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法院調解物業起訴業主未交物業費問題時,如何爭取調解員偏向業主
具體的法律問題可能要問律師,
我只能跟你說說物業費的事情。
你們不交物業費的原因你們要找出來,而且要有證據,比如衛生或秩序維護什麼的沒做好,那麼你要有照片、時間地點等等很多東西,而且物業服務費不是單方面的,如果保潔做的不好,你到法庭上,只會減免部份物業費,但不能都不交,且到時物業公司還要找你要滯金,
如果是因為開發商遺留問題,你們就更沒理由了。
一般業主敗算的佔大多數,我還沒見過因為這種情況贏的。
關於法院如何執行,你買的起房子,他總是有辦法的。
現在你們小區很多人沒交物業費,如果真的是物業公司平時實在爛,如果你們真的要打這場官司,要有帶頭人把這些業主都召齊,統一一下意見再決定。找個律師問清楚,要不要打。
2. 如何依法調解物業糾紛
由於現在有很多的家庭都有飼養寵物,大多數的家庭都是飼養貓狗,而這些都是比較愛叫的動物,因此影響了別人的日常休息,經常受到投訴是肯定避免不了的。現在有很多的糾紛都是因為寵物擾民而造成的。那應該怎麼去處理這類事情的發生呢? 受鄰家寵物侵擾可起訴 近年來,公安機關雖然加大了執法力度,但執法過程中仍有很大難度。據市區一轄區派出所民警李警官介紹,針對養犬市民不系犬鏈遛狗的行為,根據相關規定,予以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才沒收犬只、吊銷養犬登記證和罰款。「一些養犬人當面表示接受教育、積極改正,但事後依然我行我素。」 據江蘇海郡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戴高明介紹,按照相關法規等,住宅小區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單位可以依法組織居民、業主制定養犬公約,規定允許遛犬的區域和時間,設立標識並監督實施。開展依法養犬、文明養犬的宣傳教育,制定並監督實施養犬公約,依法調解因養犬引起的糾紛。「發生犬只傷人的糾紛案件,經過有關部門調解達不成協議的,當事人可訴訟到人民法院。」戴律師說。
3. 怎樣能確定物業讓法院派人來調解物業糾紛
你的問題是說,怎樣能確定物業讓法院派人來調解物業糾紛這種情況,如果是法院來人了,肯定是把雙方都叫到一塊進行調解的。
4. 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可以找誰調解,如果調解 不好,可以直接起訴嗎
首先物業公司沒有權利採取斷水斷電斷氣這樣的強制手段,如強行採用以上侵權手段回給業主或租戶帶來損害的,還答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雙方調解可以在派出所或街道辦事處的主持下進行。對調解結果不予接受或不同意調解的,可以採取訴訟的方式維護字的及合法權益。
5. 物業費 法院強制執行前會調解嗎
法院可以調解,也可以不調解。
這取決於承辦法官的辦案風格,以及被執行人財產是否好執行。
不過申請人要求調解,一般要調解。
6. 物業有沒有責任調解業主之間的糾紛
這個業主與業主之間的糾紛,基層的社區委員會可以調解。物業公司接收業主委託提供物業服務。處於公立心,也可以本著鄰里和睦的角度參與相互溝通。
具體法定責任,物業公司沒有被賦予這種權力。特別相互之間的矛盾,兩家業主都找到物業讓說出解決辦法,物業公司是經營性企業,不是法律服務機構,不能要求一方必須怎樣不能怎樣。在處理鄰里矛盾時,基層社區就有調解員,可以試試。
7. 物業管理費糾紛調解處理的原則有哪些
1、引導物業公司運用正當手段維護權益有些物業公司在業主欠交物業管理費時,會採取斷電、斷水、限制業主進出物業使用區域、對業主進行罰款或表示在物業管理過程中給業主造成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等措施,迫使業主履行交納物業管理費的義務。這些做法缺乏合法性,不宜提倡。在調處這類糾紛時,應向物業管理公司指出,業主違約拒絕交付物業管理費用的,物業管理公司應採取書面督促或公力救濟等合法手段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不應採取上述不當的方法進行所謂的自力救濟,否則會構成侵權責任。2、利用「滯納金」的杠桿作用平衡利益物業管理合同大多約定,業主逾期交納物業管理費的,物業公司可以從逾期之日起按應交納費用的一定比例加收滯納金。實踐中,物業公司在主張物業管理費時,往往同時主張業主欠交物業管理費所產生的滯納金。有時因業主長期拖欠物
業管理費,滯納金的數額亦不菲。所以在調處糾紛時用好「滯納金」這根「杠桿」,對平衡當事人利益、平息矛盾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具體方法上:一是根據業主逾期交納物業管理費的主觀過錯程度、欠交數額、物業服務是否具有瑕疵等情況,視不同情形促使物業公司主動放棄部分或全部滯納金,以盡快解決糾紛;二是結合滯納金的計算數額,如果已經超過物業管理費本金的,就要引導物業公司放棄超出本金部分的滯納金,以使雙方利益趨於平衡。3、區分業主拒交物業管理費是否具有合法理由有些業主拒交物業管理費有一定的合法理由,大多表現為物業公司未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如未打掃小區衛生、保安未履行崗位職責等,引起業主不滿,以拒交物業管理費的方式予以抵制。此時應認識到,依照《合同法》規定,業主可以行使與對方違約程度相適應的合同履行抗辯權,即在物業公司不履行義務或不適當履約義務時,減少或免除物業管理費的支付義務。但該抗辯權行使的范圍究竟有多大,應結合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內容、物業公司實際履行情況、物業公司是否具有過錯等因素綜合考慮。在調處時,應在分析利弊的基礎上,引導當事人自行協商,找到平衡點。如果業主拒交物業管理費無合法理由的,應做好其思想教育工作,使其對自己的行為後果產生合理預期並補交物業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