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代位權訴訟的訴訟費用由次債務人支付,那最終由誰承擔是次債務人還是債務人。
代位權訴訟的訴訟費用由次債務人負擔。
1、根據《合同法解釋(一)》第十九條: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勝訴的,訴訟費用由次債務人負擔,從實現的債權中優先支付。
2、但實際上最終這個錢是債務人出的。比如債務人欠債權人400萬,次債務人欠債務人400萬,訴訟費用有10萬,那次債務人還債權人是400萬,這其中有10萬是訴訟費用,債權人實際受償390萬。次債務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消滅了,剩下的10萬,由債權人向債務人要。
(1)代位權糾紛起訴狀擴展閱讀:
代位權糾紛起訴方法:
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73條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是次債務人(第三人),即債務人的債務人。
兩個和兩個以上債權人以同一次債務人為被告提起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並審理。作為原告的債權人是普通共同訴訟人關系。
1、先起訴債務人,後起訴次債務人的立案受理。《受理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在債權人起訴債務人的訴訟裁決發生法律效力以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五)項的規定中止代位權訴訟。」
2、訴訟中第三人。《合同法解釋(一)》第16條第1款規定:「債權人以次債務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權訴訟,未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債權人以同一次債務人為被告提起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並審理。」
代位權訴訟的費用:
1、財產保全。《合同法解釋(一)》第17條規定:「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請求人民法院對次債務人的財產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提供相應的財產擔保。」
2、訴訟費。《合同法解釋(一)》第19條規定:「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勝訴的,訴訟費由次債務人負擔,從實現的債權中優先撥付。」這與《合同法》第73條第2款的規定不一致。該款規定:「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必要費用」所包含的內容雖不明確,但必然包括訴訟費。這樣,兩者就發生了矛盾。《合同法》規定必要費用由債務人承擔,是建立在「入庫規則」基礎之上的。
《合同法解釋(一)》發展了代位權,拋棄了「入庫規則」,直接由債權人以次債務人為被告提起代位權訴訟。代位權被法院認定成立,則次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清償。次債務人是敗訴的一方,自然應當由其承擔訴訟費。
3、代位權訴訟請求的數額。《合同法解釋(一)》第21條規定:「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請求數額超過債務人所負債務額或者超過次債務人對債務人所負債務額的,對超出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⑵ 行使代位權的注意事項,代位權訴訟有哪些法律
司法解釋規定,債權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該規定符合《民事訴訟法》原告就被告的一般管轄原則和關於合同糾紛的管轄原則。需要注意的是,除依照法律規定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債務糾紛由特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外,代位權訴訟一概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而不論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或者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的合同是否約定有協議管轄的內容。另外,在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或者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的合同訂有有效仲裁條款的情況下,次債務人以仲裁協議為由提起的管轄異議同樣不成立。 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債務人以後,又向同一人民法院對次債務人提起代位權訴訟,如果該人民法院也是次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受理;如果該人民法院不是次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告知債權人向次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另行起訴。受理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在債權人起訴債務人的訴訟裁決發生法律效力以前,應當中止代位權訴訟。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對超過債權人代位請求數額的債權部分起訴次債務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另行起訴。債務人的起訴符合法定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債務人起訴的人民法院在代位權訴訟裁決發生法律效力以前,應當依法中止。 債權人以次債務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權訴訟,未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債務人的加入有助於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實。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債權人以同一次債務人為被告提起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並審理。 二、代位權訴訟能否追加第三人 債權人在提起代位權訴訟時,如果未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 債務人的加入有助於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實,因為債務人是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的聯結樞紐,對於查證兩個法律關系的事實和代位權訴訟能否成立,均具有重要意義,故人民法院可以將其追加為第三人。 之所未規定「應當」追加而是規定「可以」追加,一是考慮債務人畢竟不是代位權訴訟的當事人;二是考慮保障訴權自由和尊重債權人的選擇;三是考慮與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保持一致。
⑶ 代位權起訴狀,請教合同糾紛的代位權起訴狀,具體的該怎麼寫,求模板
找律師代書比較穩妥。
本律師特別提醒,任何法律問題都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況且有些事實真相在以非專業的目光審視後所作的描述,不一定符合其原始法律狀態。因此,在看不到原始材料,聽不到您對你咨詢的事件的詳細敘述的情況下,本律師僅僅是根據您的簡單描述,依據法律法規作出咨詢意見,該意見僅僅作為您分析的參考,而不能、也不應當直接作為您處理法律事務指導法律訴訟的准則。如果我的答案對您有所幫助,請採納為最佳答案,謝謝。
縱橫法律網-山東舜啟律師事務所-楊國營律師
⑷ 代位權訴訟請問高手,代位權的起訴狀,在寫
【案例】李某於2005年10月5日借款35000元給胡某,約定借款期限為一年,借款期限屆滿後,胡某未按約定還款。經了解,因胡某生意資金周轉緊張,暫時無錢還款,但王某尚欠胡某到期貨款2.7萬元。2007年4月李某向法院提起代位權之訴,要求王某向其履行償付義務,同時李某擔心王某不一定有清償能力,要求胡某承擔連帶責任。【分歧】本案在審理過程中有以下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一)》第二十條規定,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的代位權訴訟經法院審理後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次債務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的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消滅。因此,李某無權要求胡某承擔連帶責任,應駁回李某要求胡某承擔連帶責任的請求。第二種意見:代位權制度的設立目的在於拓展債權人債權實現的責任財產范圍,充實債權人一般擔保的實力,使得在債務人既不清償到期債務而又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給債權人造成損害的情況下,債權人代位行使權利,使所受到的損害得以補救。但次債務人並不一定就具有履行能力,所以,為了充分地、最大化地保障債權人的權利,在債權人進行代位權訴訟確認次債務人就債務數額向債權人負有清償責任的同時,應確定債務人對該債款數額負有連帶清償責任。所以應支持李某要求胡某承擔連帶責任的請求。【評析】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規定了行使代位權的前提是債務人享有到期債權,但這並不等同於債務人的到期債權具備必然的財產清償能力和現實實現條件。到期債權和該債權的實現能力完全是兩回事。債務人的債務人即次債務人的債務清償能力具備與否,不影響債權人代位向次債務人行使清償債務的能力,只要債務人的債權已經到期即可。代位權制度的設立目的即在於拓展債權人債權實現的責任財產范圍,充實債權人一般擔保的實力,使得在債務人既不清償到期債務而又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給債權人造成損害的情況下,債權人代位行使權利,使所受到的損害得以補救。《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一)》第二十條規定,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的代位權訴訟經法院審理後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次債務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的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消滅。這一規定表明,債權人行使代位權所作的代位權訴訟一經法院確認成立,就所確認的債權數額,次債務人向債權人負有直接清償的義務和責任,原來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消滅,而在債權人與次債務人之間形成一種新的且為生效判決所確認的債權債務關系。這顯然是一種債的轉移,即由債務人向債權人所負的債款數額轉嫁為次債務人對債權人所負的債款數額。在債權人進行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在取得向次債務人主張債權清償權利同時,卻喪失了原本即有的對債務人所享有的債權主張和清償權利。這樣,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最終後果,不僅沒有使債權人在債務人的責任財產范圍拓展到次債務人責任財產范圍,反而使債權人的權利實現又處於一種新的風險境地,甚至增添、擴大的債權人的債權風險。這無疑是與代位權制度設立的目的相違背的。由於債權人進行代位權訴訟,並不是一經判決確認即可得到債權必然實現的效果,即次債務人並不一定具備用於清償債務的責任財產和能力。所以,為了充分地、最大化地保障債權人的權利,在債權人進行代位權訴訟確認次債務人就債務數額向債權人負有清償責任的同時,應確定債務人對該債款數額負有連帶清償責任。也就是說,債權人在取得次債務人向其清償債務的權利同時,債務人對其原本所負有的清償責任並不喪失,這才符合代位權訴訟制度的立法本意。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這包括債權人提起代位權的主張數額不能超過其對債務人所享有的債權款額,同時也不能超過債務人對次債務人所享有的債權款額。這樣,在共同的債務數額范圍內,債務人、次債務人均負有對債權人承擔全部清償債務的責任。代位權制度的設立,也就設定了與債務人負有連帶關系的次債務人對債權人承擔債務責任,這實質上是一種連帶責任,以此保證擔保債權人債權的實現。所以,在代位訴訟中,債務人對代位要訴訟確認數額應負連帶清償責任。債務人不能以法院就代位權訴訟所作的由次債務人代位清償為由,推卸其原本既有的債務清償責任。
⑸ 提起代位權訴訟的條件,代位權糾紛訴訟注意哪些問題
1、《合同法解釋(一)》第11條規定:「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73條的規定提起代位權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債權人對債務人的債權合法;
(二)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
(三)債務人的債權已到期;
(四)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權。
2、需注意的是,上述第(四),「債務人的債權不是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權利」。專屬於債務人本身的權利,例如基於扶養關系、撫養關系、贍養關系、繼承關系產生的給付請求權和勞動報酬、退休金、養老金、撫恤金、安置金、人壽保險、人身傷害賠償請求權等權利,均不得由債權人代位行使。
3、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⑹ 原告提起的是否為代位權訴訟及該代位權是否合法有效成立
司法解釋規定,債權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該規定符合《民事訴訟法》原告就被告的一般管轄原則和關於合同糾紛的管轄原則。需要注意的是,除依照法律規定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債務糾紛由特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外,代位權訴訟一概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而不論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或者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的合同是否約定有協議管轄的內容。另外,在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或者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的合同訂有有效仲裁條款的情況下,次債務人以仲裁協議為由提起的管轄異議同樣不成立。
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債務人以後,又向同一人民法院對次債務人提起代位權訴訟,如果該人民法院也是次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受理;如果該人民法院不是次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告知債權人向次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另行起訴。受理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在債權人起訴債務人的訴訟裁決發生法律效力以前,應當中止代位權訴訟。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對超過債權人代位請求數額的債權部分起訴次債務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另行起訴。債務人的起訴符合法定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債務人起訴的人民法院在代位權訴訟裁決發生法律效力以前,應當依法中止。
債權人以次債務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權訴訟,未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債務人的加入有助於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實。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債權人以同一次債務人為被告提起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並審理。
二、代位權訴訟能否追加第三人
債權人在提起代位權訴訟時,如果未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
債務人的加入有助於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實,因為債務人是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的法律關系的聯結樞紐,對於查證兩個法律關系的事實和代位權訴訟能否成立,均具有重要意義,故人民法院可以將其追加為第三人。
之所未規定「應當」追加而是規定「可以」追加,一是考慮債務人畢竟不是代位權訴訟的當事人;二是考慮保障訴權自由和尊重債權人的選擇;三是考慮與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保持一致。
⑺ 代位權訴訟起訴書具體該怎麼寫,求
舉例:
代位權訴訟起訴狀範本
原告:(債權人身份信息)
地址:
被告:(次債務人身份信息)
地址:
第三人:(債務人身份信息)
現住址:
案由:借款合同糾紛代位權訴訟
訴訟請求:
1、請求依法判決被告向原告履行代位清償義務,向原告支付借款本金人民幣xxxxx元和利息xxxxx元。
2、判令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事實與理由:xxxxxxx(寫明原告享有合法債權,債務人怠於行使債權的情況)
原告認為,原告對第三人的債權合法有據,應受法律保護。由於第三人怠於行使其對被告的到期債權,已損害了原告的債權實現。為了充分切實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原告依據《合同法》第73條之規定,特予提起代位權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法裁決。
此致
xxxxxxxx人民法院
具 狀 人:xx
年 月 日
債權人代位權訴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代位權訴訟作為一種有效的債的保全措施,即:「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費用,由債務人負擔。」依照這一規定,債權人行使其代位權,應當通過法院予以主張,也即應當通過訴訟方式進行,這就是所謂的代位權訴訟。簡而言之是指當債務人怠於行使債務追索權時,債權人直接起訴債務人的債務人,並要求其還債的一種訴訟活動。
1、代位權僅限於以訴訟的方式行使;
2、債權人為原告、次債務人為被告,債務人可以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列明;
3、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為管轄法院;
4、債權人勝訴的,訴訟費用由次債務人承擔而非債務人,其他必要費用如差旅費、律師費由債務人承擔;
5、因仲裁條款的相對性,即使債務人、次債務人間的合同約定了仲裁協議,不妨礙債權人以訴訟的方式行使代位權;
6、代位權訴訟所涉及的主債權和次債權應均不超過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提起代位權訴訟的,均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代位權訴訟作為一種有效的債的保全措施,即:「因債務人怠於行使其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