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民事侵權的豁免情形

民事侵權的豁免情形

發布時間:2020-12-13 19:42:48

Ⅰ 論婚內侵權的豁免

一、婚內侵權的概念特徵現狀婚內侵權,即夫妻之間的侵權,是指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作為或者不作為的方式侵害其配偶人身權或財產權的行為。婚內侵權侵犯權利的類型主要有兩種【1】:一是基於婚姻關系的存在而產生的權利, 二是夫或妻作為一般主體所享有的權利。這里不包括婚姻關系締結前或婚姻關系解除後發生的夫妻間的侵權行為及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與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的侵權行為。在現實社會中表現很明顯嚴重的是家庭暴力【2】,家庭暴力是對婦女的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摧殘,不過身體上的損傷是外在的, 是可以治癒的, 較為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 而伴隨著的精神上的創傷, 卻是無形的, 沉重的。對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針對家庭暴力我國婚姻法確立了我國婚姻家庭中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無過錯方有權請求賠償。侵犯配偶權利的行為還表現為強制配偶生育或不生育、強行同居或者故意毀損夫妻共同財產、配偶特有的財產等;不作為是對婚姻法規定的義務性規范的否定,如惡意拋棄對方、拒不履行救助義務,無正當理由拒絕同居等【3】。婚內侵權作為一種特殊的侵權行為,又應有其自身的特點。1、侵權行為的廣泛性。婚內侵權行為較為一般的侵權行為較為廣泛。婚內侵權行為主要有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以及其它較為嚴重侵權行為。其方式有作為或不作為。其行為即可直接作用於夫妻的對方,也可作用於他人。直接作用於夫妻一方的如毆打對方,作用於他人的如與重婚、與他人同居等等。這些行為都體現了侵權行為的廣泛性。2、侵權結果的嚴重性。婚內侵權結果應較一般侵權行為的結果更為嚴重。婚內侵權行為的構成要求是較為嚴重的侵權行為,這是由夫妻為社會的細胞的性質決定的。3、侵權人主觀上有過錯。婚內侵權賠償適用過錯原則。這也是由夫妻雙方的人身性質決定的。如果侵權方主觀上無過錯,其社會危害性顯然不大, 4、侵權行為與侵權結果存在因果關系。婚內侵權賠償的因果關系必須是必然的因果關系,因侵權行為追求損害後果所發生的關系。這也是由維護家庭穩定的性質決定的。5、存在夫妻關系是婚內賠償的必要條件。構成婚婚內侵權賠償的適用前提是男女雙方間具有婚姻關系,系法律所保護的婚姻關系,包括合法的婚姻關系和法律認可的非法同居關系【4】。二、婚內賠償的概念及現狀「婚內賠償」,是指在不解除婚姻關系的前提下,依法判決侵犯配偶合法權益的一方因其過錯行為而給另一方造成的損害給予賠償的法律制度。在我國現有的婚姻法律體系中,離婚損害賠償制度對婚姻關系中發生的侵權行為的調整卻存在著明顯的不足【5】: (1)對請求事由的范圍規定過窄, 離婚損害賠償的法定事由有四種情形: 重婚, 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 實施家庭暴力, 虐待、遺棄家庭成員。這樣就忽略了一些新型的性質嚴重的侵權行為, 如侵犯夫妻的同居權、生育權、財產權等; (2) 離婚作為賠償的前提條件, 不利於婚姻的穩定和被侵權人利益的保護, 由於缺乏合理的救濟途徑, 絕大多數夫妻內部的侵權行為基本上要靠夫妻間協商解決, 有些被侵權方因為懼怕失去家庭、子女只好忍氣吞聲,放棄賠償請求, 這就使得侵權行為難以及時制止而長期、持續存在, 最終導致婚姻家庭的破裂和解體。(3) 離婚才賠償, 與訴訟時效相矛盾: 新婚姻法第46 條的規定意味著不離婚, 配偶之間就不提出損害賠償【6】。而民法通則136 條第1 款(一) 項規定: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訴訟時效期限為一年。但由於婚姻關系的特殊性, 夫妻因一方的暴力或與第三者同居等侵權行為, 當時並沒有引起離婚, 以後離婚時, 前述侵權行為(有的不具有連續性) 已超過了訴訟時效, 在離婚時提起賠償, 就會因過時效而敗訴。可見, 這一規定在實踐中可操作性不夠。其結果必然是: 一是鼓勵人們離婚; 二是不及時離婚, 婚內侵權就得不到有效保護。這種立法價值是值得懷疑的。為了彌補上述規定的不足, 就有必要引入婚內損害賠償制度。婚姻關系的成立使得夫妻間的財產關系產生變化,家庭中的財產大多數以夫妻共同財產的形式出現,而這並不能說夫妻的人身關系也合二為一【7】。夫妻關系不再是過去那種尊卑、主從的關系,而是新型的地位平等人格獨立的關系,這也是法律和婦女所一貫追求的目標。對婚姻當事人特別是妻子,從對方哪裡獲得人格尊嚴和不受侵犯以及當受到侵犯時能從社會和國家獲得必要救濟,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權利要求,正是夫妻人格的相對獨立使婚內損害賠償成為可能【8】。建立婚內侵權損害賠償,是實現男女平等的重要保障,有利於維護婦女的人格權。三、建立婚內損害賠償制度的基礎隨著現代平等、個人本位思想的廣泛傳播,隨著法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法制建設的不斷加強,建立婚內損害賠償制度的條件已經具備,構建夫妻侵權民事責任體系,完善婚姻法制度已成為可能【9】。(一) 思想基礎。個人本位、法律上男女平等思想的流行和一些重要國際條約的施行體現了人們對平等思想的追求為夫妻侵權民事責任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充分的思想基礎。(二) 法理基礎婚姻作為一定社會所認可的男女兩性結合的形式,就其本質而言,馬克思科學地提出了婚姻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婚姻的存在是基於物質資料生產和人類自身生產在客觀上要求人類兩性結合必須有相應的秩序,而非人本能的要求【10】。而這種秩序通過婚姻制度加以規范,確立夫妻間的權利義務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三) 物質基礎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物質生活資料不斷豐富,家庭財富逐漸增加。人們的獨立意識和維權意識也日漸增強,夫妻之間的依賴關系逐漸弱化。都注重對自己財產的獨立支配,當夫或妻任何一方對他方造成侵害時,就能夠用自己的財產依據民法的規定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四) 現實要求近年來,夫妻間因違反法定義務造成對方傷害的現象屢見不鮮。值得關注的是,對於夫妻間的侵權違法行為,除了造成嚴重後果的以外,修訂後的《婚姻法》無助於彌補受害人所受到的傷害。大多受害方往往選擇的是忍耐和逆來順受。其結果必然會助長和放任侵權行為的發生。四、完善現行婚姻法制度在現行婚姻法體系中,雖然新增了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在客觀上它的確立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的民事法律體系。但由於婚姻法的規定過於簡單,《關於適用氣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稱《婚姻法解釋一》的頒布, 使離婚損害賠償制度得到了一定的完善, 但其內容仍有缺陷【11】。比如離婚損害賠償法定過錯情形范圍損害賠償的范圍模糊;清求權主體「 無過錯方」的規定把「 第三者」排除在過錯賠償的承擔義務主體之外;離婚損害賠償的數額沒有明確規定;損害賠償中無證明標準的規定;離婚損害損害賠償僅適用於訴訟離婚。所以必須進一步完善婚姻家庭立法。《婚姻法》屬於《民法》的一個分支,但其所具有的特性又使婚內損害賠償具有與一般的民事侵權賠償不同的地方。為了使婚內損害賠償制度能夠很好地為婚姻家庭的幸福和穩定服務,必須在《婚姻法》中對其進行完善。(一)婚內損害賠償應該以一方的過錯為前提。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夫妻之間的侵權行為除了重婚、與他人同居、家庭暴力等明顯的侵權行為以外,一般難以認定是哪一方的過錯【12】。所以,在我國《婚姻法》中應該明確規定:配偶一方,因以下過錯,導致配偶的合法權益受到嚴重損害的,應該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 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通姦的; (三) 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五)有其他嚴重損害配偶合法權益的行為的。(二)在《婚姻法》第條之後, 應當確立婚內侵權責任形式【13】。, 可以規定為夫妻一方實施的行為屬於《婚姻法》第條規定情形之一的, 應承擔以下責任、停止侵害, 賠禮道歉, 具結悔過, 人民法院依據職權強制對侵權人訓誡等、賠償損失, 侵權人以獨立的個人財產對受害人進行物質和精神損害在內的賠償。進行物質和精神損害在內的賠償(三)採納夫妻共同財產制的強制終止制度。對於發生在夫妻雙方實行法定婚姻共同財產所有制的情況下, 夫妻雙方如果發生侵權行為, 雙方又無離婚的意思表示, 但又需要依法由一方對他方進行損害賠償, 首先應裁定終止現行的財產關系, 改而實行分別財產制並對共同財產實行分割, 然後做出並執行賠償判決。(四)應明確規定「夫妻間可以互相提起訴訟【14】」。夫妻首先是獨立的民事主體,因為獨立,一方在其自身權利遭到對方侵犯時,有要求司法救濟的權利。世界大部分國家都經歷了這一過程,在美國初期,認為丈夫與其妻子訂立合同實際上是與其自己訂立合同,因此夫妻不能互相起訴。後《已婚婦女財產法》允許夫妻間在一方非法侵害對方財產時互相起訴。但仍然禁止夫妻間因對方侵犯人身權而起訴,即所謂的「夫妻侵權豁免」,其依據是認為夫妻間訴訟會破壞家庭的和諧。【15】.後來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夫妻侵權豁免應該被取消。現在,根據《已婦女保護法》許多州允許夫妻間提起侵權損害賠償訴訟。總之, 建立婚內損害賠償制度, 既是婚姻關系中法定義務的內在要求, 也是婚姻關系民法屬性的直接反映, 又是保護婚姻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需要。我國立法有必要對該制度加以確認, 使之與我國婚姻法修正案已確立的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相結合, 形成完整的婚姻損害賠償責任的完整體系。

Ⅱ 評述我國現行的夫妻財產制度。

這里就涉及到夫妻間侵權行為的責任豁免問題,夫妻間侵權行為責任豁免原則是與夫妻一體的立法主義密切相關的。該原則的理論預設是:夫妻間的內部事務不應由法律來干預。由於該理論與一般民眾的道德觀念相吻合,因此在法律中長期保留,這種保留不僅體現在民法中,也體現在刑法中,如刑法中的強奸罪「丈夫豁免」等。但歷史發展到今天,傳統的丈夫吸收妻子人格的一體主義立法發展模式,越來越受到挑戰。近代以來,民事權利主體意識覺醒,特別是現代以來女權運動的興起,① 要求立法中體現男女平等,使得一體主義理論已經站不住腳。刑法學界已對強奸罪的「丈夫豁免」提出質疑,上海市已有婚內強奸罪的判例,民法作為自然人真正權利的保障書,更應體現這種歷史發展,總之,強調真正的男女平等,必然承認夫妻間的侵權行為的存在,並在法律上加以救濟,這才是真正的實事求是態度。

三、夫妻關系破裂後,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

由於新修訂的婚姻法未規定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可對財產分割,故於此僅討論夫妻關系破裂以後對共同財產的分割。

(一)共同財產的界定。

我國婚姻法對此採取列舉式,即(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這種列舉式比較直觀,便於普通民眾理解,但其不周延性也是顯而易見的,這在下文將述及。《法國民法典》對此有一個比較准確的定義"共同財產的組成,其資產指夫妻在婚姻期間共同取得的財產以及夫妻憑各自的技藝所得的財產與各自財產之果實與收入所形成的節余"。②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夫妻關系開始的財產,二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引起的財產凈益。該定義採用了概括式,比較周延,理解起來也不困難。

(二)共同財產分割原則:

1、夫妻雙方首先應清償共同財產的債務,債務尚未到期的或有爭議的,夫妻雙方必須保留為清償此種債務所必要的財產。

共有財產清償後,債務所剩餘的財產,由夫妻雙方按相同的等份所有,這里要考慮到《婚姻法》第四十條照顧對家庭作出較多貢獻一方的規定。如共有財產不能清償共同債務,則由各自的財產份額中清償債務,即雙方負連帶清償之責。這里有一點需要注意,《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共同財產不足清償,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該協議是其雙方內部協議,不得對抗債權人,否則,法律對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護將得不到體現(債權人對該協議同意的除外)。清償債務後,無過錯方可向有過錯方行使追償權。

2、 夫妻個人財產的債務,以個人財產自負其責為原則,實踐中注意對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護。

實踐中,夫妻有財產的約定,但我國《婚姻法》並未對此規定公示公證程序,債權人對此可能並不不知情,則該約定不得對抗債權人,該債權人可向該婚姻共同體二人主張其債權。我國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在此,法律對善意第三人的權益有所疏忽,實踐中應著意保護善意第三人的權益。夫妻共負清償之責,債務清償後,無責任方有追償權。

3、 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時應注意對弱者和無過錯方的利益的適當保護。

這方面關鍵在於落實對《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二條、第四十六條等有關規定,我國法律在對對弱者和無過錯方的利益的保護方面,規定得比較全面,這里不再贅述。

四、關於新修訂的婚姻法的檢討及立法建議。

我國新修訂的婚姻法在夫妻財產制度方面作了不少努力,為解決夫妻財產方面的爭議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據,有助於建立穩定的社會主義家庭關系。但筆者認為這次修訂仍存在許多不足,令人深感遺憾,現略述如下:

綜上,我們可以類推適用於合夥財產管理,具體如下:

1、共同財產以共同管理為原則,有關滿足生活需要對動產的處置,夫妻均有權單獨作出處分,對於此外的動產與不動產之處理,須以雙方意思一致為原則。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關於共有財產的規定,共有人對共有財產有平等的管理權和處分權。於此我們可以借鑒其他國家法律的規定。法國民法典第1421條規定「夫妻各方均有權單獨管理共同財產並進行處分,但對其在管理時的過錯承擔責任。由夫妻一方無欺詐完成的行為,對另一方具有對抗效力。」①德國民法典第1357條規定「夫妻的任何一方均有權處理適當滿足家庭需要而效果也及於夫妻的另一方事務。夫妻雙方均因此種事務而享有權利並承擔義務……」②由於夫妻關系是一種特別的人身關系,該關系的建立是在一種特別信任的基礎之上,一方對他(她)方的日常管理、處分行為應予承認,這就提出了「容忍代理權」的問題。「對『容忍代理權』的處理,應同於對實際上並不存在的內部代理權作實質上不正確告知的處理。結果是可以認為代理效果發生。」③其實,這些規定對不參與管理方也有保證,即管理方對其過錯承擔責任。當然,對於大宗動產(如汽車。船舶等)與不動產,由於涉及到夫妻關系存在的根本財產基礎,須取得雙方意見一致方能處理。

2.夫妻之間可約定由一方管理處分共同財產,但有關不動產的處理仍須取得雙方意思一致。

夫妻雙方可以在財產契約中規定其共同財產可由夫妻之間一方進行管理、處理,約定中未作規定的,推定共同管理。關於其管理權的內容,德國民法典第1422條規定:「管理共同財產的夫妻一方,尤其有權佔有屬於共同財產的物和處分共同財產;其以自己的名義實施涉及共同財產的訴訟。」④關於不動產的處理,由於其對於夫妻財產的極端重要性原因,仍需雙方取得意見一致。

2、共同財產所負債務,以共同財產清償為原則,不足由夫妻從各自財產中補足。其中,管理方有重大過錯的,應賠償他(她)方因此而所造成的財產減損。

(二)對夫妻個人財產的管理、處理,可採用如下幾種模式:

1、夫妻個人財產,應採取各自管理,自負其責為原則。

2、一方可委託另一方管理其財產,這時適用代理有關規則。

這里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A.須授權明確;B.表見代理仍產生代理效果,以保護善意第三人,夫妻內部的責任追究按表見代理規定處理。

3、 一方未經他(她)方授權或者無約定之義務,為其利益對其財產進行管理,適用無因管理原則。

對這一點,可能會存在較大爭議,有人會認為,《婚姻法》中規定了夫妻之間有相互扶養的義務,有相互幫助的義務,「婚姻關系的本質是擺脫夫妻雙方主觀任性的客觀倫理理性。」⑤婚姻關系有著強烈的倫理理性,現將夫妻各自財產管理分得如此清楚,似於法於理不符。但筆者以為,夫妻之間的相互扶養、相互幫助的義務,主要指夫妻之間日常生活的照顧及精神層面慰藉,後者主要指夫妻各自的經營活動,二者並不能等同,否則法律規定夫妻雙方的參加生產等方面的自由何以體現,如果一方對其個人財產管理權可以被他人行使的話,法律又何必將夫妻財產分得這么清楚?實踐中又如何體現對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護?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此,我們必須堅信一點-權利主體是其本人利益的最佳判斷者,法律不必也不能為權利主體作出利益判斷。綜上,適用無因管理原則,不僅於法有據,也合符情理。

當然,管理人應盡到善良管理人之義務,重大過失仍應賠償另一方的損失。

4、 一方未經他(她)方同意擅自處分其財產而得利,應當返還不當得利,惡意的,應賠償另一方遭受的財產減損。這一點比較清楚,不詳述。

5、 一方未經他(她)方同意擅自處分其財產造成財產減損的,應負侵權之責。

這里就涉及到夫妻間侵權行為的責任豁免問題,夫妻間侵權行為責任豁免原則是與夫妻一體的立法主義密切相關的。該原則的理論預設是:夫妻間的內部事務不應由法律來干預。由於該理論與一般民眾的道德觀念相吻合,因此在法律中長期保留,這種保留不僅體現在民法中,也體現在刑法中,如刑法中的強奸罪「丈夫豁免」等。但歷史發展到今天,傳統的丈夫吸收妻子人格的一體主義立法發展模式,越來越受到挑戰。近代以來,民事權利主體意識覺醒,特別是現代以來女權運動的興起,① 要求立法中體現男女平等,使得一體主義理論已經站不住腳。刑法學界已對強奸罪的「丈夫豁免」提出質疑,上海市已有婚內強奸罪的判例,民法作為自然人真正權利的保障書,更應體現這種歷史發展,總之,強調真正的男女平等,必然承認夫妻間的侵權行為的存在,並在法律上加以救濟,這才是真正的實事求是態度。

三、夫妻關系破裂後,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

由於新修訂的婚姻法未規定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可對財產分割,故於此僅討論夫妻關系破裂以後對共同財產的分割。

(一)共同財產的界定。

我國婚姻法對此採取列舉式,即(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這種列舉式比較直觀,便於普通民眾理解,但其不周延性也是顯而易見的,這在下文將述及。《法國民法典》對此有一個比較准確的定義"共同財產的組成,其資產指夫妻在婚姻期間共同取得的財產以及夫妻憑各自的技藝所得的財產與各自財產之果實與收入所形成的節余"。②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夫妻關系開始的財產,二是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引起的財產凈益。該定義採用了概括式,比較周延,理解起來也不困難。

(二)共同財產分割原則:

1、夫妻雙方首先應清償共同財產的債務,債務尚未到期的或有爭議的,夫妻雙方必須保留為清償此種債務所必要的財產。

共有財產清償後,債務所剩餘的財產,由夫妻雙方按相同的等份所有,這里要考慮到《婚姻法》第四十條照顧對家庭作出較多貢獻一方的規定。如共有財產不能清償共同債務,則由各自的財產份額中清償債務,即雙方負連帶清償之責。這里有一點需要注意,《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共同財產不足清償,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該協議是其雙方內部協議,不得對抗債權人,否則,法律對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護將得不到體現(債權人對該協議同意的除外)。清償債務後,無過錯方可向有過錯方行使追償權。

2、 夫妻個人財產的債務,以個人財產自負其責為原則,實踐中注意對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護。

實踐中,夫妻有財產的約定,但我國《婚姻法》並未對此規定公示公證程序,債權人對此可能並不不知情,則該約定不得對抗債權人,該債權人可向該婚姻共同體二人主張其債權。我國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在此,法律對善意第三人的權益有所疏忽,實踐中應著意保護善意第三人的權益。夫妻共負清償之責,債務清償後,無責任方有追償權。

3、 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時應注意對弱者和無過錯方的利益的適當保護。

這方面關鍵在於落實對《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二條、第四十六條等有關規定,我國法律在對對弱者和無過錯方的利益的保護方面,規定得比較全面,這里不再贅述。

四、關於新修訂的婚姻法的檢討及立法建議。

我國新修訂的婚姻法在夫妻財產制度方面作了不少努力,為解決夫妻財產方面的爭議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據,有助於建立穩定的社會主義家庭關系。但筆者認為這次修訂仍存在許多不足,令人深感遺憾,現略述如下:

1、共同財產規定得很不周延。

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或第十八條的規定。而第十七條和第十八條分別規定的是共同財產與個人財產,在此兩者並不兼容,更嚴重的是,第十七條第五款規定:其它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第十八條第五款規定:其它應當歸一方所有的財產。兩者都是口袋型條款,都可以作擴張解釋,當二者發生沖突時,如何處理?立法者本意可能是避免不能窮盡共同財產與個人財產的范圍而有意為之,豈不料留下更大的法律空子,更可能引起法律適用混亂。這一點,我們的鄰國日本規定得比我們清楚得多,也爽快得多:「夫妻間歸屬不明的財產,推定為共有。」①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也有類似的規定。

2、夫妻財產契約的簽訂必須遵守誠信原則,不得有違社會之公序良俗,婚姻法對此有所疏漏。

實踐中,夫妻之間的一方可能憑借其優勢地位,或者誘使、利用對方的無經驗,簽訂不公平之協議;或借財產協議規避債務。法律應對此作出規制,而我國法律恰恰缺乏相應的規定。或許立法者以為這是不言而喻之意,但往往是一些社會常理,法律不規定就會產生歧義,比如說丈夫是否享有生育權問題,配偶權問題,就是因為法律規定不明而產生。

3、夫妻財產制度的約定缺乏公示程序的規定,令該約定缺乏公信力。

我國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雖然該規定約定必須採用書面形式。但是筆者以為,該約定毫無公信力,根本不足以對抗第三人。由於書面約定,乃是夫妻之間的合意,無公證機關的介入,其約定勢必可任意曲解,第三人根本不可能知情。於此,善意第三人利益不應因此受損,根據法律最終之價值取向,將不得不以犧牲該約定的公信力為代價,在與夫妻任何一方發生交易之時,第三人的債權可向夫妻任何一方主張債權。在這方面,許多發達國家法典比我們規定得明確:法國民法典規定夫妻所有財產協議,均應有公證人在場,當事人對此協定均表同意並且必須有公證人在契約上簽字,該證書必須指明在舉行結婚前交至身份官員。德國法也有類似之規定,我們應該借鑒。

4、與前一問題相關,夫妻財產制度缺乏協議變更程序。

由於夫妻財產協議是夫妻雙方意思一致達成的結果,是其意思自治的反映,那麼,當事人當然有權利對夫妻財產協議進行變更。遺憾的是,我國婚姻法對此規定竟付之闕如。發達國家對此都有規定,法國民法典規定:夫妻之間對財產契約作任何更改,須具備前述簽訂財產契約的條件,並且必須以書寫在婚姻財產契約的原本之後,才能對抗第三人。

5、婚姻法未規定別居制度,對於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分割成為不可能。

由於缺乏這方面的規定,夫妻的財產分割必須是以婚姻關系破裂為代價,這就掐斷了當事人選擇的餘地,實踐中,有的夫妻僅只想進行財產方面的分割,而不想婚姻關系破裂,走向離婚之路,但我國法律卻缺乏相應的規定,在這方面應值得檢討。

(二)、立法建議

由於婚姻法剛行修改,再進行修改不可能,但卻可在與之不相沖突的婚姻法實施細則或在以後民法典親屬篇的制訂中加以完善,具體說來可以作以下幾方面的完善:

1、 法律中明確規定:夫妻財產約定不明或未加約定的,推定為共同共有。

2、 夫妻財產協議應遵守誠信原則、公平原則、合法原則、不違背公序良俗民法基本原則。

3、 規范夫妻財產協議,規定登記公示程序,未經公示程序不得對抗第三人。

這里可借鑒法國民法典的一些做法。

4、 增加財產協議變更程序,其要求除與夫妻財產協議相同外,須對變更次數作出限制,以保證協議的公信力,也是對夫妻變更沖動的輕率作出必要規制。

5、 增設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財產分割制度,既為更好地體現民事權利主體之意願,也為挽救更多的婚姻。

閱讀全文

與民事侵權的豁免情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