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葯店亂收費
葯店亂收費情況,您可以向當地市場監管局投訴或舉報。
投訴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一)投訴人的姓名、電話號碼、通訊地址;
(二)被投訴人的名稱(姓名)、地址;
(三)具體的投訴請求以及消費者權益爭議事實。
【法律依據】
《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第六條規定,鼓勵社會公眾和新聞媒體對涉嫌違反市場監督管理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依法進行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
鼓勵消費者通過在線消費糾紛解決機制、消費維權服務站、消費維權綠色通道、第三方爭議解決機制等方式與經營者協商解決消費者權益爭議。
Ⅱ 怎麼舉報醫療亂收費
全國20省市開通12320衛生熱線 可投訴醫院亂收費_新聞動態_健康庫_...
據統計,我國目前已有20個省版市開通了「12320」的衛生熱權線,公眾可以通過熱線咨詢健康知識、投訴醫療衛生和食品安全問題。剩餘省份也將於今年年底前全部開通。
Ⅲ 如果亂收費直接找什麼部門投訴
你好!收費的問題歸物價局管,你可以直接去物價局投訴。
Ⅳ 亂收費找誰投訴
【1】主要是找當地的物價局。如果有批准文號,按規定收費,就是對的。
【2】如果沒有批准文號,就是屬於亂收費。
【3】找媒體可以作為輔助投訴,他們也得去找物價局批准文件。
Ⅳ 葯監局舉報電話多少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投訴、舉報電話:12331。
Ⅵ 葯房亂收費怎麼舉報
葯房亂收費怎麼舉報:
如果發現葯房亂收費問題,可以可撥打12358舉報電話進行投訴。
目前,部分縣市已經開展查處,對於亂收費的葯房加大處罰力度,對重大價格違法案件,除沒收全部違法所得外,還要處以最高5倍的罰款。
Ⅶ 葯店違規到哪個部門舉報
葯店違規分到食葯監局舉報。
葯店違規一般是無《葯品經營許可證》、無《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銷售假葯、銷售劣葯、葯品價格違規、或者醫保卡刷卡違規等,都可以向食葯監局舉報。
舉報葯店還可播打12331舉報,12331是國家食葯監局在2011年12月印發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各地開通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電話。
除電話外,單位、個人可通過信件、互聯網、傳真、走訪、手機簡訊等方式,向食葯監局反映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在研製、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的違法行為,以及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7)葯店亂收費投訴電話擴展閱讀:
國家食葯監局的負責職能:
1、轉變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方式,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社會監督和行業自律作用,建立讓生產經營者成為食品葯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有效機制。
2、加強食品安全制度建設和綜合協調,完善葯品標准體系、質量管理規范,優化葯品注冊和有關行政許可管理流程,健全食品葯品風險預警機制和對地方的監督檢查機制,構建防範區域性、系統性食品葯品安全風險的機制。
3、推進食品葯品檢驗檢測機構整合,公平對待社會力量提供檢驗檢測服務,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完善技術支撐保障體系,提高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的科學化水平。
4、規范食品葯品行政執法行為,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的機制,推動加大對食品葯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依法懲處力度。
Ⅷ 舉報葯店打什麼電話
舉報葯店可播打12331。
12331是國家食葯監局在2011年12月印發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各地開通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電話。《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已經於2015年12月22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除電話外,單位、個人可通過信件、互聯網、傳真、走訪、手機簡訊等方式,向監管部門反映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在研製、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的違法行為,以及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接到投訴舉報後,各級食品葯品監管部門統一編碼管理,專人負責,並於5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對投訴舉報對象及違法行為明確,並屬於本行政區管轄的,應予受理。全部辦結的期限一般為60個工作日,情況復雜的,延長期不得超過30個工作日。
(8)葯店亂收費投訴電話擴展閱讀
《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
食品葯品投訴舉報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各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反映生產者、經營者等主體在食品(含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環節中有關食品安全方面,葯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研製、生產、經營、使用等環節中有關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存在的涉嫌違法行為。
《食品葯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
對符合本辦法第二條規定的投訴舉報,食品葯品投訴舉報機構或者管理部門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投訴舉報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並以適當方式告知投訴舉報人:
(一)無具體明確的被投訴舉報對象和違法行為的;
(二)被投訴舉報對象及違法行為均不在本食品葯品投訴舉報機構或者管理部門管轄范圍的;
(三)不屬於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監管職責范圍的;
(四)投訴舉報已經受理且仍在調查處理過程中,投訴舉報人就同一事項重復投訴舉報的;
(五)投訴舉報已依法處理,投訴舉報人在無新線索的情況下以同一事實或者理由重復投訴舉報的;
(六)違法行為已經超過法定追訴時限的;
(七)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或者已經進入上述程序的;
(八)其他依法不應當受理的情形。
投訴舉報中同時含有應當受理和不應當受理的內容,能夠作區分處理的,對不應當受理的內容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