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家長於學校糾紛

家長於學校糾紛

發布時間:2021-09-03 05:22:44

『壹』 家長在學校聚眾鬧事 是否違法 違反什麼法律

當然違反法律。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應受到治安管理處罰,造成嚴重後果的,如造成人身傷害致人輕傷以上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

『貳』 老師和家長發生了糾紛怎麼解決

如果是為了孩子,一切都好說,不論誰對誰錯都可以以孩子為中心把事情解決好。因為老師和家長都希望把孩子教育成才。如果不是因為孩子的事也可以以孩子為中心把家長和老師私下的事情解決好。因為家長和老師也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教育好孩子。無論怎麼說都相信家長和老師都是為了孩子的明天付出一切的,所以在孩子前途面前老師和家長的糾紛已失去了意義了。

在現實中,教師和家長的關系難以和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教師是經過相關專業訓練的專業人員,應該能夠及時總結經驗,運用法律、教育和心理等學科知識,積極採取行動,從而構建一種與家長和諧、通達的關系。

一、教師對待學生方式不當

教師與家長法律糾紛的核心都是學生。教師與家長的關系是否融洽,直接取決於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否和睦。一般來說,教師與學生關系僵化,家長與教師的關系就會緊張,相反,教師與學生相處融洽,家長往往會對教師充滿感激之情,二者關系也相應融洽。所以,教師對待學生的方式和態度往往成為家長與教師發生法律糾紛的誘因。

二、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不當

由於教師與學生家長的教育思想與教育方式不盡一致,所以,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就會認識不同,理解也不同,於是雙方產生心理分歧、會有矛盾出現。這就需要教師經常與家長溝通,並且善於同家長溝通。現實中,教師和學生家長溝通受阻,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於教師與家長的關系不帶有組織隸屬的性質,雙方的關系是鬆散的,所以交往的內容、形式、數量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另一方面由於各種原因,教師和家長均沒有意識到雙方加強溝通的重要性,或者是意識到了,卻沒有去做,有的也是因為做了,但沒有做好。基於此,則應這對教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師不尊重家長

教師與家長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師不要動輒訓斥、指責家長。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特別是要尊重所謂「差生」和「不聽話」學生家長的人格。面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客觀地分析症結所在,公正評價學生的表現和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教師以權謀私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對教師作出了如下規定:「教師應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不利用職責謀取私利。」 教師利用職責謀取私利主要存在三種形式:

(一)利用職務之便向家長索取賄賂

利用職務之便向家長索取賄賂,直接表現為以各種借口向家長要錢、要物。家長成了一些道德低下的教師撈錢的對象。

(二)利用家長職權為自己辦事

(三)與家長合謀考試舞弊新《義務教育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規定:「教師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應當為人師表,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但是,有個別教師在利益的驅使下,竟會和學生家長一起進行考試舞弊的違法活動。這種「合作犯罪」型的「教師—家長」關系。

五、家長法制觀念淡薄

新《義務教育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全社會應當尊重教師。」 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教師的責任,其中,家庭、社會也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學生家長只有尊重教師的人格,支持教師的工作,配合教師對學生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家長素質不高,加之法律意識不強,在與老師發生矛盾時,往往會做出不理智的違法行為。教師與學生家長雖然社會角色不同,特別是家長的社會角色也是各不相同的,但在教師面前都是學生家長,任何一方都不能採取凌駕於對方之上的態度。從法律的角度看,教師和家長都是平等的公民,教師和家長只有互相尊重,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才能有利於教育孩子。無論是青少年自己的主觀原因,客觀地講,主要有社會,家庭和學校三方面。

(1)未成年人自身的因素。
青少年社會閱歷少,辨別是非能力差,無法用正常的社會標准去衡量好與壞、對與錯,而會帶有一定的盲從性和模仿性。在面對渲染暴力、色情的影視作品、書刊等時,往往缺乏辨別能力,極易受到影響而染上不良習慣。

(2)社會環境的影響是滋生青少年犯罪的土壤。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社會文化都在不斷變化。不健康的文化,暴力,色情,及其他內容黑道游戲卡,上網卡,書籍和雜志,電影和在城市和農村地區在全國各地電視台工作的增殖,各種錄像廳,網吧,視頻游戲和其
他娛樂房間無處不在。

(3)家庭教育的不當行為導致青少年犯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言行都會對孩子顯著影響,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如果
父母的不當行為或不當行為,甚至是臭名昭著的,它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誘發青少年犯罪。

(4)教育失衡是青少年犯罪的溫床。

案主王宏春的行為明顯是受到了影視作品中不良情節的負面影響而引起的激情犯罪。這就要求有關部門要加大管理力度,對那些不健康的網路等媒體進行有力的打擊。要盡量讓學生接觸優秀的文化,讓他們不斷自我完善,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而且還要遠離那些異質文化、越軌文化,預防青少年犯罪。愛情之所以被稱為人的終身大事,意味著她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產生與異性交往的願望,是中學生共同的心理特徵,是相當普遍的。因為中學階段正是一個人成長的黃金時期 思想敏銳、求知慾強、記憶力好、好勝心強、精力充沛。這樣的好年華,應廣泛學習各種知識,提高素質,為開創自己的錦綉前程辛勤耕耘,這才是人生道路上最明智的選擇。 這期間,不論有多少男生喜歡你,也不論你喜歡誰,你自己心中始終要有個老主意歡迎友誼,拒絕愛情,在交往中對誰都不要過於親昵。一個人的內心美,往往要經過多次交往,多方面的接觸才能夠發覺。中學生都還是孩子,對社會的認識還很膚淺,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如果憑著一時的感情沖動,過早地進入「早戀「這個誤區,十有八九,會結出悔恨的苦果。
社會上有許多因早戀而失足的女孩子,都有沉痛的教訓。所以,奉勸所有的中學生還是要聽父母的忠告,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當然,不要只是死讀書,也不是不能與異性交往,只是在交往的過程中不要「越軌「。比如,與男同學在一起參加一些社交活動,玩樂玩樂與異性保持友好的關系,學習他們的優點,這都是應該的。當然,老師及家長應及時的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盡早的阻止不良後果的發生。案例中的沈剛和吳海燕兩人正屬於讀書的年齡,但就是因為兩人對愛情的認識不夠,發生早戀。以及班主任及其家長也各自忙自己的事情,沒有及時與他們交談,最後致使他們走上了不歸路,吃下早戀釀成的苦果。

『叄』 孩子在學校有糾紛,家長怎麼處理

一、做家長的首先要冷靜,搞好調查研究。
對於孩子在學校里和其他孩子產生的糾紛,家長首先要冷靜,先問問自己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事情的經過怎麼樣,結果如何。然後再問問班級中知道這件事情的其他孩子,看是不是和自己孩子說的一樣,然後再給孩子出主意,想辦法,找對策。這其中的方寸家長要掌握好,如果是自己孩子錯了,那就明確指出來,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念。如若是別的孩子錯了,家長也應該本著善良誠懇的態度,教孩子學會原諒他人。
二、當家長看到自己孩子受了委屈,不要捨不得。
孩子在學校與其他孩子發生矛盾或者因小事吵架,往往因自己膽小而不敢告訴老師,而是回家跟父母哭訴,希望父母能替自己伸張正義,討回公道。這時候的父母一定要冷靜,仔細聽孩子述說。不要看見孩子哭就心裡不好受,覺得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心疼的不得了,馬上就要為孩子出頭;也不要用成人的斤斤計較,去度量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它們之間的矛盾很簡單,根本不用家長提心吊膽,更不用家長親自上陣,非要決定勝負。應該讓孩子受點挫折,受點委屈,受點挑戰是必要的,家長不要不捨得,要放寬心,孩子不是瓷娃娃,只要在合適的度內,完全可以讓孩子自然成長。
三、當家長的不要因為孩子與別的孩子發生矛盾,就限制孩子的交往。
在學校生活,眾多孩子生活在一個集體中,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也不可避免的會發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只要正確的對待,較為公正的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會很快煙消雲散,化為烏有。如果家長因為自己的孩子與某個孩子鬧了不愉快,就橫加阻攔,不讓孩子與其他孩子交往,那樣只會激化矛盾,只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蒙上陰影,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孩子是要長大的,是要走上社會的,它需要承擔它所必須承擔的責任和風險,一味躲避只會對社會形成不信任感,終究一事無成。孩子自己會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家長大可不必杞人憂天,孩子就是在和夥伴的打打鬧鬧中長大的,不能因為一次小小的矛盾就斷定別的孩子不好,孩子有他選擇朋友的權利,家長不可以用成人的狹隘眼光評判和限制。
四、孩子之間的矛盾或者不愉快,家長不要枉下結論。
孩子們之間的糾紛沒有利益沖突,更沒有不可化解的仇恨。他們之間只是一些聽上去像小孩子們玩的過家家游戲。不是這個碰了那個,就是那個撩了這個,有時候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孰是孰非,更何況我們這些局外人。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最好不要無端的評價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到底誰對誰錯,更不要當著自己孩子的面去指責別人的孩子,這樣做只能加深矛盾,使自己的孩子在班級中遭到其他孩子的孤立。也許家長很在乎誰對誰錯的時候,孩子們卻已經化解了矛盾手拉手又成為朋友了。
五、家長不要就事論事,替孩子處理事情。
當家長的遇到自己孩子遭受挫折和委屈時,不是要教孩子怎麼還手,或者幫孩子處理事情,而是要教會孩子與人友好相處,用豐富的知識和善良的情感吸引更多的朋友。家長的這種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既能給予孩子心靈的安慰,又能給孩子精神上的幫助,同時也讓孩子學會了人與人之間的友好相處,用自己的善良、大度、寬容、博學、正直、勇敢去吸引別人,影響別人,這樣做就會讓身邊的好朋友多起來,自己的力量自然就壯大了,這就是我們成人世界裡的權威。
所以,當孩子與別的孩子產生矛盾或發生糾紛時,做家長的要看到事情的背後,往遠處想,孩子要戰勝的不僅僅是這個曾和它發生矛盾的小夥伴,而是以後,它所要面對的更多的挑戰,這些挑戰來自方方面面,絕對不是還手或者是家長幫助就可以解決的了的!

『肆』 關於家長、學校、老師之間的糾紛應該參照哪部法律.

1、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版學習、生活期間受到權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三十九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第四十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2、高法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的司法解釋
第七條 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伍』 如何對待家長到學校鬧事

恐怕這件風波暫時平息了,只待善後了吧.

首先,認真調查兩學生矛盾的始末,根據責任分別給予較嚴厲的處分.暫時不通報全校.

第二,處理完第一條後,到鬧事家長家裡家訪.既然會沖到學校要打學生,這個家長想必也是個爆脾氣粗人.

分析下他鬧事的原因:一,缺乏教養,二,愛子心切,三,他的兒子挑唆了

要知道,擾亂課堂秩序,甚至沖進去打學生,這是犯法的,你們可以讓他明白你們保留了起訴的權利,然後就可以教育他.

至於言辭,太多了.首先,學生矛盾應該由學校處理,家長的加入會讓事態激化,打個比方,如果今天是別的家長沖進來揍他兒子呢?反正對這種粗人,最好莫過於打一棒子給一顆棗子.

不管如何,這兩個學生的鬧事情況必須通報全校批評處分,那個叫來了家長的學生不管在矛盾中對與錯都免不了處分,以杜絕此類事滋生.

『陸』 家長應如何處理孩子在學校里與其他孩子的糾紛

有的事情孩子自己就能解決,有的事情需要老師的調節,有的事情需要家長的協助。但在處理孩子之間的各種各樣的矛盾與糾紛時,很多時候遇到家長參與解決孩子之間的矛盾與糾紛的情況,但給我的總體印象是,多數家長護短,只找別人家孩子的毛病,不說自家孩子的錯誤,致使孩子之間很小的事情讓家長搞得復雜而且難以收拾。 記得我帶二年級的時候,班上有個男孩子叫小偉,人長得真是帥,虎頭虎腦,給人第一印象就是特別可愛。但是接觸一陣子,就會發現這個孩子特別好動,手閑不住,老喜歡撩閑,別的孩子都不喜歡和他玩。可別的孩子越這樣,他就越撩閑,老師教育多次,效果甚微,畢竟孩子年齡太小,還不能理解自己這樣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也不能理解這樣的行為會在別人心中留下什麼樣的影響。 有一天,小偉不知道什麼原因,和我們班的第二大撩閑之人打起來了,這個第二大撩閑之人也是男孩子,名叫小鄒,長的也是虎頭虎腦,就是個頭矮了些。他平時愛惹是生非,經常打架,在同學們當中影響很壞,也是沒有小朋友願意和他玩。這兩個撩閑之人打架還能有個好,真是水火不相容,針尖對麥芒,一個不讓一個。班長告訴我後,我就火急火燎的趕到班級看情況。還沒有走到教室,一大堆的孩子就把我圍住,七嘴八舌的告訴我打架的情況,我顧不得應答,急忙推開眾人直奔教室。進到教室,又看見一些孩子吵吵嚷嚷的在喊:「別打了,張老師來了!」我分開圍觀的孩子,走到兩個小傢伙跟前,看見兩個人互相揪住對方的衣領,眼睛瞪著,小臉漲得通紅,手還沒有撒開。我厲聲說道:「還不放手?」他們看見我生氣了,才把揪衣領的手鬆開。但是眼睛還不放開,依然仇恨似地瞪著對方。我把兩人叫到教室前面,先不忙處理,冷落他們一會,也讓他們冷靜幾分鍾。我先整理了一下書,招呼其他孩子進教室,然後向班長詢問當時的情況,班長還沒有說,其他孩子已經按捺不住,你一句我一句的把當時的情形詳細匯報了一下。主要原因是小偉在走路時故意碰了一下小鄒,小鄒本來就是好鬥分子,這下不幹了,就和小偉打起來了。於是乎就出現剛才那樣的場面。不過,問題好像嚴重了一些,因為我發現兩個孩子的臉上都掛花了。小偉的臉上被小鄒抓破好幾處,小鄒的鼻血被小偉打出來。我暗自尋思,先把兩人教育一番,再通知家長,否則,這種情況下,家長會有意見的,畢竟孩子被抓傷了。 我把兩個孩子叫到跟前,讓他們各自在說說自己的看法和理由,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說自己的不對。我一看還是我指出他們的錯誤,講明打架的危害。兩個孩子這時候冷靜了,也聽明白我的話了,也知道自己做錯了,都有些慚愧。不過,兩人必須請家長。 我打電話把兩個家長都請來,小偉的家長一看自己的孩子的臉被抓成那樣(也就是破了點皮),氣不打一處來,失去冷靜,當著我的面,指著小鄒的媽媽破口大罵,罵話十分難聽,那氣勢好像要把小鄒的媽媽和小鄒吞了不可。要不是我攔著,可能小偉的爸爸就會對小鄒拳打腳踢,以解心頭之恨。而小鄒的媽媽只是陪著笑臉,說著好話。我一看這情況,連忙安慰小偉家長,請他們冷靜,別沖動,有事情好好商量。可是好言相勸半天,依然沒有讓小偉的爸爸消火,我有點生氣了,把兩個孩子領回教室,把教室門一關,不理了。小偉爸爸一看,覺得自己有點過分,罵人的聲音慢慢小了,好一會,走廊里沒有聲音了,我才出來問他們想怎麼辦,小偉爸爸說,讓小鄒的媽媽領自己孩子看臉去,我徵求小鄒媽媽的意見,她說沒有意見。我就讓他們領孩子去醫院給孩子看臉。事情就這樣結束了。本來我的本意是把家長叫來,好好談談關於孩子打架的事,結果什麼還沒有說,就讓家長弄成這樣。 從這件事情看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還存在誤區,缺乏正確的教育思想,缺少家校之間的緊密溝通,更缺少對孩子成中的長遠眼光。很多家長(主要是低年級家長),當看到自己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或者打了,不問青紅皂白,不問是是非非,只管護著自己的孩子,把別人家的孩子罵得狗血噴頭或者親自動手打別人家的孩子,還美其名曰替別人教育孩子。像這樣的家長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嗎?這樣的做法又會給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有些事情小孩子之間很容易自己解決,因為他們之間沒有什麼仇恨,也沒有什麼利益沖突,更沒有什麼不能解決的矛盾,他們或許前腳打架,後腳和好。也可能這會怒目圓睜,一會就心平氣和。只是家長心疼孩子,覺得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而不依不饒。 一、做家長的首先要冷靜,搞好調查研究。 對於孩子在學校里和其他孩子產生的糾紛,家長首先要冷靜,先問問自己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事情的經過怎麼樣,結果如何。然後再問問班級中知道這件事情的其他孩子,看是不是和自己孩子說的一樣,然後再給孩子出主意,想辦法,找對策。這其中的方寸家長要掌握好,如果是自己孩子錯了,那就明確指出來,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念。如若是別的孩子錯了,家長也應該本著善良誠懇的態度,教孩子學會原諒他人。 二、當家長看到自己孩子受了委屈,不要捨不得。 孩子在學校與其他孩子發生矛盾或者因小事吵架,往往因自己膽小而不敢告訴老師,而是回家跟父母哭訴,希望父母能替自己伸張正義,討回公道。這時候的父母一定要冷靜,仔細聽孩子述說。不要看見孩子哭就心裡不好受,覺得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心疼的不得了,馬上就要為孩子出頭;也不要用成人的斤斤計較,去度量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它們之間的矛盾很簡單,根本不用家長提心吊膽,更不用家長親自上陣,非要決定勝負。應該讓孩子受點挫折,受點委屈,受點挑戰是必要的,家長不要不捨得,要放寬心,孩子不是瓷娃娃,只要再合適的度內,完全可以讓孩子自然成長。 三、當家長的不要因為孩子與別的孩子發生矛盾,就限制孩子的交往。 在學校生活,眾多孩子生活在一個集體中,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也不可避免的會發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只要正確的對待,較為公正的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會很快煙消雲散,化為烏有。如果家長因為自己的孩子與某個孩子鬧了不愉快,就橫加阻攔,不讓孩子與其他孩子交往,那樣只會激化矛盾,只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蒙上陰影,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孩子是要長大的,是要走上社會的,它需要承擔它所必須承擔的責任和風險,一味躲避只會對社會形成不信任感,終究一事無成。孩子自己會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家長大可不必杞人憂天,孩子就是在和夥伴的打打鬧鬧中長大的,不能因為一次小小的矛盾就斷定別的孩子不好,孩子有他選擇朋友的權利,家長不可以用成人的狹隘眼光評判和限制。 四、孩子之間的矛盾或者不愉快,家長不要枉下結論。 孩子們之間的糾紛沒有利益沖突,更沒有不可化解的仇恨。他們之間只是一些聽上去像小孩子們玩的過家家游戲。不是這個碰了那個,就是那個撩了這個,有時候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孰是孰非,更何況我們這些局外人。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最好不要無端的評價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到底誰對誰錯,更不要當著自己孩子的面去指責別人的孩子,這樣做只能加深矛盾,使自己的孩子在班級中遭到其他孩子的孤立。也許家長很在乎誰對誰錯的時候,孩子們卻已經化解了矛盾手拉手又成為朋友了。 五、家長不要就事論事,替孩子處理事情。 當家長的遇到自己孩子遭受挫折和委屈時,不是要教孩子怎麼還手,或者幫孩子處理事情,而是要教會孩子與人友好相處,用豐富的知識和善良的情感吸引更多的朋友。家長的這種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既能給予孩子心靈的安慰,又能給孩子精神上的幫助,同時也讓孩子學會了人與人之間的友好相處,用自己的善良、大度、寬容、博學、正直、勇敢去吸引別人,影響別人,這樣做就會讓身邊的好朋友多起來,自己的力量自然就壯大了,這就是我們成人世界裡的權威。

『柒』 當家長與學校發生矛盾與沖突時,怎樣做

要為孩子想想他的處境,不能做過分的事比如打老師啦。如果炒個不休,倆個都沒好處,並且說出去不好聽不如倆個都退一步來看

『捌』 學校與家長有糾紛該找哪個部門投訴

找上級教育管理部門投訴。

學校分為二類,職業類學校的行政歸屬為回社會和答人力資源保障部門,普通學校歸屬教育局。按照學校的屬性找到上級行政管理部門投訴就可以了。
如果嚴重侵權,並且造成較大損失,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發起訴訟。

『玖』 學生家長和校方出現法律糾紛該如何處理

學生家長和校方出現法律糾紛可以參考下列處理方法:

1、需要看學校是否存在過錯,一般來說,如果是小學的話,學校的責任大一些,中學學校承擔的責 任比較小;

2、主要應由侵權的學生家長承擔責任,因為未成年人的主要監護責任在家長一方。

3. 保持冷靜,最好委託他人與些小交涉,這樣可以避免出現過激行為。

『拾』 家長和學校因費用糾紛教育局會管嗎

感覺這很正常。教育局應當是希望您和學校就具體情況,認真溝通一下,協商解決問題。
如果希望解決問題,比如是否可以少收一些費等等,就向學校說明您的具體想法、特殊的原因。
學生也好,家長也好,其實有問題、有想法,直接與學校領導交流,經常比向外面投訴效果好。

閱讀全文

與家長於學校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
貝倫斯發明 瀏覽:242
馬鞍山匯通大廈地址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