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車消費者維權途徑
消費者協會投訴,也可以打12315進行投訴維權。
2. 遇到汽車質量問題時有哪些投訴途徑和方式
在遇到汽車維權問題,我們可以這樣做: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維權辦法:當汽車出現故障,車主確認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建議車主首先和購車或固定修車處的4S店取得聯系,因為一般問題都能在4S店處得到解決。
維權流程:首先准備好翔實、充足的證據和必要的證明材料。然後在與經營者協商的過程中,車主要簡單闡明問題發生的事實經過並提出合理的要求,必要時可指明賠償要求所依據的法律條文,以達成問題的盡快解決。與此同時還要注意汽車維權的最佳時效性,不要被經營者的拖延而錯過了投訴時間。但如果在證據確鑿、事實明確的情況下,經營者還故意推諉、逃避責任,車主就要果斷地採取其它方式來求得問題的解決。
二、向汽車廠家投訴請求解決辦法
維權辦法:如果車主的愛車遭遇的問題比較嚴重,在多次輾轉經銷商處仍未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車主可以直接撥打汽車廠家的投訴熱線,以期廠家出面協調解決。
維權流程:車主可選擇撥打汽車廠家的投訴熱線,將問題反映到廠家的相關部門。在接到投訴後,廠家一般會記錄在案,並後續跟進。一般而言,廠家會將問題「踢」回經銷商,並給經銷商施壓。如果到廠家之後,經銷商的態度還是沒有改觀,那說明問題基本沒有妥協餘地了。
三、可向消費者協會與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維權辦法:當4S店與汽車廠家都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時,或是汽車已過保修期,在維修廠維修仍不能得到解決時,建議車主向消費者協會及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維權流程:當車主向消協或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後,消費者協會及有關行政部門會針對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以調解為主的形式處理案件。具體的辦理流程是車主先立案,然後消費者協會及有關行政部門開始受理案件,接著消協與有關行政部門會就事件展開調查,最後對爭議雙方進行調解。如果調解失敗,車主可以提起訴訟,走法律程序。
四、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維權辦法:當消費者協會與有關行政部門都不能幫助解決問題時,建議車主申請仲裁或訴訟。
維權流程:仲裁是基於雙方簽訂的仲裁協議糾紛,消費者向約定的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訴訟是指消費者直接將車輛的生產者、銷售者或服務的提供者訴至有管轄權的法院。首先,車主要擬好維權起訴狀,然後搜集維權證據,最後到法院起訴。法院立案後,就會對事件進行排期審理。
最後,在消協調解不通時,車主可以同時選擇向新聞媒體曝光,或在網路投訴平台進行投訴,讓輿論監督整個流程的公正性。
3. 解決消費爭議的途徑有哪幾種
1、協商:雙方首先通過協商,達成和解。
2、調解:包括民間調解、行政調解和法院調解。
我國《仲裁法》實行一裁終局制度,即仲裁裁決作出後,當事人就同一糾紛,不能再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但當仲裁裁決結果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消或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就該糾紛根據雙方重新達成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我國的仲裁機構獨立於行政機關,不實行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經濟糾紛發生後,是否選擇仲裁以及選擇哪個仲裁委員會仲裁都由當事人自主決定。
5、訴訟:當發生民事糾紛,當事人各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這是法律規定的解決產品質量民事爭議的最後途徑。
4. 消費者權益爭議的解決途徑有哪些,解決消費爭議的途徑
現實困惑
在春節期間,張先生為了顯示自己混得還不錯,便狠下心來到某商場買了一件價值幾萬元的大衣。過年期間,張先生便穿著這件大衣與親朋好友聚會,但是在一次聚會的過程中,一位識貨的朋友點出張先生的大衣其實是假貨,只值幾百元錢。張先生便請來了專業人士對這件大衣進行「鑒定」,最後證實這件大衣是假貨。於是張先生找到商場售貨員理論,但是商場售貨員稱買的時候是你情我願,於是堅決不給退貨,張先生該怎樣維護自己合法的權益呢?律師點評
消費者在買到假貨或者次品的時候,不能吃啞巴虧,可以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爭議時,可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解決; (2)請求消費者協會協商解決;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本案中,張先生找銷售者協商不成,可以通過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特別提醒
消費者與經營者產生糾紛後,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解決糾紛,多樣性的權利救濟途徑能夠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5. 消費者解決糾紛的途徑
1、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回償。銷售者賠償後,屬答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2、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法律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2013修正)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
6. 消費糾紛可以通過哪些途徑解決
可通過以下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7. 解決消費權益糾紛的途徑有哪些
現實困惑
在春節期間,張先生為了顯示自己混得還不錯,便狠下心來到某商場買了一件價值幾萬元的大衣。過年期間,張先生便穿著這件大衣與親朋好友聚會,但是在一次聚會的過程中,一位識貨的朋友點出張先生的大衣其實是假貨,只值幾百元錢。張先生便請來了專業人士對這件大衣進行「鑒定」,最後證實這件大衣是假貨。於是張先生找到商場售貨員理論,但是商場售貨員稱買的時候是你情我願,於是堅決不給退貨,張先生該怎樣維護自己合法的權益呢?律師點評
消費者在買到假貨或者次品的時候,不能吃啞巴虧,可以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爭議時,可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解決; (2)請求消費者協會協商解決;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本案中,張先生找銷售者協商不成,可以通過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特別提醒
消費者與經營者產生糾紛後,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解決糾紛,多樣性的權利救濟途徑能夠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8. 汽車消費者的維權方式
1、與商家協商解決。抄
2、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3、向媒體反映進行曝光。
4、向市場監管部門反映。
5、有仲裁協議,就申請仲裁。
6、向人民法院起訴。
一般先協商,如協商不成,再通過消協調解。如果此路不通,可以向執法部門反映。有仲裁協議就仲裁。最後就是打官司了。
9. 遇到汽車質量問題時有哪些投訴途徑和方式
剛按揭一周期的新車,出現剎車系數較低,方向跑偏。銷售部測試認可答應維修。我想退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