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庭房產糾紛問題
其實很簡單,你父復親可以把現在在他制名下的房子過戶給你,這是符合法律規定的,這樣你就成為了該房產的主人,房子自然就由你來支配了。
或許你父親是出於親情的考慮,以及礙於面子不願向你姑姑直說,作為你母親,是完全有理由要求這樣的,因為單憑事實也是你姑姑做的不對。因此,你分析的也很對,你父母都沒有錯,導致他們矛盾的就是這處房子,而你姑姑就是矛盾的導火索。
假如房子過戶到你的名下,那麼就由你出面來和你姑姑談房子的問題了,你完全有權要求他們搬出該房子,並且可以由你自己做主處理房子,包括有權不賣給你姑姑。
建議還是由你來處理比較好,畢竟這樣不會讓你父親太為難,關鍵不能夠影響到你父母的關系。
如有法律上的問題可咨詢律師和法律服務機構。
⑵ 房產糾紛怎麼解決
房產作為家庭財產中價值最高的一類財產,往往成為夫妻離婚糾紛中財產分割的焦點。為了更好的進行維權,了解房產的法律知識是很重要的。
一、承諾贈與對方房產,贈與方能否反悔?
根據《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也就是說,除了特殊情況以外,一般情況下,房屋贈與都必須要到房屋變更登記以後才能生效,如果沒有變更登記,贈與方是有權撤銷贈與的。對於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婚內贈與,由於夫妻財產原則上為共同共有,司法解釋將條件設定為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這在實踐中應予以注意。
二、婚前按揭購房婚後共同還貸,房產增值部分歸誰?
在現實社會中,結婚前一方貸款買房,結婚後雙方共同還貸的情況十分普遍。一般情況下,是男方提供住房,女方陪送嫁妝。房產登記在男方名下,婚後夫妻共同還貸。如果若干年後一旦離婚,共同使用的嫁妝可能損耗了,但房產作為家裡最值錢的部分可能增值。如果對此不予考慮,對婚後參與還貸的房產增值部分不做分割,則不公平。
根據《婚姻法解釋(三)》第十條規定,在離婚財產分割時,應當考慮配偶一方參與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的財產增值部分,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三、夫妻一方私自賣房,另一方能否追回?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共同共有房屋,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夫妻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單方出賣的,屬於無權處分行為。根據《物權法》規定: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動產的所有權:
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動產時是善意的;以合理的價格轉讓;轉讓的不動產或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受讓人依照前款規定取得不動產或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根據《婚姻法解釋(三)》第十一條規定:「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⑶ 由於個人引發的家庭房產糾紛要怎麼處理
北京市元甲律師事務所何盼盼整理如下:繼承權糾紛如何處理
未按婚姻法第8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一方死亡,另一方以配偶身份主張享有繼承權,應按如下原則處理:
1、未按婚姻法第8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如果在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可按事實婚姻處理,那麼,在一方死亡之後,另一方可以配偶身份按繼承法有關規定享有繼承財產的權利。
2、未按婚姻法第8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如果在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並補辦了結婚登記的,在一方死亡後,另一方即可以配偶身份享有繼承權。如果尚未補辦結婚登記的,對男女雙方間的關系只能按同居關系處理,一方死亡後,另一方不得以配偶身份主張享有繼承權。但若符合繼承法第14條規定的,可根據相互扶助的具體情況處理。
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如果您還需要進一步的咨詢,歡迎留言給我。
⑷ 家庭房產糾紛如何處理
我說說自己的想法 這二套房子從法律來講就是屬於你爺爺的 你爸爸和叔叔都有繼承權 只要你爺爺沒有立遺囑說明房子給誰繼承 那就是都有份 看你爺的遺囑了 實在不行訴諸法律
我自己十分不贊成你們家的行為 一套房子 還沒到分那天呢 就開始這樣了 雖然從法律或者自己的角度講沒什麼問題 因為點遺產問題鬧的亂七八糟的家庭見得太多了 如果你爺爺還有神智的話 我想老人家會有自己的想法的 你們這樣弄適得其反
⑸ 遭遇家庭房產糾紛怎麼辦
在民商事糾紛爭議解決途徑中,訴訟和仲裁是我國兩種不同的司法程序,兩者在回程序上大體相答同,但因管轄機關不一樣,形式上會略有不同。首先是受理管轄,仲裁的管轄機構是各仲裁委員會,一件糾紛若要適用仲裁管轄的前提是雙方必須存在約定有效的仲裁條款,也就是說雙方必須明確約定如果出現了爭議,由某家仲裁委員會進行管轄審理,這樣才能適用仲裁程序。而訴訟管轄則無需約定,任何一方都可以到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當然在合同糾紛中,雙方當事人可以就多個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約定管轄。其次,仲裁裁決一裁終局,當事人不得上訴,而法院訴訟一審判決後任何一方當事人均有權提出上訴,進入二審程序。在具體操作程序上,訴訟仲裁並無太大的差別,都是先立案、提交相關證據材料、被告/被申請人提交答辯狀、開庭、判決/裁決這一套程序,這套程序看似簡單,但其中所隱含的復雜細節難以估量,律師建議,如果大家沒有相關訴訟經驗,在訴訟之前一定要了解各項訴訟程序或者咨詢律師來進行應對,否則會產生較大的訴訟風險。
⑹ 如何調解家庭財產糾紛
一般來說家庭糾紛有婆媳矛盾、夫妻矛盾、分家析產、繼承等,一般是先自己家人、找親戚朋友協商解決,不行再找居委會、村委會調解,最後是去法院起訴。
⑺ 房產糾紛怎麼處理
當發生糾紛時,對於購房者來講,需要做兩件事,一是通過中介直接與對方積極協商解決,找到糾紛發 生的原因,對於因誤會產生的糾紛要消除誤會;不要激化矛盾,盡量保證交易可以順利進行。如果是政策原因導致糾紛,可以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與賣方協商變更合 同或解除合同。二是保存好證據,當然賣方毀約時,購房人也無須擔心,保存好雙方往來的通知函或協商記錄,積極運用法律保護自身權益。及時找專業房地產律師咨詢,做好應對方案,該調取的證據要進行調取,為訴訟做好充分的准備,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對於向房地產主管部門或公安部門投訴不是最好方法,上述部門很 難介入民事糾紛,反而會耽誤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