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案件中如何確定地域管轄的請示》的復函
注意:本復函已經失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案件中如何確定地域管轄的請示》的復函
(法經<1994>51號)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京高法<1994>14號《關於專利侵權案件中如何確定地域管轄的請示》收悉。
據你院報告稱,專利權人長城公司一直自己實施「等離子體加速器法離子鍍膜裝置」專利技術。1993年12月,長城公司發現遵化設備廠向北京齒輪廠銷售了其專利權的產品等離子體鍍膜機,認為該銷售行為已構成了侵權,遂向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遵化設備廠立即停止生產、銷售該專利技術產品,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
經我們研究認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的生產製造和經營銷售專利產品的行為,是經常發生的兩種專利侵權行為。根據民事訴訟法關於侵權行為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管轄的有關規定,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就銷售行為提起的專利侵權訴訟案件,銷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一九九四年三月八日
附件:(1)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
案件中如何確定地域管轄的請示
(京高法<1994>14號)
最高人民法院:
1994年1月4日我市中級法院向我院呈報了「關於專利侵權案件管轄的請示報告」,請示關於北京長城鈦金技術聯合開發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公司)訴遵化市鈦金設備廠(以下簡稱遵化設備廠)專利侵權案管轄地如何確定問題。
1989年11月29日長城公司獲得了「等離子體加速器法離子鍍膜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此專利一直由其自己實施,從未轉讓或許可他人實施。1993年12月長城公司發現遵化設備廠向北京齒輪廠不銹鋼經營部銷售了該公司所有的專利技術產品--等離子體鍍膜機,認為該行為已構成了侵權,於1993年12月28日向我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遵化設備廠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專利技術產品,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
此案中侵權產品是在河北遵化製造後,銷售到北京的,因此造成侵權產品製造地和銷售地不一致,涉及到地域管轄問題。1987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糾紛案件地域管轄問題的通知》中曾規定當侵權產品製造地不明時才可由產品的使用地或銷售地法院管轄,否則應由產品的製造地法院管轄,根據上述規定,我市中級法院不能受理此案。但是我市中級法院認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和審判實踐的情況,該院可以受理此案。
我院經研究,同意我市中級法院的意見,應當依照1991年公布施行的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的精神,尊重當事人的訴訟選擇權,由本市中級法院受理此案。並認為:
一、被告實施製造行為後在不同地區實施銷售行為的,專利權人可以選擇製造行為地或銷售行為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製造行為地、銷售行為地人民法院對此案均有管轄權。
二、侵權人在幾個地區實施銷售行為的,專利權人可以選擇其中一個銷售行為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專利侵權的銷售行為地應包括被告及其銷售部、經營部、辦事處等具體實施出售行為的地點及購買方所在地。
以上意見當否,請指示。
一九九四年一月十七日
附: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案件管轄的請示報告、說明及民事訴狀各一份。
註:①略去說明及訴狀。
附件:(2)
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案件管轄的請示報告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北京長城鈦金技術聯合開發公司向本庭提交一份訴狀,狀告遵化市鈦金設備廠侵犯了其實用新型專利權。
北京長城鈦金技術聯合開發公司是以擁有「等離子體鈦金加速器法鍍膜技術」專門研製、生產鈦金鍍膜設備的高科技企業。1989年11月29日獲得了「等離子體加速器法離子鍍膜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此專利一直由其自己實施,從未轉讓或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技術。1993年12月,長城鈦金技術聯合開發公司發現遵化市鈦金設備廠向北京齒輪廠不銹鋼經營部銷售了該公司所有的專利技術產品--等離子體鍍膜機,認為該行為已構成了侵權,向法院起訴要求遵化市鈦金設備廠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專利技術產品;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25萬元人民幣。
此案中侵權產品是在河北遵化製造後,銷售到北京齒輪廠,因而造成侵權產品製造地、銷售地不一致,從而涉及到一個地域管轄的問題。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九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糾紛案件地域管轄問題的通知》中第一條規定: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了生產經營目的而製造、使用、銷售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產品以及製造、銷售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由該產品製造地的人民法院管轄;製造地不明時由該產品的使用地或者銷售地的人民法院受理。此案的侵權產品製造地是遵化,依此規定應由遵化市法院受理此案。但在實踐中執行起來,存在一些問題。
一、「民事訴訟法」規定,因侵權行為引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這一特殊管轄規定,給予專利持有人起訴時較大的選擇自由,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限制了起訴人對受訴法院的選擇權。當原告依民事訴訟法規定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時,我院以製造地不在本市為由裁定不予受理,感到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據。
二、目前專利持有人往往因顧慮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不願到侵權產品製造地或被告所在地向法院起訴。另外專利持有人選擇侵權產品銷售地法院起訴,也為了便利其訴訟,使糾紛得到及時解決。因此准許專利權持有人對受訴法院選擇,有利於公正、及時地解決專利侵權案件,與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的要求是相符合的。
鑒於以上理由,我院認為,未經專利持有人許可,非法製造、銷售專利產品都是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專利持有人應當有權選擇在製造地法院起訴或銷售地法院起訴。因此,此案的原告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向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我院應當受理。
以上意見妥否,請答復。
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
一九九四年一月四日
❷ 關於專利糾紛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專利侵權糾紛涉及新產品製造方法的發明專利的,製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供其產品製造方法不同於專利方法的證明;涉及實用新型專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可以要求專利權人出具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的檢索報告。 釋義:本條是關於因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而引起的糾紛的解決方式的規定。 一、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是指沒有經過專利權人的同意,以生產經營為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及其進口他人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專利方法的非法行為。 二、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專利權人的專利,除本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規定不視為侵犯專利權的情形外,都屬於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對這種侵權行為引起的糾紛,本條規定了如下處理方式: 1.協商解決。協商解決是指發生侵權案件以後,雙方當事人直接進行磋商,以達成解決爭議辦法的處理方式。 2.向人民法院起訴。被侵權人認為他人侵犯其專利權,不願協商解決或者協商解決不成的,得以侵權人為被告,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提起民事訴訟。關於專利侵權糾紛民事案件的地域管轄,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關於專利侵權糾紛民事案件的級別管理,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的規定,專利權屬糾紛案件,一般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經濟特區的中級人民法院和經最高人民法院同意的開放城市的中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法院,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二審法院。被侵權人可以依照法律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行政處理。按照本條的規定,專利侵權糾紛的當事人如果不願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以「打官司」方式來解決爭議的,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4.行政調解。依照本條的規定,進行調解的機關,應是對專利侵權糾紛作出行政處理的同一個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的內容,是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調解只能應當事人的請求進行;這種調解屬於行政機關對當事人之間的民事糾紛作出的民事調解,不是行政處理,應由當事人自願履行,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又反悔的,有關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以對方當事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三、本條第二款就處理專利侵權糾紛中證據的提供問題分兩種情況作了規定: 1.專利侵權糾紛涉及新產品製造方法的發明專利的,製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供其產品製造方法不同於專利方法的證明。按照這一規定,涉及本條規定的專利侵權訴訟中的舉證責任,應由被訴侵權的人即被告來承擔。被訴侵權的人不能提供其同樣產品的製造方法不同於專利方法的充分證據的,推定其使用了專利權人的發明專利,構成了對專利權的侵犯,應當依法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❸ 《關於審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以下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全文,請查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為正確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際,制定本解釋。
第一條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權利人主張的權利要求,依據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權利人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變更其主張的權利要求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
權利人主張以從屬權利要求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人民法院應當以該從屬權利要求記載的附加技術特徵及其引用的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特徵,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第二條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權利要求的記載,結合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閱讀說明書及附圖後對權利要求的理解,確定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權利要求的內容。
第三條人民法院對於權利要求,可以運用說明書及附圖、權利要求書中的相關權利要求、專利審查檔案進行解釋。說明書對權利要求用語有特別界定的,從其特別界定。
以上述方法仍不能明確權利要求含義的,可以結合工具書、教科書等公知文獻以及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通常理解進行解釋。
第四條對於權利要求中以功能或者效果表述的技術特徵,人民法院應當結合說明書和附圖描述的該功能或者效果的具體實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實施方式,確定該技術特徵的內容。
第五條對於僅在說明書或者附圖中描述而在權利要求中未記載的技術方案,權利人在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中將其納入專利權保護范圍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六條專利申請人、專利權人在專利授權或者無效宣告程序中,通過對權利要求、說明書的修改或者意見陳述而放棄的技術方案,權利人在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中又將其納入專利權保護范圍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七條人民法院判定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審查權利人主張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
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徵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徵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相比,缺少權利要求記載的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徵,或者有一個以上技術特徵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第八條在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者相近種類產品上,採用與授權外觀設計相同或者近似的外觀設計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被訴侵權設計落入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的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第九條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外觀設計產品的用途,認定產品種類是否相同或者相近。確定產品的用途,可以參考外觀設計的簡要說明、國際外觀設計分類表、產品的功能以及產品銷售、實際使用的情況等因素。
第十條人民法院應當以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一般消費者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判斷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者近似。
第十一條人民法院認定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者近似時,應當根據授權外觀設計、被訴侵權設計的設計特徵,以外觀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進行綜合判斷;對於主要由技術功能決定的設計特徵以及對整體視覺效果不產生影響的產品的材料、內部結構等特徵,應當不予考慮。
下列情形,通常對外觀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更具有影響:
(一)產品正常使用時容易被直接觀察到的部位相對於其他部位;
(二)授權外觀設計區別於現有設計的設計特徵相對於授權外觀設計的其他設計特徵。
被訴侵權設計與授權外觀設計在整體視覺效果上無差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兩者相同;在整體視覺效果上無實質性差異的,應當認定兩者近似。
第十二條將侵犯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作為零部件,製造另一產品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屬於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的使用行為;銷售該另一產品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屬於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的銷售行為。
將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的產品作為零部件,製造另一產品並銷售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屬於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的銷售行為,但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的產品在該另一產品中僅具有技術功能的除外。
對於前兩款規定的情形,被訴侵權人之間存在分工合作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為共同侵權。
第十三條對於使用專利方法獲得的原始產品,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為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的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對於將上述原始產品進一步加工、處理而獲得後續產品的行為,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屬於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的使用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第十四條被訴落入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全部技術特徵,與一項現有技術方案中的相應技術特徵相同或者無實質性差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被訴侵權人實施的技術屬於專利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的現有技術。
被訴侵權設計與一個現有設計相同或者無實質性差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被訴侵權人實施的設計屬於專利法第六十二條規定的現有設計。
第十五條被訴侵權人以非法獲得的技術或者設計主張先用權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屬於專利法第六十九條第(二)項規定的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
(一)已經完成實施發明創造所必需的主要技術圖紙或者工藝文件;
(二)已經製造或者購買實施發明創造所必需的主要設備或者原材料。
專利法第六十九條第(二)項規定的原有范圍,包括專利申請日前已有的生產規模以及利用已有的生產設備或者根據已有的生產准備可以達到的生產規模。
先用權人在專利申請日後將其已經實施或作好實施必要准備的技術或設計轉讓或者許可他人實施,被訴侵權人主張該實施行為屬於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實施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該技術或設計與原有企業一並轉讓或者承繼的除外。
第十六條人民法院依據專利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確定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應當限於侵權人因侵犯專利權行為所獲得的利益;因其他權利所產生的利益,應當合理扣除。
侵犯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系另一產品的零部件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該零部件本身的價值及其在實現成品利潤中的作用等因素合理確定賠償數額。
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的產品為包裝物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包裝物本身的價值及其在實現被包裝產品利潤中的作用等因素合理確定賠償數額。
第十七條產品或者製造產品的技術方案在專利申請日以前為國內外公眾所知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產品不屬於專利法第六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新產品。
第十八條權利人向他人發出侵犯專利權的警告,被警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經書面催告權利人行使訴權,自權利人收到該書面催告之日起一個月內或者自書面催告發出之日起二個月內,權利人不撤回警告也不提起訴訟,被警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請求確認其行為不侵犯專利權的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十九條被訴侵犯專利權行為發生在2009年10月1日以前的,人民法院適用修改前的專利法;發生在2009年10月1日以後的,人民法院適用修改後的專利法。
被訴侵犯專利權行為發生在2009年10月1日以前且持續到2009年10月1日以後,依據修改前和修改後的專利法的規定侵權人均應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適用修改後的專利法確定賠償數額。
第二十條本院以前發布的有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准。
❹ 專利被侵權怎麼辦
您好,首先需要明確侵權類型
如果是間接侵權,那麼侵權表現一般以產品邏輯、運營文案的抄襲和剽竊為主。這種時候就需要確定被剽竊的邏輯有哪些,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
如果是直接侵權,那麼不僅需要明確侵權類型,還需要第一時間隔斷侵權鏈條,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雖然在這之後,上級給出的處理方案可能不鼓勵甚至反對我們這么做,但一般情況下,在事件全貌明確之前,只要以維護用戶/公司的利益為出發點,採取任何措施都在情理之中。
舉措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
首先我們需要啟動法務層面上的處理程序,這是最基本同時也最不得已的舉措,可以說是我們處理侵權事件的底牌。具備完善的法務後盾,可以保證我們在其他所有措施都不奏效時迅速啟動法律追責程序。
然後是商務層面的警告,可以是一封公司間的郵件,也可以是一則關於侵權的官方聲明或警告,雖然沒有法律效力,但可以對侵權方形成一定程度的威懾。
最後是雙方產品運營層面的直接交涉,用「談判」一詞也未嘗不可。我們需要在談判當中明確侵權方的責任,並讓對方知悉我們的處理辦法,以及作出必要的警告。在談判當中應該留有底牌,避免對方獲知我們產品的底層架構、盈利模式等商業機密。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❺ 專利侵權有哪些法律後果
1、停止侵權行為。
2、賠錢。
3、道歉。
專利侵權屬於民事糾紛,不會產生刑事後果。
❻ 企業遇到專利侵權糾紛該如何處理
企業遇到專利侵權糾紛該如何處理?專利權被侵權是客觀的因素,作為專利權人是難以避免的。專利權人在面對著自己的專利被侵權之後,通常的第一想法當然就是要對方侵權人停止侵犯專利權人的專利權利。接下來就是要去處理專利權侵權的糾紛了,但很多人被起訴侵權之後不知道要如何去處理。企業遇到專利侵權糾紛該如何處理?作為被起訴侵權的被告究竟要怎樣去處理專利權侵權糾紛呢?一般來說,如果是有人起訴你侵犯了他的專利權,並且是在法院受理後,就會向你送達起訴書的副本。而根據我國民法的有關規定,被告在收到起訴書副本之後的十五日內必須要提交答辯狀。請看下文的詳細介紹。你可以作以下准備工作,以好應對即將發生的訴訟:1、立即聘請專利代理人,調閱原告的專利文件,了解案情。2、配合專利代理人收集材料,進行專利檢索,准備專利無效的的證據,並在十五天的答辯期內向專利復審委提出專利無效請求。3、研究起訴狀內容和原告證據材料,收集對原告訴訟請求的反訴證據,配合代理人撰寫答辯狀,一方面提供專利無效請求證據,請求法庭依法中止訴訟程序;另一方面針對原告訴狀中的請求和證據,提出答辯和反訴。在十五天答辯期內向專利復審委提出無效請求的,並向法院出示專利無效的受理通知書,法庭一般會中止訴訟程序,等待專利復審委對無效請求的決定。此後,一方面由專利代理人進一步完成整個無效程序中的意見陳述和口審等工作,若專利被無效了就不存在專利侵權問題了;另一方面,在專利代理人的指導下,進一步做好有關的後續應對工作,研究原告的訴訟請求和證據,進一步收集反證證據,等待不能被完全無效後的對策以及應對法庭的再次開庭。關於企業遇到專利侵權糾紛該如何處理?這一問題小編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❼ 專利侵權屬糾紛案件怎麼解決 國家知識產權局通知詳解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的要求,有效規范全國知識產權系統專利行政執法工作,切實維護創新者、專利權人和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積極營造規范有序、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現結合工作實際,就進一步加強專利權權屬糾紛案件辦理工作,國家知識產權局做了以下通知:
1、立案
當事人雙方就專利權權屬爭議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全面了解涉案專利既往權屬糾紛、無效宣告請求等情況。對於事實和理由不充分且涉案專利處於無效宣告請求階段的立案請求,原則上不予立案。
2、調解
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積極發揮專業優勢,按照依法、自願、方便當事人的原則,盡快促成達成調解協議。對於經調解未能達成協議的案件,應以撤案方式結案並發出專利糾紛調解案件終止調解通知書。原則上,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專利權權屬糾紛,應當在2個月內結案。案件特別復雜需要延長期限的,應當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負責人批准。經批准延長的期限,最多不超過1個月。
3、溝通
對於涉案專利因權屬糾紛請求中止相關審查程序的案件,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在向當事人發出中止程序請求審批通知書時,應當將相關信息告知受理該權屬糾紛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於結案5日內將相關執法文書(專利糾紛調解書或專利糾紛調解案件終止調解通知書)送交至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受理處,以便及時結束中止程序。另外,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辦結專利權權屬糾紛案件,應當於案件辦結日下月5號前通過執法案件報送平台報送相關案件材料。
4、公開
為提高執法辦案工作的透明度,方便利害關系人及時了解相關案件辦理情況,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專利權權屬糾紛案件,應當在結案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依法主動公開相關信息,公開內容僅限於案由、案號、立案日期、雙方當事人名稱、結案方式(達成調解協議或撤案)及結案日期,不得公開調解內容和調解材料。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主要通過本單位官方網站,以及公告欄、報刊等便於公眾知曉的方式予以公開。
5、監督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要對行政區域內專利權權屬糾紛案件辦理工作加強指導和監督,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有關建議請及時報告。我局此前發布的其他有關規定與本通知相抵觸的,依照本通知執行。同時,我局將專利權權屬糾紛案件辦理工作情況納入年度執法維權工作績效考核,對工作突出的給予表揚,加大支持力度;對履職不力造成惡劣影響的,責令改正並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