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火災賠償責任劃分
1、首先,你要復找消制防部門出具《火災認定書》,這是法律文書,也是唯一的法律方面的證據,一定要有的,不然的話法院沒法判斷。
2、從你的描述來看,是別人引起火災,他有引起火災的責任,負主要賠償責任
3、你有一定的過失,比如對自己店面的管理,有沒有考慮到消防方面的條件,有不有配備消防器材,在別人去找東西的時候是否履行了告知職責(比如不要抽煙動火,以免引起火災)等,在法律上可能要適當負一些責任。
4、把損失的證據找全,包括房東的房子,然後找對方面協商賠償,實在不行的話,就去法院打官司了
⑵ 火災起火原因不明,如何承擔賠償責任求解
一、本案火災原因不明的幾種情況
火災事故不同於一般的刑事案件,它具有特殊性。火災現場容易遭到破壞,這和破壞作用,往往使火災現場能反映出起火部位、起火點、起火物和起火源的痕跡物證遭到破壞,致使在原來痕跡物證的基礎上又留下新的痕跡物證,從而使火災現場更加復雜化;火災調查過程中,要再現火災的發生過程是一個逆推理過程。在推理過程中,由於痕跡物證被破壞或燒毀,推理過程便容易受阻而中斷,這體現了火災的發生與起火原因之間的因果關系的隱蔽性。這和火災現場復雜性,隱蔽性的特點,給火災原因調查工作帶來了不少困難,甚至在有的火災現場,根本不容易找到起火原因的痕跡物證,從而出現了火災原因不明的情況。
1、 火災現場被破壞
火災現場是指發生火災的具體地點和留有與火災有關的痕跡物證的一切場所。火災現場被破壞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火災本身的破壞作用所致、火災撲救所致、人為的破壞。
2、起火點清楚,火源及起火物不清楚
通常情況下,火場燃燒最嚴重的部位是起火點。本起火災根據福州市倉山區公安消防大隊針對2007年7月9日凌晨發生的火災,作出的調查報告中,雖然認定起火點是在被告處,但該起火點與原告公司緊距離50公分。但並沒有查出誰對該起火災負有責任。構成火災事故的責任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必須是行為人違反了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技術規范。如有上述違規行為引起火災的行為人應承擔火災責任。(2).必須是行為主觀上存在過錯。即故意或過失引起火災。
二、原因不明,被告是否對原告的經濟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火災的發生,總有其一定的原因。然而,由於火災現場的復雜性、破壞性,火災證據的隱蔽性,因此,並非每起火災都能查清其起火原因。那麼,「火災原因不明時,火災責任能否認定呢」?這是當前火災調查所面臨的一個爭議的話題,也可以說是一個難題。就此問題,筆者認為,既然消防部門認定此起火災原因不明,也沒有追究任何人對此起火災負有責任,因此,被告不應對原告的經濟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⑶ 火災責任劃分與賠償
火災事故民事責任火災事故民事責任是民事責任的一種,屬於侵權民事責任。所謂侵權民事責任,是指因侵權行為而導致的民事賠償責任。其民事侵權行為引起的侵權責任,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一)火災報警、初期火災撲救和人員疏散情況;(二)火災蔓延、損失情況;(三)與火災蔓延、損失擴大存在直接因果關系的違反消防法律法規、消防技術標準的事實。
⑷ 火災事故賠償及如何起訴
直接向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發生火災後,首先應該由消防部門回認定火災原因和責答任,然後再根據責任要求賠償損失。
對於賠償金額,可以由雙方協商確定,也可以通過委託物價部門進行估價的方式確定。
對於賠償的方式,可以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也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
⑸ 火災的責任和賠償該如何
火災,的責任與賠償首先如果發現風險的話第一時間應該選擇報警或者是啊撥打幺幺九電話哦得到及時的控制然後。會根據責任騎行劃分,如果有一定保險保障的話保險公司會根據你的水時計較實際賠償。
⑹ 商鋪著火責任認定和賠償
首先,根據過錯責任原則,行為人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才承擔民事責任。
過錯責任原則是以過錯作為價值判斷標准,判斷行為人對其造成的損害後果是否存在過錯,以此作為確立其應否承擔侵權責任的歸責依據。它以行為人的過錯作為責任的構成要件,行為人具有故意或者過失才可能承擔侵權責任。按過錯責任原則,行為人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才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就不承擔民事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犯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同時,《侵權責任法》第六條也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其次,在無意思聯絡的分別侵權中,分別侵權人存在過錯可以作為承擔賠償責任的依據。
在存在無意思聯絡的分別侵權情形下,過錯責任原則可以行為人的過錯程度作為確定責任范圍的依據。對無意思聯絡的數個行為人的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結果,根據過失大小或原因力比例來確定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份額,即根據過錯程度承擔按份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一款規定:「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二條規定,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可見,各侵權人的侵權行為都不能足以單方造成全部損害事實,在無意思聯絡的情況下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傷害的,應根據各侵權人的過錯大小確定具體承擔責任的比例。
⑺ 火災事故賠償責任如何認定是否需要賠償
建議你去找個律師事務所去做責任認定、然後再考慮訴訟維權!
⑻ 火災造成的損失如何賠償
依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的規定,火災造成的財產損失是屬於侵權的行為,應該按實際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十九條【財產損失計算】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第二十條【侵害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賠償】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
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第二十一條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8)火災賠償及侵權責任認定擴展閱讀
一、火災造成的損失責任認定
1、某人故意放火造成的火災損失,由放火人承擔賠償責任。
2、某人在使用火源的過程中過失造成火災或者因疏於管理、違反職責造成火災的,由具有過錯的人承擔賠償責任。財產所有人也具有過錯的,可以減輕失火人的責任。
3、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火災,沒有過錯人的,由財產所有人自行承擔損失。
二、相關法律知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十九條【財產損失計算】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第二十條【侵害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賠償】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
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第二十一條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三、火災事故等級劃分
輕微事故,死亡0人,重傷0人,直接經濟損失0元,上報縣級,企業處理。一般事故,死亡1至2人,重傷1至9人(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直經損100萬至900萬,上報市級,縣級處理。
較大事故,死亡3至9人,重傷10至49人,直經損1000萬至5000萬,上報省級,市級處理。
重大事故,死亡10至29人,重傷50至99人,直經損5000萬至1億,上報國務院,省級處理。
特別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重傷100人以上,直經損1億以上,上報國務院,國務院處理。
⑼ 關於火災責任的劃分和賠償
你好,就你描述的問題,律師答復如下:
119會出事故責任認定。不必擔心。或者報警。
祝福!
⑽ 火災事故責任認定和賠償是什麼
需要證據能夠證明誰的責任,按責任大小確定賠償的范圍或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