服務的參考。 認定商品或者服務是否類似,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1)商品的製造、銷售與服務的提供,一般是否為同一經營者所為; 2)商品與服務的用途是否一致; 3)商品的銷售場所與服務的提供場所是否一致; 4)消費者的范圍是否一致。 ⑤所謂相同商標,是指構成商標的要素完全相同,商標在整體上不存在差別或差別細微。 1)相同的文字商標,是指在使用同一種語言文字的情況下,商標文字字體、讀音、含義相同,一般視為文字相同的商標。「金兔」與「金兔」商標的文字一樣,僅在整體設計上有細微差別,構成相同商標。(附圖,) 圖1 2)相同的圖形商標是指圖形在視覺上無差別,或者差別細微的商標,例如(附圖2) 3)相同的組合商標是指文字、圖形及其組合,在視覺上無差別,或者差別細微的組合商標。例如兩商標都由「蜜之皇及圖」組合而成,兩商標的字體雖有差別,但其圖形及整體設計上幾乎一致,就構成相同商標;兩商標都由「活益比菲多及圖」組合而成,字體、圖形均相同,構成相同商標。(附圖3) ⑥近似商標是指兩商標「;旨」、「形」、「意」或者其各要素組合後的整體結構相似,或者其立體形狀、顏色組合近似,且用於同一種商品或服務或類似商品或服務的商標,容易使消費者產生混淆,足以誤認為是由同一個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或者認為其來源與擁有在先注冊的商標的經營者有特定的聯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1989年10月22日工商標字[1989]293號文對「足以造成誤認」解釋如下,「足以造成誤認是指會造成對商品來源產生誤認,或者產生當事人與商標注冊人之間存在某種特殊聯系的錯誤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