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旅遊糾紛問題~
從您提供情況看,旅行社要求您負責超支費用的主張基本合法,但似乎不太合理,它迴避了自身該承擔的責任(您後邊所說的定價不合理是另外一回事,這里不談這個)。
不可抗力的道理看來您是了解的,如果沒有「您團里朋友的親戚提前告知鐵路斷了」這個環節的話,相信您是能夠接受「超支自負」這樣一個解決方案的。問題就是對於這個環節的看法:
在您看來,該「路斷」的消息確鑿無誤,應該據此立即改變行程;但問題是這個消息是從您朋友口中說出來的,非正式渠道,無法取信。因此,旅行社以「沒有接到正式通知為由」,沒有據此改變行程,也並無過錯。
但是,事情真的如您朋友所言了。回過頭來,我們再看旅行社是否有失誤呢?
「路斷」本身旅行社並無過錯。而且我們都知道,鐵路部門是不會逐一通知所有購票人(包括旅行社)退票或改變行程的,一般的方式是發布公告。因此,在旅行社並沒有接到鐵路部門正式通知的前提下,旅行社按照原計劃執行,並無過錯。當然,如果是信譽好、服務細致的旅行社,能從新聞公告中及時掌握信息、及時調整行程是再好不過的了,但是沒有提前感知也並不為過。旅行社真正出現錯誤的地方是在於:當旅行社從您朋友口中得到不確定的消息時,沒有引起高度重視,沒有及時去核實,以致於耽誤了最佳的補救時機。這一點,旅行社(主要是當事導游)是存在疏忽的。
因此,我個人認為:旅行社按照不可抗力、超支自負的大原則處理是基本合理的(因為畢竟引起超支損失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抗力,只不過哪個方式損失小一點的問題),但是需要酌情承擔一定的疏漏賠償。也就是說,雙方各擔負一部分,合情合理。具體比例,個人認為:遊客自負一大半,旅行社擔負一小半,4/6?3/7?2/8? 呵呵,這個具體比例就需要您和旅行社去談了,具體還和你朋友是提前幾天得知這個消息並告知導游有關系,當天?還是提前一天?總之,告知越早,旅行社責任越大,告知越晚,旅行社責任越小。我就不便多說了。另外也可以由您自行支付飛機票(本來也要付的),由旅行社承擔全部或大部分超支的車費、住宿費、餐費。
總之,去和旅行社平心靜氣的擺事實,講道理,將心比心,會得到滿意答復的。除非是一個不講信譽的旅行社,那樣的話,您還可以到當地旅遊局進行投訴,提出合理賠償請求。
❷ 旅遊糾紛的法律問題主要是什麼
按照《旅遊投訴暫行規定》的有關條款,下列損害行為列入旅遊投訴范圍:
(一)認為旅遊經營者不履行合同或協議的;
(二)認為旅遊經營者沒有提供價質相符的旅遊服務的;
(三)認為旅遊經營者故意或過失造成投訴者人身傷害的;
(四)認為旅遊經營者欺詐投訴者,損害投訴者利益的;
(五)旅遊經營單位職工私自收受回扣和索要小費的;
(六)其他損害投訴者利益的。
凡在我國境內旅遊活動中發生的以上各類損害行為之一的,投訴者可以向我國旅遊管理機關投訴。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和旅遊糾紛實際情況,處理旅遊糾紛有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四種方式。
旅遊者的權利與義務
旅遊者只有了解自己的權利義務,才能在旅遊過程中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和遵守旅遊法規、規章和有關的規定,減少旅遊投訴問題的出現,促進旅遊業的健康發展。 根據《山東省旅遊條例》,旅遊者具有以下具體的權利義務:
一、旅遊者享有宗教信仰和民族風俗習慣受到尊重的權利。
二、旅遊者享有知悉旅遊服務真實情況的權利,有權要求旅遊經營者提供服務的內容、檔次費用等情況。
三、旅遊者享有自主選擇旅遊服務的權利;有權拒絕旅遊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四、人身、財產受到損害或者旅遊經營者未向其提供標准服務的旅遊者,依法享有下列權利:
(一)向損害其合法權益的旅遊經營者要求賠償或者補償。
(二)向損害其合法權益的旅遊經營者所在地或者損害行為發生地的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或者有關部門和組織投訴。
(三)向人民法院起訴。
五、旅遊者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尊重當地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
六、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應當保護旅遊資源,愛護旅遊設施,自覺遵守旅遊秩序和旅遊景區、景點的安全規定和衛生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