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物流投訴怎麼投訴
以拼多多為例,物流投訴方法如下:
操作工具:vivo X9
操作系統:Funtouch OS 7.127
軟體:拼多多
1、點擊拼多多進入,如下圖所示:
『貳』 快遞物流怎樣投訴
撥打當地郵政管理局的投訴電話,登錄國家郵政局申訴網站申訴。這兩種方式都可以投訴快遞物流。
『叄』 怎麼投訴物流
以圓通快遞為例,操作如下:
1、打開電腦瀏覽器,在搜索欄裡面輸入要投訴的快遞的名稱。版
『肆』 物流客戶服務的投訴案例
「欖菊重復投訴」事件
2015年3月7日,欖菊工廠發出一車貨物至「平陽縣日用品商行」,貨物重量為19.23噸,體積為61平方米,提貨車牌號為粵T1xxxxx,後由於貨物體積偏大,中途改為車牌號贛Kxxxxxx的平板車於2月11日送至客戶處,3月11日下午客服跟蹤訂單時,客戶表示貨物送到時放置較亂,同時欖菊工作人員發來一封投訴郵件,投訴我司未按要求送貨,表示情節嚴重,嚴重違反了《欖菊銷售有限公司物流商考核管理規定》運輸車輛的管理及要求,並稱一個多月前曾發起過一次類似投訴,我司給出了整改方案,但實施狀況不良好,客戶要求我司跟進平陽客戶異常情況處理,責令對此次事件作出相應整改措施。
One:圈定一個核心問題;
運輸中途換車、貨物擺放雜亂,嚴重違反客戶到貨要求,整改方案做了實施不到位,導致重復投訴。
Three:深查三種原因;
1、鄭經理說:「客戶投訴原因是因為到貨時倉庫門口道路狹窄,客戶讓司機另付搬運費,由搬運工幫忙搬運,而司機認為倒車技術沒問題,直接把車倒至倉庫門口,未交搬運費,導致收貨方不滿,引起投訴。」
分析:客戶投訴問題並非搬運問題,而是中途過車和貨物到貨情況不好,貨物擺放雜亂,付不付搬運費並不是直接導致客戶投訴的原因。
2、鄭經理說:「過車是因為客戶下單貨物體積為61平方米,一台9.6的車裝車非常困難,容易導致被開罰單,所以中途換車。」
分析:客戶的考核管理規定:整車標准發運,嚴禁車輛過車裝貨,凡到達卸貨地車牌號與交運單上車牌號不一致,造成我司客戶拒收的,一切後果由物流供應商承擔,我司有權處1500-2500元違約金;出現三次以上者,我司有權終止與該物流供應商的物流運輸合同,取消其運輸資格。特殊情況下(如交通意外)必須徵得我司同意後方可實施過車裝貨,但須在特殊情況發生時起12小時內填寫《車輛在途異常情況反饋表》,過車時不得將產品倒置、側置、橫置,否則我司有權處500元/車次的違約金。而此次事件中,服務人員並未重視客戶的規定,客戶下單體積並不能成為被投訴的直接原因。
3、鄭經理說:「之前客戶確實也對這種情況進行過投訴,而項目運作人員雖做了整改方案,卻並未引起重視,如果特殊情況需要過車應及時反饋給客戶,得到同意方能過車,過車時也要按照客戶要求將貨物完好、整齊的擺放,此次事件發生主要原因是項目運作人員未按客戶標准操作運輸流程,而司機也缺乏責任心。
Two:給出兩種解決方案供客戶選擇
方案一:今後嚴格按照貴司的合同要求規則送貨;加強對車隊及司機的服務意識培訓,發生異常問題務必第一時間反饋給我司分部,由我司分部協調解決;我司分部人員及客服人員加強與客戶溝通,讓客戶支持我司工作,避免投訴;如遇車隊及司機確實無法完成我司及貴司的配送任務,直接列為黑名單,永不錄用。
方案二: 讓客戶與供應商溝通,杜絕經銷商工作人員亂收費的情況,以免影響司機服務質量;凡是類似的訂單,盡量不要下到61方,控制在55方左右,否則一台9.6米的車裝車非常困難,容易導致司機在路上被開罰單。
處理方式:客戶需求至上,我們應提高對自己的要求盡量滿足客戶。採用第一種方式處理。
物流管理啟示:這是一個考驗團隊責任心的事業,往往損失的產生都是源於某一崗位成員責任心的缺失。
管理學啟示:錯誤是用來被改正的,而不是用來重復的,在合作中偶爾犯一次錯,也許經過溝通可以被諒解,而一個錯誤重復犯,被原諒的代價便會成倍增長。
『伍』 請問投訴了 怎麼查詢投訴快遞公司的處理結果
現在好像是沒法查詢的,有的公司會有個回訪電話,有的就沒有
『陸』 怎麼投訴物流公司
一、 先向快遞企業進行投訴,投訴結果不滿意再撥打【省號+12305】電話向當地郵政管理局或國家郵政局進行投訴或者上網向國家郵政局提交申訴。
二、全國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12328,作為全國統一的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專用特服號碼,這是交通運輸行業統一的社會公益性服務監督電話。12328的主要功能包括交通運輸行業的服務監督、投訴舉報、咨詢服務等,業務領域主要覆蓋道路運輸(客運、貨運)、公路、水路等行業。
『柒』 如何投訴物流
首先你要有證據,物流屬於國家郵政局管。各地都有郵政局,你可以去投訴,或者,你直接請律師起訴物流公司
『捌』 送快遞被人投訴不上門檢討書
嗯,李導你好,我已以後再也不再也不拖拖拉拉,我一天確實太忙了那個快。我打了很多電話給他,他沒聽到,哎,我下次要跟他現在多打幾次電話給他,不要給我們快遞公司丟臉,我下一次一定要小心地對待這件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