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房產證上的自用面積
房產證上登記的面積是建築面積。
建築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套內使用面積。
(1)建築面積:
指建築物長度、寬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它由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
(2)使用面積:
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的總和。
(3)輔助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為輔助生產或生活活動所佔的凈面積的總和,例如居住建築中的樓梯、走道、廁所、廚房等。
(4)結構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的牆、柱等結構所佔面積的總和。
歡迎咨詢菁英地產,謝謝
『貳』 房產證裡面的建築面積加自用面積=我房子的面積嗎
房產證上的面積就是套內(自用)面積+公攤面積組成的,在交易過程中,以房產證上實際面積為准。一般套內面積是房產證面積的70%-75%左右,老的小區套內面積能達到80%以上。請採納。
『叄』 在計算土地增值稅時,自用面積和出租面積該如何計算土地增值稅呢
你好,土地增值稅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增值額×適用稅率-扣除項目金額×速算扣除系數。
『肆』 房產證商鋪中的自用面積是怎麼回事
房產證商鋪的自用面積是指商鋪的實際使用面積(不包括公攤部分)
『伍』 房產證的套內面積跟自用面積什麼意思
就是你的建築面積 和使用面積 樓梯裡面都有你自己的公攤面積
『陸』 房產證上建築面積和自用面積的含義
建築面積是指可以用來建建築的的面積,自用面積是指可以自己支配用途,但是不允許用來建房子,例如房產證上建築面積是100平方米,自用面積是20平方米,那麼那一百平方可以用作建房子,那二十平方只能用來作花園或者車庫之類的,
『柒』 就沒個法律法規明確房產證上的自用面積這一概念么求解釋!!!
1、房產證上的建築面積包含了公攤面積的。自己使用的面積就是套內面積,簡單的說就是自己實際真正所佔用的面積
『捌』 房產證上的土地自用面積是怎樣做出來的
土地自用面積就是該房屋的總佔地面積…
『玖』 這個土地自用面積是啥意思
這樣的情況是城市商品房建設中常見的。
一般情況下,因為樓房的建設佔地面積與建築面積之間有幾倍的差距,也就是容積率。現在城市建設小區時,容積率最低也在2以上,最高的達到了7。通俗地表述,容積率就是小區內建設房屋的面積是小區土地面積的多少倍。再加上小區內留下的通道和綠地面積,加上物業服務用房等建築,容積率越高,小區內的樓房也越高。容積率2以下的小區,相對來說,樓房間距比較大,樓房層數會低一些。這就造成了樓房佔地的面積遠遠小於整個樓棟的建築面積。這種情況下辦理的房產證或者不動產登記證,上面登記的各套住戶的自用面積就小於套內建築面積了。或者說,每一個住戶分攤的土地面積要小於自己家房屋的建築面積。
從樓主的這個證來看,樓主所在小區的容積率還是比較高的。因為套內建築面積62.71平米是自用土地面積13.63平米的4.6倍,小區內的樓房應當是比較密集的了。
『拾』 使用面積和自用面積一樣嗎
房產證上登記的面積是建築面積。
建築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套內使用面積。
(1)建築面積:
指建築物長度、寬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它由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
(2)使用面積:
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的總和。
(3)輔助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為輔助生產或生活活動所佔的凈面積的總和,例如居住建築中的樓梯、走道、廁所、廚房等。
(4)結構面積:指建築物各層平面中的牆、柱等結構所佔面積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