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勞動爭議起訴狀寫了,交到法院那個地方
1、職工與單位發生勞動爭議的,首先應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起訴。
2、如果是對勞動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服而向法院起訴的,訴狀應該交到受理勞動爭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的區級人民法院。
如果是單位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作的終局裁決而向法院申請申請撤銷裁決,應該向受理勞動爭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的中級民法院提交申請。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一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九條 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Ⅱ 勞動爭議案件提起訴訟的程序
根據《勞動法》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當事人提起勞動糾紛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起訴人必須是勞動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即用人單位或勞動者。
起訴是與勞動爭議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勞動爭議當事人的權利,因此,相互形成勞動法律關系的企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行政和勞動者,都可以作為起訴人提起勞動糾紛訴訟。勞動者在訴訟權利能力和訴訟行為能力相一致時,由勞動者個人作為當事人一方參加訴訟。當事人因故不能起訴的,可以委託代理人代為起訴。其他人員則無權起訴。
(2)必須有明確的被告。
勞動爭議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必須明確被訴人即對方當事人。如果原告不知道是誰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則會出現無人應訴的情況,也無法進行訴訟,人民法院也無從審理。在明確勞動爭議訴訟被告的同時,應當指出,原告不得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勞動行政部門作為勞動爭議訴訟案件的被告或第三人。這主要是由於他們不具有勞動爭議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資格。
(3)必須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具體的訴訟請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提起訴訟所要求解決問題。它包括以下三種:一是給付的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認定原告的請求權,責令對方履行義務,如給付工資、勞動保險、資金等;二是確認的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或不存在某種實體法律關系,如確認勞動合同關系有效或無效,確認職工與企業存在的勞動關系,企業不得開除、除名、辭退等;三是變更的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改變或消滅當事人之間原有的勞動法律關系,如改變勞動合同的內容,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等。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要有事實根據,包括勞動爭議是如何發生的、爭議的內容等,還包括勞動爭議的證據事實,即能證明勞動爭議案件的一切材料。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4)必須經勞動爭議仲裁機關仲裁。
當事人一方或雙方不能就勞動爭議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只有先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後,不服仲裁裁決的,才有權起訴。如果當事人就勞動爭議問題在仲裁機關的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並已發生法效力,當事人也無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時效期限內提起訴訟。
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應當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超過期限的,一般不予受理。如果由於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逾期的,則應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予以說明。
凡是同時具備上述條件的當事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勞動爭議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當事人起訴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
Ⅲ 如果勞動仲裁申下達後不服,需要上訴到法院,起訴書怎麼寫有哪些材料准備有啥步驟需要注意的!請各
大型書店有本書,上面就是關於各類合同、訴訟、起訴書等的標准寫法。。你可以考慮去買這本書。。個人建議你在當地找律師吧。。畢竟,你要的資料很多。這里很難跟你齊備完整。
Ⅳ 個人去法庭起訴對方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自訴狀怎麼寫
XX漁場XX號,身份證號:XXXXXXXXXXXXXXXXXX,電話:XXXXXXXXXXX
被告人:宋XX,男,漢族,XXXX年X月X日出生,住XX省XX縣XX鄉XX村XX號,身份證號:XXXXXXXXXXXXXXXXXX,電話:XXXXXXXXXXX
案由: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訴訟請求:
1、追究宋XX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刑事責任;
2、判決宋XX履行XX縣人民法院(201X)X民初字第號民XXX事調解書中未支付的執行款項XXXXX元及加倍支付拖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XXXX元;
3、賠償自訴人因向宋XX追索勞動報酬所產生的交通費、住宿費、證人出庭費、律師費等所有花費共計XXXXX元。
事實與理由:
被告人宋XX因欠付自訴人工資款61834元,被自訴人訴至貴院,該案審理完畢後,在貴院主持下,雙方於2015年5月達成調解協議,貴院出具(201X)X民初字第XXX號民事調解書。
因被告人對該生效調解書的不履行,自訴人在貴院立案,申請對被告人強制執行。貴院執行庭對被告人下達了執行通知書後,被告人既不露面,也不申報財產。2016年3月1日,在貴院執行庭向被告人下達拘留通知准備拘留被告人時,被告人向自訴人支付了25000元執行款,自訴人為了能順利拿到剩餘執行款,特別授權委託河南天盈律師事務所董潤桃律師在貴院主持下與宋XX達成了執行和解協議,該協議中被告人承諾剩餘款項在2016年3月31日前一次性付清,如到期未能按協議履行,自訴人可申請恢復(201X)X民初字第XXX號民事調解書的執行及延遲履行利息的執行,並自願接受法院對其採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該和解協議簽訂後,因宋XX依然不履行,2016年7月19日,自訴人再次到貴院立案,恢復了對被告人的強制執行申請。再次立案後,宋XX直接不再露面,百般躲賴,甚至連電話也時常拒接,他聲稱他銀行卡內有兩萬八千元錢,要挾自訴人及代理律師說不給他降下來,他就無法給付。
面對被告人,依法生效的法律文書如同廢紙,法律對其侵權行為似乎已無任何制約性,其肆意踐踏的不僅僅是自訴人的財產權利,更是國家法律的尊嚴和嚴肅性。
面對貴院的執行通知,宋XX有錢也不履行,現有證據充分證明其行為已經觸犯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自訴人強烈要求追究其刑事責任,並判令其承擔由此給自訴人帶來的各項經濟損失。
此致
XX縣人民法院
自訴人:
2017年4月6日
Ⅳ 公司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
用人單位收到裁決書15天內,如果不服裁決書內容,可以15天內起訴到法院。
一裁終局案件,用人單位不服的,無法起訴到法院,只能到中院申請撤銷。不過撤銷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七條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第四十八條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九條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Ⅵ 起訴書怎麼寫
http://ke..com/view/277059.htm
很詳細哦
Ⅶ 不服仲裁裁決怎麼辦,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四十三條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時,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裁決。
第四十四條 仲裁庭對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決先予執行,移送人民法院執行。
仲裁庭裁決先予執行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
(二)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
勞動者申請先予執行的,可以不提供擔保。
第四十五條 裁決應當按照多數仲裁員的意見作出,少數仲裁員的不同意見應當記入筆錄。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時,裁決應當按照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
第四十六條 裁決書應當載明仲裁請求、爭議事實、裁決理由、裁決結果和裁決日期。裁決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對裁決持不同意見的仲裁員,可以簽名,也可以不簽名。
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准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第四十八條 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九條 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Ⅷ 不服勞動仲裁結果,向法院遞交"起訴書"還是"上訴書"
你好:應該是寫民事起訴書。案由是填:勞動糾紛 (如果他沒跟你簽訂勞動合同,那就應該是填 勞務糾紛)仲裁是行政裁決,是訴訟程序的前置程序。對於仲裁結果不服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提起訴訟,此時才真正的進入司法程序。因此是起訴書不是對一審程序的上訴。
可以繼續向法院提前訴訟,這時向法院提交的是民事起訴狀~
起訴書是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時用的,上訴狀是對法院一審裁判不服提起上訴時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