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行政侵權的賠償責任

行政侵權的賠償責任

發布時間:2020-12-09 08:40:27

❶ 國家對所有的行政侵權行為都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必須屬於國家賠償法的范圍。
國家賠償法
第三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內在行容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拘留或者違法採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四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第五條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己的行為致使損害發生的;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❷ 國家賠償的侵權主體,責任主體和賠償義務主體的區別

織復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制人有依照本法取得賠償的權利。國家賠償由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履行賠償義務。
由於《國家賠償法》是調整刑事賠償和行政賠償的專門法律,根據上述特別規定,無論刑事賠償還是行政賠償,被訴主體均為賠償義務機關,即賠償義務機關是唯一的責任主體和賠償義務主體。
然而,無論賠償義務機關是哪個機關,都是國家的組成部分,雖然賠償義務機關代表國家承擔賠償義務,但最終承擔責任的只能是國家。

❸ 如何認定行政不作為的賠償責任

舉一案例予以說明:1988年,原告王某某之夫馬某某在回家的途中遇到大風,大風把公路旁的護路樹吹斷,馬某某被樹砸中頭部,當即倒地昏迷,經搶救無效死亡。原告將管轄這段公路的公路管理段訴之法院。法院認為被告行為是一種特殊的民事侵權行為,應當適用民法通則第126條關於建築物特殊侵權責任的規定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由於此事件發生在國家賠償法實施之前,所以法院認定民事侵權責任是可以的,但我們可以從 理論 上探討一下此種侵權究竟是民事侵權還是行政侵權。首先,依照《公路法》的授權,公路管理段負有對這段公路及路旁護路樹進行管理和保護的責任。《公路法》第70條規定: 交通 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負有管理和保護公路的責任,有權檢查、制止各種侵佔、損壞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屬設施及其他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由此可以看出,公路管理段在行使管理和保護公路的行政職能時,是 法律 、法規授權的組織,具有行政主體資格;但它沒有履行自己的職權,對路旁枯樹沒有及時採伐更新,從而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顯然這是仃政不作為侵權引起的行政賠償,而非民事侵權賠償;其次,《民法通則》第126條規定的建築物責任不包括道路管理責任,法院引用第126條屬於適用法律錯誤。通過以上 分析 可以看出,此案件認定為行政不作為侵權引起的行政賠償更為妥當。 (二)混合侵權行為賠償責任的認定。 行政不作為侵權具有其特殊性,表現在它往往與民事侵權混合在一起,賠償責任的認定難以把握。 目前 對此 問題 存在三種觀點: 1、當事人先通過其它途徑求償,當窮盡其它求償手段仍無法得到賠償時,方可提起行政賠償之訴,由行政機關承擔賠償責任。理由是在這些情況中,民事侵權是造成損害後果的直接原因,行政不作為侵權只是損害得以擴大的外部條件,所以應先向民事侵權人請求賠償,如果得不到賠償,才可請求行政機關賠償。如火災發生後,受害人應先向火災責任人求償,如果得不到賠償,再向故意拖延救火時間的消防機關請求行政賠償。 2、相對人提出行政賠償請求時,由行政機關先賠償全部損失,之後行政機關再向民事侵權行為人追償。因為行政不作為對於損害結果雖然不是直接原因,但對損害結果的產生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即行政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因而行政機關應承擔賠償責任,再對民事侵權人追償。 3、由法院依據自由裁量權確定行政機關的責任份額,判令其賠償相應的損失。有這樣一案例:某人被一精神病人追趕,求助公安機關,公安機關不管,後來此人被追到三樓,無奈從三樓跳下去致殘。法院判令公安機關與民事侵權人各自承擔相應份額的責任。 筆者認為第一種觀點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因為國家賠償制度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最終的救濟制度,只有當受害人無法通過其它方式獲得救濟時,才能通過國家賠償的方式取得賠償,同時也避免了對同一損害進行重復賠償的情況。但此種觀點也存在弊端,即受害人窮盡其他方式無法求得賠償時,行政機關要承擔百分之百的賠償數額,而民事侵權人或刑事侵權人的責任並未體現出來。筆者認為,國家賠償的歸責原則是違法責任原則,但以違法歸責原則作為行政機關承擔全部賠償責任的理由是不成立的,因為損害結果是由於共同侵權造成的,行政機關只應對其違法侵權造成的那一部分損害結果承擔賠償責任,而對民事侵權人由於過錯導致的損害結果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受害人的損害完全是由行政機關的不作為造成的,行政機關應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如果受害人的損害是由共同侵權造成的,行政機關只對其不作為造成的那一部分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種觀點中,由行政機關向民事侵權行為人追償,在現階段的司法體制設計和實踐中缺乏制度保障。國家賠償法只規定了賠償義務機關賠償損失後,可以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或者受委託的組織或者個人承擔部分或全部賠償費用,但並未對賠償義務機關以外的共同加害人進行追償予以規定。 筆者贊同第三種觀點,這也是目前司法實踐中較為通行的一種做法。目前,在混合侵權行為中行政機關所應承擔的責任方面,最高法院司法解釋已有所突破。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關於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行政職責是否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 (以下簡稱《批復》),其中規定:「由於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職責,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害的,應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在確定賠償的數額時,應當考慮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在損害發生過程和結果中所起的作用等因素」。《批復》對混合侵權中行政賠償責任的劃分標准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因為行政不作為賠償責任的劃分,與其賠償數額大小的確認是密不可分的,《批復》中「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應當考慮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在損害發生過程和結果中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的規定可以視為劃分責任大小的標准。具體來講,如果行政不作為在損害發生過程和結果中起決定作用或者主要作用,行政機關應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如果行政不作為起次要作用,則行政機關和民事侵權人各應承擔相應部分的責任。同時應注意,如果損害結果的擴大部分是由相對人自己放任造成的,擴大的損失不應由行政機關承擔賠償責任。如受害人對其受損害的財物保管不善以至丟失或無法修復,擴大的損失不應由行政機關承擔賠償責任。 此外,在理解《批復》時還應注意其適用范圍,即只限定於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行政職責的情況。目前我國在很多領域都存在著行政不作為,比如前段時間炒得沸沸揚揚的安徽阜陽假奶粉事件,很明顯,工商機關、質檢機關都存在著行政不作為,受害人能否就其造成的那一部分損害請求行政賠償?目前類似問題尚不具有可操作性,還有待於理論上的進一步探討。 三、行政不作為賠償責任的免除 並非所有的行政不作為都要由行政機關予以賠償,在以下情況下行政機關可免除賠償責任: 1、由於不可抗力,致使法定義務無法履行的。例如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在執行任務的途中,突遇山洪暴發,無法及時趕到出事地點,從而導致了損害結果的發生,此種情況下行政機關免責。 2、已通過其他途徑獲得賠償的。例如王某尋釁滋事,毆打李某,110未及時出警,致使李某被打傷,事後王某賠償了李某的全部醫療費用,110可因此免責,不承擔賠償責任。 3、損害後果全部或部分因相對人或第三人的過錯所致,行政主體全部或部分免責。有這樣一案例:某人開了一家漁具店,夜晚被盜,鄰家的店主兩次報警, 110拒絕出警,結果漁具店被盜光。

❹ 誰知道公司財產不夠同時支付行政罰款和賠償責任怎麼辦

答:《中華人抄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4條規定: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一般情況下,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獨立存在,並行不悖。但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如果同一責任主體的財產不足以同時滿足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承擔罰款、罰金及沒收財產等行政或刑事責任時,三種責任就發生了沖突,難以同時適用,必然會產生哪一種責任優先適用的問題。民事責任優先原則就是解決這類責任競合時的法律原則,即同一責任主體的財產不足以同時滿足民事責任、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時,優先承擔民事責任。
因此,根據上述規定,你們公司的財產不足以同時賠償被害人和支付行政罰款的情況下,應當優先賠償受害人的醫療費用,以此彌補你們的違法行為給被害人造成的經濟損失。作者單位:北京鐵路運輸中級法院

❺ 行政侵權賠償責任的特點是什麼

構成行政侵權賠償責任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必須是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內。只有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造成的損害,才能容申請行政賠償。

2.必須有造成損害的事實。若沒有造成損害的事實,賠償則無從談起。

3.違法的行政行為和損害的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就是說因為行政行為的原因,才造成了損害的事實結果。

4.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確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錯誤)。

❻ 國家行政機關聯合執法時構成共同侵權的,賠償請求人可以向共同賠償義務機關中的任何一個賠償義務機關要求賠

正確
第七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行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專權益造成損害的,該行政機屬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行使職權時,侵犯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由共同行使職權 的行政機關作為共同賠償義務機關,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共同承擔賠償義務的機關之間是連帶責任,行政賠償請求 人可以以全部侵權機關為被告而要求賠償,也可以只向其中一個 侵權機關要求賠償,在該機關賠償了請求人所受損失後,再由該 機關向其他機關提出要求,讓後者承擔其應當承擔的賠償數額。

❼ 行政公務員損害了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要完全承擔賠償責任嗎

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嚴重的需要國家賠償。
(1)行政侵權賠償是由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引起的。
行政侵權賠償產生的原因是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這種違法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包括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和違法的事實行為,即只有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和違法的事實行為才能引起行政侵權賠償,如果是合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和事實行為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則不會引起行政侵權賠償,只能產生行政補償的問題。如果不是在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過程中發生的侵權行為,例如民事侵權行為,也不會引起行政侵權賠償。
(2)行政侵權賠償的請求人是合法權益遭受行政侵權行為侵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行政侵權賠償的請求人是合法權益遭受行政侵權行為損害的對象,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無論是否屬於行政相對人,只要其合法權益遭受行政侵權行為的侵害,就可以請求賠償。當然遭受侵害的權益必須是法律承認的合法權益,違法權益即使遭受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也不能請求行政賠償。應該注意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遭受的侵害必須是現實的、已經確定的,將來可能發生的損害不能引起行政侵權賠償。
(3)行政侵權賠償的義務機關是造成行政侵害的行政機關,賠償的責任主體是國家。
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行政侵權賠償的義務機關為造成侵害的行政機關。而行政侵權賠償的最終責任主體是國家,因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法律上代表國家,其實施的行政職權行為是代表國家實施的,無論是合法的還是違法,其法律後果都歸於國家,國家行政侵權賠償的責任主體主要表現時賠償費用從國庫支出。
(4)行政侵權賠償的賠償方式主要是支付賠償金。
行政侵權賠償的賠償方式以支付賠償金為主,以消除影響、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禮道歉等方式為輔。

❽ 行政訴訟怎樣要求精神賠償

比較准確的資料,你參考下。

精神損失費賠償標准如何確定

(一)損害賠償數額的確定原則

1、補充適用原則。此相當於「精神撫慰原則」。對於精神損害,首先應適用非金錢賠償的方式,在非金錢的賠償方式不能對受害人充分保護和對侵權人制裁的情況下,補充的使用金錢賠償方式,對於受害人予以一定的撫慰和補償。

2、公平適用原則。有的稱之為公平原則或者公平合理原則。適用金錢進行精神損害賠償的,一方面考慮金錢賠償的民事制裁作用,不讓侵權人能夠因為侵權而受益,另一方面也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給受害人適當的賠償,以彌補其受到的精神損失,也即不讓其吃虧。

3、適當限制原則。對於精神損害賠償適用金錢進行賠償的,對其賠償數額應當進行一定的限制,以社會的公平正義為主要考量因素,否則實踐中可能出現漫天要價的情形,不利於精神損害賠償所需達到的真正的目的的實現。

4、過失相抵原則。根據《2001年最高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
第十一條規定:「受害人對損害事實和損害結果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其過錯的程度減輕或者免除侵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這一條就明確了過失相抵原則
在精神損害賠償中的適用。過失相抵原則是民事責任承擔中的一項重要原則,在精神損害賠償中運用該原則與民法自己責任的理念保持一直,如果受害人對於自己的
精神損害存在過錯,那麼由侵權人承擔全部的責任與該理念相悖,同時也是不公平的。

5、法官自由裁量原則。所謂法官的自由裁量原則也稱為自由心證裁量原則,即法律允許法官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依照一定的心證規則和方法,行使自由裁量
權,以對精神損害評定為一個確定的數額。當然,此原則在實施的時候,法官隨心所欲,主觀獨斷,而是應該依公平正義的法律理念,案件的實際情況和必要的情
節,做出正確的利益平衡和價值選擇。
(二)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確定的考慮因素

1、侵害人的過錯程度。侵害人的過錯程度是指侵害人進行侵權時的心理狀態。一般可以分為故意和過失,在故意的侵權的精神損害賠償中對於受害人造成的傷
害一般要比過失情況下大得多。同時考慮到侵權人的主觀惡性,一般故意違法行為所承擔的責任要比過失違法行為承擔的法律責任要重。行為人在故意侵害他人權利
的時候一般會想方設法、絞盡腦汁、不擇手段,其主觀的惡性較大,因此承擔的責任要重一些。

2、侵害人的獲利情況。精神損害賠償是對受害人的一種精神撫慰以及精神損失的補償,同時也是對侵害人的一種懲罰,只有這樣才可以能夠達法的預防犯罪的目的。試想如果一個人以杜撰名人的隱私出版而賺錢,那麼必然會侵害受害人的名譽和隱私,對於這樣的侵權行為如果僅僅是要求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而沒有針對其所獲得的巨大收入一情節判處巨額的賠償,那麼賠償就失去了懲罰的意義,侵權方也得不到應有的懲罰,必然會有更多的人從事這樣的事情以取得暴利。

3、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精神損害賠償既是對受害人的一種精神撫慰和心理上補償也是對於侵權人的教育和懲罰,為了實現這樣的目的,在司法實踐中
必須找到二者的平衡點掌握一個度,才可以實現。對於處於社會弱勢的群體在發生這種行為是應該以較弱的處罰就可以達到目的,而對於社會中的強勢群體則應該處
以較重的處罰。原因很簡單,只有對於強勢群體處以較重的處罰才可以真正達到精神損害賠償的目的。

4、受害人精神受損害的程度和後果。侵權行為對於受害人造成的後果是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確定的一個重要的因素。當然這樣的後果並不是一定要造成受害人精
神受損或者自殺才算,只要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了。當然,在司法實踐中,對精神損害的大小,同樣的侵權行為對於不同的人所造成的精神損失大小是不一樣
的。比如對於一個名人的名譽權的侵犯要比對於普通人名譽權侵犯所造成不良影響范圍上和程度上都要大很多。因此,對於此可以給予較重的懲罰,這樣不僅盡可能的發揮其社會效用,同時可以要求人們以此為鑒,起到對於違法行為的預防作用。

5、侵權行為的方式、場合和范圍。以不同的手段在不同的場合以不同的行為方式造成的後果一也不同。一般認為,在公共場合傳播有損他人人格權的內容所造
成的精神損害要比在私下場合傳播大得多。持續的毆打行為也要比言語上的侮辱傷害大得多。男保安對於女顧客的強行搜身行為造成的損害要比女性服務人員搜身造
成的傷害程度深。
6、訴訟時當地的經濟狀況。我國是一個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國家,不同的區域發展不平衡,東部要比西部和中部地區發達,同時城鄉發展的不平衡也比較明
顯。對於發達的地區只有賠償較高的精神損失額才能達到精神損失賠償的撫慰和補償的功能。對於欠發達地區,根據其經濟水平以及侵權人的責任能力的大小確定賠
償額,也是比較穩妥,最終尋找出一個平衡點。

相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定,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❾ 行政不作為的侵權


從理論上,行政不作為可以構成行政侵權,並應當承擔行政侵權責任。但是中國《國家賠償法》關於行政賠償中,並未明確規定行政不作為造成相對方損害的行政賠償責任。由於行政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中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法律規定,在國家賠償法沒有明確法律規定的情況下,違法的行政不作為可否構成行政侵權責任便成為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從法律規定看,《國家賠償法》並沒有完全排除行政不作為的侵權賠償責任。可以認為《國家賠償法》中的「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其他違法行為」或「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包括了行政不作為違法。從立法原則可以推定,違法的行政不作為是導致行政侵權的重要的行為方式,不應當也不可能將違法的行政不作為排除於行政侵權責任之外。確認違法的行政不作為的侵權責任,有利於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有利於促使行政主體依法行政,有利於進一步完善中國的法律責任體系。如果對行政不作為侵權行為不給予否定評價,不責令加害人對受害人遭受的損害予以賠償的話,就會出現有違法行為,而無有力監督;有實際損害,而無有效救濟的現象。如果將違法的行政不作為排除於行政侵權責任的范圍以外,無異於縱容行政主體可以任意的不履行職責。
但《國家賠償法》未明文規定,不得不說是其立法上的疏漏,當然國家賠償法立法的缺失,可以通過完善立法加以彌補。2001年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行政職責是否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中規定:由於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行政職責,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害的,應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這一司法解釋雖然針對公安機關,但一定程度地彌補了《國家賠償法》立法上的不足。從國外情況看,凡是建立了行政賠償制度的國家,沒有完全排除不作為違法的行政侵權賠償責任的。如根據美國的《聯邦侵權賠償法》規定,美國的行政賠償責任的范圍,不僅及於政府官員的違法作為行為,而且包括其不作為行為。例如,在公共場所發生打架斗毆事件,警察在場不加制止,警察局對其造成的傷害或損失應負賠償責任。?
行政不作為與行政作為的基本區別在於,其不具有行為的實在性。從某種角度說,行政不作為只是法律上擬制的行政行為的存在。因此,對違法的行政不作為侵權責任的追究,也應當有別於普通的行政行為的侵權責任。關於行政不作為侵權的構成要件,有學者認為,行政不作為與行政行為在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的根本區別在於:由於行政作為有合法與違法之分,行政作為的侵權首先要認定行政作為的違法性質;而行政不作為只有違法一種情況,因而,對行政不作為的行為侵權責任的認定上,只要確定行政不作為是否存在,而沒有必要分析行政不作為是否違法。
行政不作為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應當遵循一般行政侵權責任構成要件的原則性要求,同時,作為一種特殊的行政行為形式,行政不作為的侵權責任也表現為一定的特殊的規律性。有學者認為,行政不作為侵權責任必須具備以下構成要件:第一,必須是負有積極實施法定行政作為義務的行政主體(包括其工作人員、被行政主體委託的個人)的行政不作為違法行為。第二,行政不作為違法客觀存在。第三,給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造成了實際的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損失無法得到其他賠償,如果已經得到賠償,國家就不再承擔賠償義務。第四,行政不作為違法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實際損害之間有因果關系。

閱讀全文

與行政侵權的賠償責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
江莉馬鞍山 瀏覽:417
馬鞍山大事件 瀏覽:759
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抵扣期限 瀏覽:451
馬鞍山防汛抗旱指揮部通告 瀏覽:811
公司間商標授權書模板 瀏覽:115
上海市醫患糾紛預防與調解辦法 瀏覽:970
轉讓翻轉犁 瀏覽:705
門頭廣告牌使用費合同 瀏覽:835
廠轉讓樣本 瀏覽:8
攤銷土地有殘值嗎 瀏覽: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