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村留用地上建商業物業可以轉讓嗎
你好,農村屬集體土地所有權,不能作為商業開發,項目審批不了,必須經徵收轉為國有土地出讓後才能做商業物業轉讓。
B. 什麼是留用地安置
留用地安置 將國有或集體土地以優惠的條件,按照規劃確定的用途,按一定比例劃出一部分留給被征地農民集體和農戶從事開發經營。是對被征地農民進行安置的一種措施。
C. 某某村安置留用地上面蓋的房子是賠償給拆遷戶嗎
留用地上面蓋的房子,那就看當時建房有沒有合法手續,要是有的話賠償款就應該給拆遷戶,要是沒有屬於私建房子拆遷是得不到賠償的。
D. 村裡的留用地經過村委可以買賣么
不可以!
村裡的留用地是集體財產,村委會無權買賣!
全體村民是村集體財產的主人,是否可以買賣經過全體村民表決同意,才能買賣!
E. 中央文件對村級留用地是什麼政策規定
留用地,是指國家徵收農村集體土地後,按實際徵收土地面積的一定比例,作為征地安置另行安排給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用於發展生產的建設用地。留用地的使用權及其收益全部歸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留用地按實際徵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面積的10%至15%安排,具體比例由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以及項目建設情況確定。
F. 農村安置用地能否轉變成國有土地進行轉讓
這要看當地政府的政策或政府與開發商之間的合同,從操作層面來講應該是可以的。通常為了考慮給開發商一定的補償,農村安置用地一部分是交由開發商建設安置房,一部分可建商品房出售,因此安置用地可以變成國有土地進行出讓。
G. 村民所分配的留用地地能過戶嗎
需要雙方都是土地所屬村委會農業戶籍。
雙方一起到土地所屬村委會申請過戶,受理之後,村委會會公示,全村三分之二通過,由村委會辦理過戶手續。
H. 怎樣合法維權留地安置
留地安置是指地方政府征地時,除了給予村民和村集體貨幣補償外,按照征地面積的一定比例,返還給村莊的建設用地,用於安置被征地農民。在留用地上,村集體可以獨立或與開發商合作,從事商業或工業開發,所得收益歸村莊集體所有。留地安置的特點:第一,留地安置中政府的主要投入是政策支持,而不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同時也有利於失地農民的就業和社會穩定;第二,安置留用地的開發和經營,可以為集體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場所和發展基礎,有利於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力;第三,由於安置留用地一般都處於人多地少、經濟發展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具有良好的區位條件,土地的資產價值十分明顯,因而有效地彌補了法定安置費不足的缺陷,間接提高了對被征地農民的補償。
I. 留用地是什麼時候提出的有相關的法律法規
從全國范圍看,已經有廣東、江蘇、浙江、福建、湖南、上海、河北等多個省(直轄市)實行留用地制度,但由於在國家層面至今沒有統一明確的規定,各地的留用地政策有所不同。
廣州市的留用地安置政策,從1992年開始不斷地探索和完善,經歷了由局部地區推廣到全市,由政府文件上升為地方法規的一個過程。2009年,廣東省出台了《廣東省徵收農村集體土地留用地管理辦法(試行)》 其中第二條明確規定:
本辦法所稱的徵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所需的留用地(下稱留用地),是指國家徵收農村集體土地後,按實際徵收土地面積的一定比例,作為征地安置另行安排給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用於發展生產的建設用地。留用地的使用權及其收益全部歸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J. 通過政府,村民,村集體三方研究留用地安置問題,可以用到哪些理論
政治理論方面,你們說了算,老百姓沒有任何權利,說的不對你們心思,就會有危險,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