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快遞糾紛如何維權
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二、避免快遞糾紛的方法
快遞屬於高風險行業,快遞公司一般都採用格式運單,並在運單背面印製格式條款,對丟損貨物的賠償責任作出限制。一般情況下,較為規范的快遞公司都會在運單正面明顯提示閱讀背面條款,並註明簽字即視為對格式條款的同意,因此,除非該格式條款確實存在顯失公平的情形,否則寄件人簽字後該條款就對雙方發生效力。
因此,在採用快遞方式運輸物品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選擇規范的快遞公司。盡可能選擇信譽好、服務好、經營規范、證照齊全的快遞公司。寄遞之前最好查看快遞公司的營業執照,同時約定好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的解決辦法,以免事後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二是要詳細填寫快遞單,表明物品價值。與快遞公司簽訂規范的《快遞遞送合同》或《運輸合同》、《委託合同》,盡量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及違約責任。
三是要仔細查看托運單的填寫是否全面、清晰,是否包括貨物名稱、數量、價值、到貨日期、運輸方式、取貨方式、收貨人以及聯系方式等。注意閱讀運單背面條款,並清楚填寫運單,尤其是托運物品的名稱、數量。這在發生糾紛、申請賠償時是相當重要的憑據。有的消費者就因為在運單上簡單填寫「物品」,而無法證明寄遞的內容物到底是什麼,而失去了獲得合理賠償的機會。
四是要快遞前進行保價。如果快遞的是重要物品或易損壞物品,一定要選擇保價並填寫「等額保價合同」以明確違約責任。一般情況下,消費者所支付的保價費為消費者申報保價金額的1%至3%,所以建議消費者切勿因小失大。支付了較低額度的保價費用相當於多了份「保險」。
五是要先驗後簽,保障自身權益。消費者在寄遞貴重物品時,要及時與收件人溝通,提醒對方在收貨時切記要先驗貨後簽字,一旦發現貨物有問題,在收集好索賠證據的前提下,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當面開包檢查、核對好貨品後再簽收。如發現物品丟損,盡量與投遞員書面確認丟失情況,保存證據。
㈡ 遭遇快遞糾紛,怎麼辦
【導語】近年來,網購已經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了,網購熱潮的出現,對快遞行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根據調查發現,快遞服務糾紛日益增多,快遞延誤、快遞件損壞、物品丟失等問題成為糾紛的焦點。專家指出,在面對這類問題時,消費者應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利。
一、遇到延誤應及時提出賠償。消費者在接受快遞服務時,遇到快遞延誤,可通過快遞服務組織提供的電話或互聯網等渠道進行查詢或投訴,若收件人和寄件人地址詳實清楚,其快遞超出承諾的服務時限,即可要求賠償。國家郵政局2008年出台的《快遞服務》郵政行業標准中明確規定:延誤的賠償應為免除本次服務費用(不含保價等附加費用), 由於延誤導致內件直接價值喪失,應按照快件丟失或損毀進行賠償。
二、貴重物品一定要投保貨運險。由於很多用戶為了節省費用,不會為物品保價,也不為貨物投保貨運保險。一旦出現問題,很難避免賠不抵值。所以建議消費者在快遞貴重物品時,一定要投保貨運險。其次,不同的快遞公司有不同的保價費用,而且都比貨運保險費用高出很多,恆康保險代理快遞保險專家建議消費者投保貨運保險。
三、填單要詳實,簽收要謹慎。填寫快遞單時,務必要具體寫明物品名稱、規格、數量、價值等重要內容,以免出現貨損求償時,缺乏相應依據。一般應當先驗貨再簽字,但由於目前各大快遞公司基本上是採取先簽收再驗貨的制度,消費者在簽收時不妨先從外觀上初步檢查物品的包裝有無破損、有無刀片割過的痕跡、快遞單有無重新貼過、包裝的膠袋有無重新粘貼等。一旦發現問題則應謹慎簽收。簽收後要讓送件員作短暫的停留,當其面打開包裝,如發現物品有破碎或短缺現象,則應讓其當場開具物品損壞或丟失證明,以備索賠時用。
四、和賣家約定風險負擔。如果買賣雙方約定由買家承擔運輸風險,則賣家一旦將郵件交郵,就完成了交付行為,郵件滅失的風險就轉移給了買方。如果約定由賣家承擔風險,則買家成功收貨後才承擔滅失、損害的風險。保運通提示:
以上是專家給消費者提供的建議,從上述可以看出,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及時要求賠償。
㈢ 快遞糾紛由什麼部門處理
消協,法院。
注意保存好貨物價值的證據,這個很重要,法院酌情判的話就很難把握了
㈣ 快遞糾紛。。
這個問題很好處理。
可以向這家快遞的總部投訴。就會處理好,
如果再不行的話,可以向上面的郵政總局投訴,
㈤ 快遞寄來寄去的糾紛
這個可不是你該糾結的問題。首先,你在淘寶上買東西,在沒有收到貨之前是不會把錢打到賣家賬戶的。那麼,只要你沒收到貨,沒有簽字,他不送的話,你完全有理由在淘寶上要求退款。。因為這么不是你的問題。或者你想息事寧人,那麼就看看多給你塊錢,讓他送來。。這個就看你怎麼想了
㈥ 關於快遞糾紛
很遺憾的告訴買方,他將承擔全部責任。除非他有證據證明是快遞公司的過錯專而導致其損屬壞(但問題是到哪裡去找證據),因此這個是很不現實的,特別已經簽收了(你簽收後拿回家拆開再跟快遞公司理論,你覺得人家會管你嗎?)。
簽收就是意味著交付行為的完成,而從法律上來說就是快遞公司跟你簽訂的運輸合同在接收方簽收後得到履行。因此貨物的損壞風險以及責任也將由接收方來承擔。
在現實生活中,快遞公司都奉行「先簽收後驗貨」的霸王條款,其實,國家郵政法中有規定的,要由接收方檢驗貨物有沒有毀損、短小以及丟失的情況,才簽收的,而不是先簽後收。
所以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既無奈更是氣憤,一方面拿快遞公司沒著,另一方面對於接收方不好交代。只能等待國家立法的完善還有相關機構的監督,而你這個情況只能安慰一下買方吧,實在沒辦法,有理也說不清。
或許現在最好的辦法,莫過於二樓那位兄弟所說,當著他的面拆開,那樣起碼有證據證明是快遞公司的錯。
㈦ 關於和快遞公司的糾紛怎麼解決 法律 賠償
你和快遞公司是一個服務合同,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當你添了郵寄單版,把權費用(包括對方付費類)交給快遞公司時就標志著該合同已開始生效,快遞公司應履行合同義務,將郵品按時、完整的送交到指定地點的指定人手中簽收完成合同,現在他沒有完全履行合同義務,應以違約論處,你可以要求其賠償相應的完整的質地相同的郵品或同等的現金價值及法律規定范圍內的郵資賠償。對於此類事件快遞一般都是耍賴,不要和他們糾纏,以未履行合同義務直接起訴,讓他們來找你協調。
㈧ 快遞糾紛
東西肯定是要不回來了,罰也只是罰的快遞公司,你只能自認倒霉了。
㈨ 因為快遞產生的糾紛
交付的貨物應當當面清點,既然交貨的時候沒有異議,那麼貨運公司不必承擔責任。
㈩ 快遞糾紛問題 怎麼解決
解決方法
1、快件丟失
首先,找接收郵件的快遞部門進行投訴,或者聯系快版遞公司統一的業務受理權平台,詢問事情解決方法。
其次,可以登錄國家郵政局申訴網站或撥打郵政業消費者申訴電話「12305」進行投訴。
2、包裹損壞或短
缺一旦發現了包裹有損壞或者短缺的,應要求郵遞員當場開具物品損壞或丟失證明,認定責任,為以後維權保留證據;
如發生郵遞業務消費糾紛,首先應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向郵政管理部門或撥打「12315」進行投訴。
3、快遞延遲除
因極端天氣、意外事故造成的配送延遲等情況(忘了還有雙十一)以外,可採用電話申訴或登錄國家郵政局和省市郵政管理局網站申訴。
4、損失嚴重
如果物品損失數額較大的,物品損失數額較大的,當事人應報案,並向公安機關提供相應證據。同時也應及時和快遞公司協商賠償事宜。
協商不成,可到法院起訴並要求賠償。
《郵政法》規定,郵政企業對 保價的給據郵件丟失或全部損毀的,按照保價額進行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