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勞動仲裁開庭,很明顯偏袒公司,我現在該怎麼辦
不服勞動仲裁裁決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❷ 企業為勞動糾紛上法院對企業有影響嗎
一、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事實,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的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
二、 發生勞動爭議,雙方最好是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三、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訴訟的方式解決勞動爭議,這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雙方的權利。
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2、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第四十九條 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❸ 勞動仲裁會偏袒公司嗎
您好,對仲裁結果不服的,可以起訴到法院,
建議你請專業人士提供幫助,只要證據充分,
是可以勝算的,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企業應當支付你雙倍工資,
但是你要提供勞動關系存在的證據。
❹ 上海市第一中級法院是否受理勞動仲裁不當的勞動糾紛,仲裁員沒有弄清事實真相,袒護企業,作出損害我的利
你好,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法院起訴。
❺ 勞動糾紛仲裁一審二審明顯偏袒公司,還可以上訴么
都是扯淡的,錢永遠到不了勞動人民手上,法律的空子太多了,讓老闆鑽,一拖再拖,拖到最後不了了之,法院勞動局工資照領不誤,可是勞動人民拖不起,都是不了了之,哎,悲哀,勞動者永遠是虧
❻ 勞動監察部門無視勞動者證據,偏袒企業應該怎麼辦
整理證據,勞動仲裁。仲裁不行,再到法院起訴。
前提是,你證據要准備充分。而且是必須先仲裁,不滿,才能去法院。
勞動監察的就是圖省事,他們有時候也是和稀泥。就是調解調解,勸導勸導,別指望他們。
❼ 員工因勞動糾紛起訴公司至法院,公司一方會有哪些顧忌,會對公司帶來哪些不好的影響
如果是起訴到法院,復公司的企制業信息公示上會記錄被起訴的記錄。
《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第六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其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產生的下列企業信息:
(一)注冊登記、備案信息;
(二)動產抵押登記信息;
(三)股權出質登記信息;
(四)行政處罰信息;
(五)其他依法應當公示的信息。
前款規定的企業信息應當自產生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示。
如果不是到法院起訴,只是勞動糾紛仲裁,用人單位需要承擔舉證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六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第三十九條 當事人提供的證據經查證屬實的,仲裁庭應當將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❽ 我是勞動糾紛案中的勞動者方系原告,重審法院判決結果嚴重偏袒企業,我可以向法官質詢嗎
如果你對判決不服,可以上訴;如果對二審判決還是不服,可以在六個月內向上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一般是向省高級法院申請再審),還可以向同級的檢察院申請民事監督。如果省高院駁回你的再審申請,你可以繼續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訴。
覺得我說得有道理,請採納並點贊,還可以成為我的粉絲,謝謝。
❾ 當員工與企業發生勞動糾紛時,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一是認清糾紛的法來律關系自和概念,依法維權才是王道,以「法律為准繩,事實為依據」便立於不敗之地;
二是先與與企業展開協商解決,仍然解決不了,首先向當地勞動部門申請調解和仲裁,仲裁仍然沒解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是中國是禮儀之邦,先君子後小人,堅持盡量的忍讓原則,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與企業交涉,只要「不太過」,盡量不樹敵,化敵為友是最好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