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開封市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在什麼地方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最基層的在鄉鎮一級政府里,雖然代表政府工作,掛的是農經管理站的牌子,人員都是政府的,不服他們的仲裁,可以到縣級仲裁機關申訴。縣級設在縣政府農業局,對外叫仲裁委員會,其實是農業局說了算。各省情況不一樣,但大致都是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件由發包方所在地鄉(鎮)農業承包合同管理委員會管轄。對鄉(鎮)仲裁決定不服的,可向縣(市、區)農業承包合同管理委員會提出申請復議。 你可以在本鄉申請仲裁。 對了,不服仲裁的結果,你還可以上人民幣法院經濟庭起訴。
⑵ 請問土地糾紛如果打官司一般要多少錢的費用
樓主問律師費,還是訴訟費? 補充: 對方是個人,還是 行政部門 ? 追問: 訴訟費 回答: 你起訴的是個人,還是 國家機關 ,還是村委會? 追問: 個人! 回答: 你的訴訟要 求是 什麼? 能說下你的具體的糾紛是什麼情形么? 追問: 我家18年家開墾了一塊 荒山 種地18年左右,到現在樹已經快十年了,現在另外一家人說這地以前大集地的時候有分過給他家(口說而於),然後就去我家的地里吹樹,說是他家的! 林業局 說不方便插手,村上說怕得 罪人 。想起訴。 回答: 你的訴訟要 求是 什麼? 因為對方砍樹了,你是要求對方賠償你的損失,還是要確認你家對該荒地的權利什麼? 追問: 確認 荒地 的權利。 回答: 那屬於行政訴訟, 訴訟費 100元左右 追問: 確認 荒地 的權利,同時要求其賠償砍倒的近8年左右的果樹,這種訴訟一般周期是多久,需要准備哪些材料和 參與人 員?有沒有這方面的訴訟狀紙供參考? 回答: 要求其賠償砍倒的近8年左右的果樹,屬於侵權訴訟,這類 訴訟法 定審理周期是6個月,如果適用 簡易程序 3個月 你需要收集你家獲得該荒地試用權、種樹的事實、對方砍樹的事實這方面的證明材料 訴狀的話,你可以直接搜索 起訴狀 範文 追問: 那麼可以把確認荒地的權利與要求其賠償 -- 行政訴訟 與侵權訴訟一起進行嗎? 回答: 建議你先進行侵權之訴,在訴訟中增加訴訟請求,請求法院確認你對該 荒地 的權利 追問: 寫好訴訟狀要交到哪個部門? 回答: 交給法院的立案庭,記得帶你的 身份證
⑶ 土地糾紛強制執行,法院要求村委出具土地方位及四至證明,村委拒絕,法院因此拒絕執行。
一塊土地政府依法只能給一個家庭,其他家庭占為己用是違法佔地,你怎麼說是糾紛呢。你瞎忽悠法院,法院也真行,就故意裝傻讓你忽悠,但是你最終沒有把他們帶到溝里,相反自己掉進自己的溝里了。除了親弟兄之間可能存在土地糾紛,其他情況必須尊重政府的批准,沒有被批準的人不要隨便說土地是自己的,不管是什麼方式得到的。要知道國土部門有權力有職責隨時對土地進行重新審批,包括調查處理違規違法行為,對國土部門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行政復議或者訴訟,法院的職責是審判政府是否是依法審批而做出的決定,你所謂的糾紛不在法院工作范圍內,法院沒有權力處罰違規違法群眾,他們白折騰
⑷ 土地糾紛一案高等法院判決書都下了村幹部還是把土地給沒有土地使用證的人
你說的這種情況自然高等法院的判決書已經下來。可是村委會幹部。沒有按法院的裁定內。你應該把裁定容書帶上去找村幹部說哩。讓他按法律規定歸還給你。如果他們不歸還的話,你可以 去找鄉鎮領導以及縣以上的有關部門或者縣以上的領導反映情況,作為村上幹部他們這種做法已經違反了法院的裁定,這也充分說明了村幹部的不作為 ,,所以面對這種情況你必須找縣以上主要領導反映情況, 你也可以去法院 申訴村幹部的不作為
⑸ 土地糾紛,權屬不清,村委會調節不成,法院不受理,
土地糾紛,權屬不清,村委會調解不成,可以到鄉鎮人民政府申請調解。
如果鄉鎮人民政府也調解不成,可以到縣區級人民政府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對仲裁不服的,還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鏈接:《土地承包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條 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
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⑹ 土地確權糾紛,政府和法院都不受理,我們怎麼辦
、土地確權糾紛、政襯和法院都受理不下、有可能問題出現在你的現象政府辦事都是有依據的,你去法院法院都不能受理你們要是真真有理由可以去上級告他政府幹紅法院你能拿出證據和理由嗎。
⑺ 土地糾紛當地法院不受理怎麽辦
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仲裁的申請與受理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第十八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第十九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的申請人、被申請人為當事人。家庭承包的,可以由農戶代表人參加仲裁。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的,可以推選代表人參加仲裁。
與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作為第三人參加仲裁,或者由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通知其參加仲裁。
當事人、第三人可以委託代理人參加仲裁。
第二十條申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申請人與糾紛有直接的利害關系;
(二)有明確的被申請人;
(三)有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
第二十一條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向糾紛涉及的土地所在地的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遞交仲裁申請書。仲裁申請書可以郵寄或者委託他人代交。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的基本情況,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並提供相應的證據和證據來源。
書面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經申請人核實後由其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
第二十二條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對仲裁申請予以審查,認為符合本法第二十條規定的,應當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已受理的,終止仲裁程序:
(一)不符合申請條件;
(二)人民法院已受理該糾紛;
(三)法律規定該糾紛應當由其他機構處理;
(四)對該糾紛已有生效的判決、裁定、仲裁裁決、行政處理決定等。
第二十三條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將受理通知書、仲裁規則和仲裁員名冊送達申請人;決定不予受理或者終止仲裁程序的,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或者發現終止仲裁程序情形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二十四條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自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將受理通知書、仲裁申請書副本、仲裁規則和仲裁員名冊送達被申請人。
第二十五條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書面答辯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答辯,由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經被申請人核實後由其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答辯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答辯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第二十六條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提交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⑻ 土地糾紛無法調解 當地法院又不受理 我該怎麼辦
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補全相關資料再次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 立案和受理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一百二十四條 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第一百四十八條 宣判
人民法院對公開審理或者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宣告判決時,必須告知當事人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法院。
宣告離婚判決,必須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
第一百五十四條 裁定范圍
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
(一)不予受理;
(二)對管轄權有異議的;
(三)駁回起訴;
(四)保全和先予執行;
(五)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
(六)中止或者終結訴訟;
(七)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
(八)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九)撤銷或者不予執行仲裁裁決;
(十)不予執行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
對前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裁定,可以上訴。
裁定書應當寫明裁定結果和作出該裁定的理由。裁定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口頭裁定的,記入筆錄。
(8)開封市勞動路34號院土地糾紛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十六章審判監督程序
第一百九十八條 法院決定再審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二百條 再審理由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