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特殊債權在遺產繼承案件中法院如何處理
您好,
特殊債權在司法實踐中的應對第一個問題是,在以債權為標的的遺產繼承訴訟中,能否一並判決債務人向債權繼承人清償債務?在傳統上,實務界長期秉持一案一訴的觀念,即一個訴訟程序中只能有一個法律關系、一個訴訟標的。從這個立淪前提出發,則繼承糾紛中不宜判決債務人履行債務。因為繼承糾紛和債務糾紛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繼承糾紛是各繼承人之間的內部爭議,而債務糾紛則是全體繼承人作為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外部爭議。繼承糾紛是以分割共有物(遺產)為目的的形成之訴,而債務糾紛是以實現債權為目的的給付之訴。如果各繼承人內部對遺產債權的分割沒有爭議,那麼所有的繼承人可以作為共同原告一同起訴債務人,此時是單純的債務糾紛,沒有繼承糾紛,法院自然可以直接判決債務人向所有的繼承人清償債務。但本案是既有繼承人之間的內部爭議,也有繼承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外部爭議。本案原告張桂芝是繼承人之一,她以其他四個繼承人為被告提起訴訟,請求分割遺產,同時由於遺產是債權,所以又進一步請求法院幫助其實現債權。前一個請求是指向被告的,而後一個請求則是指向第三人的。這實際是把繼承和債務兩個法律關系中的請求放在一個訴訟中來主張。如果堅持一案一訴的話,繼承糾紛只解決遺產在各繼承人之間如何分割的問題,當遺產是債權的時候,繼承訴訟只需把債權予以分割即完成了裁判任務,至於該債權能否實現、如何實現,則應該是另行提起給付之訴來解決的問題。按照這種一案一訴的邏輯,在繼承糾紛中之所以要把債務人列為第三人,也只是為了查證確定繼承人爭議的遺產債權是否存在(該債權是否存在與債務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所以債務人應以第三人身份參加訴訟),而並不是為了讓第三人在繼承糾紛中直接承擔債務清償責任。這種一案一訴的審判思維有時會增加訴訟成本,給當事人形成訴累。從糾紛一次性解決、案結事了的角度考慮,如果爭議的遺產債權已屆清償期,則在繼承訴訟中一並解決債務糾紛也未嘗不可。這在理論上也可以用訴的合並來解釋,屬於第三人參加的訴的合並,即既是訴的主體的合並,同時又是訴訟標的的合並。
第二個問題是,如果可以判決債務人向各債權繼承人清償債務,則對於此類住房補貼債權應如何處理?此案屬於新類型案件,沒有可供參考的案例。筆者認為,住房補貼屬於歷史遺留問題,牽涉面廣,涉及人多,具有很強的政策性,在處理上不能等同於一般的債權債務關系;筆者認為,此類糾紛在現階段不適宜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即使是應享受住房補貼的本人向法院起訴要求單位支付住房補貼,法院也不宜作為民事案件受理。
❷ 關於遺產的糾紛
所補平方是你外公和他現在妻子的共同財產,該部分的一半在你外公去世後由你外公的法定繼承人(包括他現在妻子)或遺囑繼承人繼承;原來部分中屬你外公所有的部分,他現在妻子也有權繼承
❸ 遺產中的債權債務問題
與被繼承人的人身密切相關的債權債務是指專屬於被繼承人自身的債權債務,他人無法代替的,例如是基於婚姻關系、撫養關系、贍養關系產生的給付請求權和勞動報酬,退休金,養老金等,還有就是人身保險和人身傷害賠償方面的債權債務。除了這些,其他的都可以繼承。
❹ 被繼承人債權如何主張
首先需確認債務關系是否屬實,證據是否充分。如確實存在債務關系,有無償還約定期限。如以上均無瑕疵,繼承人在債務人遺產范圍內承擔償還責任。
假如向借款人的繼承人要求的話,應當在其繼承遺產的范圍內索要,假如債務人沒有留下遺產也沒有留下債權的話,你的債務就無法追索了。
司法實踐中類似上述涉及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的案件比較普遍。但是小編注意到,實踐中以判決形式結案的,很多都援引繼承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採取由「被告在所繼承的遺產范圍內,支付或賠償原告」的裁判模式。此種判決乍看似乎遵法循理,但其最大的問題在於生效判決的不確定性並影響其執行力。而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恰在於我們對債權人舉證責任范圍的認識模糊,造成繼承人所繼承的遺產范圍這一關鍵的待證事實不明。
債權人的舉證除了針對其與被繼承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這一基礎事實外,繼承人所繼承的遺產范圍同樣屬於其舉證責任范圍,法官在必要時可以行使釋明權引導債權人進行舉證,並在此基礎上明確繼承人應擔的債務數額。如果債權人無法完成舉證的,則應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主要理由如下:
其一,將繼承人所繼承的遺產范圍納入債權人的舉證范圍,是「誰主張誰舉證」民事訴訟原則的要求。在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訴訟中,債權人的訴求主張通常包括兩方面:一是債權人與被繼承人之間存在債權債務關系,二是繼承人繼承了被繼承人的遺產。根據繼承法的有關規定,一般情況下,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生前債務的責任承擔,只限於所繼承的遺產范圍內。依民事證據法理,除法定的舉證責任倒置情形外,債權人就其上述積極主張負有舉證義務。因此,本案中的原告應對五被告是否繼承以及所繼承的遺產范圍進行舉證,並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其二,查明繼承人所繼承的遺產范圍,是保證生效法律文書確定性和執行力的需要。基於確定繼承人對被繼承人債務的承擔及責任范圍的客觀需要,繼承人所繼承的遺產范圍不僅屬於債權人的舉證范圍,也是法院審理和裁判必須查明的內容。「法律適用的邏輯結果,就是把抽象的法律規定轉化成當事人之間的具體權利與義務」。而前述由「被告在所繼承的遺產范圍內,支付或賠償原告」的裁判模式,顯然還只是停留在繼承法抽象的規定層面。
❺ 遺產繼承里涉及到的債務糾紛問題
1、你的房子是你爸爸在04年贈與你的、且實際辦理了過戶,而你爸爸的債務是08年才發生的:你爸爸將房產贈與你的行為不存在惡意轉移,這房子是你的合法財產,債權人無權要求你用此房為你父親還債。
2、如果你爸將房產過戶給你是在債務發生的08年之後、且是債務到期應當償還時:無償轉讓財產可能涉嫌惡意轉移,債權人有可能在知道你爸無償贈與你房產後一年內行使債權人撤銷權到法院起訴請求撤銷對你的贈與、用這房子來還債。
3、「現在那個借錢給我爸的人要求我償還這筆借款。我爸爸只留下了不足一萬元的現金資產由我繼承」:
(1)如果你沒有繼承你爸的遺產:債權人無權要求你償還。
(2)如果你繼承了你爸的遺產:你僅有在所繼承的遺產范圍內(一萬元)為你爸償還債務的義務。
(3)超過所繼承遺產部分的債務:你沒有法定義務為你爸償還,你爸沒有其他財產可用於償還債務的,剩餘債務只能是這樣了結了。但如果你想為老人爭得一分好名聲、自願為老人償還,是可以的。
4、「對方是否可認為我2004年繼承來的房子也當作是《繼承法》里所講的遺產」:對方會不會認為是遺產,只有對方自己知道,你不用猜,即使對方主張你名下的房子是你父親的遺產,你拿出2004年時辦理的房產證就可以讓他的主張不成立了。
至於法律依據:
(1)你所列出的《繼承法》第三十三條 :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2)《合同法》第七十四條 :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3)《物權法》第九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❻ 遺產繼承案中部分財產有債權爭議怎麼辦
如果繼承糾紛案件法院已經立案受理,之後才發現被繼承人有債權債務糾紛的,那麼債權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審理後,一般會合並審理。
❼ 遺產繼承債務糾紛可以強執嗎
通過法院判決確定的遺產繼承債務糾紛生效後產生強制執行效力,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由於需要確定遺產范圍,繼承人在繼承遺產范圍內承擔責任,執行措施不一樣。
❽ 遺產繼承並且有債務糾紛
1、你的房子是你爸爸在04年贈與你的、且實際辦理了過戶,而你爸爸的債務是08年才發生的:你爸爸將房產贈與你的行為不存在惡意轉移,這房子是你的合法財產,債權人無權要求你用此房為你父親還債。
2、如果你爸將房產過戶給你是在債務發生的08年之後、且是債務到期應當償還時:無償轉讓財產可能涉嫌惡意轉移,債權人有可能在知道你爸無償贈與你房產後一年內行使債權人撤銷權到法院起訴請求撤銷對你的贈與、用這房子來還債。
3、「現在那個借錢給我爸的人要求我償還這筆借款。我爸爸只留下了不足一萬元的現金資產由我繼承」:
(1)如果你沒有繼承你爸的遺產:債權人無權要求你償還。
(2)如果你繼承了你爸的遺產:你僅有在所繼承的遺產范圍內(一萬元)為你爸償還債務的義務。
(3)超過所繼承遺產部分的債務:你沒有法定義務為你爸償還,你爸沒有其他財產可用於償還債務的,剩餘債務只能是這樣了結了。但如果你想為老人爭得一分好名聲、自願為老人償還,是可以的。
4、「對方是否可認為我2004年繼承來的房子也當作是《繼承法》里所講的遺產」:對方會不會認為是遺產,只有對方自己知道,你不用猜,即使對方主張你名下的房子是你父親的遺產,你拿出2004年時辦理的房產證就可以讓他的主張不成立了。
至於法律依據:
(1)你所列出的《繼承法》第三十三條 :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2)《合同法》第七十四條 :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3)《物權法》第九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