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醫生見死不救構成犯罪嗎
要判斷醫生見死不救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一、要對該行為的性質進行認定。
我國的刑法理論對於構成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來源是有明確規定的。作為義務來源有四種:(1)法律明文的規定義務。(2)職務或義務要求的業務。(3)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4)先前行為引起的義務。
醫生在工作期間見死不救導致患者死亡的行為是一種典型的不作為行為,而要認定該不作為行為是否構成不作為犯罪就要判斷醫生對於死去的患者是否存在作為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對急危患者,醫師應當採取緊急措施進行診治;不得拒絕急救處置。《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醫療機構對危重病人應當立即搶救。醫生,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救死扶傷不僅僅是對其的道德要求,更是職業要求,法定義務。依據上述法律法規的規定,醫生對於危急患者,不得拒絕急救處置。對於醫生的職業要求已經成為法律法規明文規定的作為義務,是不作為犯罪的作為義務來源之一。換句話說,醫生對於危急患者是負有積極救助的作為義務的。
二、醫生是否具有履行救助義務的條件。
判斷醫生能否履行救助義務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履行義務的主觀能力,二是履行義務的客觀條件。首先,當行為人履行作為義務時,在其主觀上要有履行作為義務的可期待性。在履行義務面臨一定的危險時,不能要求行為人冒著生命危險去履行義務。而醫生在醫院工作期間,履行救助義務是法定義務、是可期待的,不可能存在威脅生命危險的情況。是否已經掛號以及是否交齊醫葯費都不足以阻斷醫生實施施救義務的可能性,因此醫生具有履行義務的主觀能力。其次,行為人能夠履行特定義務要求行為人具有實施防止結果發生的積極行為的可能性,同時也具有防止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醫生在值班期間對危急患者實施救助是否具有可能性也要考慮醫院的當時的具體情況,如是否具備實施救助硬體設施、是否具備緊急救助醫護人員、是否有空餘手術室等都對醫生能否救助存在影響。醫生對危急患者實施救助義務後,能否防止結果的發生在所不論。
三、醫生的不作為是否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結果。
判斷醫生的見死不救行為是否構成不作為犯罪,關鍵的一點是其不作為是否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結果。如果醫生的不作為對患者沒有產生任何影響,或醫生雖不作為,但是患者自行轉院並痊癒,在並未造成任何危害結果的情況下,醫生是無需承擔任何責任的。
綜上,在醫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醫生值班期間無故拒絕或拖延救治,導致危急患者死亡或重傷的,應屬於上面提到的應為、能為而不為的情形,已經構成刑法理論中的不作為犯罪,應承擔故意殺人或故意傷害的刑事責任,而不僅僅是道德輿論的譴責而已。
Ⅱ 見死不救犯法嗎
一、在一般情況下,「見死不救」是道德范疇內的事,當事人不需要擔當法律責任。
二、但也不能一概而論。例如:
1、2003年時,北京石景山區某服務中心違法在居民區附近建公廁,居民劉某喝下「敵敵畏」以示抗議。施工人員見劉某服毒後置之不理,劉中毒而死。石景山區法院作出判決,認為某服務中心見死不救應承擔法律責任,並判令該單位賠償死者親屬損失110653.4元。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某服務中心在未經合法審批的情況下,不顧相關人員提出異議而進行施工是違法行為,也是導致劉某服葯自殺的直接原因。對於劉某的自殺,被告不僅負有社會公德意義上的阻止及救助義務,而且負有法律意義上的阻止及救助義務。事發時,被告方的施工人員也完全有阻止和救助的能力。可是卻對服毒的劉某置之不理,放任死亡後果的實際發生,屬於不作為。盡管劉某之死是其服用「敵敵畏」及被告未進行阻止和救助共同造成的,但被告負有主要過錯,應承擔主要責任。
2、有人受傷送醫院,但醫院要求先交錢,因家屬未能及時把錢交到醫院,導致傷者一個多小時後死亡。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對於危重病人僅僅因為其未及時交錢就見死不救,嚴重違反了醫生的職業准則,喪失了作為一個醫生應有的職業道德,應當受到嚴厲的譴責。但是,從本案來看,值班醫生的行為不僅是要受到道德譴責的問題,還有違法甚至涉嫌犯罪的問題。
對於危重病人見死不救,醫院和醫生違反了其合同義務和法定義務,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構成兩種民事責任的競合。《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醫療機構對危重病人應當立即搶救。可見,醫院作為公益單位,醫生作為特殊職業人群,在民事活動中要受到合理的限制,這就是危重病人對其的強制締約。醫院和醫生對於危重病人的求救不得拒絕,從危重病人的求救開始,不管醫院和醫生樂不樂意,雙方都形成一種合同關系,病人的交費雖然是合同的一個必備要件,但是否交費本身不影響合同的生效。如果事後病人有能力而不交費,醫院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追討,但是不能在求救當時以未交費拒絕救治。從另一個角度上講,既然法律和規章規定醫院和醫生有法定的救治危重病人的義務,醫院和醫生不救治危重病人,就是對病人的侵權。
醫院和醫生對危重病人見死不救的行為,還應當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七條就明確規定:醫師在執業活動中,由於不負責任延誤急危患者的搶救和診治,造成嚴重後果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不僅如此,值班醫生對危重病人見死不救的行為還可能涉嫌犯罪。對於來到醫院求救的危重病人,值班醫生就負有救治危重病人的義務,這是醫生的職務和業務所要求其負擔的特定義務。如果值班醫生有能力救治卻故意不履行救治的義務,在刑法上講就是一種不作為的行為,因此而造成嚴重後果的,就可能構成故意殺人或故意傷害罪,要受到刑罰的制裁。
三、承擔法律責任的前提是法律設定了其應當承擔實施某種行為的特定義務,這個法律義務是法律責任的前提條件。
這種義務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是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比如警察執行公務中保護公民的財產、人身安全的義務;
第二是業務上的要求,比如值班醫生負有搶救病危病人的義務;
第三是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比如說受雇為他人照顧小孩的保姆負有看護小孩,使其免受意外傷害的義務;
第四是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比如交通肇事把人撞傷了,就有把人送到醫院救治的義務。
除了這四種義務之外,是不能設定其他義務的。
Ⅲ 見死不救是對他人生命健康權的侵犯,所以見死不救是犯法嗎
不犯法,比如一個人在人群中暈倒了,生命垂危,沒有人救他,那假如犯法,該判誰呢?最多是個道德問題。
Ⅳ 見死不救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對於危重病人僅僅因為其未及時交錢就見死不救,嚴重違反了醫生的職業准則,喪失了作為一個醫生應有的職業道德,應當受到嚴厲的譴責。但是,從本案來看,值班醫生的行為還不僅是要受到道德譴責的問題,還是違法甚至涉嫌犯罪的問題。 對於危重病人見死不救,醫院和醫生違反了其合同義務和法定義務,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構成兩種民事責任的競合。《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醫療機構對危重病人應當立即搶救。《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對急危患者,醫師應當採取緊急措施進行診治;不得拒絕急救處置。從上述法律規定可見,醫院作為公益單位,醫生作為特殊職業,在民事活動中要受到合理的限制,這就是危重病人對其的強制締約。醫院和醫生的對於危重病人的求救不得拒絕,從危重病人的求救開始,不管醫院和醫生樂不樂意,雙方就形成一種合同關系,病人的交費雖然是合同的一個必備要件,但是否交費本身不影響合同的生效。如果事後病人有能力而不交費,醫院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追討,但是不能在求救當時以未交費拒絕救治。從另一個角度上講,既然法律和規章規定醫院和醫生有法定的救治危重病人的義務,醫院和醫生不進行救治危重病人,就是對病人的侵權。在當時情形來看,陳某強承諾了交費,只是未來得及帶錢,該醫院和醫生就拒絕救治,因而醫院和醫生違反了合同也違反了法定義務,應當對病人家屬承擔違約或侵權責任,家屬可選擇一種責任提出賠償請求。 醫院和醫生的危重病人見死不救的行為,還應當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七條就明確規定:醫師在執業活動中,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或者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二)由於不負責任延誤急危患者的搶救和診治,造成嚴重後果的。 不僅如此,值班醫生對於危重病人見死不救的行為還可能涉嫌犯罪。對於來到醫院求救的危重病人,值班醫生就負有救治危重病人的義務,這是醫生的職務和其業務所要求其負擔的特定義務。如果值班醫生如果有能力救治卻故意不履行救治的義務,在刑法上講就是一種不作為的行為,因此而造成嚴重後果,就可能構成故意殺人或故意傷害罪,要受到刑罰的制裁。
Ⅳ 見死不救犯法嗎如果救下了能否索要報酬
我們國家鼓勵見義勇為,但是不鼓勵超出自己能力的見義勇為,首先要保護好自己才能去救別人,因此見死不救不犯法。有可能受到道德的譴責,但夠不成犯法的要件。
Ⅵ 法律有沒有規定,見死不救也是違法行為 憲法中沒看到明確的條款。
沒有,不僅是憲法,民法,刑法,甚至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及各部法律的司法解釋都沒有規定見死不救是違法行為,因此見死不救不違法,不違規,不違章。僅僅只是受到道德上的譴責。
望採納~
Ⅶ 醫療侵權案例見死不救
1、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時30分許,一出慘劇發生在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年僅兩歲的女童小悅悅走在巷子里,被一輛麵包車兩次碾壓,幾分鍾後又被一小型貨櫃車碾過。而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七分鍾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八個路人,竟然對此不聞不問。最後,一位撿垃圾的阿姨陳賢妹把小悅悅抱到路邊並找到她的媽媽。小悅悅在廣州軍區陸軍總醫院重症監護室,腦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腦死亡。2011年10月21日,小悅悅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在零時32分離世。
2、2011年10月11日上午,66歲的老人龔維裘在距安徽省紅十字會醫院門口僅20米的地方摔倒,路人向醫院求救後,醫院卻不予施救。半小時後,老人被120急救車送至合肥市105醫院搶救,但最終還是不治身亡。
3、2011年8月31日凌晨4時許,蘇秀雲老人的兒女們接到了沈陽市阜康心理醫院的通知,稱老人凌晨在醫院自殺身亡。病人在醫院內上吊自殺。值班醫生兩次打卡,都在距離事發地不到2米的地方,回頭看了看吊在門框上的病人,但是沒有任何舉動就離開了。
4、2010年12月,在濟南長途汽車總站南區,一輛由濟南開往菏澤的長途汽車,還有15分鍾就要發車了。這時兩名男子沒買票,卻非要硬闖長途車,還在車上蠻橫地翻乘客的行李,司機李國強英勇上前阻止。沒想到在爭執之中,一名窮凶極惡的歹徒竟拿出水果刀,連捅李國強五刀,李國強應聲倒在了血泊中,眼看著歹徒刀捅司機,車上乘客無一伸出援手。
Ⅷ 對陌生人見死不救是否侵權
類似於范跑跑的問題..
屬於道德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