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民法典重點內容
民法典包括7編,即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84章、1260條,總字數10萬余字。結構安排上有幾個特點:一是堅持民商合一,二是單設人格權編,三是不設獨立的債權編,四是不設獨立的知識產權編,五是單設侵權責任編。
(一)總則編。總則編共10章、204條,與民法通則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綠色原則確立為民法的基本原則,並在各分編的相關制度中體現了綠色原則。
第二,完善了監護制度。擴大了被監護人的范圍,強化了政府的監護職能,並增加了臨時監護制度和臨時生活照料制度。
第三,確立了特別法人制度。按照法人設立目的和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將法人分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別法人。
第四,完善了民事權利制度。對知識產權作了概括性規定,以統領各知識產權單行法律。規定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五,完善了民事責任制度,增加規定了「好人條款」和「英烈保護條款」等。
(二)物權編。物權編共5個分編、20章、258條,與物權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完善農村集體產權相關制度。完善征地補償制度,與修改後的土地管理法相銜接;落實土地承包「三權分置」制度;考慮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正在推進過程中,在民法典中作出銜接性規定。
第二,完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強化業主對共有部分共同管理的權利,適當降低作出決議的門檻;完善公共維修資金使用的表決規則;明確共有部分產生的收益屬於業主共有。
第三,增加規定居住權。為落實黨中央的要求,認可和保護民事主體對住房保障的靈活安排,滿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在用益物權部分增加一章,專門規定居住權。
第四,關於改善營商環境。擴大擔保合同的范圍,進一步明確了實現擔保物權的統一受償規則和清償順序;刪除具體登記機構的規定,為建立統一的動產抵押和權利質押登記制度留下空間;完善流押、流質的規定。
第五,關於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續期。作出原則性規定,國務院正式提出修改有關法律的議案後,再進一步做好銜接。
(三)合同編。合同編共3個分編、29章、526條,與合同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增加典型合同類型。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增加了保證合同、保理合同、物業服務合同、
合夥合同這4種新的典型合同。
第二,補充完善債法的一般規則。明確了非合同之債的法律適用問題,完善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的具體規則。
第三,完善國家訂貨合同制度。規定國家根據搶險救災、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達國家訂貨任務、指令性計劃的,有關民事主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訂立合同。
第四,完善電子合同的訂立、履行規則。為適應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規范電子交易行為,對電子合同訂立、履行的特殊規則作了規定。
第五,完善格式條款制度。規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未盡到合理提示義務的,對方可以主張這些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
第六,禁止高利放貸。為了防範金融風險,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明確規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第七,細化客運合同的規定。明確旅客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乘坐,承運人應當嚴格履行安全運輸義務等。
(四)人格權編。人格權編共6章、51條,規定了人格權的一般規則,並對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姓名權和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等作了明確規定。
第一,確立器官捐獻的基本規則。明確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的,死亡後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共同決定捐獻。
第二,規范與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
第三,增加禁止性騷擾的規定。明確了性騷擾的認定標准,並規定了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防止和制止性騷擾的義務。
第四,明確禁止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侵害他人的肖像權。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深度偽造」他人的肖像、聲音,侵害他人的人格權益,民法典從人格權保護角度作了明確規定。
第五,明確規定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明確了隱私的定義,對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常見行為作了列舉性規定。界定了個人信息的定義,明確處理個人信息遵循的原則和條件,強化個人信息的保護。
(五)婚姻家庭編。婚姻家庭編共5章、79條,與婚姻法、收養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明確規定樹立優良家風。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家庭文明建設的講話精神,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規定,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
第二,修改了禁止結婚的條件。規定患有重大疾病一方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對方,不如實告知的,對方可以請求撤銷該婚姻。
第三,吸收新司法解釋的規定,明確了夫妻共同債務的范圍,回應社會關切。
第四,規范親子關系確認或者否認之訴。規定對親子關系有異議且有正當理由的,父或者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或者否認親子關系;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親子關系。
第五,規定離婚冷靜期。在30天的離婚冷靜期內,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
第六,完善收養制度。明確規定了最有利於被收養人的原則,刪除了現行收養法關於被收養的未成年人應為14周歲以下的限制,並完善了收養人的條件要求。
(六)繼承編。繼承編共4章、45條,與繼承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完善了遺囑繼承製度。適應實踐發展的需要,增加列印、錄音錄像等新的遺囑形式,並修改了遺囑效力規則,還增加規定了遺囑信託。
第二,增加遺產管理人制度。為確保遺產得到妥善管理、順利分割,新增了遺產管理人制度,明確了遺產管理人的產生方式、職責和權利等內容。
第三,完善遺贈扶養協議制度。適當擴大了社會組織作為扶養人的范圍,以滿足養老形式多樣化需求,促進老齡事業發展。
第四,完善了無人繼承遺產的歸屬制度。明確此類財產收歸國有後應當用於公益事業。
(七)侵權責任編。侵權責任編共10章、95條,與侵權責任法相比,主要修改內容有:
第一,確立「自甘風險」規則。規定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
第二,規定「自助行為」制度。自然人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來不及請求國家機關保護的情況下,自己可以採取合理措施保護權益。
第三,完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第四,規定侵犯知識產權的懲罰性賠償。切實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顯著提高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成本,充分發揮法律的威懾作用。
第五,完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規則。為鼓勵助人為樂,規定無償搭乘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到損害的,應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但是機動車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第六,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增加規定生態環境損害的懲罰性賠償,明確了生態環境損害的修復和賠償制度。
第七,完善高空拋物墜物規則。「頭頂上的安全」引發社會關注,民法典對高空拋物墜物規則作了進一步的完善。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才適用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的規定。
(1)侵權責任法51條擴展閱讀:
編纂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黨和國家曾於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後四次啟動民法制定工作。
第一次和第二次由於多種原因而未能取得實際成果。1979年第三次啟動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背景下進行的,當時領導法制委員會工作的彭真、習仲勛同志經過深入研究後,確定按照「成熟一個通過一個」的工作思路,先制定民事單行法律。
修改了婚姻法,相繼出台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等。2001年第四次啟動,又先後制定了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等。
B. 這個車輛事故責任怎麼認定!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承擔有一個最大特點就是我國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對機動車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首先由保險公司在責任范圍內予以賠償(在盜搶等情況下承擔墊付責任),只有不足部分才需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 (一)租賃、借用情形下的責任主體 該場合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責任在機動車一方時,《侵權責任法》第49條對此的規定保險公司在強制險內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出租人、出借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應對自己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在機動車租賃場合,租賃的方式方式有兩種,一是光車租賃,租賃經營人將租賃汽車交付承租人使用,不提供駕駛勞務,收取租賃費用。二是同時提供租車和司機勞務服務。發生交通事故責任在機動車一方時,根據「二元說」,前者因出租人將機動車出租給承租人後,就喪失了支配和控制該機動車給周圍環境帶來危險的能力,此時運行支配和運行利益人是承租人,出租人收取的租金應當說是出租人所有權權益的體現,並非運行利益。因此,承租人為賠償義務人。在同時租車和司機勞務情況下,承租人享受的是出租人的運輸服務,出租人仍然對機動車的控制能力最強,承租人有運行支配權,因為司機直接控制、支配、監督機動車的使用,最能有效避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例如在承租人強制、命令指示違法駕駛時司機隨時可終止服務協議。而運行利益與光車租賃一樣歸屬承租人。後者便是運用了「一元說」的分析結果。 在機動車借用的場合下,根據「二元說」應當認定借用人對機動車有運行支配力和運行利益,所以,責任主體應當為借用人。但機動車作為高速運動工具,所有人在出借時應當充分判斷出借風險,如借用人的駕駛技能過低,使用機動車又過於自信,此時出借人不能充分判斷的結果則有可能被認為有過錯,有過錯則要承擔相應責任。但本文主要不是討論歸責原則,此處不再展開論述。 (二)分期付款買賣所有權保留情形下的責任主體 分期付款買賣是一種特殊的買賣形式。在機動車分期付款買賣中,由於買受人在沒有履行支付價款或者其他義務之前,出賣人約定仍擁有機動車的所有權,在公安機關登記的車主以及行駛證上記載的車主都是出賣人。在買受人為自己的利益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時,出賣方不承擔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購買人使用分期付款購買的車輛從事運輸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保留車輛所有權的出賣方不應承擔民事責任的批復》已有明確規定。首先,根據二元說,獲得運行支配和運行利益的是買受人,出賣人只是名義上的車主,出賣人無權支配控制機動車也不能獲得由此帶來的運行利益;其次,出賣人保留所有權行為與損害發生時並沒有因果聯系,當然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三)轉讓並交付但未辦理登記情形下的責任主體 機動車已經通過買賣、贈與等方式轉讓,但當事人未及時變更登記的情形,甚至存在連環轉讓但都未辦理變更登記的情形。如果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作出的《關於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的復函》、《侵權責任法》第50條均明確地採用了運行支配與運行利益的判斷,應當由受讓人承擔責任。《侵權責任法》第50條規定:「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責任保險的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受讓人承擔賠償責任。」受讓人實際進行運行、控制機動車並享受由此帶來的運行利益。但該情形下有人以《物權法》分析買受人已取得所有權,所以承擔要責任。筆者認為,損害賠償責任主體的確定與機動車的所有權沒有關系,受讓人的支配行為導致損害結果的發生,還是堅持以事實上處於支配控制地位並因支配地位獲得運行利益來判斷責任的承擔者,如不發生交通事故情況下運行利益歸受讓人享有。否則,本文論述常見幾種狀況的理論分析將變得十分混亂。 (四)轉讓拼裝、已到達報廢標准情形下的責任主體 《侵權責任法》第51條對此的規定:「以買賣方式轉讓該類型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由轉讓人和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只要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二者免責事由一般不適用。此處也不存在保險公司強制責任險的賠償責任。因為以買賣方式轉讓拼裝、已經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的行為本身已經違反國家關於機動車管理的禁止性規定,是違法行為,轉讓人與受讓人都有過錯,因此二者必然承擔嚴格的連帶責任。 (五)盜搶情形下的責任主體 被盜搶的機動車出現事故造成損害的,《關於被盜機動車肇事後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及《侵權責任法》規定,由盜竊人、搶劫人或搶奪人承擔完全賠償責任。保險公司在此情形下不作為最終責任承擔人,只是在強制責任保險范圍內承擔墊付責任,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在被盜搶的情形下,所有人或使用人的運行支配權因盜竊人、搶劫人或搶奪人的行為被中斷,而由運行支配所產生的運行利益歸屬自然不會產生合法歸屬。 (六)掛靠情形下的責任主體 掛靠存在運輸行業中,個人出資購買車輛,為了管理需要或經營要求,將車輛登記在某個具有經營運輸的單位名下,以單位名義進行運營,並由掛靠者想被掛靠單位支付一定的管理費用。該行業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經營運輸必須掛靠的重要理由之一是在交通事故賠償中使受害人得到盡可能充分有效的賠償。那究竟個人還是掛靠單位享有運行支配和運行利益,作為掛靠單位是否應成為交通事故責任賠償主體?由於被掛靠單位與掛靠車輛所有人之間存在一種選任監督關系,還享有對掛靠車輛的指揮監督權,換言之,被掛靠單位和掛靠車輛所有人都享有運行支配和運行利益,因此被掛靠單位和掛靠車輛所有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以上是有償掛靠情形,現實生活中還存「名義掛靠」。這種情況掛靠車輛所有人不需繳納管理費,只是方便政府管理需要而掛靠,此時被掛靠單位是否享有運行支配和運行利益,筆者認為,盡管被掛靠單位沒有直接享受運行利益,但其必須進行有效監督管理,該管理職能是法律法規等規定,具有法定性,違反而出現交通事故時被認定有過錯,有過錯則要承擔賠償責任。換言之,名義掛靠因法定原因享有運行支配權。 (七)受雇傭人駕駛情形下的責任主體 受僱傭者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可歸責機動車一方情形下的責任主體確定,當運行支配和運行利益都歸屬僱主時,僱主為第一責任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此進行了相應的規定。第8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致人損害的,依照民法通則第121條的規定,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民事責任。第9條規定,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當雇員非執行僱傭行為時,也就是運行支配及由支配產生的運行利益不歸屬僱主時,根據一元論觀點,此時發生交通事故責任應當為雇員。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C. 簡述侵害所有權構成要件
侵害所有權的歸屬或所有權人的法律地位
所有權是絕對的歸屬權,某物置於所有權人的財產之下,就意味著該物受到法律保護並且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不得干預這種所有權關系。[8]侵害所有權的歸屬或所有權人的法律地位,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形式:其一,無權處分他人之物;其二,非法佔有(包括侵奪或扣留)他人之物;其三,非法佔有遺產(有體物)。以下分別對此予以探討。
(一)無權處分他人之物
無權處分他人之物,因「處分」有法律上的處分與事實上的處分之分,其意義有廣狹之別。依據我國理論上的通說,《合同法》51條規定的「處分他人財產」是指法律上的處分,例如出賣他人之物、出租他人之物以及以他人財產設定抵押權、質權等,而不包括事實上的處分在內。[9]無權處分他人之物,若符合《物權法》106條規定的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善意的受讓人可以取得該物的所有權;若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但所有權人其後追認的,第三人也可取得該物的所有權。相應的,因善意第三人取得該物的所有權,無權處分人由於侵害了原所有人的所有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若原所有人其後追認的,雖該無權處分行為已經權利人的承認而生效力,但不得因權利人的承認當然免除無權處分人的賠償責任,原所有權人仍可要求無權處分人承擔侵權責任。[10]
(二)非法佔有他人之物
非法佔有他人之物,是指沒有法律根據而佔有屬於他人之物,例如盜竊、侵奪以及非法扣押等。非法佔有他人之物的,若符合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理應承擔侵權責任。依據我國《侵權責任法》2條並結合第6條(過錯責任)或者第7條(嚴格責任)的規定,非法侵佔他人之物的,應當承擔侵害所有權的責任。同時,《物權法》37條規定,「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依據學者的解釋,本條規定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屬於侵權的損害賠償請求權,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規則。[11]申言之,該條屬於引用性法條,以溝通《侵權責任法》2條關於侵害物權產生侵權責任的具體規定。
D.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追究原則是什麼
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的一般規定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1)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機動車之間適用過錯責任原則
(2)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
(3)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6、駕駛人逃逸時對被侵權人的救濟:(《侵權責任法》第53條)
(1)該機動車參加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2)機動車不明或者該機動車未參加強制保險,需要支付被侵權人人身傷亡的搶救、喪葬等費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
(3)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後,其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總結: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中,當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一致的情形下,責任主體的認定,基本上採納了"運行支配" "(事實上支配管領機動車之運行)和"運行利益"兩個標准綜合判斷。
E.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人如何認定
(一)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專錯的嚴重程屬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1、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2、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3、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於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二)省級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具體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確定細則或者標准。(三)發生死亡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前,召集各方當事人到場,公開調查取得證據。證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以及個人隱私的證據不得公開。當事人不到場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予以記錄。
F. 侵權責任法司考真題
1C 不選是抄因為動物致損適用無過錯原則
3C 連帶責任內部是按份的,無約定或者不能確定則推定均等,首先各人對內應負責的為3000。債權人的免除對外及於連帶的全部,對內及於具體連帶責任人,就是說債權人給其中兩人,一人免1000,一共免了2000,這2000也及於沒被免除的其他連帶人,這時候甲乙丙對外的責任最高只是9000-2000=7000,但對內,因為免除,甲乙分別只需要付2000,而丙沒被免除,依然是3000。C的意思是要丙對自己份額內的3000+被免除的2000一起負責,所以錯了
4B 直接看侵權法74、75條有沒有免責事由就知道了,上面有人幫你貼出來了↑
51 侵權法91條第一款,看清楚主體是施工者,就是承包人,發包人是老闆,不幹活的
G. 侵權行為法 共同加害行為的特徵及構成要件
共同加害行為,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不法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行為。侵權責任法第8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需要注意,共同加害與連帶責任的適用范圍並不完全重合,數人承擔連帶責任的原因,除了共同加害行為外,還有其他法定情形,譬如侵權責任法第51條規定的拼裝報廢機動車的轉讓人和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侵權責任法第74條規定的高度危險物的所有人與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等。
(一)共同加害行為的特徵
1.加害主體的復數性。共同加害行為的主體必須是兩人以上,行為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共同實施侵權行為。「共同」表現在:第一,共同故意,數個行為人基於共同故意侵害他人的合法民事權益;第二,共同過失,數個行為人共同從事某種行為,基於共同的疏忽大意造成他人損害;第三,故意行為與過失行為相結合。
3.侵權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在共同加害行為中,有時各個侵權行為對造成損害後果的比例有所不同,但必須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如果某個行為人的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則不能與其他行為人構成共同加害行為。
侵權行為構成要件:
1.主觀有過錯
2.有違法行為
違法的含義:不是行為違法而是行為侵害合法權益
違反成文法——侵犯法定權利
違反公序良俗——侵犯合法利益
3.有損害事實
4.行為與損害之間有因果關系
判斷標准:無A事實,則無B事實;有A事實,依常理判斷通常會發生B事實
H. 我國侵權責任法規定的各類侵權責任
根據楊立新教授的觀點,最主要的侵權責任形態為自己責任和替代責任;按份責任、連帶責任、不真正連帶責任和補充責任;分擔責任和墊付責任。
(一)自己責任和替代責任
自己責任和替代責任是侵權責任形態的最一般表現形式。自己責任又稱直接責任,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造成的損害承擔侵權責任,自己責任適用於一般侵權行為;替代責任又稱間接責任,是指責任人為他人的行為和為人的行為以外的自己管領下的物件所致損害承擔的侵權賠償責任形態。替代責任的責任人是對造成損害的行為人的行為負責的人或者物件的管領人,包括物件的管理人、所有人或佔有人,替代責任必須有法律特別規定,適用於特殊侵權行為。
(二)按份責任、連帶責任、不真正連帶責任和補充責任
按份責任、連帶責任、不真正連帶責任和補充責任統稱為共同責任,是在行為人是多數人的情況下才發生的責任形態,是相對於單獨責任來說的。按份責任是指數個加害人按照其行為的原因力和過錯比例,按份承擔侵權責任,按份責任人可以拒絕超過其應當承擔的責任份額的賠償請求。連帶責任是指受害人可以向賠償義務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請求承擔部分或者全部損害賠償責任,但合計不得超過損害賠償責任的總額,已經承擔了超出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就其超出部分向其他未承擔責任的連帶責任人行使追償權。不真正連帶責任是指基於同一個損害事實產生兩個以上的賠償請求權,數個請求權的救濟目的相同的,受害人只能根據自己的利益選擇其中一個請求權行使,請求承擔侵權責任,受害人選擇了一個請求權行使之後,其他請求權消滅。如果受害人請求承擔責任的行為人不是最終責任承擔者的,其在承擔了侵權責任之後,有權向最終責任承擔者追償。補充責任是指基於同一個損害事實產生兩個以上的賠償請求權,數個請求權的救濟目的相同,但對請求權的行使順序有特別規定的,受害人應當首先向直接加害人請求賠償,在直接加害人不能賠償或者賠償不足時,受害人可以向補充責任人請求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補充責任人在承擔了補充責任後,有權向直接責任人行使追償權,但就其過錯行為產生的直接損害部分不享有追償權。承擔按份責任、連帶責任、不真正連帶責任和補充責任必須有法律特別規定。
(三)分擔責任和墊付責任
分擔責任是指依據公平原則,根據當事人的經濟狀況、受損害程度等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分擔責任一般不適用精神損害賠償。墊付責任,是指侵權行為人致人損害無力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或者情況緊急暫時無法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時,為保護受害人的利益,由與侵權行為人有特定關系的人依法承擔先行代為支付賠償金的民事法律責任,墊付責任人在承擔了侵權責任之後,有權向行為人追償,墊付責任人的追償權不應受訴訟時效期間的限制。承擔分擔責任和墊付責任也必須有法律特別規定。
二、自己責任和替代責任在《侵權責任法》中的體現
在侵權法的侵權責任形態體系中,自己責任是常態,替代責任是非常態。 《侵權責任法》關於自己責任的規定為第6條,即「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自己責任在歸責原則方面適用過錯責任原則,適用於一般侵權行為,《侵權責任法》在規定侵權責任時沒有特別規定其他侵權責任形態的,都為自己責任。替代責任在歸責原則方面適用過錯推定原則或者無過錯責任原則,適用於特殊侵權行為,所以承擔替代責任在《侵權責任法》中必須有特別規定,主要表現在:《侵權責任法》第32條1款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法》第五章關於「產品責任」的規定、第七章關於「醫療損害責任」的規定、第九章關於「高度危險責任」的規定、第十章關於「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的規定、第十一章關於「物件損害責任」等規定均屬於替代責任的規定。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六章關於「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的規定,替代責任是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的常態,而自己責任則是非常態。
三、按份責任、連帶責任、不真正連帶責任和補充責任在《侵權責任法》中的體現
(一)《侵權責任法》關於按份責任的規定
按份責任適用於多人分別侵權的情形,在《侵權責任法》中首先是第12條總的規定,即「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另外,第9條第2款規定:「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責任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也就是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時,如果該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未盡到監護責任的,應當與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人承擔按份責任。第49條規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後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也就是對於不足部分,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與機動車使用人承擔按份責任。第67條規定:「兩個以上污染者污染環境,污染者承擔責任的大小,根據污染物的種類、排放量等因素確定。」也就是兩個以上污染者污染環境各污染者承擔按份責任。另外第35條規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也就是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接受勞務一方和提供勞務一方各自的過錯對提供勞務一方受到的損害承擔按份責任。
(二)《侵權責任法》關於連帶責任的規定
《侵權責任法》中,關於連帶責任的條款特別多。首先,《侵權責任法》第13條規定了被侵權人對連帶責任的主張形式,即:「法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其次,《侵權責任法》從宏觀上規定了幾種適用承擔連帶責任的情形。主要為第8條關於共同侵權的連帶責任的規定:「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第9條第1款關於教唆、幫助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侵權的規定:「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第10條關於共同危險行為的規定:「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第11條關於多人分別侵權的連帶責任的規定:「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這條與上述第12條關於多人分別侵權承擔按份責任的規定不同。最後,《侵權責任法》從微觀上多處規定了適用承擔連帶責任的情形。主要為第36條第2、3款規定:「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路服務提供者知道網路用戶利用其網路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第51條規定:「以買賣等方式轉讓拼裝或者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由轉讓人和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第74條規定:「遺失、拋棄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所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將高度危險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有過錯的,與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第74條規定:「非法佔有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非法佔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不能證明對防止他人非法佔有盡到高度注意義務的,與非法佔有人承擔連帶責任。」第86條第1款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三)《侵權責任法》關於不真正連帶責任的規定
不真正連帶責任,源於德國法,由連帶責任發展、衍變而來,如上所述,不真正連帶責任是指基於同一個損害事實產生兩個以上的賠償請求權,數個請求權的救濟目的相同的,受害人只能根據自己的利益選擇其中一個請求權行使,請求承擔侵權責任,受害人選擇了一個請求權行使之後,其他請求權消滅。如果受害人請求承擔責任的行為人不是最終責任承擔者的,其在承擔了侵權責任之後,有權向最終責任承擔者追償。承擔不真正連帶責任的情況主要表現為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第三人侵權遭受人身損害的情況,這種情況在《侵權責任法》中沒有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第1款對這種情況作了規定,即:「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也就是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如果是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僱主與第三人承擔不真正連帶責任。在《侵權責任法》中,沒有不真正連帶責任的概念,根據不真正連帶責任的涵義以下條款可以理解為不真正連帶責任,一是《侵權責任法》第43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二是第59條規定:「因葯品、消毒葯劑、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後,有權向負有責任的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三是第68條規定:「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境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污染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污染者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四是第83條規定:「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四)《侵權責任法》關於補充責任的規定
補充責任理論,在侵權責任法中,佔有重要地位,司法實踐中應正確把握和適用,如上所述,補充責任與連帶責任不同,補充責任人是第二責任人,在第一責任人未承擔責任前,補充責任人享有抗辯權。《侵權責任法》中,關於補充責任的條款,主要有三條:第34條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第37條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第40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四、分擔責任和墊付責任在《侵權責任法》中的體現
(一)《侵權責任法》關於分擔責任的規定
如上所述,分擔責任是指依據公平原則,根據當事人的經濟狀況、受損害程度等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侵權責任法》關於分擔責任的規定首先表現為第24條總的規定,即:「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擔損失。」這一規定沿襲了《民法通則》第132條的規定:「 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侵權責任法》關於分擔責任的具體規定主要為第33條第1款:「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製造成他人損害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沒有過錯的,根據行為人的經濟狀況對受害人適當補償。」即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己的行為暫時沒有意識或者失去控製造成他人損害沒有過錯的,依據公平原則,根據行為人的經濟狀況對受害人適當補償。另外,第23條筆者認為也是關於分擔責任的具體規定,即:「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權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責任,被侵權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二)《侵權責任法》關於墊付責任的規定
墊付責任作為一種立法設計選擇,是一種補充性的選擇,適用於有明確的責任人但無法實際承擔責任,而由受害人承擔損害顯失公平的情況;實際上是一種公平原則的適用,是利益衡量的結果。《侵權責任法》關於墊付責任的規定的內容很少,主要表現在第六章關於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的規定中,即第52條規定:「盜竊、搶劫或者搶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由盜竊人、搶劫人或者搶奪人承擔賠償責任。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的,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第53條規定:「機動車駕駛人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該機動車參加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機動車不明或者該機動車未參加強制保險,需要支付被侵權人人身傷亡的搶救、喪葬等費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後,其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除這兩條之外,根據《侵權責任法》第48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條規定:「醫療機構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人員應當及時搶救,不得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支付搶救費用;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後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2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墊付搶救費用,並有權向致害人追償:(一)駕駛人未取得駕駛資格或者醉酒的;(二)被保險機動車被盜搶期間肇事的;(三)被保險人故意製造道路交通事故的。第24條規定:國家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有下面情形之一時,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由救助基金先行墊付,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道路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一)搶救費用超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的;(二)肇事機動車未參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三)機動車肇事後逃逸的。所以關於墊付責任的主體主要是保險公司和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在司法實踐中要要將《侵權責任法》的規定與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結合起來予以適用。
I. 交通事故責任承擔
如果雙復方能在庭上和解則案件處制理的比較快,當庭就可以結案。如果調解不成等判決的話,時間不一定大約2個月。法律規定可以參考道交法,侵權責任法,交強險條例,交強險條款。交警對事故責任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對於案件的審判有重要作用,此外還應注意搜集其他證據材料。
J. 交通事故中的免責情況有哪些,人身損害賠償的內容
對於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其中殘疾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誤工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賠償項目會因賠償年度的不同而不同。
廣州市2017年7月前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權利人主張賠償權利的,以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喪葬費、住宿費、伙食補助費為例,其賠償數額標准如下:
一、死 亡 賠 償 金
廣州市
2017死亡賠償金
數 額
標 准
死者戶口
死者年齡(S)
0<s<60< strong="">
60≤S<75
75≤S
城鎮戶口
695144元 34757.2×[20-(S-60)]元
173786元
農村戶口
267208元 13360.4 × [20-(S-60)]元
66802元
二、殘 疾 賠
償 金
廣州市
交通事故
殘疾賠償金數額
(2017城鎮標准)
傷殘等級 受 害
人 年 齡
60周歲下 60至75周歲 75周歲上
1級 695144元
34757.2×[20-(傷者年齡-60)]×傷殘賠償指數
(其中傷殘賠賠償指數一級100%、二級90%、三級80%、四級70%、五級60%、六級50%、七級40%、八級30%、九級20%、十級10%。) 173786元
2級 625629.6元 156407.4元
3級 556115.2元 139028.8元
4級 486600.8元 121650.2元
5級 417086.4元 104271.6元
6級 347572元 86893元
7級 278057.6元 69514.4元
8級 208543.2元 52135.8元
9級 139028.8元 34757.2元
10級 69514.4元 17378.6元
三、農村標准傷殘賠償金
廣州市
交通事故
殘疾賠償金標准
(2017農村標准)
傷殘等級
受 害
人 年 齡
60周歲下 60至75周歲 75周歲上
1級 267208元
13360.4 ×
[20-(傷者年齡-60)]×傷殘賠償指數(其中傷殘賠賠償指數一級100%、二級90%、三級80%、四級70%、五級60%、六級50%、七級40%、八級30%、九級20%、十級10%。)
66802元
2級 240487.2元 60121.8元
3級 213766.4元 53441.6元
4級 187045.6元 46761.4元
5級 160324.8元 40081.2元
6級 133604元 33401元
7級 106883.2元 26720.8元
8級 80162.4元 20040.6元
9級 53441.6元 13360.4元
10級 26720.8元 6680.2元
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准
http://www.peichang.cn/special/jtsgpcbz/
四、住宿費
住宿費可按省財政廳「粵財行[2016]54號」文規定,按450元/天計算。
五、喪葬費
喪葬費:36329.5元。
六、住院伙食補助費
住院伙食補助費可按省財政廳「粵財行[2014]67號」文規定規定,以100元/天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