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家最高人民檢察院是什麼
全稱是最高人民檢察院 理論上(憲法規定)是和國務院及最高人民法院同級的中央國家機關(「一府兩院」之其中一院) 在我國和法院一起組成最高司法機關 全人大授權其有司法解釋權 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向其匯報工作(每年的全人大會議由總理 最高法院院長及最高檢察院檢察長最工作報告,地方亦如此)
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地方各級檢察院一樣也有反貪污賄賂 反瀆職侵權 公訴 偵查監督等內設機構或職能部門……
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長官是檢察長 首席大檢察官 對比行政級別是副國家級
㈡ 反瀆職侵權局的職責是什麼
反瀆職侵權局作為人民檢察院的重要職能機構,通過依法懲治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瀆職侵權犯罪這一司法強制手段,實現檢察機關對司法權和行政執法權的法律監督,促進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它的職責是通過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瀆職侵權犯罪的偵查工作並結合預防職務犯罪工作以有效地控制瀆職侵權犯罪。 一、反瀆職侵權局立案偵查的案件范圍反瀆職侵權局負責立案偵查以下人員的瀆職侵權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託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即:(1)在中國共產黨的各級機關(鄉鎮以上)中從事黨務的人員;(2)在各級國家權力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包括在各級人大常設機構、辦事機構中從事公務的人員;(3)在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及其組成部門、辦事機構、直屬機構中從事公務的人員;(4)在各級審判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正在履行職務期間的人民陪審員;(5)在各級檢察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6)在各級軍事指揮機關、管理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包括各級軍官和正在執行公務期間的士兵;(7)在各級政協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包括在各級政協常設機構、辦事機構中從事公務的人員;(8)在依法行使特定行政管理職能的行政性事業單位、行政性公司中從事公務的人員;(9)受國家機關聘任或委託,在國家機關或其他非國家機關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根據《刑事訴訟法》、《刑法》、《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范圍的規定》,瀆職侵權犯罪案件范圍包括: 1.刑法分則第四章規定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案件。如非法拘禁、刑訊逼供、破壞選舉等犯罪案件。 2.刑法分則第九章和《刑法修正案(四)》規定的瀆職犯罪案件。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枉法等犯罪案件。 3.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的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犯罪案件。 二、反瀆職侵權局的偵查辦案程序(一)立案 1.受案。檢察機關舉報中心對於依法接受的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材料,經審查屬於檢察機關管轄的瀆職侵權案件,移送反瀆職侵權部門;反瀆職侵權部門發現的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線索,及時受理。 2.初查。反瀆職侵權局對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線索進行審查後,認為需要初查的,經報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決定,對案件線索進行初查。 3.立案。反瀆職侵權局對發現的材料和控告、舉報、報案、自首等材料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報請檢察長批准,重大、復雜或疑難案件,經檢察長提請檢察委員會討論、批准,展開立案偵查。 (二)偵查 在偵查期間,反瀆職侵權局偵查人員可以依法採取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被害人,勘驗、檢查,偵查實驗,搜查,調取、扣押物證、書證和視聽資料,查詢、凍結存款、匯款,辨認,鑒定,作出通緝決定等偵查措施,運用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反瀆職侵權局對於偵查的瀆職侵權犯罪案件,認為案件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足以認定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和應否對其追究刑事責任的,提出偵查終結報告,作出移送審查起訴、移送審查不起訴或者撤銷案件的處理意見。 三、瀆職侵權犯罪預防反瀆職侵權局結合辦案,發現瀆職侵權犯罪得逞的體制、機制和制度漏洞,深入研究瀆職侵權犯罪的發生原因、特點和形成規律,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瀆職侵權犯罪。 (最高人民檢察院瀆職侵權檢察廳供稿)
㈢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2010年工作報告的內容
一、全力維護首都穩定,努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面對去年國際金融危機蔓延、國內經濟運行困難、國慶維穩壓力明顯增大的嚴峻形勢,全市檢察機關始終把維護穩定作為首要責任、把服務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充分發揮打擊、預防、監督、保護等職能作用,努力為北京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嚴厲打擊影響穩定和發展的刑事犯罪。充分履行審查批捕、審查起訴等法定職責,全年共批准逮捕各類刑事犯罪22272人、提起公訴27383人。嚴厲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的分裂破壞活動,突出打擊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暴力犯罪和多發性侵財犯罪,深入推進「打黑除惡」專項斗爭,依法批捕、起訴了一批惡勢力犯罪案件。堅決打擊破壞經濟秩序和損害群眾利益的經濟犯罪,依法及時批捕、起訴手機電信詐騙等新類型犯罪案件,特別是加大打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合同詐騙等涉眾型犯罪力度,依法起訴了涉案群眾達9000餘人次的楊紅麗等38人非法傳銷案件。
認真落實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在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的同時,依法對輕微犯罪從寬處理,對沒有逮捕必要的不予批准逮捕880人,對情節輕微的決定不起訴325人。切實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積極探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辦理機制,採取法律援助、社會調查、分案起訴等舉措,不斷完善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辦案方式。推行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機制,積極探索刑事和解辦案方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努力化解矛盾糾紛。高度重視群眾舉報、控告和申訴,開通統一的舉報電話,完善信訪接待工作機制,積極探索公開審查、公開聽證等辦案方式,辦理群眾信訪10091件。深入排查化解涉檢信訪,健全首辦責任制,綜合運用聯合接訪、帶案下訪、救助救濟等手段,扎實開展釋法說理工作,努力平息社會矛盾。
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開展「聽呼聲、走百家、送服務」為民實踐活動,深入重點工程和開發區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深化送法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工作,各區縣檢察院積極探索檢察官擔任法制村長、駐鄉鎮檢察室、社區檢務工作站等機制,把法律監督延伸到基層。針對辦案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發出檢察建議,督促有關部門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深入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積極促進反腐倡廉建設
查辦職務犯罪是檢察機關的重大政治責任,也是中國特色司法制度關於檢察職權配置的重要特點。全市檢察機關始終把查辦職務犯罪放在突出位置來抓,努力以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的實際成效服務發展、取信於民。
切實加大查辦貪污賄賂犯罪力度。強化舉報宣傳和線索管理,加強與紀檢監察、國資委等部門的聯系,大力提升發現犯罪的能力,集中優勢力量突破案件。全年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犯罪319件369人,同比分別上升13.1%和10.8%,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6.2億多元。突出查辦有影響、有震動的大案要案,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百萬元以上大案47件,縣處級以上要案85人,其中廳局級19人。一是依法查辦了一批中央、高檢院交辦的大案要案。依法辦理了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原總經理陳同海受賄案,鐵道部原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何洪達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王益受賄等案件。二是依法查辦人民群眾關注、涉及民生和發展的案件。深入開展查辦城鎮建設領域商業賄賂和涉農職務犯罪專項工作,分別立案偵查31件31人、21件28人。三是突出查辦重點行業職務犯罪。在工程建設、稅務、司法等重點領域加大了辦案力度,依法查辦了稅務系統14人涉嫌職務犯罪案件。
嚴肅查辦瀆職侵權職務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等犯罪,以及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瀆職侵權犯罪,不僅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而且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全市檢察機關緊緊抓住影響發展的突出問題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健全舉報宣傳、線索管理、內外部協作等機制,不斷加大辦案力度,努力推動反瀆職侵權工作取得新進展。共立案偵查瀆職侵權犯罪49件54人,其中,重特大案件21件,縣處級以上要案11人。嚴厲打擊責任事故背後的瀆職犯罪,積極介入事故調查30餘起,立案偵查5件5人。依法查辦涉及民生領域的瀆職犯罪,先後在人防工程、社會保障、醫葯衛生等領域取得新突破。
深入開展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加註重治本、更加註重預防、更加註重製度建設」的要求,積極探索偵防一體化機制,在重點領域和行業推行預防介入偵查工作,增強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的效果。加強重點工程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堅持預防關口前移,主動與發改委、財政局等部門聯系,對全市30個重點工程開展預防調查,提出預防建議;圍繞重點工程拆遷,探索流程風險防控辦法,確保政府投資重大項目專項資金「陽光運行」。注重抓好系統預防,在金融、醫葯衛生、教育等領域搭建預防網路,與市教委聯合開展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展。完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系統,共向工程招標等單位提供查詢237件。
三、著力強化訴訟監督,切實維護司法公正
市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於加強人民檢察院對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工作的決議》,為推進訴訟監督工作提供了重要機遇。全市檢察機關採取有力措施,不斷推動訴訟監督工作取得新進展。
切實抓好《決議》的貫徹落實。專門成立貫徹落實《決議》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關於加強對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進一步統一思想,切實找准強化訴訟監督的著力點。去年9月,市檢察院向市人大常委會做了貫徹落實《決議》的專題報告,委員和代表對《決議》實施一年來取得的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對進一步加強訴訟監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區縣檢察院及時向黨委、人大匯報落實《決議》的情況,17個區縣人大常委會聽取並審議了檢察院開展訴訟監督的專題報告,為全面貫徹落實《決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斷完善訴訟監督機制。著眼於發揮中國特色司法制度的內在優勢,加強監督機制建設,確保司法公正。一是建立訴訟監督程序規范。制定了立案監督、偵查監督、刑事審判監督、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監督、民事審判和行政訴訟活動監督等五項實施細則,努力解決訴訟監督工作程序不嚴密、操作性不強的問題。二是完善內部聯動機制。針對上下級檢察院、各業務部門之間訴訟監督職責分散、協作配合不夠緊密的實際,完善向上級院報告和備案、線索移送和工作銜接等制度,整合監督資源,形成監督合力。三是健全延伸監督機制。針對實踐中監督意見回復反饋少、監督效果不明顯的情況,加強跟蹤監督,採取口頭糾正、發出檢察建議書或糾正違法通知書等多種方式,有效監督糾正各類違法情形。
不斷加大訴訟監督力度。以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為重點,努力增強訴訟監督實效。一是加強刑事訴訟監督。在刑事立案監督方面,不斷拓寬監督渠道,監督偵查機關立案28件31人。在偵查活動監督方面,依法糾正漏捕漏訴、違法偵查,追加逮捕101人、追加起訴142人,對發現的違反法律規定的偵查活動提出書面糾正意見72件。在刑事審判監督方面,扎實開展刑事審判監督專項檢查工作,對認為確有錯誤的刑事判決提出抗訴76件。在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監督方面,認真開展看守所監管執法專項檢查等活動,及時向監管機關和有關單位發出糾正意見660件次,建立監管場所重大事故調查、被監管人死亡事件檢察工作制度,維護監管場所的安全和在押人員的合法權益。二是加強民事審判和行政訴訟監督。重點辦理群體申訴、勞動爭議等涉及社會穩定和民生的案件,切實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對認為確有錯誤的民事行政判決提出抗訴54件、發出再審檢察建議25件。同時,堅持息訴與抗訴並重,認真細致地做好不予抗訴案件的息訴服判工作,努力維護司法公正和社會穩定。三是嚴肅查辦執法不嚴、司法不公背後的職務犯罪。加大查辦司法人員職務犯罪力度,共立案偵查30人,同比上升30.4%,依法查辦了市公安局網監處原處長於兵涉嫌貪污、受賄、徇私枉法犯罪等案件。
四、切實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夯實全面發展的根基
檢察機關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基層,80%的案件和80%的人員集中在基層。因此,加強基層檢察院建設極為重要。去年6月,市檢察院專題向市委常委會匯報了基層檢察院建設情況,常委會高度重視並作出重要指示。按照中央、市委要求和高檢院部署,市檢察院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北京市基層檢察院建設的意見》,努力提升基層檢察工作水平。
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按照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的要求,努力建設高素質檢察隊伍。一是堅持抓好思想政治建設。認真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集中解決了一些影響和制約檢察工作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深化大學習大討論活動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確保檢察人員始終堅持「三個至上」,做到執法辦案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大力加強檢察職業道德建設,認真實踐忠誠、公正、清廉、嚴明的檢察官職業道德,積極宣傳全國模範檢察官張京文、北京市人民滿意的政法幹警標兵彭燕等先進典型,努力營造奮發向上的氛圍。二是突出抓好領導班子建設。進一步優化領導班子結構,調整交流領導幹部37名,增強班子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積極組織領導幹部素能培訓、研修等活動,提高各級領導幹部推動檢察工作科學發展的能力。加強對領導幹部的監督和管理,認真落實述職述廉、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等制度,促進領導幹部清正廉潔。三是扎實抓好業務培訓和人才培養。堅持面向基層、面向一線,開展大規模教育培訓,採取在線學習、崗位練兵等措施,努力提高檢察人員執法辦案能力和水平。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步伐,評選出第二屆「北京市檢察業務專家」20名,充分發揮業務專家、骨幹人才的示範引領作用。
進一步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層。優化檢力資源配置,新增政法專項編制全部充實到基層檢察院,協調市編辦解決業務部門級別相對偏低等問題,切實做到人員編制向基層傾斜、向辦案任務重的單位傾斜。加強對基層檢察院的指導力度,完善市院領導聯系基層、業務部門對口指導、考核評價機制。按照高檢院的要求,對8個基層檢察院開展了巡視,切實提升基層整體工作水平。
進一步推進信息化和科技裝備建設。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推進科技強檢戰略,健全信息化業務系統、綜合考評系統、政法部門之間信息資源共享等平台,不斷提高檢察工作信息化水平。加大偵查指揮、檢驗鑒定等科技裝備建設,逐步建立適應檢察工作發展需要的現代化裝備體系。
五、主動接受人大及社會各界監督,確保檢察權依法正確行使
牢固樹立監督者必須自覺接受監督的意識,把強化自身監督與強化法律監督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斷完善內外部監督制約機制,努力保障執法辦案嚴格依法進行。
自覺接受人大監督。認真貫徹落實第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決議,對學習貫徹會議精神、加強和改進工作作出部署。主動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10次,積極配合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專題調研和檢查,認真研究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主動邀請人大代表參與重大工作部署和執法活動,努力為人大代表履行職責、了解檢察工作提供便利。
廣泛接受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嚴格執行人民監督員制度,對職務犯罪案件中擬作撤案、不起訴處理和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決定的「三類案件」,人民監督員參與監督32件。不斷完善特約監督員和專家咨詢監督員制度,認真聽取政協委員、社會各界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深入推進檢務公開,健全新聞發布工作機制,加強網上信息發布、案件查詢、意見反饋,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完善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工作機制,注重聽取律師意見,促進自身公正執法。
健全內部監督制約機制。繼續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完善案件流程管理、動態監督、質量考核機制。加強職務犯罪偵查的監督制約,嚴格執行立案、決定逮捕案件備案制度和撤案、不起訴案件報批制度,實行職務犯罪案件審查決定逮捕上提一級改革。認真落實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建立檢察官執法檔案,全面推開廉政風險防範建設。加大督察力度,先後開展執行「禁酒令」、辦案安全等專項督察4次。堅持從嚴治檢,嚴肅查處違紀人員3人,努力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凈。
各位代表,全市檢察工作取得的成效,得益於各級黨委的正確領導,得益於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得益於政府、政協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全市檢察機關向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和社會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工作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北京檢察工作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人民群眾的新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的能力需要進一步增強。懲治犯罪、化解矛盾與構建和諧社會首善之區的要求還有差距,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與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差距,亟需在腐敗案件易發多發的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上取得新突破。訴訟監督工作與維護司法公正的要求還有差距,民事審判等監督工作仍然比較薄弱,還存在監督水平不夠高、監督機制不太健全等問題,訴訟監督工作的力度和社會效果有待增強。二是隊伍的素質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高層次、領軍型、骨幹型人才數量不足。新形勢下做群眾工作的能力還不強,不能完全適應開放、透明、信息化條件下執法辦案的新要求。檢察官職業道德、隊伍紀律作風仍需加強,個別檢察人員違紀行為仍有發生。三是基礎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業務、隊伍、保障等工作機制還不盡完善,基層檢察院發展還不均衡。這些問題的存在,既與市檢察院領導班子認識把握檢察工作規律的能力有關,也與部分檢察人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樹立得還不牢固有關。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切實加以解決。
2010年是全面推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建設的重要之年。北京檢察機關服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面臨新的挑戰。我們的總體工作思路是:以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深入實踐「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工作主題,緊緊圍繞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切實發揮檢察職能,努力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緊緊圍繞首都工作大局,主動服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把貫徹落實中央、市委部署同檢察工作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努力找准服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切入點和結合點。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調整,認真研究檢察工作服務和保障經濟發展的措施。進一步發揮檢察職能作用,依法查辦重大工程建設、社會保障等領域發生的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和侵害民生的各類犯罪,依法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努力服務首都經濟發展。
二、加強社會矛盾化解,積極推進平安北京建設。依法懲治刑事犯罪,積極配合公安等部門嚴厲打擊惡勢力犯罪、嚴重暴力犯罪和多發性侵財犯罪,突出打擊金融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涉眾型經濟犯罪,維護治安大局穩定,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把化解矛盾貫穿執法辦案的全過程,集中開展「清理化解涉檢信訪積案專項活動」,全面推進釋法說理工作,健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執法辦案風險評估等機制,切實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涉檢信訪。努力服務社會管理創新,積極參與城鄉結合部、治安重點地區的集中整治,深化送法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等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法制環境。
三、加大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力度,扎實推進反腐敗工作。深入查辦有影響、有震動的大案要案、窩案串案,重點查辦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中的貪污賄賂、失職瀆職案件,大力開展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查辦涉農職務犯罪等專項工作,依法查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職務犯罪案件。堅持辦案數量、質量、效率和效果的統一,推動查辦職務犯罪工作平穩健康發展。結合辦案深化預防工作,完善偵防一體化工作機制,積極向黨委、政府、行業主管部門提出預防對策建議,努力從制度上、源頭上減少職務犯罪的發生。
四、深入推進檢察改革,確保公正廉潔執法。把推進檢察改革與貫徹落實市人大常委會《決議》結合起來,緊緊抓住影響公正廉潔執法的突出問題和訴訟監督的薄弱環節,認真落實中央、高檢院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不斷完善抗訴、檢察建議、行刑銜接等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大監督力度,重點監督糾正有罪不究、違法偵查、量刑畸輕畸重、違法減刑假釋等問題,對正確裁判做好息訴服判等工作,深化訴訟監督工作效果,努力維護司法公正。
五、強化內外部監督,不斷提高執法公信力。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宗旨,扎實做好保障民生、服務群眾的工作,努力以強化法律監督的成效贏得群眾信任。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完善執法管理機制,實現對執法辦案過程的動態監督。大力推進檢務公開,切實增強檢察工作的透明度。健全接受人大監督、民主監督、社會監督機制,嚴格執行執法辦案內部監督、執法過錯責任追究等制度,確保嚴格、規范、文明執法。
六、大力加強以黨建帶隊建工作,全面提升隊伍素質和能力。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不斷加強和改進檢察機關黨的建設,深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確保隊伍政治方向堅定。開展創建學習型領導班子、學習型檢察院和學習型檢察官活動。切實抓好領導班子建設,進一步優化班子結構,努力提升把握檢察工作規律和科學決策的能力。組織開展大規模教育培訓,加快隊伍專業化建設。大力加強職業道德建設,開展「恪守檢察職業道德、提升執法公信力」主題教育活動。切實加強基層檢察院建設,推動首都檢察工作創新發展。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裡,全市檢察機關將在市委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下,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努力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㈣ 肖聲的工作報告
2011年,遼寧省檢察院在遼寧省委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領導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依法監督、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省政協的民主監督下,帶領全省檢察機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努力為實現我省「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各項檢察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服務全省工作大局
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維護社會穩定。全省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各類刑事犯罪嫌疑人29386人,提起公訴44924人;批准逮捕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嫌疑人95人,提起公訴261人;批准逮捕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等犯罪嫌疑人3788人,提起公訴3865人;批准逮捕搶奪、盜竊、詐騙犯罪嫌疑人7855人,提起公訴8917人;批准逮捕毒品犯罪嫌疑人2512人,提起公訴3185人。
開展專項行動,保障市場經濟秩序。一是開展打擊非法集資專項行動,共批准逮捕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嫌疑人2103人,提起公訴2978人。二是積極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批准逮捕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嫌疑人693人,提起公訴758人,批准逮捕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嫌疑人158人,提起公訴160人。三是持續推進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共查辦商業賄賂犯罪案件350件,涉案金額6942萬余元。四是深化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立案偵查項目審批、招標投標、物資采購等環節的犯罪案件154件,涉案金額3430萬余元。五是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國土資源領域腐敗問題治理工作,立案偵查土地和礦產資源審批出讓、開發利用、征地補償等環節的犯罪案件115件,涉案金額1802萬余元。
積極推進社會矛盾化解,促進社會管理創新。一是認真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涉嫌犯罪但無逮捕必要的,依法決定不批准逮捕4323人;對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決定不起訴1948人。二是綜合運用釋法析理、公開聽證、司法救助、困難幫扶等措施,探索建立涉檢信訪終結機制,全省檢察機關繼續保持涉檢進京訪在最高人民檢察院登記數為零。三是延伸檢察工作觸角,在鄉鎮、社區增設派出檢察室,開展巡迴檢察,就地受理群眾訴求、提供法律服務,並積極參與社區矯正工作。四是加強對特殊群體的司法保護,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完善適合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辦案方式及制度,加強教育、感化、挽救,對涉嫌輕微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決定不批准逮捕490人、不起訴123人。嚴肅查處征地拆遷、社會保障、勞動就業、醫療衛生、招生考試以及侵害農民工、殘疾人和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等民生領域的犯罪。
深入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促進反腐倡廉建設
嚴肅查辦貪污賄賂犯罪。全省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犯罪案件1148件1687人,其中查辦大案620件,要案140人(含廳局級5人),通過辦案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58億余元。加大查辦行賄犯罪力度,立案偵查行賄犯罪嫌疑人141人。開展全省追逃專項行動,抓獲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94人。
大力加強反瀆職侵權工作。省委常委會專題聽取了省檢察院的工作匯報,就加強和改進全省反瀆職侵權工作作出了四項重要決定。省檢察院會同省紀委等九部門制定了《關於加大懲治和預防瀆職侵權違法犯罪工作力度的實施意見》,並制定了重大案件專案調查規程。全省三級檢察院反瀆職侵權機構逐步擴大編制,增加辦案力量。一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瀆職侵權犯罪案件467件619人,其中查辦重、特大案件187件,查處要案49人(含廳局級2人),通過辦案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6944萬余元。
更加註重職務犯罪預防。年初,省檢察院向省委提交了《2008-2010年度我省職務犯罪發生情況發展趨勢和預防對策的綜合報告》。省檢院和各市(分)檢院舉辦了全國檢察機關懲治和預防瀆職侵權犯罪遼寧巡展,全省14個分展區共組織巡展1000餘場,歷時3個月,共有700多家單位7萬餘人參觀了巡展。省檢察院編寫了《預防是警示更是祝福》的警示預防讀本,發放到全省廳局級以上領導幹部和省人大代表手中。一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共發出預防檢察建議760件,提供預防咨詢629件,開展職務犯罪案例剖析815件,幫助落實預防措施1961項。
強化對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促進執法司法公正
深入貫徹省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人民檢察院對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工作的決議》。在2010年開展「訴訟監督年」活動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構建長效機制,增強監督實效,切實解決執法司法中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強化刑事立案和偵查活動監督。對偵查機關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刑事案件監督立案699件。對不應當立案而立案的監督撤銷案件337件。對應當逮捕而未提請逮捕、應當起訴而未移送起訴的,決定追加逮捕1658人、追加起訴1220人。對不符合法定逮捕、起訴條件的,決定不批准逮捕3677人、不起訴424人。
強化審判活動監督。一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共提出刑事抗訴487件,提出民事行政抗訴557件、再審檢察建議1499件。堅持抗訴與息訴並重,對不服法院裁判的1500餘件民事行政申訴案件,耐心做好當事人的服判息訴工作。
強化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監督。開展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百案檢察」專項活動,共監督糾正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不當990人。加強規范保外就醫監督工作,省檢察院與省監獄管理局會簽了《加強和改進監獄暫予監外執行工作聯席會議紀要》。認真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監管場所被監管人死亡檢察程序的規定(試行)》,突出抓好被監管人死亡的檢察工作,使全省監管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
加強檢察機關自身建設,提高公正廉潔執法水平
突出抓好思想政治建設。結合迎接建黨90周年和人民檢察創立80周年,認真開展「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爭做雷鋒式的檢察官」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大力培養和弘揚忠誠、公正、清廉、文明的檢察職業道德。全省檢察機關共有56個集體和36名個人獲得省級以上表彰,被榮記集體和個人一等功15個、二等功56個。省檢察院機關連續兩屆被省委、省政府和省直工委評為「文明單位標兵」和「省直文明機關標兵」。
大力加強執法能力建設。舉辦全省檢察系統新進人員培訓班、晉升高級檢察官資格培訓班、執法工作基本規范網路集中培訓等各類教育活動,共培訓檢察人員45058人次。建立市級檢察院普遍輪訓基層檢察人員、省檢察院重點培訓基層骨幹機制。大規模推進崗位練兵,廣泛開展業務競賽活動。加大對貧困地區檢察教育培訓和人才培養支持力度。
重點加強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建設。修訂完善全省市、縣級檢察機關執法質量和隊伍建設考評體系。嚴格執行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錄音錄像以及逮捕職務犯罪嫌疑人報上一級檢察院審查決定等制度。組織開展「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解決反映強烈突出問題」和「規範文明執法,加強紀律作風建設」等專項活動。堅決執行檢察人員違法違紀行為懲處制度,查處內部違法違紀檢察人員8人。
全面加強基層基礎建設。注重樹立基層檢察院建設的先進典型,以點帶面,發揮示範和輻射作用。全省有8個基層院被評為第四屆全國先進基層院,2個基層院被列為全國基層院建設示範院。進一步解決基層辦案力量不足、人才短缺等困難,全省市、縣兩級院共招錄專業人才409人,為基層院定向培養和選調應屆大學畢業生44名。緊緊依靠各級黨委、政府支持,重點解決貧困地區基層院經費困難問題,基層執法保障狀況進一步得到改善。加快實施科技強檢戰略,不斷提高檢察技術和信息化水平。
自覺接受人大監督,保障檢察權依法正確行使
依法接受人大常委會的監督。認真執行向同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制度。去年9月,省檢察院就加強反瀆職侵權工作情況向省人大常委會作了專項報告,並根據常委會審議意見,組織全省檢察機關逐條研究落實整改措施。全省各級檢察院共向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專項工作160餘次。
進一步加強人大代表聯絡工作。圍繞「深化三項重點工作,維護遼寧和諧穩定」,「全面加強和改進反瀆職侵權工作」等專題,多次召開人大代表座談會,認真徵求代表意見和建議。堅持定期向省人大代表送閱《遼寧檢察工作匯報》專刊。一年來省檢察院共走訪代表徵求意見1800餘人次。
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健全和完善人大代表建議承辦制度,採取領導督辦、各有關辦案部門和下級檢察院承辦、召開疑難案件協調會和公開聽證會、辦理結果當面答復代表等方法,將省人大交辦和代表直接提出的40件代表建議全部辦復,與代表見面率和代表滿意率均達到100%。
在自覺接受人大監督的同時,全省檢察機關注重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邀請政協委員座談、視察、專題調研,聽取政協委員對檢察工作的意見並認真研究落實。對省政協提出的2件提案省檢察院已按期辦結。
2012年,全省檢察機關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六中全會和全國政法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全國檢察長會議和全省政法工作會議部署,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為目標,以深化三項重點工作為著力點,以開展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為保障,切實強化法律監督、強化自身監督、強化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檢察工作水平,努力為建設富庶文明幸福新遼寧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更加註重服務經濟發展,確保社會穩定。積極服務和保障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積極服務和保障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積極服務和保障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依法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社會治安、公共安全的犯罪活動。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工作,促進社會管理水平的提高。強化社會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切實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
(二)更加註重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不斷轉變監督觀念,規范監督行為,改進監督方式。落實和完善強化訴訟監督的各項工作機制,針對裁判不公、執法不嚴的突出問題適時開展專項監督。進一步加大查辦瀆職侵權犯罪力度,推動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取得新進展。
(三)更加註重加強自身建設,促進廉潔公正執法。大力開展「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深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繼續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狠抓紀律作風和反腐倡廉建設,持續推進基層檢察隊伍管理和能力建設,大力加強檢察文化建設。深入實施科技強檢戰略,加強基礎設施、科技裝備和信息化建設。
(四)更加註重接受監督,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突出強調把強化自身監督放在與強化法律監督同等重要的位置,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和人大代表的監督,繼續完善和落實人大代表聯絡機制。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各界監督,全面推行人民監督員制度,虛心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檢察權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