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糾紛的仲裁

侵權糾紛的仲裁

發布時間:2020-12-09 18:22:23

A. 著作權侵權行為有哪些,著作權侵權糾紛有哪些救濟途徑

一復、調解
調解,是指制發生糾紛時,在調解組織的主持下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的糾紛解決方式。調解組織可以是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也可以是其他社會團體和群眾組織。著作權侵權糾紛和合同糾紛都可以通過調解解決。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不能予以強制執行。達成協議後,一方反悔,不同意按調解協議執行的,調解協議即失去效力,當事人可通過訴訟來解決糾紛。
二、仲裁
仲裁,是指仲裁機構依照一定的仲裁程序對當事人的糾紛進行裁決的糾紛解決方式。著作權的仲裁由著作權仲裁機構進行,主要適用於對著作權合同糾紛的解決,而且在著作權合同中必須訂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書面仲裁協議,如果沒有仲裁條款或者事後未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不能進行仲裁。著作權仲裁機關所作出的仲裁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三、訴訟
著作權的訴訟,是指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利用訴訟程序解決著作權糾紛的一種方式。

B. 侵權糾紛可否突破仲裁協議的約束

如果侵權糾紛只能通過訴訟解決,則問題的答案就變得非常簡單,當事人提起侵權之訴不受仲裁版協議的約束。但是權,侵權糾紛是否只能通過訴訟解決呢?我國仲裁法在規定仲裁的適用范圍時,把當事人之間發生的合同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都納入了可仲裁的范圍,但明確排除了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以及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可見,違約或侵權,並不是判斷糾紛可否仲裁的標准,我國仲裁法也沒有限制通過仲裁解決侵權糾紛。
1998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院」)在審理江蘇省物資集團輕工紡織總公司訴(香港)裕億集團有限公司、(加拿大)太子發展有限公司侵權損害賠償糾紛上訴案(「江蘇物資案」)時,認為:「根據仲裁法和仲裁規則的上述規定,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有權受理侵權糾紛,因此本案應通過仲裁解決,人民法院無管轄權。原審法院認為輕紡公司提起侵權之訴,不受雙方所訂立的仲裁條款的約束,顯然是與仲裁法和仲裁規則相悖的;……本案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發生糾紛通過仲裁方式解決,在該合同未經有關機關確認無效的情況下,當事人均應受該合同條款的約束。」最高院的該裁定首次從正面肯定侵權糾紛可以仲裁。

C. 商標侵權糾紛可以仲裁嗎

可以,但是雙方應當達成仲裁協議。仲裁機構受理仲裁需要有選擇他們仲裁協議或者條款。

D. 侵權糾紛可否突破仲裁協議的約束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簡單談一下個人觀點。仲裁協議只能是約定商事合同之債的一種爭議解決渠道而已。侵權之債是不允許雙方約定的。請看仲裁法調整范圍。另外,如果侵權案件寫到商事仲裁條款之中,那隻是因為沒有按照協議約定,也就是違約而引發的侵權,但那不叫侵權糾紛,你去立案,立案的案由一定是合同糾分。也就是說凡事在仲裁合同約定或仲裁條款約定的商事仲裁事項均依附於商事合同的主合同本身,違反約定在成合同項下內容侵權的都是合同之債。如合同和仲裁條款之外發生的侵權仲裁委員會自然不會受理。比如說甲乙簽訂貨物買賣合同,約定合同發生糾紛到某某市某仲裁委員會.仲裁。但合同履行期間或過程中甲把乙給打傷,是不是侵權,那麼這個侵權你去申請仲裁人家會不會受理。答案很明晰,合同之債與侵權糾紛兩種法律關系自然要分別處理。當然還是要看具體案情,不了具體案情回答顯得草率,因為畢竟法律存在很多邊緣問題,都是需要具體分析的。不過,就問題本身來講這個問題是不成立的,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即使侵權和仲裁事項不是同一法律關系分別處理,那也僅僅是不同的法律規范調整不同的法律行為,他們不存在互相矛盾和所謂突破的情況。如果對仲裁條款本身有爭議試圖改變,那也是仲裁條款本身的問題,談不到誰突破誰。如有具體問題願意拿出來一同探討商榷。

E. 著作權侵權糾紛的處理方式有幾種

北京五一國際知識來產權解答,著作權侵源權糾紛的處理方式:
1、和解:當事人有自行解決的意向,可以協商處理版權糾紛。
2、調解:當事人可以委託第三者(版權局、機構如版權保護協會、律師事務所,以及自然人等)調解。
3、仲裁:當事人可以根據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或者著作權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當事人沒有書面仲裁協議,也沒有在著作權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著作權糾紛產生的原因有多種,但是不管哪一種,處理起來都十分的麻煩,當事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方式來解決相應的糾紛,必要時還可以委託專業律師來幫助你。

F. 知識產權合同糾紛仲裁是怎樣的

知識產權仲裁具有如下幾個優點:
1、更易於實現公正。這主要是因為涉及知識產權的糾紛通常都有很強的技術性,審理起來遠比一般的案件更為復雜。仲裁可以聘請技術專家參與,消除糾紛中的技術障礙,有利於實現裁決的公正。
2、更有利於知識產權的保護。在知識產權糾紛的仲裁中,除了一般性的保密要求之外,還要求保護其技術秘密如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仲裁程序除了當事人有相反約定之外,其審理程序均不公開,這就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商業秘密和企業商譽受到損害的機率,有利於知識產權的保護。
3、更高效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技術和產品的生命周期愈來愈短,有些專利技術在保護期屆滿之前早已遭淘汰而失去保護的價值和意義。在版權上,一旦非法復製品被投入流通市場,便會廣泛地在消費者中傳播,權利人想要將他們全部收回以消除不利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更典型的例子是當這部分作品被人不法上載至互聯網,損害可能立即發生在世界各國。因此知識產權爭議對處理時效要求很強。與訴訟方式相比,由於仲裁程序更為簡化,案件處理的時間會大大縮短,當事人可以減少時間成本,及時得到救濟。而且,仲裁還可以通過自身的規則來縮短案件處理時間,如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仲裁中心」設立了一種「快速仲裁程序」,該程序對案件聽審的時間進行了嚴格限制,如舉行聽證應在收到請求答辯書和答辯狀後30天內進行,除非有特殊情況,聽審不應超過3天。
4、更有利於維持雙方正常的商貿關系。雙方當事人在仲裁中的對抗性比在訴訟中的要小,對繼續保持合作關系有利。知識產權交易中互相合作就更為重要,因而人們樂於將有關糾紛交付仲裁。
5、從國際角度看,知識產權仲裁裁決更容易被執行。國際商事仲裁機構多為民間組織,獨立於一國的司法體系外,在裁決的涉外承認與執行上比法院更為便利。因為1958年紐約公約《承認和執行涉外仲裁裁決的公約》對此專門作出規定,參加和承認的國家有包括我國在內的150多個國家,因此我國的涉外仲裁裁決可通過該公約的規定在外國得到承認和執行。
6、其他優點。如:比訴訟方式費用低。與協商、調解相比,仲裁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規則,有更強的操作性,仲裁結果具有終局性和強制執行力等。
知識產權糾紛分為合同類糾紛與侵權類糾紛兩大類,對於合同類糾紛,如技術開發合同、技術轉讓合同,專利轉讓合同,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技術服務合同,技術咨詢合同,保密協議等等合同糾紛,當事人可以在訂立合同時約定仲裁條款,理論上不存在障礙,實踐中也有這樣的仲裁案例。
但是,在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方面,仲裁方式是否能夠成為糾紛解決途徑,還面臨著理論障礙需要加以突破。
(一)知識產權侵權糾紛適用仲裁的理論障礙
以仲裁方式解決知識產權侵權糾紛,主要的理論障礙有兩點,第一,依據傳統理論,仲裁方式只適用於合同糾紛,不能適用於侵權糾紛。第二,知識產權往往需要通過行政授權方式取得。因行政權授予的權利產生糾紛,適用仲裁方式解決時會面臨著仲裁如何與行政程序進行對接的問題。
這兩個問題的邏輯層次是,第一個能否做的問題,也就是仲裁方式解決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的可行性。第二個是怎麼做的問題,也就是在具有可行性的前提下,如何創新仲裁製度以適應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案件的特點。
(二)知識產權侵權糾紛與仲裁的契合點
侵權行為是侵害他人財產、人身以及知識產權等絕對權的行為。侵權行為與合同行為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侵權法保護的對象主要是絕對權,而合同法保護的對象是相對權,也就是合同債權。
有人認為侵權糾紛應該排除在仲裁之外,理由有二:一是侵權糾紛由於行為人侵犯的總是絕對權利,總是與行為人過錯聯系在一起,而不是像在合同關系中空間是哪一方的過錯常常需要作出判斷,因此侵權關系中一方享有絕對權利,是受侵害的一方,另一方由於實施侵害行為而有過錯,雙方地位不平等,不適於仲裁解決。二是侵權行為的侵害對象包括人身權,而人身權案件是不在仲裁適用范圍之內的。因此,侵權案件也不應該在仲裁的適用范圍之內了。
1、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的經濟成因
知識產權侵權,顧名思義,侵犯的是知識產權,而知識產權的基本概念是,在一定期限內賦予知識產權所有者排他權以獲得超競爭的利潤,補償發明人在使產品進入市場時所做的投資。
為什麼會產生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呢?有學者從法經濟學的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他的關注點落在包括但不限於知識產權的無形財產權上:「對於侵犯無形財產權的行為,傳統理論給予了充分的道德譴責和法律評價,但常常忽視這一行為發生原因的經濟分析。行為人為什麼放棄直接交易行為而選擇侵權行為,原因之一是交易成本過高。在無形財產權交易中,諸如當事人、標的物、價金、履行期限與辦法、違約責任等問題,都需要雙方進行足夠的信息交流和行為合作。『這些工作常常是成本很高的,而任何一定比例的成本都可以使許多在需要成本的定價制度中可以進行的交易化為泡影。』經濟學家證明,由於存在著對信息的廣泛需求,一旦無法進行談判,或談判不成功,侵權使用就會代替授權使用或其他合法形式的使用。」
當然,侵權行為本身也有成本,其成本包括實施行為過程中所作出的物質耗費、實施違法行為造成的社會後果,以及由於違法行為所承擔的社會制裁。這個成本既有必然成本,又有法定成本。前者是指基於侵權行為本身而產生的資源耗費,是侵權人實施這一行為所作出的現實支出,後者是指因實施侵權行為而依法承受的代價,包括侵權人以財產或其他經濟利益給予受害者的補償,如罰款、沒收非法所得、賠償損失等。侵權者投入一定的成本,實施特定的非法使用他人知識產品行為,是為了謀取收益。在「產出」多於「投入」情況下,該項行為才被視為有「效益」。
2、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的可仲裁點
知識產權侵權糾紛與仲裁的契合點有二:一是平等主體。二是財產內容。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知識產權侵犯行為的目的是在於使用知識產權,它與知識產權合同行為在同樣屬於對知識產權的使用,區別只不過在於形式的合法性不同。在一定的條件下,這兩種行為可能互相轉換。眾所周知,市場經濟活動的參與者都預先認定為「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也就是說,人們衡量各種行為方式的成本與收益,從而選擇效益最大化的行為。當侵權行為的經濟效益大於合同行為時,人們選擇侵權行為,反之亦然。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推導出這樣的結論,知識產權侵權和知識產權合同具有相同的平等主體,侵權者常常就是潛在的可能的合同主體。
同時,現代意義上的知識產權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私權,一種特殊的民事權利,是當事人可以自由處分的財產性權利,只要這種處分不違反法律、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既可。
基於這兩個特徵,根據《仲裁法》第二條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知識產權侵權案件有可能作為「其他財產權益糾紛」而適用仲裁方式解決。

G. 公司侵權超過一年是否可申請勞動仲裁

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但是如果單位以超過訴訟時效來抗辯、且員工這邊沒有證據證明時回效存在中止或者中答斷情形的,將喪失勝訴的機會。
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一年,從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被侵權時開始計算。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H. 人身權侵權案件是否具有可仲裁性

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中只做了排除性的列舉,沒有列舉出來應該理解為可以提請仲裁:第三條下列糾紛不能仲裁:(一)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第四條當事人採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第五條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

I. 侵權損害賠償范圍包括律師費么

很全面的,應該可以解決您的問題。呵呵。

打官司時,律師費可由被告承擔的若干情形
老百姓在打官司(民事訴訟)時,有時可能認為自己支付的律師費應由敗訴的對方(被告、第三人)承擔,但通過咨詢律師後,往往會得到否定的答復。這是因為打官司產生的律師費與被告的違約、侵權等導致敗訴的行為之間並無必然因果關系,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基本上不支持該項主張,除非有證據證明原、被告事先約定律師費由敗訴方承擔。

《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可以自己的名義參與全部的訴訟活動,沒有強制要求當事人的訴訟行為必須由律師代理,因而律師費是當事人根據其自身的情況(知識、經歷和支付能力等)自主選擇是否聘請律師而產生的,可以聘請律師,也可以不聘請律師,所以在訴訟中產生的該費用與被告實施的違約和侵權行為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但凡事總有例外,當事人雙方既可以事先對律師費由誰承擔事先約定外,國家有關司法機關也考慮到某些案件的專業性和復雜性,通過有關規定(包括法院司法解釋),規定了若干情形下,法院可以支持原告主張敗訴的被告承擔律師費的訴訟請求。具體列舉和分析如下:

一、由有關規定明確規定由敗訴方承擔律師費

1、合同糾紛案件中,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情形。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六條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所支付的律師代理費、差旅費等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第三人有過錯的,應當適當分擔。」

2、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條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包括權利人或者委託代理人對侵權行為進行調查、取證的合理費用。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具體案情,可以將符合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律師費用計算在賠償范圍內」

3、商標民事糾紛案件。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商標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包括權利人或者委託代理人對侵權行為進行調查、取證的合理費用。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案件具體情況,可以將符合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律師費用計算在賠償范圍內。」

二、有關規定有所規定,但不明確,司法仲裁機關可依此酌情裁判由由敗訴方承擔合理的律師費用之情形

1、專利糾紛案件。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二條人民法院根據權利人的請求以及具體案情,可以將權利人因調查、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計算在賠償數額范圍之內。」 如果專利糾紛案件中律師費要計算在被告的賠償數額范圍之內,必須是以「因調查、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為前提。

2、擔保權糾紛案件。法律依據:《擔保法》第21條規定:「保證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及實現債權的費用。」債務人如依約履行債務,債權人的權益即能得到實現,由於債務人不履行義務,債權人不得不通過訴訟的方式來實現權利,由此所支付的律師費是當事人為實現其債權而支出的費用,屬於當事人的財產損失,《擔保法》第21條規定的 「實現債權的費用」應當包括合理的律師費。

3、不正當競爭案件。法律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0條「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並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4、人身損害賠償、名譽侵權、交通肇事案件。法律依據:《民法通則》第119條「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第3款「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早在2000年作出的「關於印發 《關於民事案件審理的幾點具體意見》的通知中針對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提出「律師費在性質上屬於財產利益,原則上可作為損失。」

5、法律援助案件。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於民事法律援助工作若干問題的聯合通知》第7條:「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所需差旅費、文印費、交通通訊費、調查取證費等辦案必要開支,受援方列入訴訟請求的,法院可根據具體情況判由非受援的敗訴方承擔」。因此律師在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時,建議將律師「辦案必要開支」列入訴訟請求,要求被告方承擔。

6、仲裁案件。法律依據:1994、1995、1998、2000版本的《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簡稱《貿仲規則》)都有類似規定,仲裁庭有權在裁決書中裁定敗訴方應當補償勝訴方因為辦理案件所支出的部分合理的費用,但補償金額最多不得超過勝訴方勝訴金額的10%。《貿仲規則》(2005年版)則取消了此10%的限額規定,第46條規定:「費用承擔:(一)仲裁庭有權在仲裁裁決書中裁定當事人最終應向仲裁委員會支付的仲裁費和其他費用。(二)仲裁庭有權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在裁決書中裁定敗訴方應當補償勝訴方因辦理案件而支出的合理的費用。仲裁庭裁定敗訴方補償勝訴方因辦理案件而支出的費用是否合理時,應具體考慮案件的裁決結果、復雜程度、勝訴方當事人及/或代理人的實際工作量以及案件的爭議金額等因素」。在實踐中,該費用應包括律師費,但仲裁庭對該費用的承擔問題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

三、雙方可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律師費由敗訴方承擔

合同雙方在簽定合同時,可將律師費列為違約賠償內容中,甚至可以將律師費的承擔方式、承擔標准也詳細列明,應特別注意必須明確寫明「律師費」,最好不要寫成「實現債權的費用」等不明確詞語。人民法院對此約定的審查非常嚴格。原告在起訴時須提交與律師事務所簽訂的委託合同和律師事務所開具的律師費發票作為律師費支付的證據,律師費的約定應當合理。

四、法院的典型案例和指導意見

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也在司法實務中通過公布典型案例、指導意見等方式,為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提供判例,供下級法院審判類似案件時參考,規范律師費由敗訴方承擔的司法裁判行為。如: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03年3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典型案例:陸紅訴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國際航空旅客運輸損害賠償糾紛案經上海市靜安區法院一審已經生效,被告美聯航賠償原告陸紅聘請律師支出的代理費人民幣16595.10元、律師差旅費人民幣11802.50元。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楊文偉訴上海寶鋼二十冶公司人身損害賠償案由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06年6月30日終審判決上海寶鋼二十冶公司賠償原告楊文偉支出的律師代理費人民幣3000元。

地方高級人民法院針對所轄區域內案件特點,也作出了某些包含律師費轉付制度意味的「指導意見」。

比如說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早在2000年作出的「關於印發《關於民事案件審理的幾點具體意見》的通知」(滬高發民[2000]44號)中針對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提出「律師費在性質上屬於財產利益,原則上可作為損失。」

閱讀全文

與侵權糾紛的仲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850
紅寶石證書aigs 瀏覽:734
馬鞍山二中一本率 瀏覽:103
蘿莉羊年限定 瀏覽:393
愛迪生觀察什麼發明了什麼 瀏覽:864
供電方案有效期 瀏覽:684
馬鞍山市麻將館 瀏覽:609
sm2證書 瀏覽:655
汽車銷售投訴比 瀏覽:951
成果用的手機 瀏覽:673
商標注冊授權委託書 瀏覽:825
蘇州市專利代理人薪資水平 瀏覽:527
工商局幾號發工資 瀏覽:836
認繳年限多久合適 瀏覽:57
哇米諾商標注冊詳情 瀏覽:243
江發明被搶劫 瀏覽:770
上海信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0
蘇州注冊商標公司地址 瀏覽:54
在淘寶如何投訴賣家 瀏覽:439
利川有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瀏覽: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