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衛生局和醫院是什麼關系醫療糾紛找衛生局可以解決嗎
農村衛生合作醫療站出了醫療事故醫院和衛生局給處理嗎
Ⅱ 醫療糾紛向衛生局哪個部門投訴,怎麼處理
可以去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進行投訴;可以進行調解或提起訴訟。
根據《醫院投訴管理辦法(試行)》:
第四條 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負責全國醫院投訴管理工作的監督指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葯管理部門,下同)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院投訴管理工作的監督指導。
根據《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第二十二條發生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雙方自願協商;
(二)申請人民調解;
(三)申請行政調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
(2)醫療糾紛主管部門擴展閱讀:
醫療糾紛包括醫療、護理服務及環境設施等方面,醫院一般都設有統一的投訴管理部門,因此發生醫療糾紛,可以先去本醫院的投訴管理相關部門進行投訴,並調解,調解不成的可去衛生局投訴部門進行投訴。
根據《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投訴,主要是指患者及其家屬等有關人員(以下統稱投訴人)對醫院提供的醫療、護理服務及環境設施等不滿意,以來信、來電、來訪等方式向醫院反映問題,提出意見和要求的行為。
第十八條醫療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投訴接待制度,設置統一的投訴管理部門或者配備專(兼)職人員,在醫療機構顯著位置公布醫療糾紛解決途徑、程序和聯系方式等,方便患者投訴或者咨詢。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網路
Ⅲ 301解放軍總醫院醫療糾紛是屬哪個部門管轄
醫務處主管醫療糾紛的調處工作。
Ⅳ 在我國,醫療糾紛處理部門具體應該是哪個
第一,衛生生行政部門,也就是衛生局
第二,法院,專門解決醫療糾紛
Ⅳ 醫療糾紛和醫療投訴的定義和區別是什麼
醫療糾紛走屬於醫患矛盾沒有定論的階段,而醫療投訴是有了基本結論,如醫院自己的結論,上級醫療機構的鑒定等並不符合患者的訴求而要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訴,是醫療投訴。
Ⅵ 投訴醫院應該找哪個部門
投訴醫院應該找當地市、區衛生監督部門,或者撥打衛生部門投訴電話或者撥打全國統一衛生熱線12320,如果是收費問題可以直接找當地的物價局。目前有三種解決的方式,即:協商解決、行政調解和司法訴訟。
協商解決:與相關醫生領導進行協商解決問題,醫院都有行風投訴監督電話,打過去投訴相應的人員,可以向醫院醫保科或者醫院領導反映個人情況,與其進行協商維護自身利益,患者與醫療機構發生醫療糾紛。
行政調解:通過媒體反映到相關的衛生局或衛生廳,讓他們重視介入調解。
司法訴訟:去法院進行訴訟,由法院組織進行、醫療糾紛雙方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
醫患雙方發生醫療糾紛,可以選擇侵權責任或違約責任要求對方承擔責任。
行政調解是指衛生行政部門對於醫療糾紛的調解。就我國的情況而言,衛生行政機關在醫療糾紛調解中占據著核心地位,衛生行政部門作為行政機關以及行業主管機關,其所具有的權威性對醫療糾紛的調解具有重要作用,許多醫療糾紛都通過調解獲得解決。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免費為市民調解醫療糾紛。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本轄區內醫療機構與患者之間的醫療糾紛。
訴訟調解也稱司法調解,是指醫療糾紛進入訴訟程序後,由法院組織進行、醫療糾紛雙方當事人自願同意的調解。
Ⅶ 醫療糾紛處理機構是哪個部門負責的
醫療糾紛處理機構由衛生主管部門負責。
市級衛生主管部門一般設有醫療糾紛處理機構,專門處理醫療中發生的糾紛。
你們可能直接去找。
Ⅷ 醫療事故由哪個部門處理
醫療糾紛一般發生的時候都沒有被定性是否醫療事故,一旦發生醫療糾紛,公立醫院各地處理方式大同小異,無外乎:1、醫患直接協商解決,醫院一般都有個醫患辦,有專職工作人員,比較小的糾紛院長可以直接拍板賠錢,這種途徑適用於患方賠償訴求在幾千到一萬之內的小糾紛,根據醫院的等級高低,院長能夠拍板的金額高低不等;2、第三方理賠機構介入,患方索賠金額超過院長許可權,醫院一般會引入第三方理賠機構,也有專門的理賠員,這類機構通過內部評議,可以在十萬左右的限度內主持醫患雙方直接和解;3、通過訴訟索賠,前述第三方理賠機構給出的理賠方案得不到患方認可的,再要多賠錢的話,一條途徑是走法院,由法院委託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醫療損害責任技術鑒定,出結果後按照侵權責任法規定判決賠償金額;4、醫患協商鑒定,前述第三方理賠機構給出的理賠方案得不到患方認可的,再要多賠錢的話,也可以不走法院,直接醫患協商選定一家機構進行醫療損害責任技術鑒定,拿著鑒定結果回到第三方理賠機構進行核算理賠,可不以十萬元為限;5、衛生行政部門介入,由於走法院訴訟途徑有訴訟的成本,比如律師費、訴訟費,有的患方沒有經濟能力支付,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起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這個鑒定免費,但是認定醫療事故門檻較高,相應的賠償也比較少,現在已經少有人走這個途徑。以上是比較正規的公立醫院的處理方式,但不排除有的公立醫院會突破限額私下賠給患方,一般是醫院自認理虧的情形,這種賠償協議走一個司法確認程序後也是合法安全的。最後,如果是民營醫療機構,因其自主性比較強,就百無禁忌了,怎麼賠都可能,患方要注重自我保護,看清楚賠償協議的內容,也可以申請司法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