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日游被坑,被導游帶到購物區,應該怎麼投訴最有效
隨著現在經濟越來越好,選擇跟團旅遊的人越來越多。跟團旅遊最怕的就是被騙購物。想必很多人想要了解,跟團旅遊被騙購物怎麼維權?根據我國《旅遊法》相關規定,當旅遊者與旅遊經營者發生糾紛時,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解決:
對發生的重大和急難的跨省市旅遊糾紛案件,遊客可撥打當地旅遊管理部門的投訴電話,請求工作人員予以協調。也可以撥打組團社所在地旅遊管理部門的投訴電話要求協調解決。
在此給一點建議,發生糾紛時要注意理性對待,做到有理、有據、有節。要避免言語過激,不要人身攻擊。要避免行為過激,不能因此擴大損失,否則遊客要自行承擔該部分賠償責任。另外,無論尋求何種解決途徑,均要妥善保存好合同、發票或收據、行程計劃和取得的相關證據,並對出具的相關證據擔負法律責任。
② 旅遊購物被騙打什麼電話可以投訴
你要是跟團的就打12301!國家旅遊投訴熱線!我上次就是打這個的!
③ 雲南旅遊被導游強制購物怎麼投訴
旅遊被強制購物、消費怎麼辦?
參加旅行社組織的旅遊,一定要與旅行社簽訂旅遊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一旦發生糾紛合同就是最重要的依據。消費者必須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對於一些容易引發糾紛的事項,例如給導游和司機的小費、對老年人額外加收到費用,需要額外收費的旅遊項目,特別是吃、住、行的標准要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避免日後因約定不明確而發生糾紛。
如遇到強制購物、擅自改變旅遊項目,消費者應即時據理力爭,如發生爭議不能解決時,首先要保護好自己安全;其次要保留相關證據,旅遊結束後,到旅行社進行反映求得解決。如果消費者與旅行社不能達成和解,消費者可致電旅行社的主管部門反映情況,也可到旅遊質量監督部門投訴或者到消協投訴,也可以撥打12315投訴電話。
新《旅遊法》規定,當旅遊者認為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有四種維權方式可供選擇。
1、消費者在旅遊方面遇到糾紛可通過雙方協商;
2、向消費者協會、旅遊投訴受理機構或者有關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3、根據與旅遊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4、同時,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旅遊者可以根據權益受侵害的程度、實際擁有的事實證據、對時效以及賠償金額的期望值高低,和旅行社對事件的處理結果來選擇維權途徑。
溫馨提示:
消費者在選擇旅行社時要注意查看「三證一險」(旅行社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旅行社責任保險),還要注意該旅行社是否有相應的發票、嚴格的管理及線路行程、報價、保險、導游等一系列規范管理。要選擇可信賴的旅行社,不要為了貪圖便宜找一些質量沒有保證的旅行社。
④ 旅遊購物投訴怎麼解決
旅遊購物投訴,最好要保留憑證,比如你和旅行社簽訂的合同啊什麼的。然後和旅行社交涉,提出書面的投訴。當然了,態度最好要強硬些。現在這世道,都是欺軟怕硬!若旅行社不予理睬,就到旅遊局的投訴中心去,如果有報社的朋友就更好了。任何一家旅行社都是很怕媒體的。
⑤ 旅遊購物被欺詐改如何投訴
當時購買的時候有沒有開發票或者收據?如果有的話,向當地12315投訴舉報.
如果沒有小票的話就比較困難了,人家可以一口咬定不是自己店裡的東西.
有招狠的,帶個針孔攝像機去偷拍下過程然後送去中央台暴光他~!包括那個導游也不是好鳥,一起告了.
⑥ 旅遊時買東西價格被騙了可以投訴嗎
可以。首先區分您是自己去購物還是隨團參加購物,如果是自己去購物則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如果是隨團購物可以向參團旅行社所在地旅遊質監監督部門投訴。
根據《國家旅遊局關於打擊旅遊活動中欺騙、強制購物行為的意見》(旅發〔2015〕217號)的規定:「欺騙、強制旅遊購物」行為的認定,有以下行為之一,可被認定為「欺騙、強制旅遊購物」:一是旅行社未經旅遊者書面同意,安排購物的;二是旅行社、導游領隊對旅遊者進行人身威脅、恐嚇等行為強迫旅遊者購物的;三是旅行社、導游領隊安排的購物場所屬於非法營業或者未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四是旅行社、導游領隊安排的購物場所銷售商品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五是旅行社、導游領隊明知或者應知安排的購物場所的經營者有嚴重損害旅遊者權益記錄的;六是旅行社、導游領隊收取購物場所經營者回扣等不正當利益的;七是購物場所經營者存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規定情形的;八是法律、法規規定的旅行社、導游領隊及購物場所經營者通過安排購物損害旅遊者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⑦ 出門旅遊被騙購物怎樣維權
在杭州旅遊被騙了,導游把我們49人拉到了一個玉石銷售點,強制聽課,然後把我們帶到一個有密碼的房間里,誘騙我們刷信用卡消費了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