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矛盾糾紛安全感

矛盾糾紛安全感

發布時間:2021-08-17 18:57:59

㈠ 關於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的思考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指明了方向,要求我們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更加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不斷促進社會和諧。下面,筆者就如何有效化解矛盾糾紛作一些探討。 在新的形勢下,面對經濟、社會、政策、思想觀念等方面的不斷變化,探索如何化解矛盾糾紛的有效途徑和怎樣提高矛盾糾紛調處化解能力,已成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和解決突出問題的迫切要求,如何有效化解層出不窮的矛盾糾紛,這是擺在我們黨政領導面前的重大課題。最有效的途經就是要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完善制度,創新長效機制,充分發揮鄉村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作用,整合各方面力量,綜合運用經濟、教育、行政、法律、政策等多種手段化解矛盾糾紛、調整利益關系,努力維護和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一、要加強領導,健全制度,創新和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的長效機制 (一)認真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維護社會穩定領導責任制,層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加強防範工作責任落實。嚴格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票否決制,嚴格執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十項制度》,建立受理登記、按期辦結報告制度,力求做到早排查、早發現、早報告、早調處、早解決,防治漏調失控,造成矛盾激化。 (二)全力做好邊界穩定工作。要牢固樹立邊界穩則全鄉穩,邊界安則全鄉安的思想,著重實行周邊關系聯誼、工作聯動、情報聯通、矛盾糾紛聯調、治安聯防、文化聯辦、責任聯究等七大工作機制,依法妥善調處涉及邊界及其它生產生活的矛盾糾紛,確保邊界和諧穩定。 (三)建好六項工作制度。一是要建立定期研究制度。對今後涉及到邊界、安全生產、民生保障、社會穩定、草原土地水事、鄰里團結、家庭矛盾糾紛、農牧民打工工資拖欠等方面影響鄉村穩定的問題都要進行預測分析,研究防範措施,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二是要建立定期排查和掛牌督辦制度。村級要堅持每月、鄉級要每季度召開一次治安形勢分析暨重點矛盾糾紛交辦會,對排查出來的重大矛盾糾紛實行層層掛牌督辦。三是要建立公開接訪制度。鄉村每周確定一名領導實行公開接訪,公開接待來訪群眾、受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從而形成上下暢通的信訪渠道。四是要建立民情訪視和信息報告制度。村幹部、駐村幹部和綜治信息員通過走村入戶,及時發現存在的不穩定因素,以民情報告單的形式逐級上報,設立台帳,掛牌銷號。五是要建立聯動調處制度。對涉及重大矛盾糾紛整合力量進行調處,形成聯防聯調聯動的大調處機制。六是要建立責任查究制度。對矛盾糾紛突出、排查調處不利、造成嚴重後果的,要嚴肅查究責任。 (四)創新化解矛盾糾紛的長效機制。依託便民服務代理中心(室、點)、建立鄉綜治中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中心)、片綜治室和村矛盾糾紛調解室,構建鄉綜治中心(綜治、司法、派出所、計生站、國土資源所、民政、社保、安檢等)片綜治室(便民服務代理室)村委會調解委員會(調解室)的三級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網路,形成矛盾聯調、治安聯防、警務聯動、問題聯治、平安聯創的大綜治工作格局。前提是要制定完善好《便民服務代理中心(室、點)、工作規范》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聯動工作機制實施方案》,嚴格落實好信訪工作首辦(問)責任制、四定三包(定領導、定措施、定時間、定責任,包調查、包處理、包穩定)責任制和五個一(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真正把責任落實到村、到單位和人,明確包案領導,落實專人負責,認真辦理,切實抓好協調落實,真正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 二、要整體聯動,規范運作,努力搭建人民調解工作的平台 (一)人民調解委員會是我國基層解決人民內部糾紛的群眾性自治組織,在及時發現糾紛, 迅速解決爭端、防止矛盾激化, 預防減少犯罪,法制宣傳教育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所以,要建立以鄉調委會為紐帶,以村調委會為基礎,以便民服務代理中心(室、點)為依託,上下貫通、左右銜接、統一指揮、密切配合的立體防範調處體系。通過整合各種力量資源,形成黨政統一領導,綜治牽頭協調、各級組織積極配合、綜治中心具體運作、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使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互貫穿、相互滲透。遇到糾紛時,既是調解員又是司法宣傳員,群眾容易接受,同時簽署的調解協議也具有法律效力。 (二)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的法律、法規和業務培訓,提高人民調解員的業務能力。在調解過程中,堅持情理法多管齊下:以法服人、以情動人;向當事人解釋相關法律、政策的規定;結合糾紛的情況,闡明道理,促使當事人相互理解,從多角度促成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使得大量的信訪問題和矛盾糾紛在依法調解中得到解決;矛盾爭議在和風細雨調解中得到化解;民間恩怨在耐心細致調解中得到和解,這些成為解決信訪問題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主要途徑。 三、要把握原則,注意方法,有效化解各種矛盾糾紛 1、深刻認識矛盾糾紛,做到三個弄清 。一要弄清矛盾糾紛的態勢。即弄清矛盾糾紛的新老大小、個體群體、涉及范圍、輕重緩急、風險程度等。二要弄清矛盾糾紛的成因。即弄清矛盾糾紛由何而起,是決策失當、政策欠帳、處事不公、工作不細,還是執法違法、司法不公、貪污腐敗等。三要弄清矛盾糾紛的性質。即弄清矛盾糾紛是經濟利益還是政治權力的訴求,是當事人合理或不合理訴求自主善意的表達還是受制於人的非法表達,是對抗性矛盾還是非對抗性矛盾,是人民內部矛盾還是非人民內部矛盾等。弄清這些,是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的前提和基礎。要做到三個弄清,必須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認真調查研究,深刻剖析內因,透過現象看本質,把矛盾糾紛的誘因、成因,發生、發展的來龍去脈全部呈現出來。唯有這樣,才能心中有數,掌控大局,因勢利導。 2、主動直面矛盾糾紛,做到三個應對 。一要笑臉應對矛盾糾紛。心態決定成敗。怨天憂人不僅無濟於事,反而常常壞事。對矛盾糾紛,既不能小視,也不能害怕,更不能迴避,應視矛盾糾紛為考驗、為推動社會公平正義和文明進步的積極因素,以良好的心態、戰勝的信念去迎接。二要適時應對矛盾糾紛。識時務者為俊傑。俊傑必然尊重事務發展的規律,研究矛盾運動的過程,根據矛盾糾紛發生、發展、變化、激化的情況,恰到好處地作出什麼時候出手、由誰出手處置的決策。三要有備應對矛盾糾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化解矛盾糾紛也不例外。化解矛盾糾紛,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壞處著想,好處努力,既要研究合理訴求的解決辦法取信於人,又要制定不同時期、場合事態發展的處置預案,作到有備無患。 3、對號化解矛盾糾紛,做到三個不得 。一要上下對號不得越級。堅持分級負責的原則,強化層級管理意識,處理好上下級之間的關系。上級組織和領導要相信基層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尊重基層的意見、發揮基層的作用,既不能撒不管又不能管得太細,更不能見風是雨、動則訓斥;特別是對那些越級無理或惡意的訴求不能隨意作出一些模疑兩可的批示,否則會挫傷基層同志的積極性,使其要麼不履職盡責、過分依賴上級,要麼無所適從或產生逆反情緒。同時,對那些屬政策法規層面、突破管轄范圍,下級無力化解的矛盾糾紛,如涉軍群體的問題、庫區移民的問題等,上級應抓緊研究解決辦法,不能拖,更不能一推了之。二要分類對號不得錯位。堅持分類管理的原則,強化系統管理意識,處理好條塊之間的關系。凡是條條發生的矛盾糾紛,屬地黨委政府應責成職能部門切實負起責任,督促指導在系統內設法解決。條條犯病塊塊吃葯,矛盾糾紛是化解不了的。三要權責對號不得包辦。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強化權責對等意識,處理好縱橫交織的關系。矛盾糾紛往往上下關聯、條塊交錯,指望哪一家發揮作用不可能有好的結果,必須統一協調、整合資源、上下聯動、條塊聯動,法定職能職責的牽頭單位應主動作為,黨委政法委在牽頭協調政法各家化解涉法涉訴矛盾糾紛中更應首先作出表率。 4、多法和解矛盾糾紛,做到三調結合。 一要加強人民調解。人民調解是最便捷、最廉價、最有效的調解。高度重視人民調解,充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把黨的群眾路線貫穿化解矛盾糾紛的全過程。要建立健全人民調解組織網路,做到一般矛盾糾紛不出村組、社區。要選准用好人民調解員,把威信高、口才好、群眾信得過的人吸收進調解隊伍,尤其要注意發揮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的作用。二要加強行政調解。行政調解是實踐執政為民的有效途徑,而且有資源、有平台、有必要。要強化行政調解的意識,強化行政調解的責任,強化行政調解的績效引導,著力培養一批懂政策、通民心、會做群眾工作的高素質的公務人員。三要加強司法調解。司法調解是司法為民的重要手段,有利於實現社會主義價值觀,減輕訴累,減少對抗,增加理解,提高民事責任的履行能力;有利於促進人民內部的團結,維護家庭以及鄰里周邊的和睦穩定;有利於提高司法效率,節約司法資源。政法機關要不斷深化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教育,從根本上扭轉重判決輕調解的習慣做法,自覺做到先調後判、調判結合,力求案結事了。同時,還要注重三大調解、仲裁調解的對接聯動,確保調解工作的規范、有序、高效運行。只要我們能夠帶著感情、帶著責任,真正做到執政為民、盡職盡責,以心換心講情理,深入淺出講道理,義正嚴辭講法理,一視同仁講公平,把解決思想情緒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就沒有化解不了的矛盾糾紛。 5、源頭治理矛盾糾紛,做到三制聯動 。一要推行矛盾糾紛預警制。堅持矛盾糾紛的三項排查研判制度,即自下而上、條塊聯動、一月一次的定期排查研判制度,敏感期、特別防護期、重大節會活動等重點時段前的集中排查研判制度,針對群眾性事件隱患、苗頭以及發生過群體事件可能出現反復的矛盾糾紛問題的專項排查研判制度,將每一起矛盾糾紛的問題誘因、人員規模、牽頭人物、事態變化、事發地區、涉及部門、調處情況等記錄在案,按照一個問題、一個領導、一個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要求,分級納入預警處警台帳管理,逐一督辦銷號。建立健全應急處理機制,暢通信息渠道,及時發現和收集內幕性、預警性信息,及時調整完善應急處置預案,立足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之中。要特別注意防止形成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的不良導向。二要推行重大決策風險評估制。按照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要求,在重視決策的可行性論證的同時進行不可行性論證,在出台解決矛盾糾紛對策的同時防止引發新的矛盾糾紛,建立預防激情決策、盲目決策尤其是損害群眾利益決策的工作規則,把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穩定觀和正確的政績觀,落實到行政決策的全過程,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三要推行引發矛盾糾紛責任追究制。高度重視矛盾糾紛所付出的代價,既要算行政成本帳、經濟損失帳,又要算政治、社會負面影響帳。

㈡ 矛盾糾紛 要堅持有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

一、處理矛盾糾紛具備的素質。處理矛盾糾紛需要具備的素質很多,最重要的是冷靜,因為矛盾糾紛當事雙方是不冷靜的,作為處理者處理時一定要冷靜。只有冷靜你才能掌控局面,形成威力和正確的判斷,切記不可參與他們爭吵,你要在他們面前形成一種公平公正的形象,要對方對你有一種親和力,贏得他們的信任,為最終問題的解決奠定基礎。
二、、處理矛盾的原則。原則分基本原則和高等原則。基本原則:通過你的努力矛盾糾紛得以順利解決。高等原則:不僅是矛盾糾紛順利解決,而且是完美解決。就是不僅消除雙方思想和物質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對方或雙方對你的真心感謝,得到領導的欣賞和信任。
三、處理矛盾糾紛的方法。處理矛盾糾紛方法非常多,根據以往工作經驗,概括為五種方法:1.分而化之。意思就是先將矛盾糾紛雙方分開,然後進行處理解決。要善於抓主要矛盾或主要人,通過他實現其目的。2.控而導之。意思是要控制局面,然後疏導處理。在具體工作中,就是讓來解決問題的一方找代表發言,然後問其他人有沒有補充,等全部講完後要作一個全面的講話,闡述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一定記往你自己發言時,控制不要別人插話,如果有人講,讓他講,他講完,你再講,一定強調不要讓人插話。要讓他們明白你的意思,以求問題得到合理解決。3.協而調之。意思是協調多個單位和人共同解決矛盾糾紛。解決矛盾糾紛過程中,要善於同各相關單位協商,組織各有關單位發揮大家智慧,共同來解決問題。4.親而解之。意思是給對方以親人的感覺,以利於問題的解決。在具體工作中,要認真調查具體情況,是自己方面的錯誤,要善於承認錯誤,贏得他們的信任。然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5.法而治之。意思是運用法律的武器解決問題。在具體工作中,運用法律武器解決問題,是解決方法之一。因為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用法律解決,也不是所有的矛盾糾紛用調解能解決的一樣。要善於對不同的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㈢ 鄰里之間的矛盾糾紛怎麼處理

鄰里之間的矛盾可以通過多種渠道處理,包括居委會調解,司法調解,仲裁和訴訟。採納謝謝

㈣ 對於「調解矛盾糾紛的困惑與對策」要如何發言

A 調解矛盾糾紛的困惑與對策


眾所周知,調解工作勞心又費時,往往做了還看不到成績和結果,甚至得不到當事人的理解,因此,一些調解員在心裡慢慢滋生了厭煩情緒,遇到矛盾就推,推不掉敷衍了事,因此,要想使調解工作充分發揮其作用,就要在矛盾糾紛調解中掌握正確的方法、藝術、技巧:

一、 迅速反應法

為了避免民間糾紛矛盾化解不及時有可能導致激化的情況發生,調解速度應加速:一是在每個社區調委會選聘50—100名人民調解員,每個信息員負責10—20戶居民。遇到糾紛發生,信息員及時通知社區調解主任,社區調解主任對於緊急糾紛必須迅速到達現場,對於自己不能處理的緊急糾紛及時聯系司法所。司法所人員和社區調解主任的聯絡方式向轄區公布並保證24小時暢通。二是藉助公安機關24小時辦公的優勢,對於110接警的案件,如屬於人民調解范圍,在公安機關有效控制下,聯合調解員第一時間予以受理。我相信,迅速反應法實施後,一定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便民利民法

要把人民調解工作看作是為當事人提供的一項法律服務,在工作中充分體現便民、利民的宗旨。在時間上,司法所人員充分考慮到上班職工的特點,對於請假有困難的當事人,一律安排在周末或業余時間進行調解;在地點上,有些當事人因年老或腿腳不便,應該到其家中進行調解;在程序上;遇到當事人達成協議時,調解人員及時出具調解協議書並建議當事人立即履行,從而避免簽訂協議後反悔和不履行情況的發生。從實施到程序更多的體現了調解自願和協商一致的原則,相信一定會使更多當事人因為人民調解便民利民的性質而選擇人民調解放棄訴訟,並最終達成調解協議,圓滿解決糾紛。

三、 回訪建議法

民間糾紛存在很大的反復性,有時剛調解好的糾紛一會兒就反悔了,有時當事人就是不履行調解協議,還有的當事人之間很容易再次引發糾紛。對此,要求調解人員在成功調解糾紛後要經常性的進行回訪;對於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提出建議,請有關部門整改並反饋整改意見,最終達到調解一例、教育一片的積極作用。

四、調解工作除了方法還要講求藝術和技巧,歸納起來主要有:聽、授、集、告、正。

一、 聽

即傾聽,做一個細心、耐心的傾聽者。當事人是傾訴者,讓當事人說夠、說足、說透。對兩種類型的更要善於傾聽,一種是哭訴的當事人,這類當事人心裡有很多委屈,需要向我們傾訴,一吐為快;另一類是情緒暴躁型,要輕聲細語將其安撫下來,平靜下來,倒上一杯茶,然後開始聽其訴說,在傾聽時要注意當事人說話的聲調、動作、最後的語言,還要注意自己的傾聽姿勢和當事人間歇性提問等等。

二、 授

即傳授,做一個合格的傳授者。當事人有很多的疑點,許多困惑,許多困難需要我們解答、解決,我們在接待他們的時候,應根據他們提出的具體問題予以解釋,做一個合格的法、理、情傳授者。

三、 集

即收集,做一個善於收集材料、證據的有心人。收集證據是調解糾紛的關鍵環節,證據是有效調解糾紛的依據,沒有充分的證據,在調解時,難以控制調解局面,難以讓當事人雙方口服心服。在調解工作中,需要注意收集以下材料或證據:一是當事人雙方的談話筆錄,在與當事人接觸交談時,就必須留下筆錄;二是現場勘察,製作示意圖,並由在場人、當事人雙方、鄉村幹部簽字認定;三是與糾紛當事人的談話、調查筆錄。要做一個善於收集證據材料的有心人,即不能放過一點與糾紛相關的物件,不能忽略一點與糾紛相關的痕跡,不能遺漏一個對糾紛知情的人。

四、告

即告知,做一個明白人。所謂「告知」是我們作為調解員,大致了解情況後,從控制糾紛擴大的角度,從調節程序的角度,從法律的角度,讓當事人知曉應當知曉的問題。在調解工作實踐中,由於糾紛除具有隱蔽性、突發性之外,還具有反復性、持續性的特點,如不及時對當事人告知法律、法規的規定,極易造成糾紛的激化,一夜之間小糾紛可能就會釀成大糾紛。糾紛當事人對人民調解的性質、原則、效力、程序不了解,調解活動中當事人對所享有的權利和所承擔的義務不清楚,這些都需要我們一一告知他們。只有告知才能使調解工作有章、有序、有效地進行。

五、 正

即公正,做一個公正無私的鐵面人。要想做到「正」,首先要有公心,調解員內心要公,行為要端正。

這就是筆者對基層矛盾糾紛調解的一些粗淺的想法,肯定還有不足和需要改進之處,還請在座各位領導和同仁多提寶貴意見。

㈤ 如何處理矛盾糾紛

建議協商解決,如抄協商不成只有訴訟解決,具體委託律師代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條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㈥ 一般矛盾糾紛和重大疑難矛盾糾紛具體指哪些區別在哪

一般和重大一般是根據糾紛的數額來判定的,具體的還要看你是民事糾紛還是刑事糾紛,最好找專業律師咨詢一下

㈦ 如何處理矛盾糾紛

處理矛盾糾紛步驟如下:

1、冷卻降溫法,即是當矛盾糾紛激化時,我們不要盲目地前版去處理最好等雙方都冷權靜下來把氣消了再去處理,說白一點就是拖一拖處理時間。

2、情理交融法,即是用情來說服矛盾雙方換位思考彼此的原因。然後循循善誘矛盾雙方,因勢利導進行化解。

3、扶正祛邪法,用正氣壓制邪氣,即是對蠻不講理的矛盾人給予一定壓制,告知其一意孤行的後果。從而保證正氣之風倡導和盛行,做到以理服人。

4、案列引導法,通過自身所處理的相似案列加以引導矛盾雙方向和解的方向轉化,不要鬧的不可開交,最後走上不必要的道路給自己和家人帶去不必要的麻煩。

㈧ 如何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

認識上再提高,打好一場解放思想的「攻堅戰」。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是公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一項「永不竣工」的民心工程,誰認識超前、謀劃早、動作快、做好了群眾工作,誰就掌握了新時期、新形勢下公安工作的主動權。公安機關多做一份群眾工作,社會就少一份維穩壓力;多贏得一份群眾支持,就多一份維穩力量。公安民警應把群眾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打一場思想認識層面的「攻堅戰」,真正將「人本警務」理念內化於心、外化與行,把服務群眾作為永恆價值追求,讓執法為民、服務為民的要求轉化為自覺行動,把各項警務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讓群眾滿意上,從「小事」、「小案」、「小節」、「小糾紛」、「小隱患」抓起,細中見精,以少積多,以小至大,不斷凝聚民心民力,積累平安和諧。

㈨ 淺談矛盾糾紛如何化解

化解矛盾,重要的是調解,要和矛盾雙方溝通交流,了解需求,對症下葯,就可以化解矛盾。

閱讀全文

與矛盾糾紛安全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