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村山林權屬糾紛
一,你與甲隊簽訂合同時,四至界限是否寫明?現種植的果樹是否全在合同范圍版內?
二,甲隊與個你簽權訂合同時,是否含糊不清把乙隊的權屬當作甲隊自己的?
如果你超出合同規定的四至界限外去種植,顯然是你侵權,責任自負;如果你沒有超出合同規定的四至界限外去種植,哪怕種了乙隊的,那麼責任在於甲隊。因為甲隊首先侵佔了乙隊的權屬,把乙隊的山地當作甲隊的山地與你簽訂山地承包合同,致使你投資種植而遭受到現在的損失。
如你沒有過錯,建議你:先找到問責人,直接追究砍伐你果樹的人員賠償責任。得不到解決的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據什麼法律嗎?就是合同法。
B. 山林土地糾紛
1、需要說明的是:不管你家耕種和管理多少年,只要沒有確實的證據如林權證、土地版劃界權說明書等證明這片山林是你家承包的,你家也仍然不能對這片山林擁有使用權。
2、應對辦法:
(1)要他家的林權證來看,看是否你家的山林確實是在他家的林權證范圍內:如果他家有林權證范圍不包括你家的山林在內,不用理他。
(2)如果他家的林權證上確實註明你家現耕種的山林在他的林權證范圍內:找你所在村的村委會、到當地鎮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縣級土地局或林業局、檔案館等處查找與你家這片山林相關的權屬證據。
(3)如果找到的證據足以證明這片山林歷史上應屬於你村,對方的林權證登記錯誤的:可以持相關證據,到林權證的發證機關請求更正對方的林權證、辦理你家的林權證,如果發證機關不予變更,可以到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告發證機關。
C. 山林權屬糾紛案件如何認定林權證書的效力
「因當初分山時沒人認識字,導至人家管理山林至今」,這個理由不成立,分的時候村幹部需要光明正大的告訴當事人分得了山林以及邊界。
D. 山林糾紛,
根據《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授專權林業部依法頒發的森林、林木屬、林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證書(以下簡稱林權證),是處理林權爭議的依據。」的規定,審理山林權屬糾紛案件時,要確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首先應以依法核發的林權證為准。
但是,我國山林權屬政策自解放以來經歷了四次大的變革和調整,各個時期形成了相應的山林權屬書證,在當時確權過程中出現的政策性及人為性失誤,導致現在審理山林權屬糾紛案件認定林權證書效力成為了難題。
E. 山林土地權屬糾紛
在沒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山林證有效。
請將山林重新規劃的相關證據向法院出示。
F. 山林歸屬權爭議
《土地權屬爭議調查來處理辦法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 第 17 號)
第五條 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的縣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
前款規定的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由鄉級人民政府受理和處理。
G. 山林糾紛怎麼解決
你好:
你的問題比較專業,涉及界線糾紛與山地(土地)所有權歸屬問題回,此事處理建議如下:
一、答區域界線爭議歸縣(市、區)民政部門負責調處,你可以通過鎮政府向民政部門反映情況,要求民政部門(代表政府)出面處理。
二、你的問題是村級界線糾紛,嚴格的說,村級之間是沒有行政界線的,因為村不是行政區劃的單位,一般來說,村與村之間只存在著生產線,以生產線替代界線,即使存在界線,界線附近的土地是允許有插花地的,處理此問題應本著誰開發誰擁有的原則,也就是說原來是誰的山地,現在仍然歸誰所有,以保持邊境居民生產生活的穩定。
三、處理此問題還須通過國土資源部門參與,目前國內一般均初步完成了土地資源的詳查,他們對你提到的山地應該有個定性,也就是說該山地的屬性是茶園還是耕地、林地等,並且所有權是集體的還是國有的,具體是否有手續。
四、你們村要拿出足夠的證據證明此山地原來就是自己村的,這樣民政和土地部門才能將該地塊所有權歸還給你們村。
五、村級界線一旦確定以後,插花地(越界地塊)應當保持現狀不變,不得再擴大面積。
六、該片山地被劃為農林保護區,通常不影響土地所有權歸屬問題。
上述原則僅供參考,希望能對你起作用。
H. 山林權屬糾紛調解協議是否屬於民事糾紛求解
山林權屬糾紛調解協議屬於民事糾紛,是財產關系方面的民事糾紛。
所謂民版事糾紛,是指權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可處分性的),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民事糾紛分為兩大內容:一類是財產關系方面的民事糾紛,另一類是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其解決機制有自力救濟、社會救濟、公力救濟。
發生了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雙方協商和解,或請求人民調解委員會、有關單位、有關行政部門進行調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I. 如何解決山林權屬糾紛
湯有勝讀者: 你村可以與鄰村進行協商達成協議,化解糾紛,或者請求鄉鎮人民政府調解解決。 當然,也可以根據森林法第17條「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處理」的規定,直接請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處理,確認糾紛林地的權屬。 另外,根據行政復議法第30條規定,如果你村或鄰村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經審查,應區分情形作出以下行政復議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撤銷、變更該具體行政行為;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決定撤銷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可以責令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如果對行政復議決定仍不服,則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未經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理和行政復議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潘家永)( 來源:《農業知識》2009.1 )
J. 山林權屬爭議,林業局處理多年沒有結果,怎麼辦
1、因為您們屬於林業許可權而產生糾紛,是必須要政府部門先行處理為前置條件。根據《森回林法》第十七條第一答款(單位之間發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處理。)規定林權爭議由人民政府依法處理。《林木林地權屬爭議處理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林木、林地權屬爭議,是指因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歸屬而產生的爭議。處理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以下簡稱林權爭議),必須遵守本辦法】和第四條【林權爭議由各級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處理決定。林業部、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人民政府設立的林權爭議處理機構(以下統稱林權爭議處理機構)按照管理許可權分別負責辦理林權爭議處理的具體工作】對人民政府依法處理的林權糾紛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化,即僅有涉及林權歸屬的爭議屬人民政府處理前置。
2、政府處理作出行政裁決不服的,您才可以向人民f法院提起訴訟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