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標侵權案公安局怎麼立案
商標侵權案公安局立案標準是: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六十九條規定: [假冒注冊商標案(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二)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第七十條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二)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三)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已銷售金額與尚未銷售的貨值金額合計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第七十一條 [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案(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二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二)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兩種以上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一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規定: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 商標侵權警察管么
商標侵權的抄責任包括行政責任、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應承擔刑事責任(也就是警察該管的范圍)。
商標侵權情節嚴重的,構成刑事犯罪,權利人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
另外,對於任何商標侵權,權利人都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也有責任對商標侵權行為進行查處,權利人也可以向工商機關控告。
3. 商標侵權 有確鑿證據,仿冒商家不承認自己物品, 工商局解決不了 還解決,說需要3個月 才能 移交 經偵科
一般移交經偵的,要麼是案件涉及數額較大,要麼就是難以處理!目前仿冒商版家不承認的話權,有的時候工商部門的辦案會陷入僵局,畢竟工商沒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權力,只能對商品本身、頂多再去違法商家查查帳什麼的,力度肯定不如公安系統的經偵部門。所以像你說的這個案件,如果要歸到疑難案件的話,起碼要有個調查過程,不能說工商拿過來就說疑難,所以等個個把月的也正常。從「需要3個月」這點來判斷,不一定有貓膩。
4. 商標侵權 跟經濟偵察隊有關系嗎 工商局 能上交給經濟偵察隊嗎
商標侵權行為,可以追究三種法律責任,即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版
追究侵權人的民權事責任的,由被侵權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即可;追究行政責任的,由被侵權人向工商局(或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由該部門的經濟檢查執法部門調查處理;如果侵權人的侵權行為涉嫌構成犯罪的,工商局(或市場監督管理局)經濟檢查執法部門會依法向公安部門移交;被侵權人認為侵權人的侵權行為涉嫌構成犯罪的,也可以直接向公安部門的經偵部門舉報。
法律依據:《商標法》、《刑法》、《民事訴訟法》
5. 侵犯他人商標工商局移送公安局該如何處理
不是公安局,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商標局進行處理。
對於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任何人都可以向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控告或檢舉。依據《商標法》第五十三條、《商標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三條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給以處罰。
商標侵權的行政處罰措施由哪些
(1)責令停止侵權
具體措施如下:
①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②沒收、銷毀侵權商品;
③沒收、銷毀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
(2)處以罰款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但尚未構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非法經營額50%以下或侵權所獲利潤五倍以下的罰款;對侵權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可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對以上兩項處理不服的,當事人可以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工商管理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關於商標問題請咨詢社文商標管家網www.shewentm.com,或致電010-82685045
6. 侵犯商標貨值達到多少工商部門要移交給經偵部門
《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內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容,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7. 侵犯知識,商標侵權,警察管么,可以報警么
可以舉報到工商部門,由工商執法部門處理;同時也可以搜集好證據,起訴侵權行為人;
商標侵權必將承擔法律責任!
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四)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第六十條 有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六十一條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依法查處;涉嫌犯罪的,應當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六十二條 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已經取得的違法嫌疑證據或者舉報,對涉嫌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與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有關的情況;
(二)查閱、復制當事人與侵權活動有關的合同、發票、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
(三)對當事人涉嫌從事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活動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四)檢查與侵權活動有關的物品;對有證據證明是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第六十七條 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名錦知識產權 有問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