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借天價紫砂壺糾紛

借天價紫砂壺糾紛

發布時間:2021-08-28 14:29:16

⑴ 為什麼紫砂壺高抬價,依舊有人買呢

不知道關注小芸的壺友是藏家還是純粹的喜歡紫砂?現在越來越多朋友追求生活的趣味,紫砂壺收藏成了近年來比較流行的一個珍品。除了紫砂在久遠的明朝就已經被人們熟知以外,更多的是紫砂本身的魅力所在。茶文化在亞洲地區是一個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隨著這樣的熱潮,各種茶具也被人們不斷拿出來品上一品,所以,那些大師製作的壺具、年代久遠的古物等等已經打破了四位數的高價。記得幾年前的一場拍賣會,顧景舟老先生的一把紫砂壺甚至拍出了1232萬的天價。那究竟是為什麼會使紫砂壺高抬價,且依舊有人「前赴後繼」呢?

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泥料吧?現如今物價橫飛,紫砂泥的價格甚至有高達每噸10萬元。而紫砂壺的製作工藝繁瑣,從礦料到泥料就需要好幾年的沉澱、風化、陳腐,最後手工製作拍打耗費精力體力,燒制一批的壺要燒三天,這三天不停的添柴火也是人工力(除非使用電窯)。這樣下來,短時間內無法製作過多的紫砂壺,而大師級人物制壺更是一年只有幾把,才會使得紫砂壺的價格由幾百幾千一路飄高到十萬百萬千萬計,這也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紫砂壺的價格不斷攀升,收藏者也是有一部分影響的,各個投資者在互相競爭或者其他投資者來分一杯羹的時候將價錢翻了又翻,據統計,珠三角發生這樣事情的區域尤其多。每一年有超過十億的投資被紫砂壺收藏所佔比。由此可見,價格上漲和投資者的影響密不可分。

「和黃金相比,紫砂壺的收藏價值更高」——如果你接觸多了茶具類的收藏家,你就會知道,這句話是他們大多數人深以為然的道理,但是越來越多投資愛好者走進了這個圈子,卻衍生一些其他沒有經驗的人士,大概是覺得收藏是一件彰顯氣質的事情吧,在街邊小店甚至地攤淘來的「正品」愛不釋手,結果被前來做客的朋友一眼看穿的尷尬。

不少行業內的資深人士提示,本身具有收藏價值的藏品一定是向上漲的趨勢,各種原因都可以致使這樣的現象。這樣的紫砂壺除了收藏價值,還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間,比較其他市場上的保值產品,紫砂壺的投資收藏不止是為了其價錢的體現,還可以用作把玩,使其更加富有光澤,還可以用作泡茶,一舉多得。

這里希望各位投資者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畢竟一個藏品的投資價值需要獨到的眼光和對市場的分析。小芸希望各位收藏的壺友都可以找到合眼緣的藏品!如果您需要紫砂壺,請聯系小芸,不論您是收藏還是自用、送禮,我們都可以挑選您想要的壺給您過眼,我們只做原礦紫砂壺,並且三代世家做紫砂壺,只為做好讓國民放心的紫砂壺。

下方評論和小芸聊紫砂!互相交流學習更多哦~

⑵ 紫砂壺好像不便宜哦,望好心人士介紹幾家信譽高的賣家,有陳菊華,許彬強,吳奇敏等國家級助理工藝作者的壺

紫砂壺價格的定位主要是看泥料,做工,作者,貴的很貴,便宜的幾十的也有,一般用的200到500這個價位的比價廣泛。紫砂壺的內涵與價值講究」泥,形,工,款,功「五大要素,好的壺摸上去手感有細沙的感覺,不會太華,用壺蓋輕敲打壺身,聲音聽起來沉穩,工藝較好的紫砂壺在光照下會有亞光的效果,全手工製作的紫砂壺借口是無瑕疵的,關於陳菊華的壺商城黃龍壺緣旗艦店有主打款,您可以看看

⑶ 紫砂壺最貴多少錢一個

最貴紫砂壺9200萬元

2015年11月19日,北京東正2015秋拍「獻禮——顧景舟制松鼠葡萄十頭套組茶具」以單一標專場形式舉槌,顧景舟制松鼠葡萄十頭套組茶具以咨詢價上拍,經激烈競價,最終以8000萬元落槌,加傭金以9200萬元成交,現場VIP藏家楊子競得,這不僅刷新了顧景舟本人的作品拍賣紀錄,同時也創造了中國紫砂壺的拍賣新紀錄。

顧景舟松鼠葡萄壺拍賣

⑷ 上市公司花1億買紫砂壺 紫砂壺為什麼這么值錢

作為收藏類的紫砂壺確實可以增值,也就是有投資的功能。
紫砂壺值不值錢,最關鍵的還是看壺本身包含的藝術要素。實用器皿價格就便宜些,有把玩價值、能讓人喜歡的壺就一定貴一些,名人的作品,有收藏價值的紫砂壺,價格就會更高,甚至可以創出天價來。
上市公司花1億買來的紫砂壺都是大師顧景舟作品,顧景舟是20世紀最傑出最偉大的紫砂大師,他的壺當然值錢了。

⑸ 紫砂壺怎樣把玩

1、不可急功近利

紫砂壺是人一生的玩物,也是愛好者情感偏好的投射,不可能有速成的,只能一點一滴的積累。如果你太浮躁,估計是要交不少學費,新手玩壺的路還很長。

現在的新人很茫然,並不明白什麼是原礦紫砂,只能把自己的想像強加在紫砂身上,剛開始喜歡顏色鮮艷的、光亮的,泥被打成120目通粉的,表面細得像玻璃一樣的。

這種壺其實表面已經瓷化,和瓷器沒有任何區別,那還算得上紫砂嗎?顆粒的甄別,通過肉眼是可以區分的,紫砂的目數自起源至如今,大致基本鎖定在:20-120目的范圍,製作紫砂壺最優的目數應該在30-60目之間。過粗過細均會對紫砂的工藝步驟造成影響。

⑹ 買了個紫砂壺,上面的字不認識,誰來科普下

喜歡喝茶,想買把紫砂壺、但不知道怎麼鑒別紫砂壺?怕高價買到化工壺,浪費錢又危害身體健康。求教一下真假紫砂如何辨別?化工壺、灌漿壺、機車壺、半手工、全手工紫砂壺如何區別?

2020-03-11
溫馨提示您:該問題下回答為網友貢獻,僅供參考。
滿意回答
紫砂壺一般是通過看星光、熔點、砂色、等來判斷是否真泥料紫砂壺,手工痕跡、內壁章,做壺人的證書也是評判紫砂壺真假的要素。



怎麼辨別手工壺、機車壺、灌漿壺?機車壺一般是用模型旋轉壓成的,從壺身或壺蓋能看到有一層一層的車痕、或者線條有凹凸不平,基本可以判定是一把機車壺了。


灌漿壺:由於必須把泥料做成很細的"漿",還要摻入較多的玻璃水成分。正因如此,灌漿壺截面非常細膩,沒有砂質感。而且做的時候目數很高,透氣性差,可以通過手摸和目測觀察到。



化工壺:價格便宜且顏色鮮艷透亮,但這種壺是人工添加化工原料,如:氧化猛、氧化鉛等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傷害極大。化工泥料,通過一些調配手段,幾乎可以做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價格卻不到正宗泥料的十分之一。



全手工紫砂壺:指壺的整個製作過程都是由藝人親手完成的,沒有藉助任何模型。藝人近幾天才能完成一把壺,從捶打,做壺身,壺蓋、壺鈕到1150度24小時燒窯等十一大步驟。一般全手工紫砂壺都有這些痕跡。



我是蔣余建,土生土長的宜興人,也是我們宜興著名紫砂陶藝蔣氏家族中的一員,10幾歲開始跟著長輩做壺,快20年了。如果你實在看不懂,怕買到假紫砂。 我可以幫你看一下。
摘要:杭州人老欽好玩,尤喜賞玩茶壺。無論是紫砂還是銅鐵錫壺,他都能說出個道道,真假、年代、風格、匠工特點,唯獨不評說價格。可就是一把32年前買的紫砂壺硬生生難住了他——直到現在,他還是無法搞清制壺的人是誰,出產於哪裡。而壺身上的16個字不僅難倒了欽先生,更是像天書一樣難住了他請教過的十幾個古董玩家、收藏協會專家。
杭州人老欽好玩,尤喜賞玩茶壺。無論是紫砂還是銅鐵錫壺,他都能說出個道道,真假、年代、風格、匠工特點,唯獨不評說價格。可就是一把32年前買的紫砂壺硬生生難住了他——直到現在,他還是無法搞清制壺的人是誰,出產於哪裡。而壺身上的16個字不僅難倒了欽先生,更是像天書一樣難住了他請教過的十幾個古董玩家、收藏協會專家。

老欽大名欽菊林,今年59歲,這把壺是他在1980年花20塊錢,在岳王路花鳥市場地攤上買的,這在當時可是個大價錢。「當時人民幣最大面額就是10元,如果拿這買壺的20元換成麵粉,一個大人都扛不動。」說是一把壺,其實不全,壺身品相完好,壺蓋卻是後配的,色澤上有明顯差別。

紫砂壺剛買回家,老欽橫擦豎刷一番就泡上了茶,他覺得這把紫砂壺泡出來的茶更香,口感更好。摸一把壺喝一口茶地過了大半年,直到有一天一個茶友問他——壺身上的那些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老欽仔細看看傻眼了——16個字中他竟然一個都不認識!這只壺整體呈倒扣的方鍾型,壺身一側有16個極像文字的造型怪異的方形「符號」,壺底有一個橡皮大小的方章,是字還是符號同樣讓人琢磨不透。

老欽開始翻閱資料,請教歷史老師,他甚至專門到紫砂廠去找方形壺的淵源——但沒有人能夠給出答案。後來他決定開始自己研究:他買來了1998年4月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正草隸篆字體字典》,買來了新華書店於1986年5月發行的《書法字典》,可直到這兩本字典都快變成古董的時候,他依然無法認出16個字中的一個。

「只要有人發表有關文字研究的文章我就去找來看,只要有紫砂壺的展覽我就去逛。」32年中,老欽光看展覽就去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多個城市。查字典、對字帖,還去文物市場問懂行的。查過的資料不下20萬字,看過的壺也不下千隻,可那些字依然像個謎一樣。換作別人可能早放棄了。可老欽不。

他又開始找更高級別的專家請教,西泠印社、省收藏協會的,以及浙江大學專門研究文字的教授——他說前後找過的專家不下15個。這一圈下來還真的有收獲——大家初步判斷紫砂壺制於清末民國初年。確定是一把老壺自然是好消息,但老欽最關注的、關於奇怪的文字依然沒有解答:有的說這些文字像是戰國時期的鳥蟲紋,也有的說刻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字。

老欽很執著,他說自己今年59歲,明年60歲就退休,之後的生活少不得和壺友茶友碰面,大家還是會好奇,這壺身上的16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該怎麼回答呢?老欽笑著說,只要想到這個問題就臉紅。謎團一天不解開,這心裡就沒著沒落的。

⑺ 紫砂壺只要嘴處有一條接縫,就可以斷定是半手工嗎

不可以斷定。

1、半手工壺同樣含有手工的成分在裡面,簡單說來:第一種:壺嘴、壺把、壺蓋等用手工製作,身筒用模具製作;第二種:身筒用手工來完成,其它用模具製作;第三種:整把壺都藉助模具成型。因此半手工壺也可稱為模具壺。若愚經營的半手工壺均為第一種。

2、全手工紫砂壺是使用工具而不使用模具來製作一把壺。因此全手工製作難度相對較大,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多。

(7)借天價紫砂壺糾紛擴展閱讀

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其製作始於明朝正德年間,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

紫砂壺的製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又名宜興紫砂壺。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

因為有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紫砂壺才顯得珍貴,令人回味無窮。再加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和茶禪一味的文化,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貴不俗的雅韻。

⑻ 紫砂壺蓋摔碎了,壺蓋為什麼很難配

既然是配蓋,則必然要求新做壺蓋與原有壺身般配,主要是顏色、顆粒質感、大小尺寸一定要一致,而紫砂恰恰極富於變化,影響顏色、顆粒、大小的變數很多,難於把握。要求新配壺蓋與原有壺身一致,實際上就是要求還原原來的製作條件,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陳壺下面詳細分析。

首先討論顏色。

紫砂壺的燒成顏色是泥料成分、燒制溫度、燒制氣氛(窯中氧氣的多寡)、燒制時間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現代條件下,電窯燒制過程自動化控制的程度比較高,溫度、氣氛、時間保持一致問題不大,但是泥料成分卻是不可控制的事情,即使泥料出自同一個礦,不同區域、不同岩層的同一種泥料,成分構成也會有細微的差別,如果赤鐵礦的含量不同,同樣的燒成條件,成品的顏色也會有較大差別。

其次,討論壺體的顆粒感。

壺體顆粒質感取決於泥料種類、泥料加工方法、生坯干濕度等因素。目前,紫砂壺的製作完全是憑經驗的手工操作,對於泥料的把握程度也只能限於經驗可控的范圍之內,如泥料中類、生坯干濕度等,但泥料的具體加工方法卻不是壺藝人能知道的,選同種泥料容易,選與原來加工方法(磨碎、煉制、陳腐)一樣的泥料難。

再談尺寸。

紫砂壺從生坯到燒成,要發生兩次收縮:1、乾燥收縮;2、燒制收縮。收縮程度與泥料種類、生坯干濕度、燒制溫度、燒制時間直接相關,因為紫砂壺都是拿到窯上去燒制,完全復制燒制溫度、燒制時間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使是同一種泥料製作的同種款式紫砂壺,每次燒制的成品,大小都會有所區別。所以,生坯做好後,壺蓋和壺身都一定要整體燒制,如果分開燒制,即使放在不同的匣缽,往往就會出現因為收縮程度不同而不相匹配的情況。

此外,現在很多紫砂壺,都是藉助石膏模具的半手工製作,配壺蓋,就必須找到當初的石膏模具,對於一些作品款式比較多、變化比較快的壺藝人來說,也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可能當初製作的模具已經銷毀。

所以,配一個壺蓋,對於壺藝人來說,比做一把新壺更難。

⑼ 一把紫砂壺閱讀答案 急求!!

參考答案如下:

1.因為老鐵匠的內心十分矛盾。一面是近乎天文數字的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的金錢,另一面是祖傳的規矩習慣,一種自食其力、自得其樂的生活方式。這把壺他用了近60年,並且一直認為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壺,現在竟有人要以10萬元的價錢買下它,他轉不過神來。

2.過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閉著眼睛把壺放在小桌上,現在眼睛是一點也不敢閉,這讓他非常不舒服。特別讓他不能容忍的是,當人們知道他有一把價值連城的茶壺後,蜂擁而來,有和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寶貝,有的甚至開始向他借錢。更有甚者,晚上推他的門。他的生活被徹底打亂了。

3.做人要注意內心的平靜,不可過於追求金錢,對老人來說尤其如此,金錢乃身外之物。撈鐵匠在一個舒適安寧的環境下度過了晚年。任何人都需要一個安寧的生活環境。

4.①境遇相同。他們都十分幸運,白兔得到了月亮,老鐵匠知道自己那把紫砂壺價值連城。②心態相同。白兔得月前無憂無慮,心曠神怡,得月後緊張不安,有得失之患;老鐵匠不知紫砂壺的價值前悠閑自得,舒適愜意;知道壺之珍貴後不敢閉眼,心情不暢。③作法相同。白兔請求諸神撤銷了那個「慷慨的決定」,放棄了對月亮的所有權;老鐵匠當著眾人的面,把壺砸了個粉碎。

5.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關鍵是站在什麼角度去分析理解砸壺這件事。只要言之成理則可。例:這種說法是片面的。老鐵匠砸的雖然是價值連城的紫砂壺,但這一選擇正是對自己人格尊嚴的維護,他失去的是金錢,得到的是一顆趨於平靜的心。

⑽ 紫砂壺大師有哪些比較出名

黃玉麟、程壽珍、汪寶根、范大生、汪寶洲、嚴光芝、葛寶林、戈根大、彭再生、秦根林、諸葛伯勛、沈孝鹿、鮑六芝、邵全章、陳少亭、胡耀庭、李寶珍、陳經耕、范錦甫、談堯坤、耿春福。

范澤林、邵寶琴、范建軍、倪順生、凌錫苟、顧治培、高麗君、高建芳、儲集泉、程輝、惠祥雲、戴非凡等。

1、程壽珍

程壽珍(1858—1939年),又名陳壽珍,號冰心道人,清咸豐至民國初期的宜興人,是一位勤勞多產的紫砂壺名家,師承其養父邵友庭,擅長制形體簡練的壺式。

作品粗獷中有韻味,技藝純熟。所制的「掇球壺」最負盛名,壺是由三個大、中、小的圓球重疊而壘成,故稱掇球壺。

其造型以優美弧線構成主體,線條流暢,視覺感也極為舒適,整把壺穩健豐潤。該壺於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賽會和芝加哥博覽會得金獎,當時名重一時。

2、汪寶根

汪寶根(1890-1954年),號旭齋,宜興蜀山人。為民國時期紫砂高手三寶三根之一(三寶:李寶珍、汪寶根、陳寶生)。

汪寶根早年隨伯父、清末名家汪春榮(生義)學藝,與壺藝大師吳雲根、朱可心為同門師兄弟。出師後曾在宜興吳德盛公司、上海鐵畫軒公司任技師。1935年,他製成大東坡壺與三友瓶,參加美國芝加哥博覽會並獲優等獎。

汪寶根曾與清末紫砂名家黃玉麟是鄰居,常常向黃玉麟請教,學到了不少制壺絕藝,並以櫻桃小包嘴制壺而聞名壺藝界,汪寶根身材矮小,但精力過人,製作不滿意隨即毀之,不做到盡善盡美絕不出手,雖製作較多但求者難得。

汪寶根的《上桃合菱壺》現為宜興陶瓷陳列館收藏,《線雲壺》則被紅學專家馮其庸珍藏。

3、戴非凡

戴非凡,男 ,中共黨員,工藝美術師,畢業於長江大學,留學於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紐西蘭-中國工藝美術傳播大使 ,紐西蘭工藝美術協會秘書長。

2013年棄政從藝,在江蘇宜興從事紫砂藝術設計創作,師承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葛軍先生。創辦壺塗仙紫砂藝術館,號「壺塗仙」。

個人事跡被《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湖北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 等國內、外各級主流媒體報道數十次。

4、范建軍

范建軍,1962年8月生於江蘇宜興, 1980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隨中國陶藝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鮑志強教師學習紫砂雕刻技巧進無錫輕工業學院設計系進修,後學習陶瓷造型設計及裝飾。

1988年畢業於無錫輕工業職大學裝潢美術系。回廠後隨母親曹婉 芬學習制壺技藝及從事紫砂陶造型設計。近年來所設計製作的作 品頗受壺藝愛好者的喜愛,並屢次獲各類獎項。

5、倪順生

倪順生,紫砂壺藝人、陶瓷藝人、朱可心得意弟子,研究員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工業設計會會員。

生於江蘇宜興紫砂陶藝世家,從事紫砂壺藝四十餘年,對紫砂情有獨鍾,其作品深受行家好評和紫砂愛好者的摹名珍藏。一九九零年加入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並加入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紫砂壺

閱讀全文

與借天價紫砂壺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