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勞動糾紛 法院一審 從立案到宣判多少時間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㈡ 申請勞動糾紛法院已立案,還要多長時間開庭
一審普通程序一般是6個月,簡易程序是3個月,但是有特殊情況可以再延長。從立案開始起算,有一個受理案件的期限7天,送達起訴狀副本的期間5天,送達後的答辯期間15天,收到答辯狀有5天的期限將答辯狀送達原告,(如果是公告送達,期限60天,答辯期限是一個月)開庭前三天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具體多長時間還要具體案件結合法院審判實際和當事人情況具體分析。
勞動仲裁受理立案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後的程序如下:
1、受理: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五日內將申訴書的副本送達被訴人,並組成仲裁庭。
被訴人應當自收到申訴書副本之日起十日內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據。被訴人沒有按時提交或者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案件的審理。
仲裁委員會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
2、組成仲裁庭
勞動爭議仲裁實行一案一庭制。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在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將仲裁庭的組成情況書面通知當事人。仲裁庭應當在開庭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在開庭三日前請求延期開庭。是否延期,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決定。 當事人接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訴人按照撤訴處理,對被訴人可以缺席裁決。
3、案件審理/仲裁
(1)當事人雙方可以自行和解。
(2)先行調解:
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當先行調解,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促使當事人雙方自願達成協議。協議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
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根據協議內容製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裁決。
(3)裁決:
進行仲裁應充分聽取申訴人的申訴和被訴人的答辯;仲裁員進行庭審調查;最後作出仲裁決定。仲裁庭的裁決,一般只對爭議標的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結論,對屬於經濟賠償或補償的爭議標的可作變更裁決,對其他標的可另行向當事人提出仲裁建議。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仲裁庭作出裁決後,應當製作裁決書,送達雙方當事人。
4、結案與履行/效力
(1)結案:
《勞動法》第八十二條: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
《勞動仲裁法》第四十三條: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履行
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勞動仲裁法》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㈢ 法院對勞動爭議案件立案的條件
勞動爭議案件必須要經過勞動爭議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起訴。起訴條件必須符合《民事訴訟法》的下列要求: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㈣ 法院勞動糾紛立案的要素
勞動爭議案件審理的最主要的內容,是雙方提供的證據,圍繞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進行審核,除此之外,是當事人的法律依據,通過證據要達到什麼樣的仲裁或訴訟目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㈤ 勞動糾紛案件在法院立案了一般多長時間出結果
一般的案件會先走簡易程序,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是3個月;較為復雜的案件會走普內通程序,也容就是6個月。勞動糾紛應該是先走簡易程序的,就是說從你立案那天開始算起,3個月內就會結案!至於什麼時候開庭就要等法院的通知了。
㈥ 勞動爭議申請立案需要哪些材料
一、勞動爭議申請立案要帶什麼材料?
第一類、申訴人是員工的,請提交下列材料:
申訴人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1年內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1)勞動爭議仲裁申訴登記表;
(2)申訴書(詳細陳述申訴理由和要求,一式兩份或按被訴人人數提供);
(3)申訴人身份證明復印件;
(4)有委託代理人的,需當面簽訂並提交《授權委託書》,註明委託事項,同時提交受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如委託人的代理人是律師事務所派出的執業律師,應提供執業律師的證件復印件;如委託人的代理人是公民,應提供與委託人簽訂的不收費代理協議書,以及代理人和委託人之間的關系的法律資料。
(5)被訴人工商注冊信息資料;
(6)申訴人與被訴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證明材料包括:勞動合同、暫住證、工作證、廠牌、工卡、工資表(單)、入職登記表、押金收據、以及被處罰憑證和被開除、除名、辭退、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或證明書等。上述證明材料,申訴人能提供的應盡量提供,如果一份都沒有,則立案室不予受理。申訴人提交證明材料時,應附原件及復印件一式兩份,庭審後退回原件。)
(7)《提交證據材料清單》一式兩份。
第二類、申訴人屬集體爭議的,請提交如下材料:
除提交第一類(1)至(7)項資料外,申訴人需推薦3-5名員工代表,並提交員工代表名單以及全體員工簽名表。其中屬欠薪的員工集體爭議案件,申訴人還需提交用人單位拖欠員工工資的人員名單和拖欠金額表。
第三類、申訴人是用人單位的,請提交下列材料:
(1)申訴人與被訴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與第一類第(6)項要求相同)
(2)《營業執照》副本;
(3)《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
(4)有委託代理人的,需提交《授權委託書》(註明委託事項),受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5)《提交證明材料清單》(一式兩份)。
二、哪些勞動爭議可以受理?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下列勞動爭議:
1、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勞動爭議;
2、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
3、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4、因認定無效勞動合同、特定條件下訂立勞動合同、職工流動、用人單位裁減人員、經濟補償和賠償發生的勞動爭議;
㈦ 勞動爭議法院立案後接下來怎麼辦
勞動仲裁受理立案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後的程序:
1、受理: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五日內將申訴書的副本送達被訴人,並組成仲裁庭。
被訴人應當自收到申訴書副本之日起十日內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據。被訴人沒有按時提交或者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案件的審理。
仲裁委員會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
2、組成仲裁庭
勞動爭議仲裁實行一案一庭制。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在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將仲裁庭的組成情況書面通知當事人。仲裁庭應當在開庭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在開庭三日前請求延期開庭。是否延期,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決定。 當事人接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訴人按照撤訴處理,對被訴人可以缺席裁決。
3、案件審理/仲裁
(1)當事人雙方可以自行和解。
(2)先行調解:
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當先行調解,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促使當事人雙方自願達成協議。協議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
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根據協議內容製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裁決。
(3)裁決:
進行仲裁應充分聽取申訴人的申訴和被訴人的答辯;仲裁員進行庭審調查;最後作出仲裁決定。仲裁庭的裁決,一般只對爭議標的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結論,對屬於經濟賠償或補償的爭議標的可作變更裁決,對其他標的可另行向當事人提出仲裁建議。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仲裁庭作出裁決後,應當製作裁決書,送達雙方當事人。
4、結案與履行/效力
(1)結案:
《勞動法》第八十二條: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
《勞動仲裁法》第四十三條: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履行
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勞動仲裁法》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㈧ 勞動糾紛從立案到開庭需要多長時間
請參閱《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如下規定:
第二十九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並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並說明理由。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後,應當在五日內將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
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後,應當在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答辯書後,應當在五日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第四十三條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時,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