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產品質量法》針對生產者和銷售者作了不同規定,銷售者的質量侵權責任實行( )
銷售者實行過錯推定原則,生產者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二條由於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㈡ 產品質量責任中民事侵權責任或無過失責任是下列責任中的
產品責任又稱產品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是指產品存在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造成消費者人身或者除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失後,缺陷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承擔的特殊的侵權法律責任。
(1)生產或銷售了不符合產品質量要求的產品。即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或產品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這里所說的產品是指經過加工、製作,用於銷售的產品。建設工程、初級農產品等不包括在內;這里所說的產品缺陷包括設計缺陷、製造缺陷和警示說明缺陷。
(2)不合格產品造成了他人財產、人身損害。這里所指的他人財產,不僅是指缺陷產品以外的財產,至於缺陷產品自身的損害,購買者也可以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要求銷售者承擔侵權責任。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者,可以是購買者、消費者,也可以是購買者、消費者之外的第三人。
(3)產品缺陷與受害人的損害事實間存在因果關系。確認該種因果關系,一般應由受害人舉證,受害人舉證的事項為缺陷產品被使用或被消費、使用或者消費缺陷產品導致了損害的發生,但是對於高科技產品,理論上認為應有條件地適用因果關系推定理論。
產品責任的主體是產品的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產品的生產者不僅包括製造者,而且包括任何將自己的姓名、名稱、商標或者可識別的其他標識體現在產品上,表示其為產品製造者的企業或者個人。對於產品責任的受害人而言,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產品的生產者或銷售者在向受害人賠償之後,可以向有責任的生產者或銷售者追償。但是,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產品的運輸者、倉儲者對產品質量不合格負有責任的,產品生產者、銷售者在向受害者賠償後有權要求運輸者、倉儲者賠償。
產品責任實行何種歸責原則,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產品責任為過錯責任,其依據是《產品質量法》第42條之規定,由於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另一種觀點認為,產品責任為無過錯責任,其依據是《民法通則》第122條和《產品質量法》第41條之規定。本書作者認為,產品責任為無過錯責任,至於《產品質量法》第42條的規定是規范生產者和銷售者之間的責任分配問題,不是產品責任的性質問題。
㈢ 銷售者承擔產品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1)由於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而造成損害;
(2)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供貨者的;
(3)損害賠償訴訟中,受害人要求銷售者先行承擔賠償責任的。
㈣ 銷售商出售的商品應當承擔的責任有哪些
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應當符合該標准;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但是,對產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說明的除外;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准,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
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識必須真實,並符合下列要求: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有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和廠址;根據產品的特點和使用要求,需要標明產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稱和含量的,用中文相應予以標明;
需要事先讓消費者知曉的,應當在外包裝上標明,或者預先向消費者提供有關資料;限期使用的產品,應當在顯著位置清晰地標明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裸裝的食品和其他根據產品的特點難以附加標識的裸裝產品,可以不附加產品標識。
易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有放射性等危險物品以及儲運中不能倒置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產品,其包裝質量必須符合相應要求,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作出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標明儲運注意事項。
生產者不得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 生產者不得偽造產地,不得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
生產者不得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
生產者生產產品,不得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總之,產品質量責任是指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以及對產品質量負有直接責任的人違反產品質量法規定的產品質量義務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㈤ 銷售者承擔產品侵權賠償責任什麼歸責原則
產品歸責原則的類型主要包括:
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責任原則、嚴格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與絕對責任原則。
(一)過錯責任原則, 是指追究致損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的損害賠償責任,以其主觀上存在過錯為前提條件,無過錯即無責任。
適用這一原則,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包括(1) 產品提供者有過錯;
2) 產品使用者或他人因使用產品而受到人身傷害、財產損失;
(3)過錯的存在與人身傷害、財產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依據過錯責任原則的宗旨,作為受害者將要負擔起所有的舉證責任。
證明以上三個要件全部成立,才存在獲得損害賠償的可能性。
(5)銷售者承擔產品侵權賠償責任實行擴展閱讀:
歸責原則是確定行為人民事責任的理由、標准或根據。歸責原則是由社會經濟生活條件為基礎的法律上用以確定行為人責任的指導思想的具體體現。
古代社會奉行加害原則,只要有損害發生,受害人即可要求加害人賠償,而不考慮後者的主觀因素。到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則完全奉行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便無責任。
資本主義進入壟斷時期以後又出現了無過錯責任,即在某些法律規定的情況下不以行為人的過錯為歸責事由。
侵權賠償責任。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造成損害的。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單獨就損害賠償提出的請求,應當先由行政機關解決。
對行政機關的處理不服。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賠償訴訟也可以適用調解。
㈥ 由於銷售者故意或重大過失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句話對
您好,正確。另外,銷售者沒有過錯的,也要承擔責任。
㈦ 生產者,銷售者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售出的產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
(一)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
(二)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準的;
(三)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銷售者依照前款規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以下簡稱供貨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
銷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規定給予修理、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的,由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
生產者之間,銷售者之間,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訂立的買賣合同、承攬合同有不同約定的,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執行。
第四十一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以下簡稱他人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
(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第四十二條:由於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三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於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屬於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的,產品的生產者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追償。
第四十六條:本法所稱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准。
㈧ 產品侵權責任中生產者和銷售者的責任和義務
應優先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二條
由於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三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於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屬於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的,產品的生產者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追償。
第四十四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傷害的,侵害人應當賠償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造成殘疾的,還應當支付殘疾者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以及由其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亡賠償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養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費等費用。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的,侵害人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應當賠償損失。
第四十六條
本法所稱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准。
㈨ 生產者和銷售者的產品侵權賠償責任是不是連帶責任
您好!產品侵權中,生產者和銷售者承擔的是不真正連帶責任。被侵權人有權向生產者和銷售者追責,而若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若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三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
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㈩ 3.15知識問答題
「3.15」知識競賽
單項選擇題(15*4=60)
1. 2007年1月1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第三屆六次理事會暨工作經驗交流會在( )召開。
A、北京 B、杭州 C、上海 D廣州
2. 我國是從( )年開始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制度的。 ()
A、1979 B、1980 C、1981 D.1997
3. 銷售者承擔產品侵權賠償責任實行( )的歸責原則。 ()
A、無過錯責任 B、絕對責任 C、過錯責任 D、嚴格責任
4. 3月15日是( )被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定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 ()
A.1980年 B.1981年 C.1983年 D.1984年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什麼時候起實施的 ()
A.1993年1月1日 B.1994年1月1日 C.1995年1月1日 D.1996年1月1日
6. 我國消費者協會的性質是什麼 ()
A、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定組織
B、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全國性社會團體
C、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法定組織
D、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和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依法設立的政府機關
7. 產品質量監督檢查的主要方式()。
A、產品質量統一監督檢查 B、產品質量定期監督檢查
C、產品質量監督抽查 D、產品質量日常監督檢查
8. 在廣告中對產品質量作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依照( )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
A、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C、民事訴訟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9. 中國消費者協會於何時被國際消費者協會接納為會員 ()
A、1986年9月 B、1985年9月 C、1987年9月 D、1984年9月
10. 在手機銷售三包有效期內,因修理者自身原因,使修理超( )日未修好的,銷售者負責免費為消費者更換同型號、同規格主機。 ()
A、15 B、30 C、60 D、90
11. 消費者有權就產品質量問題,向 ( )查詢。 ()
A、工商管理部門;B質量協會;C、生產者、銷售者;
12. 在我國什麼部門是產品質量監督管理的主管部門? ()
A、各級人民政府
B、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地方各級工商行政管理局
C、中國消費者協會和各級地方消費者協會
D、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地方各級質量技術監督局
13. 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是1960年由5國的消費者組織發起成立的。下列哪國不屬於5個發起國:()
A美國 B澳大利亞 C比利時 D 中國
14. 承擔產品質量責任的主體不包括( )
A.生產者 B.銷售者 C.服務業的經營者 D.儲運者
15. 按照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有關規定:消費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超過( )年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不予受理。 ()
A、3個月 B、6個月 C、1年 D、2年
問答題(2*20=40)
一.我國消費者協會的法定職能有幾項?分別是什麼?
二. 從1997年起,中國消費者協會給每年的「3.15」活動賦予了主題。請說出1997-2007年「3.15」活動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