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家好,農村鄰里糾紛,不知如何解決
你好。你家鄰居認為幫忙幫出了病,這是民事糾紛。派出所是管不了民事糾紛,但如果因民事糾紛產生了治安問題,比如擾亂你家正常生活,甚至毀壞財產或毆傷他人,就不能不管。再者,警察應當說服對方,覺得有理去法院起訴,而不是採取現在的做法。
如果此事走上民事訴訟程序就好說了,法院會要求對方提供證據證明他的病與幫工有關系,或者法院通過一定的方式調查清楚他的病和被叫去幫忙有無因果關系,若沒有因果關系,就不應當讓你家賠償。
Ⅱ 農村鄰里糾紛通過什麼部門或方法維權急,急,急。
發生了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調解委員會、有關單位、有 關行政部門進行調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在基層人民政府和基層人民法院指導下,調解民間糾紛的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根據自願原則進行調解。當事人對調解達成的協議應當履行;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1、找村幹部調解。
村幹部對全村的情況最了解、最熟悉,對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比普通群眾了解多、理解深,是本地人,群眾容易找到,因此群眾有了矛盾糾紛最先想到的就是請村幹部出面調解。
2、找司法所調解。
對一些矛盾比較突出、情況復雜的糾紛,駐村幹部和村幹部調解無效情況下,群眾會請司法所人員進行調處。
3、打官司。
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民間夙有「和為貴,不喜訟法」的傳統習慣,建議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打官司。
(2)農村常見的鄰里糾紛擴展閱讀
民事糾紛解決機制,是指緩解和消除民事糾紛的方法和制度。
自力救濟是指糾紛主體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糾紛,以達到維護自己權益的目的。
調解是由第三者(調解機構或調解人)出面對糾紛的雙方當事人進行調停說和,用一定的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勸導沖突雙方,促使他們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解決糾紛的協議。
仲裁是由雙方當事人選定的仲裁機構對糾紛進行審理並作出裁決。
Ⅲ 農村鄰里道路糾紛
農村裡這類事情太多了,見慣不怪了。
就你的情況來看,最好還是「忍」了,法回律啊什麼的照不到答那裡的,不要相信。
損失不大的話,就忍了吧。一塊自留地,面積不大的話,就算拋荒也不會有多大損失,不必跟小人計較。
如果老家自己的家族勢力大,理論一下也是可以的,最好以理服人。武力解決那是下下之策。
祝你有個好心情過年。
Ⅳ 農村鄰里糾紛
農村裡很多鄰來里矛盾源,不能以法律等常理推測事情走勢,好好的了解一下事情全景,有助於你對這個事情做出全面的判斷。親戚的傷重不重,是輕傷還是輕微傷?如果是輕微傷,一般是村幹部進行調解,對方道歉,賠付醫療費,再由村幹部調解處理道路問題,如果對方實在蠻橫,村幹部束手無策了才會叫你申請鎮里行政司法出面。如是造成了輕傷,而你有把握打贏官司,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但結果不容樂觀,過程可能也很漫長,要講究進退的策略。需要忠告的是不要私自再用武力進行報復性傷害,以免激化矛盾,造成不可預料的後果。所以,最好的選擇還是求助村鎮兩級行政機構,給他們增加維穩的壓力,使得他們不敢鬆懈,盡快妥善處理你親戚的事情。
Ⅳ 農村鄰里之間的糾紛。
派出所再調解,如不行,可訴至法院。
Ⅵ 農村鄰里糾紛怎麼解決最合適
鄰里糾紛屬於民事糾紛,最好雙方協商解決。
Ⅶ 農村鄰里糾紛
農村鄰里打架糾紛,如果造成傷害,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然後申請法醫鑒定。專
如果構成輕傷二級屬以上,打人者涉嫌故意傷害罪,應當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且賠償經濟損失。
如果造成輕微傷,不構成犯罪,情節嚴重可以行政拘留15天以下,並且賠償治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
Ⅷ 農村鄰里糾紛應該怎麼解決!急求指點!不勝感謝!
農村的相鄰關系和宅基地糾紛是最常見的,本身不復雜,但處理起來比較回棘手。可答以肯定的是,鄰居是無權阻止你蓋房子的,不管你的房子什麼樣式,只要不影響其採光、通行等合法權益,在你自己的宅基地上就是可以蓋的,為了糾紛牽涉的問題少一些,建議不要共用一面牆。對於你因生氣而發病住院的問題是要舉證的,最好有證人(比如村委會或者其他村民)證明你當天與鄰居發生言語沖突並因此犯病,但這種舉證比較困難,不像肢體沖突中的舉證那麼容易和令人信服。你要是走法律程序的話,法院應該會受理的,但一般會先行調解,調解不成會作出判決。對於不講理的人,沒什麼好的方法解決,司法程序還是比較有強制力的,但要耗費一定的費用和時間。在你蓋房過程中鄰居再有阻撓行為的話,可以報警,以達到威懾作用,同時也便於以後取證。另外,不建議採取過激手段處理此事,特別不要產生肢體沖突,畢竟是鄰居,要考慮以後的相處關系,何況,農村發生的暴力事件經常牽涉親戚宗族等多人,會使事態擴大化,甚至招致刑事處罰,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因此,調解是上策,既解決了問題又維護了關系;調解不成就走司法程序。以上是個人看法,穩妥的話建議當面咨詢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