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輸血輸錯血型,違反了哪些法律法規
查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Ⅱ 醫院給病人輸錯液體算不算醫療事故該怎麼處理
如果認為是輸液引起的症狀首先要證明確實和葯物有關系!如果沒有出現嚴重後果就不是醫療事故,算醫療差錯!一般和醫院協商解決,
Ⅲ 《侵權責任法》對醫療侵權責任有哪些規定
您好: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侵權責任法對醫療損害責任給出了明確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不得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的檢查。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具體的在《侵權責任法》中規定醫療機構承擔過錯責任,在醫療機構違反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等情形下,推定其有過錯。但是在患者或其近親屬不配合診療、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醫務、限於當時醫療水平難以診療的情形下,醫療機構不承擔責任。
根據本法第55條、第56條,醫務人員在實施手術、特殊檢查、治療時,未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書面同意,造成患者損害的,應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負責人批准,可以實施相應醫療措施。
第59條規定「因葯品、消毒葯劑、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該規定為患者提供了多元選擇途徑,方便患者索賠。第63條規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不得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的檢查」,該條為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通過不必要的檢查來牟利的行為敲響了警鍾。
中國法律保障計劃的朱靜濤律師指出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書面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准,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因葯品、消毒葯劑、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後,有權向負有責任的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
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填寫並妥善保管住院志、醫囑單、檢驗報告、手術及麻醉記錄、病理資料、護理記錄、醫療費用等病歷資料。患者要求查閱、復制前款規定的病歷資料的,醫療機構應當提供。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不得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的檢查。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干擾醫療秩序,妨害醫務人員工作、生活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Ⅳ 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該向誰請求賠償
現實問題
向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了重傷,身體多處地方出血,送到醫回院搶救的時候輸了大量的答血液。向某外傷痊癒後,卻突然查出患上了乙肝,後來經過調查,才得知是由於輸入的血液存在問題,向某於是向醫院提出索賠,但醫院辯稱使用的血液是從血站臨時調來的,出現問題應該找血站,與醫院無關。那麼,法律對這種情況有相關規定嗎?向某的損失該由誰來賠償?
律師解答
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因葯品、消毒葯劑、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後,有權向負有責任的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
在這則案例中,向某可以向血站或醫院提出索賠,如果向某向醫院索賠,醫院不能推諉。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五十九條因葯品、消毒葯劑、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後,有權向負有責任的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
Ⅳ 輸錯血型可以告醫院嗎
1、A型病人輸入了B型血,會發生嚴重的溶血反應,並會發生血紅蛋白尿症或血尿。
2、目前,要以嚴密觀察病人為主,保護腎功能,維持水電解質與酸鹼平衡,防治DIC和休克發生。
3、憑剩下的血袋要暫時放冰箱,2-4度,不要冰凍。
4、憑剩下的血袋和同病房的人證追究甚至告醫院,是可以的,目前要暫緩追究,免得影響患者康復。
5、建議最好協商解決,因為事實清楚,如果醫院本身通過協商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是最好的辦法。
6、走法律途徑比較麻煩,拖個1-2年,甚至3-5年的案子屢見不鮮。
7、如果要走法律途徑,立即封存病歷,並要求法醫鑒定。。。。
Ⅵ 醫院輸錯血了,怎麼辦,怎麼讓他們拿錢出來醫治
可以,這已經定性為醫療事故。你們搜集下證據。比如他在醫院檢查的一些單據,輸血的簽字單,還有病例。但是有一點說明,醫院只承擔他們出錯誤的相應費用,你朋友其他治療的費用他們不會承擔,每個醫院都有這種情況,你們可以咨詢相關律師,讓他們為你做出一個方案
Ⅶ 醫院給患者輸錯液,患者該如何追責謝謝
看嚴不嚴重,如果沒什麼事算了,畢竟別人不容易。出事的話好好鬧鬧,把損失補回來,沒必要逼人家
Ⅷ 輸錯血是否屬於醫療事故
輸錯血型應該是屬於醫療事故,但是需要申請醫療事故鑒定,由醫學會組織有關臨床醫學專家和法#醫學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運用醫學、法#醫學等科學知識和技術,對涉及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的有關專門性問題進行檢驗、鑒別和判斷並提供鑒定結論。
依據《侵權責任法》
第五十四條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五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書面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四十六條 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四十七條 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製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並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Ⅸ 醫院給手術後的病人輸錯血,該賠償或補償嗎
如果出了事,不僅僅是賠償這么簡單,負責取血核對的人員要付醫療肇事的刑事責任的。但他們及時發現錯誤並且也沒有造成嚴重後果,通過法律途徑法院未必受理,你應該向醫院的醫務處投訴甚至上級的衛生部門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