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工傷保險侵權公報案例

工傷保險侵權公報案例

發布時間:2021-08-17 16:39:06

1. 工傷保險與民事侵權並存如何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也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2. 最高院公報案例:雙重勞動關系下工傷保險賠償責任由誰

在哪個單位受傷,由哪個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關於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勞社部函〔2004〕256號
一、職工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用人單位同時就業的,各用人單位應當分別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發生工傷,由職工受到傷害時其工作的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法釋〔2014〕9號
第三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單位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職工與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工傷事故發生時,職工為之工作的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3. 關於工傷保險賠償和侵權損害賠償競合案件計算具體賠償項目

可以並行賠償但不重復賠償,各自項目各自承擔,一方面賠償完應賠項目後,另一方面就其應賠項目而剔除前項已賠償項目,再就未賠償部分承擔補充賠償。

4. 拿完交通事故賠償金還能拿工傷保險金嗎

目前有的法院支持拿雙份(工傷保險金和交通事故賠償金),而有的法院不支持,不過你可以要求支付工傷保險金,在最高法院的一個公報案例中,支持了雙份賠償。具體內容如下:

【文書標題】楊文偉訴寶二十冶公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
【審理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案件字型大小】
【審理日期】2006.06.30 【調解日期】
【案件分類】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

【裁判摘要】
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構成工傷的,該勞動者既是工傷事故中的受傷職工,又是侵權行為的受害人,有權同時獲得工傷保險賠償和人身侵權賠償;用人單位和侵權人均應當依法承擔各自所負賠償責任,即使該勞動者已從其中一方先行獲得賠償,亦不能免除或者減輕另一方的賠償責任。

5. 最高法公報案例:工傷保險與商業保險可否同時主張賠償

可以,只要你參加了工傷商業保險,只要你因工傷經司法鑒定達到傷殘等級,否則沒有賠償,只有全額報銷醫療費,治療、恢復階段的工資待遇。

6. 工傷保險與民事侵權並存應如何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也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
工傷保險條例
》的規定處理。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7. 工傷保險案例

合理。上下班途中改變路線發生事故,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勞動仲裁和法院是支持工傷賠償的。
如果企業想要減少自身的費用應該:
一:工傷的重復賠償問題:如侵權的第三人已全額給付勞動者(或直系親屬)醫療費、交通費、殘疾用具費等須憑相關票據給予一次賠償的費用,用人單位則不必再重復給付。
二:工傷待遇協議賠償問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就工傷保險待遇達成的協議中,雙方約定的給付標准低於法定標准,且已實際履行,如勞動者在仲裁時效內要求用人單位按法定標准補足差額部分,勞動仲裁委或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三:工傷認定錯誤的處理問題:一審法院在審理工傷保險待遇糾紛中,經審查核實發現勞動行政部門作出的工傷認定結論確有錯誤,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當事人未變更訴訟請求的,一審法院應當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

閱讀全文

與工傷保險侵權公報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