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解決醫療糾紛的基本原則和策略方法
醫療糾紛是一種廣義的概念,它不單是指醫療事故,而是指患者及家屬對醫務人員或醫療機構的服務不滿意、當事人提出追究責任或賠償損失,必須經過行政調解、法律調解或裁決、或醫患雙方協商解決才能了結的醫療糾紛。
1.新形勢下為什麼醫療糾紛發生率越來越高
1.1法制健全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黨和政府對民生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使廣大的人民群眾越來越懂得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2全民文化素養的提高
社會發展很快,全民生活發展水平呈跨越式發展,隨之而來的對各種生活需求、文化需求都提高了,全民都有了法制觀念,他們認為患者或家屬與醫護人員處於同等水平,是同一事物的兩個主體,錯誤的認為「花錢看病就如同商品消費。」
1.3個別媒體的錯誤導向
個別媒體為了突出其新聞的特殊性,不深入調查,他們的盲目性、片面性、傾向性的報道,使醫患關系法雜化、矛盾化、對立化,僅僅根據患者片面之辭而渲染轉載,起到了引導大眾、煽動負面情緒的作用。還有一些患者更是把媒體當工具、籌碼,向醫院施壓,更激化了醫患關系。
1.4醫療體制的改變
隨著經濟的發展,全民醫療保險的改革也越來越深入,覆蓋面越來越大,改變了原來的收費體制,由於醫保政策復雜、規定較多,使參保人員及醫務人員在理解上出現偏差。
1.5利益的驅使
有些個別患者,純粹是為了經濟利益與醫院發生糾紛,醫院為了息事寧人,減少影響,多採取賠償了事。
2.醫療糾紛的危害
2.1名譽受損
由於媒體的導向、家屬的大鬧,在社會上給醫院造成了很大的名譽損害,負面影響極大。
2.2破壞正常秩序
發生糾紛時,很多情況是病人及家屬大鬧醫療機構,圍堵工作人員,甚至出現打砸等活動,嚴重干擾醫院的正常秩序。
2.3嚴重經濟損失
由於醫院的正常工作無法展開,病人不能正常收治,有的贏了官司再賠錢等等使醫院的經濟遭受損失很大。我站為步步高論文發表網,本站刊載大量護理醫學論文範文格式,臨床醫學職稱論文。供廣大論文答辯需要者、評職稱需要者參考。
2.4醫生個人正常生活嚴重影響
如果一名醫生被牽進醫療糾紛當中,他會經歷爭吵、被調查、上法庭、宣判裁定、等候處理,甚至丟掉工作,嚴重影響個人名譽、個人生活、家庭生活等等。
3.醫療糾紛發生的原因
3.1醫療過失:也就是醫療事故(包括醫療責任事故和醫療技術事故)和醫療差錯(嚴重差錯和一般醫療差錯)
3.1.1醫療責任事故:由於醫院管理存在嚴重漏洞,或由於醫務人員嚴重的責任心缺失,直接給患者造成重大人身傷害。
3.1.2醫療技術事故:明知醫療技術水平,仍開展一些高難度操作的醫療行為,或者具備一定的醫療水平,但仍然出現了無法預估的意外。
3.1.3醫療差錯:醫療行為存在不足但不構成醫療事故。
醫療責任事故、醫療技術事故、醫療差錯,都是錯在醫療方,從法律上講是賠償的主體。
3.2非醫療過失:包括醫療意外,醫療並發症及疾病的自然轉歸。這方面是引起糾紛最多的部分。
3.2.1服務意識差:不論掛號、收費,還是取葯窗口及急診都是反映醫院綜合素質,給病人留下第一印象的地方,服務意識的強弱都會在接待病人中表現出來,在實際過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生、冷、硬、頂的現象,這在病人進院的一剎那就埋下了糾紛的根,病人會帶著不滿的情緒就診、檢查、治療,一旦在診治過程中稍有不如意,就會誘發糾紛的爆發。
3.2.2工作粗心大意不認真:在醫療行為過程中,態度不嚴謹,馬虎大意,漏診漏查,病歷前言不搭後語,而且醫療信息登記錯誤百出。
3.2.3科室間配合不密切:由於科室間互相推諉收治病人,引起病人及家屬強烈不滿誘發糾紛。
3.2.4重要病歷書寫不合格:醫療文書在防止醫療糾紛方面,是唯一能夠作為證據保護醫務人員的資料,應該具有規范、清晰、全面、及時性等特點,因為它上面除有相關醫療信息外,還會有會診記錄、查房記錄、病重記錄、病人及家屬簽字記錄、以及病人及家屬拒絕進行的診治檢查簽字等,是處理糾紛時法院裁決的重要依據。急診病歷由於是實時性的,病人看病後當即就拿病歷離院了,要求更高,更全、更准,一些醫生恰恰相反,粗心、漏項、缺項,字跡潦草,隱患很多。
3.2.5醫務人員言語技巧與糾紛:美好的語言可以減少很多糾紛,可以給病人安慰,減輕痛苦,會很快使病人和醫護人員拉近距離,如:您好、別著急、慢慢說、您放心吧等,讓病人感受到了尊重,否則,病人極易出現不滿情緒。
3.2.6醫務人員配備不足:由於工作人員少,在大搶救及批量傷員搶救時,病人檢查、服務不到位,場面慌亂,也會因此引起病人的不滿。
Ⅱ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一、防範方法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版療服務職業道權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
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
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二、解決途徑
醫療民事糾紛與其他民事糾紛一樣,屬於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屬民法的調整范疇。根據 「私法自治」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國家不予干預,因此,雙方當事人可以就醫療糾紛進行協商,也可以進行民間調解和行政調解。
從理論上講,醫療合同糾紛也可進行仲裁解決,但仲裁解決醫療糾紛還不受重視。國家對醫療民事糾紛的干預表現為民事訴訟,需要當事人起訴才能發生。也可以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解決。
Ⅲ 從醫療文書書寫的重要性談談如何有效避免醫療糾紛
醫療糾紛的增加影響和干擾了醫院的正常工作,如何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給醫院帶來了新的研究課題和思索。一、加強醫療管理,提高醫療質量。二、強化法律意識,需具備:糾紛意識、舉證責任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樹立法制觀念。
隨著我國公民法律意識的提高,醫療糾紛也呈增加趨勢,這嚴重影響和干擾了醫院的正常工作。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已於2002年9月1日正式實施,這為降低醫療糾紛提供了法律依據,對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給醫院帶來了新的研究課題和思索。
1 加強醫療管理,提高醫療質量
加強醫德醫風教育,組織醫務人員認真學習首都衛生系統文明服務規范,使其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尊重病人的合法權益,轉換觀念,變被動為主動想方設法為病人提供方便,滿足病人的需求,提高自身人文素養。
建立健全醫療管理制度,設立獎罰機制,教育業務人員加強責任心,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堅持三查七對,做到恪盡職守,嚴防醫療事故的發生。《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規定,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業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第五條規定,醫療機構及其業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
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不能存在僥幸心理,醫院避免醫療糾紛的根本方法就是在醫療活動中杜絕失職行為。失職行為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上述醫療衛生方面的國家法律或職業規范的行為。
當今高科技迅猛發展,全球經貿往來擴大,醫務人員要樹立國際化大市場的觀念,強化競爭意識,適應多國家、多民族、多元化服務,提升文化、學歷和多學科知識,加強業務學習,以便提高醫療技術水平,以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滿足病人的就醫需求,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2 強化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
加強法律學習,加大醫療法規的宣傳力度,讓醫務人員懂得學法、守法的重要性,增強其法律意識,使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更重要的是使醫護人員自覺的依法行醫,便可以有效地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這樣就需具備以下3種意識。
2.1 糾紛意識 隨著普通百姓的法律意識、權利意識和維 權意識的提高,醫院和患者之間的醫療糾紛不斷,且呈上升趨勢。因此人們也經常聽到醫院抱怨現在的病人越來越難「伺候」。其實醫院應當在抱怨之餘冷靜地思考,認清當前的形勢和順應時代的潮流,從《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到《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法律在向弱勢群體傾斜,立法的進步體現了人文關懷。在這種形勢下,醫院及其醫務人員應當更新觀念,樹立法律意識和糾紛意識,在診療活動中應保持清醒的頭腦,認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若稍有不慎就可能侵害到患者的利益,就有可能引發醫療糾紛。
2.2 舉證責任意識 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在舉證責任的分配上使醫療機構承擔了較大的責任。該《規定》第四條第八項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即通常說的「舉證責任倒置」。在醫療訴訟中,原告一般是患者,被告通常是醫院。按照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的一般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因此,在一般的民事案件中,通常要由原告承擔主要的舉證責任。而在醫療訴訟案件中,原告只需證明自己曾在被告處接受過診療並在診療後出現了人身損害後果,就算完成了原告的舉證責任,此後,舉證責任的「皮球」就踢給了被告,由醫院提供證據,來證明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如果醫院不能提供充足有利的證據,即舉證不利,將承擔敗訴的結果。
據載,武漢的一家醫院將一患者診斷為雙乳「乳腺增生」,並行了包塊切除手術。術後1個月,患者因感覺手術部位仍有包塊而再次到該醫院就診,並接受了穿刺檢查,醫院給出的結論是「未見異常細胞成分」。患者不放心,到同濟醫院就診,診斷為「乳腺癌」,患者一氣之下將手術醫院告上法庭。主刀醫生在法庭調查中辯解,稱當時手術一完成,他將切除的包塊交給了患者,並開出檢查通知單,囑咐其去做病理切片。但患方則稱,當時醫生只讓她把包塊交給家屬看一下,並未要求她去做病理切片檢查。法庭要求醫院根據「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則承擔舉證責任,但院方提供的病歷中並沒有記載要求患者做病理切片的相關內容,醫院在舉證期限內也未能提供其它證據材料。因此,法院認定醫生在診療過程中存在未做病理切片檢查的過失,且此過失導致誤診、擴大了患者損害後果的可能,判決院方敗訴。
這個案例提供院方和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不能重治療,輕病歷,不能光做不記或光說不記,不能因工作忙而忽視病歷的記載與書寫,因為一旦出現醫療糾紛,法官不僅僅要聽你怎麼說,更重要的是看你在病歷上有沒有記,如何記的。因此,醫院和醫務人員應當有舉證責任意識,應當認識到自己在診療活動中天天接觸、司空見慣的病歷絕不僅僅是記載病人病情和醫務人員診療護理活動的醫療文書,而是很有可能成為日後出現醫療糾紛時的法律文書,成為決定自己在醫療官司中最終命運的重要證據。因而醫療文書輕視不得。
關於如何書寫和管理病歷,《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 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和《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作了詳細規定,在這里醫院和醫務人員應注意以下幾點:(1)病歷應妥善保管,不得丟失;(2)病歷記載要全面,防止漏記;(3)病歷記載要及時,因搶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時書寫病歷的,有關醫務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後6h內據實補記,並加以註明;(4)病歷一旦形成,禁止更改;(5)病歷記載內容應一致,避免前後矛盾;(6)該由患者簽字的地方絕不能省略。
2.3 自我保護意識 防止病歷落到患者手中被塗改、毀棄或被偷梁換柱;防止病人利用假名從醫院騙開證明;醫務人員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主觀病歷可拒絕患者復印。
Ⅳ 從醫療文書寫的角度談談如何有效避免醫療糾紛
最新的醫療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醫療部分) 第七章 醫療損害責任 第五十四條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五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應當向患者說明病情和醫療措施。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應當及時向患者說明醫療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並取得其書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說明的,應當向患者的近親屬說明,並取得其書面同意。 醫務人員未盡到前款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五十六條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准,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第五十七條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未盡到與當時的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八條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第五十九條因葯品、消毒葯劑、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後,有權向負有責任的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 第六十條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親屬不配合醫療機構進行符合診療規范的診療; (二)醫務人員在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下已經盡到合理診療義務; (三)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 前款第一項情形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也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第六十一條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填寫並妥善保管住院志、醫囑單、檢驗報告、手術及麻醉記錄、病理資料、護理記錄、醫療費用等病歷資料。 患者要求查閱、復制前款規定的病歷資料的,醫療機構應當提供。 第六十二條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六十三條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不得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的檢查。 第六十四條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干擾醫療秩序,妨害醫務人員工作、生活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Ⅳ 如何防範醫療糾紛心得體會
醫療糾紛是由患者及醫務人員多方面願意產生的,作為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也應該持有正常的心態,多做批評和自我批評。在醫療活動中要積極創造良好文化環境,為患者提供優美的就醫環境,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從社會客觀因素上盡量減少糾紛的發生;更應該從既往發生的醫療糾紛中汲取經驗教訓,積極改善自己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水平;還應提高醫療質量避免醫療糾紛的產生,因此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⑴醫院管理者和醫務人員應熟悉掌握常用的衛生管理法律、法規。
⑵加強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服務意識。
醫務人員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是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起碼標准,所以醫院應該教育醫務人員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服務活動,文明行醫,養成良好的服務態度,與病人建立親人般的醫患關系,擺脫「醫家至上,病家求治」的傳統觀念,在診療活動中尊重患者的意願,向患者履行告知義務,使患者及時了解有關診斷、治療、預後等方面的信息,以行使患者本人對疾病診治的相應權利,減少由於病人對醫療行為不理解而引發的糾紛。
⑶醫務人員應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
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操作規范、常規是醫學實踐長期經驗的科學總結;是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保證;是評判醫療護理工作是否存在過失的准則。因此,醫院應該把建立健全醫院規章制度、各級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和加強對醫務人員診療技術操作規范的培訓,作為院、科兩級管理工作的重點,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糾,使醫院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標准化的軌道,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2 醫療機構應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
醫療質量事關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醫療糾紛的發生與醫療質量的高低成正相關關系。要提高醫療質量、對醫療安全有保障、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就要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對影響醫療質量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地監控。醫院應該健全醫療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防範和處理醫療糾紛的預案,狠抓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的三級管理,堵塞漏洞,做到防患於未然,很抓「三基、三嚴」的培訓,才能確保醫療糾紛不發生或少發生。
3 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病歷是疾病的診治經過及療效的原始記錄,是進行醫學研究的原是資料,也是判斷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是否得當的法定證據。它不僅涉及到醫學技術問題,還涉及日後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賠償問題。發生糾紛後,病歷將成為認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民事法律責任的一種重要依據。鑒於病歷在醫療及法律諸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醫院應成立病歷質量管理委員會,提高醫務人員應對病歷在醫療糾紛處理中的法律地位的認識,加強對醫護人員書寫病歷基本功的訓練,提高病歷書寫質量,確保病歷的客觀、真實、完整。其次,要對病歷質量實行層層負責,嚴格執行三級查房制,主治醫師把關修改,科主任、醫務處、病歷管理委員會定期檢查,杜絕有缺陷的病歷歸檔。這些措施將無疑對防範醫療糾紛的發生起到初步把關的作用,也對日後可那能發生的醫療糾紛提供抗辯證據。應當引起高度注意的是,切忌自作聰明,為掩蓋有過失或有缺陷的醫療行為而違背客觀事實塗抹、篡改病歷資料,否則,很可能會要承擔更加嚴重的法律責任。法院僅憑這一點(提供虛假證據——舉證不能)就可判定醫方敗訴。
4 重視醫療以外的其他安全問題,減少非醫療因素引發的醫療糾紛。
醫療以外的安全問題在近幾年醫療糾紛的投訴案中佔有一定的比例。例如:請假或自行外出的患者在院外出現意外;患者在醫院內的摔傷、燙傷、自殺;精神病人在院內傷人、或外逃傷人等,依據國家的法律,醫院雖對患者沒有監護責任,但應負有監管責任,一旦出現問題,很難證明醫院完全沒有過錯。所以,重視和防止醫療以外的其他因素引發的意外情況的發生,是新時期給醫院管理者提出的新的要求。醫院各部門應協調一致,通力合作,制定和建全各項醫療以外的安全防範措施,嚴格對在院病人的管理,堅持各種「告知、協議」制度,做好入院須知教育,並應取得患者及家屬的支持,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不僅要滿足病人必須的醫療服務,還要最大限度地滿足病人的其他合理要求,把非醫療因素。
Ⅵ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碰到醫療糾紛怎麼處理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回職答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Ⅶ 如何防範和處理醫療糾紛
一、防範方法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
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
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二、解決途徑
醫療民事糾紛與其他民事糾紛一樣,屬於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屬民法的調整范疇。根據 「私法自治」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國家不予干預,因此,雙方當事人可以就醫療糾紛進行協商,也可以進行民間調解和行政調解。
從理論上講,醫療合同糾紛也可進行仲裁解決,但仲裁解決醫療糾紛還不受重視。國家對醫療民事糾紛的干預表現為民事訴訟,需要當事人起訴才能發生。也可以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解決。
(7)醫療文書與醫療糾紛擴展閱讀
醫療糾紛法律法規: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工作。為了將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保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療安全,國務院制定本條例,從制度層面推進醫療糾紛的依法預防和妥善處理,著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條例》明確提出開展診療活動應當以患者為中心,加強人文關懷,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范,恪守職業道德。通過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的日常管理,強化醫療服務關鍵環節和領域的風險防控,突出醫療服務中醫患溝通的重要性,從源頭預防醫療糾紛。
《條例》明確了醫療糾紛處理的原則、途徑和程序,重點強調發揮人民調解途徑在化解醫療糾紛上的作用,並從鑒定標准、程序和專家庫等方面統一規范了訴訟前的醫療損害鑒定活動。
《條例》對不遵守醫療質量安全管理要求、出具虛假鑒定結論和屍檢報告、編造散布虛假醫療糾紛信息等違法行為,設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
Ⅷ 作為一名實習生,在護理工作中如何降低醫療糾紛
學習《醫療糾紛處理條例》的規定可以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第二章醫療事故的預防與處置
第五條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
第六條醫療機構應當對其醫務人員進行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的培訓和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教育。
第七條醫療機構應當設置醫療服務質量監控部門或者配備專(兼)職人員,具體負責監督本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的醫療服務工作,檢查醫務人員執業情況,接受患者對醫療服務的投訴,向其提供咨詢服務。
第八條醫療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要求,書寫並妥善保管病歷資料。
因搶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時書寫病歷的,有關醫務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後6小時內據實補記,並加以註明。
第九條嚴禁塗改、偽造、隱匿、銷毀或者搶奪病歷資料。
第十條患者有權復印或者復制其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病歷資料。
患者依照前款規定要求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的,醫療機構應當提供復印或者復制服務並在復印或者復制的病歷資料上加蓋證明印記。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時,應當有患者在場。
醫療機構應患者的要求,為其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可以按照規定收取工本費。具體收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第十一條在醫療活動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將患者的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等如實告知患者,及時解答其咨詢;但是,應當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後果。
第十二條醫療機構應當制定防範、處理醫療事故的預案,預防醫療事故的發生,減輕醫療事故的損害。
第十三條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發生或者發現醫療事故、可能引起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行為或者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的,應當立即向所在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應當及時向本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報告;
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進行調查、核實,將有關情況如實向本醫療機構的負責人報告,並向患者通報、解釋。
第十四條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一)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二)導致3人以上人身損害後果;
(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發生或者發現醫療過失行為,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立即採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減輕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害,防止損害擴大。
第十六條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病歷資料可以是復印件,由醫療機構保管。
第十七條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葯物等引起不良後果的,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現場實物由醫療機構保管;需要檢驗的,應當由雙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雙方無法共同指定時,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
疑似輸血引起不良後果,需要對血液進行封存保留的,醫療機構應當通知提供該血液的采供血機構派員到場。
第十八條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者對死因有異議的,應當在患者死亡後48小時內進行屍檢;具備屍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屍檢應當經死者近親屬同意並簽字。
屍檢應當由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相應資格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承擔屍檢任務的機構和病理解剖專業技術人員有進行屍檢的義務。
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可以請法醫病理學人員參加屍檢,也可以委派代表觀察屍檢過程。拒絕或者拖延屍檢,超過規定時間,影響對死因判定的,由拒絕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擔責任。
第十九條患者在醫療機構內死亡的,屍體應當立即移放太平間。死者屍體存放時間一般不得超過2周。逾期不處理的屍體,經醫療機構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並報經同級公安部門備案後,由醫療機構按照規定進行處理。
(8)醫療文書與醫療糾紛擴展閱讀:
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⑴醫院管理者和醫務人員應熟悉掌握常用的衛生管理法律、法規。
⑵加強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服務意識。
醫務人員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是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起碼標准,所以醫院應該教育醫務人員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服務活動,文明行醫。
養成良好的服務態度,與病人建立親人般的醫患關系,擺脫「醫家至上,病家求治」的傳統觀念,在診療活動中尊重患者的意願,向患者履行告知義務,使患者及時了解有關診斷、治療、預後等方面的信息,以行使患者本人對疾病診治的相應權利,減少病人對醫療行為不理解而引發的糾紛。
⑶醫務人員應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
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操作規范、常規是醫學實踐長期經驗的科學總結;是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保證;是評判醫療護理工作是否存在過失的准則。
因此,醫院應該把建立健全醫院規章制度、各級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和加強對醫務人員診療技術操作規范的培訓,作為院、科兩級管理工作的重點,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糾,使醫院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標准化的軌道,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2.醫療機構應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
醫療質量事關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醫療糾紛的發生與醫療質量的高低成正相關關系。要提高醫療質量、對醫療安全有保障、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就要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對影響醫療質量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地監控。
醫院應該健全醫療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防範和處理醫療糾紛的預案,狠抓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的三級管理,堵塞漏洞,做到防患於未然,很抓「三基、三嚴」的培訓,才能確保醫療糾紛不發生或少發生。
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病歷是疾病的診治經過及療效的原始記錄,是進行醫學研究的原是資料,也是判斷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是否得當的法定證據。它不僅涉及到醫學技術問題,還涉及日後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賠償問題。
發生糾紛後,病歷將成為認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民事法律責任的一種重要依據。鑒於病歷在醫療及法律諸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醫院應成立病歷質量管理委員會,提高醫務人員應對病歷在醫療糾紛處理中的法律地位的認識,
加強對醫護人員書寫病歷基本功的訓練,提高病歷書寫質量,確保病歷的客觀、真實、完整。其次,要對病歷質量實行層層負責,嚴格執行三級查房制,主治醫師把關修改,科主任、醫務處、病歷管理委員會定期檢查,杜絕有缺陷的病歷歸檔。
應當引起高度注意的是,切忌自作聰明,為掩蓋有過失或有缺陷的醫療行為而違背客觀事實塗抹、篡改病歷資料,否則,很可能會要承擔更加嚴重的法律責任。法院僅憑這一點(提供虛假證據——舉證不能)就可判定醫方敗訴。
4.重視醫療以外的其他安全問題,減少非醫療因素引發的醫療糾紛。
醫療以外的安全問題在近幾年醫療糾紛的投訴案中佔有一定的比例。醫院各部門應協調一致,通力合作,制定和建全各項醫療以外的安全防範措施,嚴格對在院病人的管理,堅持各種「告知、協議」制度,做好入院須知教育,並應取得患者及家屬的支持,
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不僅要滿足病人必須的醫療服務,還要最大限度地滿足病人的其他合理要求,把非醫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