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借款糾紛立案

借款糾紛立案

發布時間:2020-12-13 17:43:45

㈠ 民間借貸糾紛,派出所可以立案處理嗎

借款糾紛屬民事糾紛,公安機關一般不會受理。

發生了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調解委員會、有關單位、有 關行政部門進行調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在基層人民政府和基層人民法院指導下,調解民間糾紛的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根據自願原則進行調解。當事人對調解達成的協議應當履行;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1)借款糾紛立案擴展閱讀:

民事糾紛的解決機制:

1、自力救濟,包括自決與和解。它是指糾紛主體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糾紛,以達到維護自己權益的目的。自決是指糾紛主體一方憑借自己的力量使對方服從。和解是指雙方互相妥協和讓步。兩者共同點是,都是依靠自我的力量來解決爭議,無需第三方的參與,也不受任何規范的制約。

2、社會救濟,包括調解(訴訟外調解)和仲裁。他是指依靠社會力量處理民事糾紛的一種機制。調解是由第三者(調解機構或調解人)出面對糾紛的雙方當事人進行調停說和,用一定的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勸導沖突雙方,促使他們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解決糾紛的協議。

3、公力救濟,包括訴訟和行政裁決。民事訴訟是指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以審理、判決、執行等方式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民事訴訟動態地表現為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

㈡ 民間借貸糾紛,公安局會立案辦理的最低金額是多少

屬於經濟糾紛,公安機關無權管轄,不予立案,與金額無關。

關於印發《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的若干規定》的通知

第二條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應當堅持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並重、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並重、查證犯罪與挽回損失並重,嚴格區分經濟犯罪與經濟糾紛的界限,不得濫用職權、玩忽職守。

《公安部關於嚴禁公安機關插手經濟糾紛違法抓人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

1989年,公安部下發的《關於公安機關不得非法越權干預經濟糾紛案件處理的通知》(〔89〕公(治)字30號)中嚴令各地公安機關不得插手經濟糾紛案件,更不得從中牟利。大多數地方令行禁止,糾正得力,維護了公安機關依法辦事為警清廉的形象。但是近來發現一些地方公安機關在辦案中又重犯此類錯誤。主要表現在:

(一)超越公安機關許可權,插手合同、債務等經濟糾紛案件;

(二)亂用收審手段拘禁企業法人代表和有關經辦人作「人質」,強行索還款物;(三)到外地抓人追贓不辦法律手續,也不通過當地公安機關,搞「綁架式」行動,非法搜查住宅、侵犯公民人身權利;

(四)對當事人拷打虐待、逼迫「退贓」和承認「詐騙」;

(五)有的公安機關袒護本地犯罪分子,對外地來人正常辦案不予配合,以種種借口設置障礙,橫加阻擾,不讓依法拘留逮捕本地的犯罪分子,不讓追贓;

(六)對明顯的詐騙、投機倒把案件,不認真偵察調查,只追贓罰款,甚至與犯罪分子談判「私了」,「退款放人」;

(七)向受害單位和當事人索取「辦案費」,要款要物等。

必須充分認識上述這些問題,既是嚴重的不正之風,更是嚴重的違法違紀行為。它嚴重損害公安機關的形象和聲譽,造成很壞的社會影響,引起當事人的不滿和憤怨對立情緒,有的甚至引發一些不安定因素。

近來,已有些當事人的單位或親屬接連向公安部和一些省、市公安機關打電話,發電報或送控告材料,強烈要求解決扣押「人質」問題和懲治違法違紀的幹警,有的甚至申請到北京上訪和跨省遊行。這些問題已引起有關方面和社會輿論的關注。務請各地公安機關的領導認真重視,採取堅決措施,徹底糾正。

(2)借款糾紛立案擴展閱讀:

民間借貸糾紛的解決途徑

不能協商解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借貸合同有管轄約定從約定,無合同約定的可以向出借方(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

原告向法院起訴,應遞交原告身份證明、起訴狀和有關的證據材料,並按照被告人數遞交起訴狀副本和證據副本,並預交訴訟費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

第三條借貸雙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事後未達成補充協議,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的,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其中「接受貨幣一方」就是出借方,即出借人可以在其所在地起訴借款方當事人。

㈢ 民間借貸最低立案標準是多少

民間借貸是合法的,但必須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否則不受保護。

1、立案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立案時間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3)借款糾紛立案擴展閱讀:

根據《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的有關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

在《合同法》中,借款合同作為一種民事合同被集中地歸入在第十二章中。其中,第1條規定:「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第210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貸合同,自貸款人提供貸款時生效。」

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利率的規定。」很明顯,《合同法》對民間借貸合同是採取區別對待的,主要表現在借款主體和無息推定原則上。

最高人民法院於1991年8月13日下發了《關於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可以說是人民法院在審理借貸案件過程中的一個最具直接意義的指導性文件,旗幟鮮明地承認民間借貸的存在與發展並且持積極支持的態度。從《意見》整個內容來看,盡管其中個別條款同樣可以適用於金融機構的借貸糾紛,但所有條款都充滿了一種專門針對民間借貸而為的精神。

㈣ 借款糾紛可不可以先立案不起訴

法律是嚴肅的事情,你提交了符合規定的法律文書資料給法院,法院審查過了,開票預專收了訴訟費,就算立屬案,法院會安排時間通知雙方開庭。你不繳費立案,法院不會管你的事,當然立案之後原告是可以撤訴,但預交的訴訟費只能退一半。

㈤ 民間借貸糾紛法院已立案,法院需要幾天才能發出傳票

民間借貸糾紛立案後,法院應當在確定的開庭時間的三天前向原告和被告專發出傳票屬,告知開庭時間、地點等信息。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 開庭通知和公告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5)借款糾紛立案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七條 庭前准備

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 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八條 法庭調查順序

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

㈥ 借款糾紛立案流程

「立案流程」、如何立案、立案條件都是法院立案庭內部的事情。版
如果要起訴的話,你只要寫權好訴狀,交了訴訟費,等著,法院會通知你開庭的,也會郵寄開庭通知書給你的。
借款糾紛,如果要起訴對方,你要准備好借條、訴狀、訴訟費,三樣東西就可以了。

㈦ 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起訴人立案時應提交哪些材料

二、證明當事人主體資格的材料。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資料,如身份專證或戶口本等復印件;屬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主體登記資料,如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或近三個月內的工商登記資料或社團法人登記證,原告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同時還應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或主要負責人證明書。 三、受委託代為起訴的,應提交原告的授權委託書。公民代理的,同時提交本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律師代理的,同時提交律師事務所的公函和律師執業證件的復印件。 四、證明民間借貸關系存在的材料,如借款合同、借款協議、借條、欠條、還款承諾書等。 五、與訴訟請求相關的其他材料。

閱讀全文

與借款糾紛立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無形資產管理辦法 瀏覽:67
注冊資本金認繳期限 瀏覽:828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