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專利被侵權怎麼辦
您好,首先需要明確侵權類型
如果是間接侵權,那麼侵權表現一般以產品邏輯、運營文案的抄襲和剽竊為主。這種時候就需要確定被剽竊的邏輯有哪些,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
如果是直接侵權,那麼不僅需要明確侵權類型,還需要第一時間隔斷侵權鏈條,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雖然在這之後,上級給出的處理方案可能不鼓勵甚至反對我們這么做,但一般情況下,在事件全貌明確之前,只要以維護用戶/公司的利益為出發點,採取任何措施都在情理之中。
舉措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
首先我們需要啟動法務層面上的處理程序,這是最基本同時也最不得已的舉措,可以說是我們處理侵權事件的底牌。具備完善的法務後盾,可以保證我們在其他所有措施都不奏效時迅速啟動法律追責程序。
然後是商務層面的警告,可以是一封公司間的郵件,也可以是一則關於侵權的官方聲明或警告,雖然沒有法律效力,但可以對侵權方形成一定程度的威懾。
最後是雙方產品運營層面的直接交涉,用「談判」一詞也未嘗不可。我們需要在談判當中明確侵權方的責任,並讓對方知悉我們的處理辦法,以及作出必要的警告。在談判當中應該留有底牌,避免對方獲知我們產品的底層架構、盈利模式等商業機密。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⑵ 專利侵權訴訟中原告應如何進行舉證和證明
在專利侵權訴訟中原告應首先根據我國民事侵權法律規范規定的侵權責任的四要件來收集整理證據,同時,結合專利侵權的特殊性,總體上應提供以下證據:
一、權利證據
(一)原告主體資格證明
自然人的為身份證,企事業單位的為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登記證。
(二)專利權證書
證明專利權授權時的權屬狀況。
(三)專利登記薄副本
一定意義上來說,專利登記薄副本是比專利證書更為重要的證據。因為,專利登記薄副本記載了專利授權之後,專利權屬狀況發生的改變。
(四)專利授權公告文本
包括發明或實用新型的為權利要求書、說明書、摘要及摘要附圖;外觀設計的為公告授權的圖片或照片及簡要說明
(五)專利年費收據
證明專利持續有效。如果提供了專利登記薄副本,則可以不提供年費收據。
(六)實用新型專利檢索報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規定》第八條規定,提起侵犯實用新型專利權訴訟的原告,應當在起訴時出具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的檢索報告。
二、侵權證據
(一)書證
通常是公證書。專利權人通過市場調查,發現了侵權行為後,可以向公證機關提出申請,對購買侵權產品的過程及購得的侵權產品進行公證或對侵權現場(如許諾銷售)或對侵權產品的安裝地進行勘查公證,取得公證書,從而證明被告存在侵權行為。
在公證取證的過程中,專利權人最好主動向銷售者索取產品宣傳冊、銷售侵權產品人員的名片、購貨發票或收據,以進一步的明確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同時專利權人可要求公證機關對前述資料的來源和真實性作出說明,一並記載在公證書中。
(二)物證
專利權人從市場上購得的侵權產品。購得的侵權產品應由公證人員封存,並拍照。在提交給法院之前,原告應確保封條完好無損,否則被告將可能在質證時提出異議,對侵權產品不予認可。
三、損失證據
(一)專利實施許可合同
由於專利侵權損失舉證難度較大,舉證成本較高。因此很多專利權人通過與他人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以合同約定的許可使用費作為請求賠償的依據。此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就成為經濟損失的證據。
(二)財務審計報告
根據專利法的相關規定,侵權賠償的數額可以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獲得的利益計算。在原告主張以自己所受到的損失作為賠償數額的依據時,應提供自己單位產品獲利情況的財務審計報告,以及原告因被告侵權造成銷售量減少的總數或者被告製造的侵權產品的數量,兩者相乘之積就是原告的損失數額的依據;在原告主張以被告的獲利作為賠償的依據時,原告通常要申請法院保全被告的財務會計賬冊,經獨立的第三方審計後,以審計結論確定被告的侵權獲利情況,從而明確被告賠償的依據。
⑶ 專利侵權案應如何收集證據
1.權利穩定性證據
一項專利越穩定,說明其創造性越高。
特別是實用新型專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如果能提供屬專利檢索評估報告,甚至被復審委維持專利權有效的決定書,可以由此說服法官相信這是一件獨一無二的專利。
2.同族專利證據
一項專利布局的國家越多,說明其不僅穩定,還說明商業價值高。
權利人之所以在多國進行布局申請,是因為這些國家都可能是專利產品的潛在市場。進一步推理,專利產品之所以能夠出口到多個國家,是因為專利產品受市場歡迎。
3.引用次數證據
學術文獻會通過引用率評估其學術貢獻程度,同理,一篇專利文獻被引用次數越高,說明其技術水平越高。
4.獲獎證據
品牌經常被評獎,專利也有,現在各級政府都喜歡舉辦各種專利獎評比活動,科技局同時也有科技申報類的活動,標准制定委員會也有標准制定工作。另外,如果一項技術被主流媒體報道過,如《我愛發明》欄目,均能說明專利技術有很高的創造性,技術貢獻率高。
5.銷售發票
專利產品或者搭載專利技術的產品銷量好,說明商業價值高,技術貢獻率高。別人用了專利產品對應的專利技術,從中也獲得高回報,判賠也應加大
⑷ 一份專利侵權分析報告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來1)需要對技術方案進行界自定。需要據現有的資料信息對產品的技術方案進行初步概括,並對產品所屬的技術領域及產品類別進行簡單分析、歸類。
(2)對相關專利進行檢索。根據產品的技術領域和類別,並採用現有的資料庫系統根據構建的檢索式進行專利數據檢索,得出檢索結果。
(3)對檢索得出的目標專利進行法律狀態分析。通過調查分析,對目標專利的權利狀態如有效、無效、終止等進行判斷,並給出相關依據,找出尚處於有效狀態的專利進行後續的侵權分析。
(4)採用專利撰寫或分析中的方法對產品技術方案中的技術特徵分析,列出本技術方案所包含的所有技術特徵,進一步分析。
(5)對該產品進行專利侵權分析。找出有效專利要求中的技術特徵,根據全面覆蓋的原則,判斷本產品的技術方案是否落入擬分析的專利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
⑸ 專利評價報告有同行的對比分析圖,專利正面的還算侵權嗎
同行的分析報告沒有官方的效力,但你可以以此作出抗辯。當然,你也可以無效對方的專利,從源頭上反擊對方。
⑹ 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調查報告有哪些
在侵權行為中,對於財產所有權的侵犯主要表現為侵佔、妨害和毀損。這些行為往往是直接作用於客體物的本身,與客體物之間的聯系是直接的、緊密的;侵權行為的具體表現內容,涉及到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各個方面。對於知識產權的侵犯則主要表現為剽竊、篡改和仿製。這種侵權行為作用於作者、創造者的思想內容或思想表現形式,與知識產品的物化載體無關。例如,非法將他人創作的字畫攫為己有,它涉及的是物體本身,即創作的物化載體,該行為應視為侵犯財產所有權的行為;如果行為人雖未佔有這一字畫,但擅自將其翻印出售,則該行為涉及的是無形財產。
然後看下哪些是侵權行為
1: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即是未經權利人許可擅自使用其注冊商標或將該商標的主要部分用作自己的商標,從而造成商標混同,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2:侵犯著作權,是指「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外,擅自使用其著作權的行為」
3:侵犯專利權
4:侵犯商標權,是指 「不法侵害他人注冊商標權」的行為。
5:筆者認為,凡違反法律規定而損害知識產品所有人專有權利的行為
以上均為侵犯知識產權。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侵權行為主要表現為對享有專有權利的知識產品的擅自使用,但對該知識產品的擅自使用並不包容所有的侵權行為(部分內容轉自小象知識產權)
⑺ 誰會用淘寶的實用新型專利投訴,有一個專利侵權分析報告誰會寫高分求高人
首先要確定是否會侵權,即准備投訴的產品,是否具備你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1中的所有內容?如果具備,則可能侵權,否則不侵權
提供專利證書,按淘寶的投訴流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