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庭前調解完之後後悔還可以從新起訴判么
調解是指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就爭議的實體權利、義務,在人民法院、人民調解委員會及有關組織主持下,自願進行協商,通過教育疏導,促成各方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辦法。調解協議的效力根據調解組織的不同而不同。
(1)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協議。
根據人民調解法的規定,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當事人之間就調解協議的履行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發生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人民法院的調解協議。
根據法律規定,人民法院的民事調解書在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產生法律效力,如果調解後當事人反悔則可拒收調解書,由人民法院及時作出判決。如果在簽收調解書後有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則可在調解書生效後的2年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
❷ 調解之後反悔,是否可以重新起訴
調解之後反悔,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調解協議,或者請求確認調解協議無效。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調解協議,或者請求確認調解協議無效的,需要對自己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提供證據予以證明。
但是,當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或者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無效的調解協議或者被撤銷的調解協議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調解協議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請求法院確認調解協議無效的,應符合以下情形:①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②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③損害社會公共利益;④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此外,人民調解委員會強迫調解的,調解協議無效。
請求法院變更或者撤銷調解協議,應符合以下情形:①因重大誤解訂立的;②在訂立調解協議時顯失公平的。此外,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調解協議,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撤銷。
❸ 民事訴訟在調解之後還能不能反悔,在時間上有沒有規定
民事訴訟在調解之後調解書送達前可以反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九條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第二百零一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第二百條 再審理由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第二百零五條 申請再審期限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3)民事糾紛調解後反悔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四條 審查申請和再審法庭
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因當事人申請裁定再審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審理,但當事人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的規定選擇向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再審的案件,由本院再審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審,也可以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第二百零五條 申請再審期限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第二百零六條 原裁判和調解書執行中止
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執行,但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勞動報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執行。
第二百零七條 再審適用程序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
❹ 拿到法院給出的民事調解書還可以反悔嗎
收到後是不能反悔。如果不滿意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但民事調解書寄送的過程中是可以反悔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十五條規定:「調解達成協議並經審判人員審核後,雙方當事人同意該調解協議經雙方簽名或者捺印生效的,該調解協議自雙方簽名或者捺印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九十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當事人各方同意在調解協議上簽名或者蓋章後生效,經人民法院審查確認後,應當記入筆錄或者將協議附卷,並由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當事人請求製作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送交當事人。當事人拒收調解書的,不影響調解協議的效力。一方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可以持調解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❺ 民事案件中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後,一方反悔,承辦法官怎麼處理該案件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規定,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九十條又規定,……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九十一條規定,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
第十五條調解達成協議並經審判人員審核後,雙方當事人同意該調解協議經雙方簽名或者捺印生效的,該調解協議自雙方簽名或者捺印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要求摘錄或者復制該調解協議的,應予准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三條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九十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當事人各方同意在調解協議上簽名或者蓋章後生效,經人民法院審查確認後,應當記入筆錄或者將協議附卷,並由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請求製作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送交當事人。當事人拒收調解書的,不影響調解協議的效力。一方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可以持調解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從以上法規規定看,調解協議書是在意思自治情況下達成的意合行為,不得上訴,一方反悔除非具有申訴的理由出現可以申請再審外,不影響協議的履行。
❻ 經人民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反悔還能起訴嗎
反悔可起訴。
《人民調解法》第三十二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鷦協議後,當事人之間就調解協議的履行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發生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可見,人民調解協議的拘束力是比較差的,當事人是可以反悔的,對調解協議的內容有異議的,可以起訴。
(6)民事糾紛調解後反悔擴展閱讀:
達成調解又反悔 起訴索賠1.2萬被駁
杜某開車別了胡某的轎車,被對方持鐵棍砸了車玻璃。後二人在派出所達成調解協議,胡某給付500元賠償金了結此事。但杜某拿到錢後又反悔,向胡某索賠1.2萬元。北京晨報記者昨天獲悉,鑒於該協議並未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通州法院一審駁回了杜某的起訴。
去年9月,杜某駕車行駛到通州區臨河裡地鐵站附近時,因為並線別到了胡某車輛,胡某下車後手持鐵棍砸碎了杜某的前風擋玻璃和左前門玻璃,砸傷杜某的肩膀。在等待出警的過程中,雙方再發生肢體沖突。經派出所調解,胡某賠償杜某500元用於修車看病,雙方在派出所簽署了《治安調解協議書》。
事後,杜某認為胡某所賠500元與實際損失相差甚遠,於是訴至通州法院,要求胡某賠償車輛維修費11287元、因車輛維修無法使用所造成的交通費800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因杜某、胡某雙方就賠償問題已經達成了調解協議,該協議並未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雙方均應按照該協議履行。胡某已按調解協議履行了賠償義務,且按照調解協議中「此事一次性解決,今後出現任何問題後果自負」的約定,杜某放棄對直接侵權人即胡某主張其他權利,故對於原告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杜某後提出上訴,二審維持了原判。
❼ 民事糾紛經民警調解後雙方簽字 對方可以反悔么 有效
公安機關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其理由為:公安機關主持調解時,雙方自願達成的協議,應當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又不違反法律規定,也沒有損害他人的利益,該調解協議經雙方當事人簽字認可後,對雙方都具有約束力。 2002年,國家司法部制定的《人民調解若干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釋的形式賦予人民調解的法律效力——即具有合同的效力。這是人民調解所取得的法律地位及法律效力。行政調解同人民調解一樣,均屬於訴訟外調解,所達成的協議雖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執行的效力,但對當事人均應具有約束力。因為,行政調解和人民調解一樣,均是在自願的基礎上所進行的調解活動,按照現有法律規定,當事人對所達成的協議,都應當自覺履行。因此,可以說行政調解所達成的協議,仍應與人民調解所達成的協議一樣,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