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鑒定法醫做假,該向那個部門投訴
這種情況可以向公安局紀檢督察處投訴,也可以撥打12389投訴。
2. 請問法醫鑒定能否作弊,如果出現作弊,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一般不會,因為一旦作弊有丟飯碗的可能,對方可以找另外的鑒定機構從新鑒定,畢竟鑒定結果只是個中介意見。可能會有輕微的偏頗但是作弊不敢
3. 如何投訴法醫,不合理鑒定時機。
輕傷鑒定規則里所涉及的頭皮損傷的,一,成人銳器傷8cm、鈍器傷6cm,二、損傷必須為「創」,淺表皮膚裂口不算,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才兩周時間,8.5cm損傷就癒合得只有5cm的原因了,因為有些創口兩端的損傷非常淺表,不應算作是「創」,長度就會打折扣。
中國在鑒定這塊似乎沒有投訴一說,不過,如果被鑒定人對鑒定結果持疑的,可以向案件辦理機關(不是鑒定機構)申請重新鑒定。
4. 司法鑒定人員對鑒定數據進行篡改,惡意遺漏。到什麼地方舉報。是檢查院。還是司法廳
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並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或者說,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過程中,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由司法機關或當事人 委託法定鑒定單位,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術,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鑒別和判斷送一種活動。
2005年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規定,國家對從事下列司法鑒定業務的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實行登記管理制度:
(一)法醫類鑒定;
(二)物證類鑒定;
(三)聲像資料鑒定;
(四)根據訴訟 需要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的其他應當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實行登記管理的鑒定事項。
法律對前款規定事項的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依照本決定的規定,負責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登記、名冊編制和公告。
鑒定通常包括:法醫鑒定,即對與案件有關的屍體、人身、分泌物、排泄物、胃內物、毛發等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司法精神病鑒定,即對人是否患有精神病、有沒有刑事責任能力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刑事技術鑒定,即對指紋、腳印、筆跡、彈痕等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會計鑒定,即對賬目、表冊、單據、發票、支票等書面材料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技術問題鑒定,即對涉及工業、交通、建築等方面的科學技術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等。
司法鑒定中,人身傷害情況鑒定和犯罪嫌疑人是否患有精神病鑒定是常見的兩種鑒定。
在2011年3月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期間,朱勇、傅延華等62名代表提出2件議案,建議制定司法鑒定管理法。議案提出,隨著我國訴訟制度和審判方式的不斷改革,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已滯後於實踐需要,而我國對司法鑒定的法律規定分散於三大訴訟法中,且缺乏可操作性,建議制定司法鑒定管理法。同時,對三個訴訟法相關規定進行修改,切實解決多頭鑒定、重復鑒定、屢鑒不定的問題。
雖然司法檢測暫時未能單獨立法,但司法鑒定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各項管理機制正在不斷調整優化當中,司法鑒定行業的管理體制有望理順,行業市場空間拓展潛力大。
由於司法鑒定的公正性質,目前市場上的司法鑒定權威機構大多為公檢法部門設立,部分為面向社會的服務機構。隨著社會進步,居民的維權意識逐步提高,將進一步推動司法鑒定的社會需求的增長。
司法鑒定廣泛應用於醫療糾紛、交通事故、刑事案件、親子鑒定、書畫鑒定等領域,我們預計,隨著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及成功,司法鑒定行業社會需求這一領域存在巨大的拓展空間。
第四條
司法鑒定實行鑒定人負責制度。司法鑒定人應當依法獨立、客觀、公正地進行鑒定,並對自己作出的鑒定意見負責。
第九條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依法接受監督。對於有違反有關法律規定行為的,由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有違反司法鑒定行業規范行為的,由司法鑒定行業組織給予相應的行業處分。
第十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加強對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的管理和監督。司法鑒定人有違反本通則或者所屬司法鑒定機構管理規定行為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予以糾正。
第二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重新鑒定:
(一)原司法鑒定人不具有從事原委託事項鑒定執業資格的;
(二)原司法鑒定機構超出登記的業務范圍組織鑒定的;
(三)原司法鑒定人按規定應當迴避沒有迴避的;
(四)委託人或者其他訴訟當事人對原鑒定意見有異議,並能提出合法依據和合理理由的;
(五)法律規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需要重新鑒定的其他情形。
接受重新鑒定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的資質條件,一般應當高於原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
第三十條
重新鑒定,應當委託原鑒定機構以外的列入司法鑒定機構名冊的其他司法鑒定機構進行;委託人同意的,也可以委託原司法鑒定機構,由其指定原司法鑒定人以外的其他符合條件的司法鑒定人進行。
第三十一條
進行重新鑒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人應當迴避:
(一)有本通則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
(二)參加過同一鑒定事項的初次鑒定的;
(三)在同一鑒定事項的初次鑒定過程中作為專家提供過咨詢意見的。
第三十二條
委託的鑒定事項完成後,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指定專人對該項鑒定的實施是否符合規定的程序、是否採用符合規定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等情況進行復核,發現有違反本通則規定情形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予以糾正。
第三十三條
對於涉及重大案件或者遇有特別復雜、疑難、特殊的技術問題的鑒定事項,根據司法機關的委託或者經其同意,司法鑒定主管部門或者司法鑒定行業組織可以組織多個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具體辦法另行規定。
第四章司法鑒定文書的出具
第三十四條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在完成委託的鑒定事項後,應當向委託人出具司法鑒定文書。
司法鑒定文書包括司法鑒定意見書和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
司法鑒定文書的製作應當符合統一規定的司法鑒定文書格式。
第三十五條
司法鑒定文書應當由司法鑒定人簽名或者蓋章。多人參加司法鑒定,對鑒定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應當註明。
司法鑒定文書應當加蓋司法鑒定機構的司法鑒定專用章。
司法鑒定機構出具的司法鑒定文書一般應當一式三份,二份交委託人收執,一份由本機構存檔。
第三十六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或者與委託人約定的方式,向委託人發送司法鑒定文書。
第三十七條
委託人對司法鑒定機構的鑒定過程或者所出具的鑒定意見提出詢問的,司法鑒定人應當給予解釋和說明。
第三十八條
司法鑒定機構完成委託的鑒定事項後,應當按照規定將司法鑒定文書以及在鑒定過程中形成的有關材料整理立卷,歸檔保管。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通則是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守和採用的一般程序規則,不同專業領域的鑒定事項對其程序有特殊要求的,可以另行制定或者從其規定。
對司法鑒定結論不服怎麼辦?
在民事訴訟過程中,針對某些專業問題需要進行司法鑒定,比如傷殘等級鑒定,工程造價鑒定,筆跡鑒定、財物價格鑒定等等。所以司法鑒定結論成為法院審理某些案件的重要證據,也可能決定著當事人勝敗的命運。對自己不利的鑒定結論當事人當然會搖頭,那麼如果對鑒定結論不服怎麼辦?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作為當事人為什麼不服,無非是司法鑒定有違法之處而結論對自己不利。那麼怎麼來看待這種不利因素呢?一方面是鑒定程序違法,當事人感覺不公正;二是鑒定標准混亂,當事人不能信服結論正確性;三是鑒定程序不透明鑒定時間過長,鑒定結果客觀真實性受懷疑;四是鑒定人不出庭接受質詢,鑒定結論專業性正確性難以讓普通人理解;五是鑒定機構及鑒定人管理混亂,弄虛作假違法執業現象多發。以上五種情況,是當事人對鑒定結論不服的出發點,也是我國司法鑒定的現狀表現。司法鑒定的很多問題,陝西人身損害賠償網律師團隊在多年的辦案過程中深有體會。簡言之概括,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很難找到一份完全沒有法律瑕疵的司法鑒定結論。所以,我們也總結了一些審查司法鑒定結論及應對的方法。
先說審查鑒定結論,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司法鑒定委託程序。
(二)鑒定機構的鑒定程序。
(三)鑒定標准適用。
(四)鑒定結論證據能力。
再說不服鑒定結論如何應對?
一、堅持申請重新鑒定。
如果因鑒定結論錯誤不服而要推翻,則一定要堅持申請重新鑒定。那麼取得法官對重新鑒定的支持就是首要目的。當事人就不能單純的只是提出申請,而要圍繞重新鑒定申請准備充分合理的理由,要盡量搜集證據,要盡其所能。比如對鑒定結論提出充分有據合法合理的異議,包括針對鑒定程序和鑒定結果等等。
這方面,可以參考的法律依據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7條規定「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託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一)鑒定機構或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三)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四)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內容,以及第2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自行委託有關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足以反駁,並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等內容。但「何謂「鑒定程序嚴重違法」、「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有證據足以反駁」並無明確和具體的標准。所以就大有文章可做,完全在於當事人自己的努力了。聘請專業律師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有些當事人在提出重新鑒定申請後並不能提出充分的理由,或者提出了充分的理由而法官並不支持。那麼可能最終會放棄重新鑒定申請,或者無奈得同意不滿意的鑒定結論。很多當事人不懂得可以利用依法申請法官迴避或者投訴的手段來達到重新鑒定的目的。
二、向司法行政機關投訴反映,以達到撤銷違法司法鑒定結論的目的。
如果司法鑒定機構違法違紀進行司法鑒定活動,則可以向省級司法行政部門投訴。司法行政部門可以對其違法行為進行調查和處理從而使得原鑒定結論作廢或者司法鑒定結構主動撤銷違法的鑒定結論。
當前的司法鑒定實踐中,鑒定機構作為商業主體很多都存在委託受理把關不嚴,鑒定結論草率,鑒定程序不規范,鑒定暗箱操作及受賄腐敗的問題。所以投訴舉報司法鑒定機構違法行為的方式也是可以考慮選擇的。
三、主動搜集其他證據推翻鑒定結論,使得鑒定結論不能作為定案證據。
細心的當事人會發現,正規的司法鑒定意見書首頁會有一份「聲明」。其內容往往包括什麼委託人應當向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並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之類的話語。言外之意,鑒定意見是基於檢材真實、完整、充分、合法等基礎之上。如果我們能夠搜集到有關否定檢材真實、完整、充分、合法的證據,則鑒定意見失去基礎,自然不能作為定案證據。
另外,針對那些缺乏分析論證只有粗糙含糊性結論的鑒定意見書,我們也可以自行委託更加權威的鑒定機構來做出精益求情論述細致嚴密的鑒定意見來向法庭提交。盡管這種鑒定意見可能法官不予理睬。但對法官絕對會起到一定的影響。因為都是意見,法官更喜歡意見的分析推理而不只是口號性的結論。[5]
以上是我們在辦理涉及司法鑒定案件中積累的一些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迷茫的當事人有所幫助。
7 協議書的內容
司法鑒定協議書,是指司法鑒定機構在受理鑒定委託時,與委託人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的協議書。
司法鑒定協議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委託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基本情況;
(二)委託鑒定的事項及用途;
(三)委託鑒定的要求;
(四)委託鑒定事項涉及的案件的簡要情況;
(五)委託人提供的鑒定材料的目錄和數量;
(六)鑒定過程中雙方的權利、義務;
(七)鑒定費用及收取方式;
(八)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
因鑒定需要耗盡或者可能損壞檢材的,或者在鑒定完成後無法完整退還檢材的,應當事先向委託人講明,徵得其同意或者認可,並在協議書中載明。
在進行司法鑒定過程中需要變更協議書內容的,應當由協議雙方協商確定。
5. 醫院做假鑒定,投訴司法局處理後,撤回鑒定並作廢,如何舉報
一、司法鑒定機構(中心)鑒定造假或不實的,當事人應當向受訴人民法法院(或者辦案機關)提出異議或申請重新鑒定,也可以要求鑒定人出庭參加質證。
二、當事人還可以向司法鑒定機構的主管機關(司法行政機關)舉報或投訴,由主管機關進行查處。
三、司法鑒定活動中因違法和過錯行為,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可以請求民事賠償。
附:《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
第三十三條司法行政機關應當按照統一部署,依法對司法鑒定機構進行監督、檢查。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司法鑒定機構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進行舉報、投訴的,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及時進行監督、檢查,並根據調查結果進行處理。
第三十四條司法行政機關可以就下列事項,對司法鑒定機構進行監督、檢查:
(一)遵守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
(二)遵守司法鑒定程序、技術標准和技術操作規范的情況;
(三)所屬司法鑒定人執業的情況;
(四)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四十條司法鑒定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停止從事司法鑒定業務3個月以上1年以下的處罰;情節嚴重的,撤銷登記:
(一)因嚴重不負責任給當事人合法權益造成重大損失的;
(二)具有本辦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之一,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或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騙取登記的;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一條司法鑒定機構在開展司法鑒定活動中因違法和過錯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執行。
6. 投訴法醫像什麼部門投訴
你好:應該向上級主管部門投訴或當地人民政府。
7. 法醫徇私舞弊就沒有辦法了嗎
怎麼沒有辦法?有啊。一。向他的上級主管部門投訴,要求另行重新檢驗認定。二。保存好一切證據和檢材,去其它權威機構再次檢驗認定。三。如果有事實證據,可以以徇私舞弊到法院起訴他。
8. 公安司法鑒定做假應向哪有個部門投訴
向檢察院或者向上一級公安部門反映。涉嫌偽證罪。
刑法
第三百零五條【偽證罪】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9. 法醫徇私舞弊去哪裡舉報
至少可以向當地,司法局舉報。如果不行,可以向當地紀委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