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疫情防控舉報方式有哪些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舉報方式可以選擇:各地公布的疫情防控電話和郵箱、版直接撥打110或者權120,也可以通過微信進入疫情線索徵集入口,具體使用方法如下:
1、打開手機微信, 進入我後,選擇支付。
注意事項:
1、此功能需要打開手機的定位功能,使用前要授權。
2、此程序由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將直接派員進行督查,要保證信息的准確性,不要謊報情況,造成人員資源的浪費。
2. 疫情期間如何匿名舉報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疫情期間如何若名舉報?
我認為如果發現有危害群體健康的或者說對疫情不利的,我們都要積極起來舉報。
只要問題真實,我們若名舉報也可以。
3. 當下疫情太多人聚會如何舉報
可以找當地的政府或者社區介入,悄悄拍下證據保護好自己
4. 社區疫情防控會打電話給主或者是住戶嗎
可能會
注意當地政府公眾號通知
可以說名字,不要說身份證號碼,以免是騙子
5. 對疫情防控違返」六個不」如何舉報
據新華社電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1月3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日確實有一些地方出現了對返鄉人員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等工作方面「層層加碼」還有「一刀切」的情況,引發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引起了一些受影響群眾的不滿。國家在總結前一階段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依法制定春運期間的疫情防控政策,也是為了盡可能降低疫情擴散的風險,從而保護人民群眾的安全,絕不是要給春節團聚設置超出防控需要的障礙。「層層加碼」和「一刀切」既是一種懶政,也是對寶貴防疫資源的浪費。各地要規范落實2021年春運期間的疫情防控要求,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的相關工作,不得在現行政策的基礎上擅自加碼,「層層加碼」,不得在工作中搞「一刀切」。
對此,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明確表態:除北京外的省份,要做到「六個不」——不得隨意禁止外地群眾返鄉過年,不對返鄉人員實施集中隔離、居家隔離措施,不對低風險地區跨省流動到城市的非重點人群進行核酸檢測,不對省域內低風險地區返鄉的非重點人群查驗核酸檢測證明,不對省域內返鄉人員進行居家健康監測,不得隨意延長居家健康監測期限。各地要及時糾偏。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將密切關注各地政策執行情況,對明顯違反這「六不」的情況,將予以通報,要求立即整改。
鏈接
食品檢測出核酸陽性不代表具有傳染性
據央視報道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1月3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最近一些食品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受到了社會普遍關注。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和人與人密切接觸傳播,經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極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主要是針對病毒的核酸片段,無論是活病毒、死病毒,都可能檢出核酸陽性,因此食品檢出核酸陽性,不代表它就具有傳染性。這些食品檢出核酸陽性,只能說明它曾經被新冠病毒污染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消費者經采購、加工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報道。從全國各地對食品及其外包裝特別是進口食品及其外包裝的新冠病毒核酸監測來看,總體的陽性檢出率也是比較低的,不到萬分之一,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的外包裝,總體的污染量也是比較低的,因為新冠病毒在食品的表面不會繁殖。
綜合分析,存在活病毒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的。特別是對進口食品,無論是進口環節還是流通環節,都是按照物防的相關要求,加大了預防性消毒和核酸檢測,而且在源頭加強管控。在這種情況下,食品存在活病毒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特別是發現一些問題食品後,也都及時進行了處置。因此,消費者因接觸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李寧表示,盡管如此,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消費者還是要增強防護意識,一定要按照相關要求,做好防護。在處理食品及其包裝整個過程中,要勤洗手,保持良好的手衛生,不要用不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特別是處理進口食品更要注意。特別提醒消費者,一定要牢記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食品安全五要點: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食物保持安全溫度、使用安全的水和清潔的食材,這五點消費者要牢記,這幾個方面只要做到了,這些食品都可以放心食用。
評論
那些層層加碼的防疫政策,該洗刷洗刷了
近日新華社客戶端「全民拍」收到了這樣一條線索:從溫州返回雞西過年的任福燊,在返鄉前電話咨詢目的地社區得知不需隔離,帶著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回家,卻被「封」在家裡嚴禁外出。雞西市雞冠區幸福里社區說這是當地政策。
任福燊的遭遇並非個例。有網友如是調侃疫情防控層層加碼:「上級政策是持核酸證明低風險地區之間自由通行;到了省里就變成了不承認外地檢測結果,需入住指定酒店再檢測一次;到了市裡就變成了全家人居家隔離14+7,測兩次核酸;到了縣里就變成了一概別回來……」
層層加碼是當前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個較為突出問題,體現的是「唯己不唯民、唯官不唯事」的懶政思想,脫離了實際,消耗了政府公信力。
1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針對有些地方層層加碼的防控措施,對北京市以外的省份明確提出「六不準」:不得隨意禁止外地群眾返鄉過年,不對返鄉人員實施集中隔離、居家隔離措施,不對低風險地區跨省流動到城市的非重點人群進行核酸檢測,不對省域內低風險地區返鄉的非重點人群查驗核酸檢測證明,不對省域內返鄉人員進行居家健康監測,不得隨意延長居家健康監測期限。
「六不準」直戳防疫工作中的熱點、難點、痛點,及時回應人民群眾期盼關切。春節臨近,外出遊子歸家心切,各地方政府要拿出擔當,切切實實把這「六不準」落到實處,既要精準防控,又要及時糾偏「加碼政策」,讓人民群眾的返鄉之路更安全、更溫暖。
6. 違返疫情防控」六個不」如何舉報
六必須
1.外省、市返回門源人員必須主動報告
從外省、市返回門源的人員(包括員工家屬、離退休人員),立即主動向所在社區,小區報告。報告內容為近期旅行及居住史、相關病例接觸史和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報告有無發熱、咳嗽、乏力等情況。
2.健康監測檢查必須配合
在交通路口、社區小區、單位等遇到體溫檢測、信息登記、健康詢問和檢查時,必須積極理解配合。
3.通風消毒必須勤快
回到住所和單位後,立即開窗通風和開展大掃除,對居住環境和工作環境進行消毒清潔,保持環境衛生和室內外空氣流通。
4.身體不適必須及時就醫
員工如有乾咳、發熱、乏力等症狀要立即報告,並到當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已被隔離人員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聯系單位,並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就診時必須主動、如實向醫生報告近期個人旅行及居住史、相關病例接觸史和家庭成員健康狀況。
5.個人防護必須加強
養成並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咳嗽、噴嚏時使用紙巾遮掩口鼻,不要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
6.適度鍛煉身體必須堅持
疫情防控期間仍要注意鍛煉身體,可在室內做操、快步走等,減少或不進行戶外運動。
六不要
1.不要參加聚集活動
不參加聚餐、棋牌、聚會等公眾聚集活動,不去或少去市場、商場等公共場所以及空氣不流通的人員密集場所。
2.不要串門訪客
主動減少人員交流,避免串門走訪請客,倡導用電話、簡訊、微信等方式聯系。七大姑八大姨等疫情防控結束後再見。上班期間各領導及部室之間的溝通倡導使用電話,簡訊,微信方式解決,不得串部門。疫情期間通過電話丶簡訊,微信與客戶加強溝通聯系。
3.不要造謠信謠傳謠
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不擾亂社會公共秩序,做遵規守紀的典範。
4.不要盲目恐慌
積極關注門源縣疫情防控動態新聞和相關防控知識,樹立健康理念,避免盲目恐慌並造成沉重心理負擔,影響個人身體健康。
5.不要盲目搶購葯品和囤貨
理性對待疫情防控相關葯品和物資,不盲目跟風搶購。門源縣糧油、蔬菜、食品、葯品等各項物資儲備充裕。
6.不要接觸和食用野生動物
不捕捉、不買賣、不接觸、不食用野生動物。
7. 怎麼舉報小區疫情管理不嚴
在當地區號後面加撥12345,向他們反應,他們會安排人處理的,這個是市民服務熱線。
8. 疫情其間與社區工作人員發生爭執結果如何
要看發生爭抄執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你是因為不聽工作人員的規勸,執意制衡,最後發生爭執,象這種情況最好寫個情況說明送達社區,並對當時的態度承認錯誤及道歉,希望可以得到社區工作人員的理解與原諒。
如果不承認有過錯行為,社區會根據情節給予一定的處理或是處罰,具體要看情節或造成的影響而定。
9. 家裡有外來人員擔心疫情怎麼舉報
這樣的事不能隱瞞,一定要上報,實在不知怎麼上報,你可以打110。這是大事。晚了就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