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疊溪海投訴

疊溪海投訴

發布時間:2021-08-27 09:08:47

❶ 疊溪海子什麼時候地震

疊溪海子湖面海拔2258米,原為疊溪城,為古代邊防重鎮。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疊溪發生7.5級地震。疊溪城中心部分在劇震發生的幾分鍾內幾乎筆直地陷落,呈單條階梯狀地震的下滑距離達500-600米。曾溪城及附近21個羌寨全部覆滅.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個堰塞湖。
那次地震最主要的遺跡是長達10公里、一大一小兩個前後相連的迷人湖泊,它的名字現在叫疊溪海子。
疊溪海子實際上就是岷江主流的一段,是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疊溪位於汶川附近

❷ 去九寨溝路過茂縣疊溪海子賣假葯,什麼鼻炎花,什麼歸元花,都是騙子

明知道,一看就知道,還要自討沒趣幹嘛!!!!

❸ 疊溪海子的疊溪印象

1933年8月25日15時56分30秒,疊溪發生7.5級地震。疊溪城中心部分在劇震發生的幾分鍾內幾乎筆直地陷落。呈單條階梯狀地震的下滑距離達500-600米,城附近的21個羌寨全部覆滅,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個堰塞湖。自然形成長達12公里的清澈海子,地震及引發的水災共計死亡6865人,傷1925人,遊人瀏覽此處常常感慨良久……
疊溪海子位於四川省阿壩藏羌族自治州茂縣太平鄉岷江河入上海子口處,有溫泉噴涌,常年不息,此處距成都251公里,距九寨溝193公里,是九環線上第一個省級風景區。景區面積30平方公里,保護面積160平方公里。景區內名貴野生中葯材品種繁多,有植物類184科547種,在海拔3700–4200米的草甸地段,分布有蟲草、貝母、木香、羌活、大黃等名貴中葯材。區內動物種類繁多,有金線猴、馬熊、野鹿、貝母雞等31種90多屬。受高山氣候影響,天景、氣景、水景尤為絢麗,玉帶般的溪溝將6個海子綴於一體,使各景點相連接,一點一景,變化無窮,其樂無窮,置身其中,彷彿走進一座精美的山水畫廊。當地羌民言:在雨過天睛、風和日麗的時候,常可見到海子中身長兩米有餘的不知名大魚掠過湖面,騰起10餘米的浪花,頗為壯觀。每年冬季12月至2月,水域面積403.05畝的白石海子,結成一片厚達1.4米的冰層,可來往行駛小型拖拉機,附近的羌民、八方遊客常在冰面嬉戲。漫步晶瑩如玉的冰上,悠悠然然;極目蒼勁的群山,令人心曠神怡……

❹ 甘海子和疊溪海哪個景色好

看一個景色更好一些的。

❺ 疊溪海子是怎樣形成的在什麼地方

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疊溪海子位於中國最大的羌族聚居地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境內,地震引起岷江兩岸山崩,堵塞河道、形成地震湖(堰塞湖)疊溪海子湖面海拔2258米,原為疊溪城,為古代邊防重鎮。扼川西平原通松潘旱地及青海、甘肅交通要塞。歷代為重兵把守。據《茂州志》記載;漢元點六年(元前111年)即在此置蠶陵縣,後歷代多變。民國時屬茂縣所轄疊溪區,城內商賈雲集頗為繁華。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疊溪發生75級地震。疊溪城中心部分在劇震發生的幾分鍾內幾乎筆直地陷落,呈單條階梯狀地震的下滑距離達500-600米。曾溪城及附近21個羌寨全部覆滅.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個堰塞湖。傷亡人數近萬人。這就是歷史上著備的「中國疊溪大地震」。疊溪海子就是由於這次大地震而形成。其最深處達98米,平均深度82米,蓄水量達1.5億立方米,湖面面積350多萬平方米。 看著眼下這長達12公里的情邀海子,不知該喜還是悲。疊溪,一個曾被毀滅的小城。災難降臨的那一天。一場地震掩埋了一座城。折斷了一條江。但也留下一份補償;不久;倖存下來的人發現了這一串高原堰塞湖。稱它們為「疊溪海子」。 清晨時分。登上高聳於湖畔的雕樓,俯瞰全景,帶狀的水面灑滿金色的陽光。令人迷醉.幾乎忘記隱藏在寧靜與碧綠中的那次災難。幸好有怪石林,那是地震滾落堆積後;在岸坡上留下的又一景觀,告訴人們這份美麗所付出的代價。。

❻ 四川茂縣疊溪鎮新磨村山體高位垮塌100餘人被埋是怎麼回事

17年6月24日6時左右,茂縣疊溪鎮新磨村突發山體高位垮塌,造成河道堵塞2公里,100餘人被掩埋。

❼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疊溪海子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疊溪海子實際上就是岷江主流的一段,是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湖面寬只有大約1公里,但是長卻有10公里之多,海子由上下兩處接連而成,形如腸狀。海子周圍青山環抱,湖岸翠草叢生,湖水碧波盪漾,景色優美迷人。這座地震湖的形成,是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茂汶以北的疊溪鎮發生了強烈地震,據《中國地震目錄》所載:微觀震中位於北緯31.9°,東經103.4°;震級達7.5級,震源深度為6.1公里。據當地倖存者講:震前曾持續乾旱40多天,震前曾有白色地光產生,人們稱為「天門開」;前一天氂牛慘叫,天氣悶熱,地震發生時,疊溪鎮城居民,忽聞霹靂一聲,接著地面劇烈簸動,地下發生低沉吼聲,與地面上山岩崩塌、房屋倒塌的隆隆聲相和,霎時飛沙走石,煙塵四起,天昏地暗,地面到處張開大縫,忽開忽閉。不過一兩分鍾,全鎮傾沒。當天入夜天氣驟變,狂風大作,暴雨如注。晚間又發生大震,地下隆隆聲不止,山坡岩石飛滾。直到次日早晨,一夜之間發生地震5次之多。此後數日,餘震幾乎天天都有,有時還夾有幾次大震,地面上下簸盪,砂石飛揚,地聲不息,成為一次空前浩劫。有感范圍北至西安,南達昭通,東到萬縣,西抵阿壩。全城除一放羊的孩子之外無一倖免,死亡6800多人。強烈的地震引起岷江兩岸山崩,堵塞河道、形成地震湖。崩塌的山體在岷江上築起了銀瓶崖、大橋、疊溪三條大壩,把岷江攔腰斬斷,使流量為每秒上千立方米的岷江斷流。截斷了的江水立即倒流,掃盪田園農舍,牛馬牲畜。經過30多天的倒流,因疊溪超過銀瓶、大橋兩壩的高度,注入疊溪壩內的江水又倒淹銀瓶崖、大橋兩壩,使三座地震湖連成了一片。湖水隨群山迴旋繞曲,逶迤四五十華里,最寬處達四五華里。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疊溪海子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

❽ 疊溪松坪溝景區內有住宿嗎求推薦松坪溝景區住宿,松坪溝景區內酒店。

進景區一段路上有很多住宿的,私人的旅店,倒還干凈衛生,價格也合適,但吃的只有將就。

❾ 疊溪海子的歷史

如果不是之前了解過有關的歷史,很難相信這個美麗的湖泊竟然吞沒過「近萬條活生生的生命」。
在這個湖泊下,曾經有一個繁華千年的古城,在1933年一個普普通通的下午,在頃刻間被地震從地圖上抹掉了……。
古城就是疊溪城,為歷代邊防重鎮,扼川西平原通松潘草地及青海、甘肅交通要塞,長期為重兵把守。據《茂州志》記載: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即在此置蠶陵縣,唐初為冀州,明為疊溪千戶所,清改為衛,民國隸茂縣。而疊溪城為「貞觀時築,明洪武十一年御使大夫丁玉討復故地,命指揮童勝復築。高一丈,圍三百幾十丈,門四。成化間重修。」疊溪城扼松茂要道之沖,即是軍事重鎮亦是商留集散地。民國時屬茂縣所轄疊溪區,城內商票雲集頗為繁華。

❿ 疊溪海子的簡介

疊溪海子湖面海拔2258米,原為疊溪城,為古代邊防重鎮。扼川西平原通松潘旱地及青海、甘肅交通要塞。歷代為重兵把守。據《茂州志》記載;漢元點六年(元前111年)即在此置蠶陵縣,後歷代多變。民國時屬茂縣所轄疊溪區,城內商賈雲集頗為繁華。
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疊溪發生7.5級地震。疊溪城中心部分在劇震發生的幾分鍾內幾乎筆直地陷落,呈單條階梯狀地震的下滑距離達500-600米。曾溪城及附近21個羌寨全部覆滅.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個堰塞湖。傷亡人數近萬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中國疊溪大地震」。疊溪海子就是由於這次大地震而形成。其最深處達98米,平均深度82米,蓄水量達1.5億立方米,湖面面積350多萬平方米。
看著眼下這長達12公里的情邀海子,不知該喜還是悲。疊溪,一個曾被毀滅的小城。災難降臨的那一天。一場地震掩埋了一座城。折斷了一條江。但也留下一份補償;不久;倖存下來的人發現了這一串高原堰塞湖。稱它們為「疊溪海子」。
清晨時分。登上高聳於湖畔的雕樓,俯瞰全景,帶狀的水面灑滿金色的陽光。令人迷醉.幾乎忘記隱藏在寧靜與碧綠中的那次災難。幸好有怪石林,那是地震滾落堆積後;在岸坡上留下的又一景觀,告訴人們這份美麗所付出的代價。

閱讀全文

與疊溪海投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