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宅基地拆遷補償的具體標準是什麼
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四十八條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
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徵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
(1)被侵權宅基地房屋拆除方案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相關法條:
第四十五條凡申請劃撥宅基地新建住宅應嚴格按程序履行土地、規劃審批手續;在原有宅基地上應嚴格履行規劃審批手續。未辦理審批手續或手續不全的房屋,在拆遷過程中一律不予補償。
加強農村宅基地用地計劃管理。農村宅基地佔用農用地應納入年度計劃。省(區、市)在下達給各縣(市)用於城鄉建設佔用農用地的年度計劃指標中,可增設農村宅基地佔用農用地的計劃指標。
第四十六條 縣(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對新增耕地面積檢查、核定後,應在總的年度計劃指標中優先分配等量的農用地轉用指標用於農民住宅建設。
⑵ 宅基地被開發房子拆了也賠償了,宅基地十年未開發怎麼處理,還能收回嗎
既然是房子拆了也領取了補償款,宅基地就不屬於你了,要收回也是政府收回,這個是法律保護的,不可能你拿了錢再把地給你吧,除非協議書上有這個條款。
⑶ 我家宅基地被別人霸佔把我家的房子拆了還能確權嗎
可以找證人。比如說你家的鄰居。還有就是村幹部之類的。還是能夠確權的
⑷ 村集體在未通知本人情況下強行拆除閑置宅基地上房屋可採取什麼有效法律措施
如果是合法建築被村集體未通知本人的情況下強行拆除這是違法行為,住宅受憲法保護個人物權不可侵犯,如果房屋已拆除你可以訴訟到人民法院要求村集體恢復原樣賠償損失。如果這房屋是違章建築,現在未通知你被村集體強制拆除了,當然這樣做也沒有按程序辦理,但是你家違法在先,即使告到法院也難得到支持的,違章建築不受法律保護。
⑸ 宅基地被政府徵收的賠償標準是什麼
實行貨幣補償或者房屋安置,以北京市為例。
《北京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十三條宅基地上的房屋拆遷,可以實行貨幣補償或者房屋安置,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另行審批宅基地。拆遷宅基地上房屋實行貨幣補償的,拆遷人應當向被拆遷人支付補償款。
補償款按照被拆除房屋的重置成新價和宅基地的區位補償價確定。房屋重置成新價的評估規則和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的計算辦法由市國土房管局制定並公布。
(5)被侵權宅基地房屋拆除方案擴展閱讀:
《北京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相關法條:
第二十條農村村民符合審批宅基地條件但未實際取得宅基地,且按照拆遷實施方案安置確有困難的,拆遷人應當按照區、縣人民政府的規定給予適當補助。
但拆遷實施方案確定以另行審批宅基地的方式予以補償安置的除外。拆遷補償中認定的宅基地面積應當經過合法批准,且不超過控制標准。未經合法批準的宅基地,不予認定。
第二十一條拆遷補償中認定宅基地上房屋建築面積,以房屋所有權證標明的面積為准;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但具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建房文件的,按照批準的建築面積認定。
⑹ 這起鄰里宅基地侵權糾紛如何解決
問:近日,村民張某來到縣國土資源局,稱其本人在村內只有一處新中國成立初期祖上留下的宅基地,上有3間平房,沒有建圍牆。1990年翻建成3間新瓦房,一直也沒錢建圍牆。1998年張某和妻子一起外出打工,舉家居住在外。今年張某返鄉並准備長期居住時,卻發現鄰居李某在自家房屋前宅基地上建了兩間房屋。張某要求李某拆除房屋退還宅基地,李某以佔用的是空閑地為由拒絕了張某。後經村委會和鄉政府調解無果,張某要求對李某非法佔地行為進行查處。經了解,張某的宅基地沒有辦理土地使用證,只有1955年父輩分家時的分單。那麼,李某的行為是侵權還是非法佔地?
答:處理此類民事糾紛應當秉持一個宗旨,即有利於穩定、有利於民生。張某、李某之間的土地爭議或者土地糾紛,在農村是普遍存在的。村民之間會因為幾厘米的地盤打得不可開交,因此,處理此類事情既要依法依規,又要考慮歷史,照顧現實,實事求是。張某的宅基地源於新中國成立初期留下的私有土地,農民私人土地所有制被集體土地所有制代替後,其宅基地的使用權一直保留下來,但因種種原因一直也未進行土地登記,更沒有土地使用證,這種情況在農村也比較普遍。但在農村都有一個傳統的習慣,就是每家每戶都有一個院落。雖然張某並沒有土地使用證,但其歷史上形成的權利應當得到基本的尊重。可以找一些年長的村民,證明他們家的小院范圍到底多大,四至界線到底在哪。經調查,如果李某家蓋的房子確實佔用了張家的小院,就應當退還或給予一定經濟補償。這需要在村委會或當地政府主持下,由兩家本著互諒互讓、平等協商的精神加以解決。
至於李某的房屋是否屬於違法佔地,這是另外一種行政法律關系,應當由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依據事實和法律處理,這與李某、張某之間的土地糾紛沒有直接關系。
⑺ 宅基地侵權怎麼賠償標准
一是宅基地補償,二是房屋補償。由於宅基地的產權屬於村集體,因此,這部分補償歸村集體所有,不會直接給宅基地使用人。而房屋的產權屬於村民私有,因此房屋補償歸村民所有。村民的宅基地被徵收後,如果沒有其他宅基地,那麼村集體要給村民重新分配宅基地,讓村民在新的宅基地上建房子。
拆建單位依照規定標准向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種補償金。一般有:
(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周轉補償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3)獎勵性補償費,用於鼓勵被拆遷房屋住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願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房屋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准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拆建單位必須嚴格執行,不得任意更改。
二、宅基地拆遷補償太低怎麼辦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拆遷人依照本條例規定已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