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未造成損害

侵權未造成損害

發布時間:2021-08-23 03:52:36

① 僅造成危險沒造成後果算不算侵權

各種侵權行為引起程度不同, 所造成的後果也不完全相同, 輕微的侵權行為,可能造成的損害後果微小, 但無論如何, 沒有損害後果, 並不構成侵權行為。再比如,甲與乙口角, 甲惱恨之下, 持棍棒追打乙, 因乙跑得快, 甲未能打著。甲雖然有明顯傷害乙的行為故意, 但因未能給乙的人身或者財產造成損害, 故不構成侵權行為。
以上案例說明,有侵權行為,未造成損害後果, 但並不影響其行為的可譴責性。

②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不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

第一種情況:二人應定故意殺人既遂。符合主客觀相一致原則。

第二種情況:第一人為故意殺人未遂,第二人為故意殺人既遂。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一個人被擊死亡,二人一個拿石頭,一個拿磚頭,分不清誰打死的,兩人都要承擔連帶責任。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這是規定明確了多人侵害要確認確定責任大小承擔相應責任,但不能或分不清就要平均按份承責了。

(2)侵權未造成損害擴展閱讀: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是指兩個人以上共同實施,且造成了同一後果,則是連帶責任。比如:兩人同時打一個人,是共同侵害。兩人的責任是連帶的,如果一人無力陪償,那麼另一人則要承擔連帶責任。

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這是共同侵害實施了侵害行為,能夠確認是其中一個行為,由其中人一承責,不能確認則要承擔連帶責任。

比如:三人打一個人,都是用拳擊,而其中一人用了石頭,致人死亡了,如果確認是其中的某為所為,則由他一人承擔死亡後果的法律責任。但指不出來,其它二人也就承擔。

③ 多種原因造成侵權損害後果的,責任如何承擔

現實問題

某公路養護管理單位在某路段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將路面渣土挖起,堆放於施工坑的四周,但未在來車方向放置標准警示牌,只是豎了根桿子。當天晚上,朱某酒後駕駛一輛摩托車送其朋友秦某回家。行至該路段處時,因車速過快,碰撞到該施工路段右側堆放的路面渣土,駛入施工坑內,致使朱某、秦某受傷,摩托車受損。之後秦某將朱某和該施工單位告上法院,要求朱某和該路段的施工單位共同賠償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殘疾賠償金、後續治療費等費用。但朱某和施工單位都推說責任在對方,那麼,法院會如何處理呢?

律師解答

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這就是法律上規定的原因競合,原因競合是指多個原因造成同一損害而不能按照共同侵權行為處理的侵權行為類型。

在這則案例中,該路段在施工時,雖然設置了警示標志,但其設置的標志不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不能認為已經盡了足夠謹慎的注意義務,其主觀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過錯,是導致損害發生的間接原因。朱某酒後駕車,且未保持安全車速,是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直接原因。兩種原因的偶然競合導致了朱某、秦某受傷,摩托車受損的損害後果。因而,朱某和該施工單位不應承擔連帶責任,而應按過失大小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十二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④ 有什麼例子說明違法行為未導致損害結果的嗎

因果關系在侵權行為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要件,在實務中也是一個證明的難點。舉個例子,甲對乙進入辱罵,事後乙越想越難受,想不開自殺了。此時,甲的行為與乙的自殺就很難證明有因果關系了。

⑤ 侵權損害責任承擔方式

2010年實施的《侵權責任法》第15條規定了8種主要的責任承擔方式:
(1)停止侵害
停止侵害是指被侵權人對於侵害其合法權益的正在進行的或繼續之中的侵權行為有權請求法院予以終止,它可以適用於各種侵權行為,只要這種違法行為正在進行之中或在延續的情形下;
(2)排除妨礙
排除妨礙是由侵權人解除因其行為引起的妨礙他人正常行使權利和實現利益的客觀事實狀態,這種方式主要適用於物權,特別是相鄰權受到侵害的場合;
(3)消除危險
危險是對將來的、有造成侵權損害後果可能的事實和狀態而言的,處在此種狀態中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法院要求侵權人予以消除。
(4)返還財產
返還財產是侵權人將其非法佔有的或管理的財產轉移給被侵權人。一般而言,有權請求返還財產的是財產的所有人;同時該財產必須還存在,如果不復存在,只得賠償損失或承擔其他責任;如果侵權人將該財產轉讓給第三人的,還要看第三人在受讓財產時是否符合善意取得的條件,如果符合,為第三人利益及整個交易安全考慮,也不得請求返還財產;
(5)恢復原狀
恢復原狀主要適用於財產損害的場合,它是請求侵權人恢復到物原來的狀態。請求恢復原狀需具有兩個條件:一是可能性,即被損害的物有恢復到原狀的可能;二是必要性,即該物有恢復到原狀的必要。
(6)賠償損失
賠償損失是最常見的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它不僅可能適用於侵害財產權益的場合,也可以適用於侵害人身權益的情形,損失的范圍不僅包括積極損失還包括消極損失,賠償損失一般以實際損害為限。
(7)賠禮道歉
賠禮道歉是侵權人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向被侵權人承認錯誤、表示歉意,它主要適用於侵害人身權益的情形;
(8)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消除影響是指侵權人在不良影響所及的范圍內消除對被侵權人的不利後果;恢復名譽是指侵權人在其造成損害所及的范圍內恢復被侵權人的名譽於其未曾受損的狀態。它們通常只適用於侵害人身權益的情況。

⑥ 是否存在行為人實施了侵權行為,卻未造成損害後果的情形

被侵權人如果不上訴的話,就與未造成損害後果的情形一樣

⑦ 單純的無權佔有(未造成損害)算不算侵權行為

只要其無權佔有,即侵犯了權利人的財產所有權,因為所有權的權能包括佔有、使用、收益、處分權;
侵權責任的承擔方式包括返還原物等,如果原物存在,那就返還原物,如果原物不存在,那就賠償損失,無權佔有沒有造成損害,那就沒有賠償,這個談不上懲罰,民事糾紛而已,因為權利人也不能因此得利,只是把權利恢復到原滿狀態即可!

⑧ 侵權責任法46條,提到未採取補救措施或補救措施不力造成損害的,承擔侵權責任。那麼我想問的是,如果生

這個要看當時你們說的補救措施做到什麼程度,如果沒有明確的規定,你再追究估計有點難度。還有就是從生產者的角度看,如果他想繼續和你合作的話估計他不會在乎的!

⑨ 侵犯商標專用權但未造成商標權利人的損失的如何計算賠償數額

商標法第五十六條: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⑩ 侵權,但未造成他人任何經濟損失,需要賠償嗎

經濟損失的賠償范圍
應當是二部分直接損失以及間接損失。
直接損失指內現有容財產的減少,間接損失指可得利益的減少。
司法實踐中,間接損失不太好認定,一般只對作為物質損害的直接後果而出現的間接損失才予以賠償。實際上,法院對間接損失一般不支持。
總之,行為人的主觀過錯針對的是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在特殊侵權責任的構成中是不以有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為要件,如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規定:「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就體現了無過錯責任原則。
但是適用無過錯規則原則並不是不用考慮當事人的主觀過錯問題。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八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此時證明被侵權人故意或重大過失,就要充分考慮被侵權人的主觀過錯。所以法律關於侵權責任的特殊規定我們仍然要考慮過錯問題,只有充分考慮過錯問題才能使我們更好的理解侵權責任的構成。

閱讀全文

與侵權未造成損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