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銷售業務員飛單勞動糾紛

銷售業務員飛單勞動糾紛

發布時間:2021-08-27 22:57:03

A. 單位未成文規定在業務員的銷售提成中扣除已發工資是否合法是否可以申請仲裁

你的理解是對的。如果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已經明確規定了,再這么做就是不合適的。可以選擇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B. 業務員飛單,能要求賠償損失嗎

飛單,是指業務人員把自己所在公司的客戶訂單,通過各種手段轉移至別的公司或者競爭對手處去生產,以謀求利益為目的的行為。也指業務員利用公司管理上的漏洞和管理層外語知識的欠缺,在對客戶提供的采購價和公司報價單間製造剪刀差,賺取高額差價的行為。業務員利用本公司的資源和渠道拿到單子,通過飛單,在獲取傭金之外,還賺取高額差價,卻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和損失,讓老闆們很受傷,單位可以報警。
飛單,實際上是業務員構成職務侵佔的行為,數額較大(10000元以上)的,構成職務侵佔罪,要追究刑事責任。
有媒體報道,寧波一家外貿企業的業務員俞某在其37歲生日的前一天,等來了寧波鎮海區法院的刑事判決:因職務侵佔罪且數額巨大,判處有期徒刑6年半,並沒收個人財產10萬元。
在三年時間內,俞某利用非法手段,共侵佔公司與國外客戶之間的貨物差價摺合人民幣60.8萬元。據了解,這是寧波市法院首次以這一罪名,對外貿企業業務員利用職務便利,以玩「飛單」等手段非法獲取利益的行為作出懲處。

C. 如何解決銷售中的業務員飛單問題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從",聽起來頗有道理,身在皇宮大內的君王不了解前線的具體情況,將士自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靈活應對.但是,不要忘了,這個不從的底線是"不要叛國投敵".銷售人員在業務一線也應當有限制地靈活處理,但是如果拿著公司的鈔票、為競爭對手幹活,那就越過了底線.銷售人員飛單,是圍追堵截,還是指引疏導?其實不必這么緊張,銷售管理領域有一句至理名言:"要耕田不要打獵",這樣才會贏得長足的客戶合作.同樣,如果您的銷售人員都是獵人,不飛單才怪呢!如果您的銷售精英們都是農夫,哪兒部飛不走!
一、飛單的典型現象
(一)產品價格高當客戶不能承受公司的產品價格時,銷售人員轉向其他同行的產品,美其名曰"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D. 業務員之間業務沖突,應該怎麼處理

之所以出現銷售人員業務沖突的問題,關鍵在於:
企業沒有對銷售進行明確的區域劃分和客戶群劃分,導致誰聯系的,就是誰的。結果很可能出現兩個人同時聯系一個客戶的情況出現。
企業缺少明確的標准,以區分銷售人員的客戶訂單劃分問題。如果標准明確,比如以報備制或者訂金製作為成交標准,是不會出現搶單問題的。
企業對銷售人員的管理不當。銷售本應該是協作一致共同努力的,但是單打獨斗的企業氛圍,反而導致搶單行為的一再出現,說明企業需要審視自己的團隊管理規范性了。

E. 業務員如何搜集勞動爭議的證據

【勞動關系 舉證】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2005)12號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F. 業務員飛單,會被起訴做勞嗎

要看涉嫌金額,金額則涉嫌刑事犯罪

G. 關於銷售業務員離職時的責任界定,麻煩高人解答

領導考慮的也有他的道理,你是經手人,只有你熟悉這塊東西,要不來回來款就離職,他肯定會考慮可能沒人能經手,繼續這個回款問題,那就是壞賬了。對於第二個,70%的約定領導是否知曉,這個貨物質量問題領導是否知道。如果他認同這個事情,那是生產的責任,不能推脫到業務員的身上

H. 我是一個銷售業務員,現在因為公司辦了一個飛單和泄露公司信息的專案

要查就不做了

I. 關於業務員走私單(飛單)的法律問題!急~~~~

1. 可能構成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2. 有效.
保密費用作為競業限制一般由勞動合同約定在員工離職後支付, 但在合同期內員工有忠實的義務, 保密協議也是有效的.

相關法條: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閱讀全文

與銷售業務員飛單勞動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