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屋產權糾紛--婚前財產
婚前財產是指在結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經取得的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指出:「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一方的婚前財產是指一方婚前已經取得的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一方婚前財產可分為以下4類:
(1)個人所有的財產,如工資、獎金,從事生產、經營取得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資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2)一方婚前已經取得的財產權利,如一方婚前取得的債權等。
(3)婚前財產的利息,包括個人財產婚前利息。
(4)一方婚前以貨幣、股權等形式存在,而婚後表現為另一形態的財產。
婚前財產的界定時間為雙方結婚登記之日,結婚登記前雙方分別所有的財產歸一方所有,結婚登記日後一方單獨獲得或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特別約定外,作為婚後夫妻共同財產。這樣規定的目的在於簡化財產關系,便於離婚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 男方婚前買了共有產權房,結婚後女方名下有房,男方共有產權房是否要收回
購房人通過購買、繼承、受贈等方式取得其他住房的,其共有產權住房產權份額由代持機構回購。回購價格由代持機構委託房地產估價機構參照周邊市場價格評估確定。所以結婚後女方有房需要男方騰退共有產權房。
共有產權住房有兩個直接作用:
一個是通過共有產權的方式,使得部分群眾自己支付一部分錢解決住房問題。
另一個是規范經濟適用房和限價商品房制度,遏制在購置型的保障房裡的牟利空間,使得買房子是解決住房問題,而非投機牟利。它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高房價。
操作方法:
共有產權住房,其主要做法是,地方政府讓渡部分土地出讓收益,然後以較低的價格配售給符合條件的保障對象家庭;配售時,保障對象與地方政府簽訂合同,約定雙方的產權份額以及保障房將來上市交易的條件和所得價款的分配份額。
共有產權的做法是把產權先定下來,因為沒有謀利空間,避免了「開寶馬住經適房」和「經適房抽簽六連號」等問題。不同的困難程度,可以有不同的產權的比例。打通了銀行、公積金貸款的貸款助購渠道,讓申購群體能夠更加便利地買房。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共有產權房
3. 婚前房產!婚後屬於共有產權嗎
婚前財產,婚後不會變成共有財產,除非雙方有約定。如果雙方沒有約定,或者沒有贈與,婚前財產不會因為結婚而變成共有,不管結婚時間長短。
4. 婚前共同共有房屋產權婚後繼承權如何分配
已經由女兒買斷,屬於女兒的個人財產。如果婚後沒有特別約定,此房屋不會變為夫妻共同財產。
如果女兒沒有留有遺囑,此房屋將按照法定繼承的順序繼承。女兒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
若只有父親和丈夫,則父親繼承此房屋的二分之一產權。
5. 婚前夫妻各有共有產權住房和商品房,結婚後共有產權住房要退出嗎
親親,是的,以家庭為單位,若持有共有產權房的話名下不可以有其他房產。
6. 婚前共有房產離婚如何分割
根據《婚姻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夫妻雙方離婚時對共有的房屋的分割應按照如下辦法進行:1、離婚時,夫妻的共有房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並照顧女方和子女權益的原則判決。2、夫妻共有的房產,原則上應均等分割,具體處理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和財產的來源等情況也可以有所差別。3、對不宜分割使用的夫妻共有的房屋,應根據雙方住房情況和照顧女方或無過錯方等原則給一方所有。所有的一方給另一方應付款。4、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居住的房屋屬於一方所有,另一方以離婚無居住地為由要求暫住的,經查實可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給予暫住,但一般不超過2年。
7. 婚前兩人分別有共有產權住房和商品房,結婚後共有產權住房是否要退出
因為共有產權住房是以家庭為單位的,一個家庭只能購買一套共有產權住房。同時,《辦法》中也明確規定,購房人通過購買、繼承、受贈等方式取得其他住房的,其共有產權住房產權份額由代持機構回購。也就是說,兩人如果要結婚,可以將商品住房賣出,保留共有產權住房;也可以退出共有產權住房,個人產權份額交由代持機構回購,保留商品住房。
8. 《房屋共有權》和《婚前財產公證》有否抵觸
如果你是按揭房,那麼在你結婚後繼續按揭的部分就成為夫妻共同財產,如果你想在按揭未完成的時候添加女方的名字我估計銀行不會同意,SO想要把女方的名字加上去就得提前還貸,將房產解押後才能過戶.同樣你要想公證也得將房產解押後公證處才會受理.
9. 婚前共有房產如何處置有利於我的利益
謹慎處理房產證上的署名
我國《婚姻法》規定:婚前財產為各自所有,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另有約定的除外。婚前購買的房產如果雙方都有出錢而只有一方姓名,另一方因為不好意思或者怕影響兩個人的感情而未在房產證或者相關證件中體現自已的房屋所有權利,那麼一旦雙方反目,在分割財產時難免會發生爭執並使得這一方處於不利位置。
婚前財產公證或事先協議很有效
婚前情侶買房要慎重,財產公證或者簽署協議是共同買房的必要前提。感情甜蜜穩定時不要充昏頭腦,明天會發生什麼事誰也無法預料,萬一最後婚沒結成怎麼辦?所以,在愛的承諾前加上一份法律保護會更加牢固。在雙方還未確定夫妻關系前,可以申請辦理婚前財產公證或者共同簽署一份協議。如果發生糾紛時能夠及時找出證據來證明,也好避免日後的房產糾紛。(三)對出資方的錢款劃分清楚很重要
年青人買房可能積蓄不足需要藉助父母的力量來達成,在這種情況下買房時如已在房產證上同時寫明兩個人的名字,那麼還要再另外簽署一份協議。因為如果雙方分手,在無任何協議或者憑證的條件下,父母的出資將被認定為贈予兩人歸雙方共有,父母也無追回這筆出資錢款,豈非不公平。所以,無論是父母出資還是其它親友贊助,在貸款買房前對於出資一方的錢款一定要劃分清楚,最好,跟父母或者親友打個借條,以免不能結婚分手時反目成仇。(四)貸款買房後還貸款事項最好簽協議
現在銀行在為個人辦理購房貸款按揭時審批的格外嚴格。未婚情侶貸款買房,一方有不良記錄如刷爆信用卡又無力償還的情況下是不允許辦理貸款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若貸款買房雙方在非配偶關系下,應該簽署一個協議,明確雙方的貸款權利與義務,一旦一方不能還貸或者負擔不起,另外一方仍需要對銀行承擔,如果日後感情不合分手的話,那麼貸款的這一方就得獨自承擔這筆龐大的「外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